站内搜索

摩梭风情永驻精神的桃花源 访青年摩梭画家和正明

作者:王正宁 发布时间:2016-11-14 10:45:24 原出处:宁蒗视窗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和正明(又名;博瓦·公高),男,摩梭人,1967年出生于泸沽湖畔,摩梭母系大家庭中成长,199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全国及省市美展,《摩梭阿夏走婚系列之·期盼》参加了由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由民族文化馆收藏。2008年参加了由云南东方摩梭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人类最后的母系王国—中国百名画家泸沽湖摩梭文化艺术采风创作》活动,作品《格姆女神》参加展出。2012年作品《女神》参加云南油画学会第二届美术作品展,同年十月以摩梭青年画家受到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寻找女儿国》摄制组的专访报道。2014年参加了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新表现工作室《返朴求真》泸沽湖写生作品展。毕业创作《丽江古镇》由云南艺术学院收藏。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宁静的色彩,简练的笔触,节奏与韵律,具体与整体的平衡,浑然一体,最终让他的绘画艺术内涵深厚又表象清丽。“本着与民族发展的血肉联系,凭着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根据自己民族情感的流露做些事情,千万不要说哪里做得多么出色,好的作品只是自己的思考、自己对生活的解读,对民族情感的反哺而已。”冬日阳光映衬着画室的静谧,和正明笃定的说道。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感恩,这片生我养我的沃土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我认为绘画并不存在什么样的模式,也没有特定的一种风格,因为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和对绘画的理解认识,作品的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侧重点也会有所调整,而不是找到一个特点后固步自封了。”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论是发音还是表达,和正明都保持着摩梭人直率的特点。生于泸沽湖畔,狮子山下的摩梭伙子,从偏僻村寨,走进云南艺术学院,一次人生经历的变化,激发了艺术生命的转折。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和正明喜欢把自己设定在游学状态,无论是儿时生活过的农村、年轻时在泸沽湖边的欢笑,还是后来到云南艺术学院学习进行艺术创作,在他看来,都是一个个人生驿站,每个驿站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与众不同的人生感悟。少年时代就打烙在自己脑海中无拘无束的原生态生活、自然纯朴的情感表达都让和正明情不自禁。遥想当年,茶马古道上喧腾的众生相,转山节中淋漓的狂欢一起涌上心头,积淀数百年的民族文化处处使他感到灵魂的震撼。和正明以一个画家的视角观察着这块土地上的众生变化。“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转型中,自身文化、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文精神消失了很多,有些民族的原始文化濒临消亡状态。仅有2万余人族群,点缀在永宁坝子上宁静的小村落,散落在泸沽湖边的点点渔村,那是一种宁静得与世无争的桃花源,经不起海陆空并进的外来冲击,井喷式的旅游开发下,传说中的女儿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来文化挑战。”在和正明看来,作为一个从民族特有的文艺工作者有责任与担当,把原始自然本真独特的人文风情用绘画语言记录下来。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寻找,女儿国最本真的色彩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做事情需要真情投入,作画也好做人也好,每一笔不到都出不来,需要长时间去提炼、去构思。”画画要有灵活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生活经历,用画笔在情绪的兴奋状态中进行。  在一次次的采风中,收集大量素材,自己被艺术灵感、创作激情推着往前走。“绘画如果表现一个人的话很简单,但要表现一种风情、叙事,就需要大量的采风、观察、构思,就如同一个导演在完成一个剧目。”在多年对绘画的理解认识后,和正明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于是,放手去做,淘尽黄沙始见金,当过程慢慢过滤掉,本真的东西沉淀下来。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偶然机缘,在永宁坝子上,漫天黄灰滚滚,车流不息,几个闲谈中的摩梭阿妈突然顿首朝拜于路过此地的其中一辆,后来得知,摩梭阿妈准确感应出了车流中活佛的座驾。“看着她们双眼里满满的虔诚和祝福,我仿佛也听见了灵魂深处的共鸣”由此灵感喷涌而发,压抑不住内心的冲动创作了油画《永恒的祈祷》,画面古朴、庄重、宁静,仿佛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那份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一个古老民族特有真诚扑面而来,引人深思,画作得到各大家好评。2012年,当中央电视台9频道《寻找女儿国》摄制组进驻泸沽湖,专访摩梭艺术家时,说出了这样的解说;“立足于本土文化,贴近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真切、朴实地表达出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和精神上的追求”。摩梭人,心地善良,敬畏自然,我坚信自然、人文和女儿国的太空将一直存在!”和正明说道。女儿国伴着神秘的色彩,誉满天下。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既是荣耀也充满了哀伤,民族发展进步自然可喜可贺,但是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经受不住现代文明的冲击。2003年创作的油画《盼》入选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宁静的画面色彩之下,一个摩梭女人在默默的等待她阿夏的到来,庄重执拗的双眸中,满满的是对阿夏的关心,对爱人的牵挂表现得若隐若现的凝结在眉宇之间。画家用最为本真的内心写照对道听途说的走婚形式予以反驳,两性之间感情的共鸣可见一斑,而对那些道听途说走婚谣言在庄重的阿夏婚姻面前自惭形秽。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论是蕴含浪漫诗意的写意表现,还是纪实性质的线描造型,走入艺术高潮期的和正明,用朴实真诚的绘画语言讲述着他与时代的关系,对时代的理解,对生活的解读。极具视觉张力的作品背后,凝聚着艺术家几十年来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生阅历的累积、艺术造诣的沉淀。他说得很直白,“理论文章研究得很透,剩下的就是实践,能够悟到多少,在于你是用多高的眼光去看问题。”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固守,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的并非就是民族的”年近不惑的和正明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交流与传承更多了思考和忧虑。“伤情是摩梭人本真的一种生活状态。他们乐山乐水,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骨子里流露的是宁静祥和”如今的泸沽湖畔,高楼栉比、车马喧嚣,与曾经的淳朴、祥和、宁静恍如隔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旅行者们留恋于蜻蜓点水般感触摩梭风情的皮毛,讴歌所谓的返璞归真、人间乐土还固执的夸夸其谈,自圆其说。“作为一个生于此长于此的摩梭绘画者,我个人认为我最大的资源或者是最大的财富就是40多年来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古往今来,很多消逝的东西,不可拯救与弥补,庆幸还有一些不可复制的东西还深深的镌刻在我的脑海里,那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和正明谈到,从孩童时代的火塘边,摩梭阿妈的酥油茶伴着年代久远的民间故事,悠远的令人回味无穷;一杯水酒,达巴们神奇诡异的神话故事的让人惊心动魄;泸沽湖畔的猪槽船,承载着星星点点的爱情余味,令人意兴阑珊。随着时代发展,这些斑驳的光影如美酒佳酿,沉醉在和正明的心头,味道越发浓烈开来。“很多伟大的作品都取材于宗教神话故事,我不敢说我会有多大的成就,但是我起码能够从事一项自己热爱的事业。摩梭达巴口述传承的民间神话故事《创世纪》是一部史诗般的巨著,它包含了太多的人文风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将其中最能反应摩梭风情的东西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继承下来……”朴实的摩梭汉子,感恩生他养他的文化沃土,执著寻找女儿国最本真的色彩,固守最为本真的精神家园,光阴荏苒,风云无常,把生命的起伏,灵魂的出没,倾情所致。用心付出,用情动人,在画室里,喝着普洱茶,娓娓道来:我们的存在,做出和自己相关的价值,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EJ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宁蒗60年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