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古都——巍山
巍山地处云南西部哀牢山麓,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公元649年,南诏始祖细奴逻就在巍山建立了大蒙国,开创了南诏的基业。不仅如此,巍山还是红河的源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彝族寻根祭祖的圣地。
来到巍山,沿着青幽的石板路徜徉在鳞次栉比的瓦坡顶屋与历代名匠建造的恢弘建筑之中,拾捡起那些曾散落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片片珍贵记忆,从中便可以清晰地辨认出南诏古都曾有过的辉煌。
悠久的历史
在距今1300年前的云南大理,曾崛起过赫赫有名的南诏古国。今天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就是当年古南诏国的发祥地。直到今天,这里到处都散落着南诏历史的斑斑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图城和蒙舍城两座都城。公元649年细奴逻在巍山境内建立了蒙舍诏,定都图城。图城位于巍山坝子中部,前临红河源头阳瓜江,背倚大黑山,整个城建于高出坝子200米的小山顶部,山水环绕,易守难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图城的另一面山麓上,还有一片宏大的建筑群,被称为西边大寺,该寺院始建于南诏时期,寺庙规模庞大,气势恢宏。据元李京《云南志略》记载:“蒙民名细奴逻。城蒙舍之图城而都之,国号大蒙,自称奇王,云南建国称王始于此。”如今都有遗址存留,残垣碎瓦之间,仍默默向世人昭示着昔日的辉煌。公元738年皮逻阁把南诏都城从图山迁往大理太和城,构筑上关、下关拱卫都城。
与大唐相始终的古南诏国历经250多年,在巍山经营90多年,在巍山建都,前四代英王即南诏中兴时期均在巍山。迁都大理后,巍山依然是南诏历史、南诏文化的发祥地和根源之地。正是由于这样,使得巍山历史文化底蕰十分深厚,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荟萃。
600年的古城
巍山古城成型于明洪武23年(1390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城池形如棋盘,24条街和18条巷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棋盘式”城池布局。东西南北四方砌成墙,各设一道城门,东西门间、南北门间各有一条干道相连,两干道交汇处建一幢四通门洞的高耸钟楼,整个城四四方方,恰如一枚大印,印柄则是高耸的钟楼。据《蒙化志稿》载:“蒙化,南诏发迹故墟”,“太宗威成王子皮罗阁立,开元十八年天王诏自称南诏王”,之后建古城,并分别在城东、西、南、北、中建5座古楼,城墙用土夯成,城门为土木结构。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巍山古城修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当时的人们拆除夯土墙,建筑砖墙围绕的巍山县城,修造了东、西、南、北4座城楼,北门古楼成为今日巍山城的中心。
拱辰楼建于巍山古城的北面,仰望楼檐,分别高悬“魁雄六诏”“万里瞻天”的巨匾。下层四面设栏,南北两面有城牙,登上二楼,南可见巍宝山,北可望苍山积雪,西可见红河水,东可望鸟道雄关。观城南民居,灯影尽现眼前,光亮的街道直达城中星拱楼。现在,在这楼的大殿里还能观赏到南诏洞经古乐的表演。
古城内现在居住了约5000户居民,大多数居民的房屋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样式,街面上各种店铺、作坊、小食铺依然具有古老的风貌。街道两旁的民居和店铺较完整地保存着瓦顶木架,砖、土墙结构的两层古式建筑特点和风貌,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梁画栋。由于这座曾在西南边疆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古城,历史上未曾遭过大的毁坏,至今仍保留着明清城池的完整风貌,穿过拱辰楼,走在长达两公里、全国最古最长的南诏古街上,仿佛穿过时空隧道,回到古老的从前。
为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古城,2000年10月以来,巍山县委、县政府在上级支持下,制定了“以南诏文化为主线,保护开发利用古城、古街、古遗址、古庙、古乐”的发展思路,按照《巍山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及《保护规划》,加大投入,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性开发,分4期完成了南诏一条街、东新街等道路改造工程,将原道路恢复为青石板路面,铺筑面积达54200平方米;把外露的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给排水管线实行入地暗敷,入地管线达6800米;恢复重建了两座石牌坊景观,完善了路灯、绿化、环卫等配套设施,并实施了沿街建筑风格整治
与此同时,巍山县委、县政府严格按国家有关法规,用区域的、战略的观点分析巍山县在大理州乃至云南省的地位及发展前景,并将巍山古城的发展置于国际化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和滇西北地域生态环境建设中来分析,从实际出发,从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建设精品旅游景区的大局着想,在全面保护巍山古城风貌的前提下,发挥巍山古城的潜在优势,突出特色,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多样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对巍山古城的保护作了详细规划,为下步巍山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描绘了新的蓝图。
悠然自得的古城生活
巍山古城曾经是茶马古道滇藏段中重要的枢纽之地,这座曾经被岁月的尘埃遮蔽了的高原小镇,充满了不可复制的性格,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当你走入古城,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墙、木雕大门、黑底鎏金的招牌、舒适清新的石板路。街道上的房子,底层一律是店铺,临街的门面都是木质的。小店的主人,悠然地坐在草墩上,也不在乎身边的铺子是否有生意。三五成群的老人们悠闲地坐着,围着小方桌吃茶下棋聊天,看街上的热闹。古街上,背着书包的、挑着蔬菜的、提着鸟笼的、甩着空手的……人们从古楼的门洞穿梭而过,来来往往行走于古街上。岁岁年年,热闹的景象似乎在这古街上定格。
古城里的民居庭院保持有明清建筑风格,老房子、古殿堂,是古城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无论大户人家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还是平民百姓的小宅小院,家家植树,户户养花,尤以兰花为多,素有“满城朱兰风亦香”的赞誉,体验和感受其中的生活亦是一种无尽的幸福。
清晨,你可以在古街选择一家早点铺,吃上一碗肉饵丝或者一碗巍山一根面。转出来在街边,可以花上几元钱买一堆刚采的菌子,如果有兴趣可以在碑刻店或古董店里泡一个早上。每一条小街、每一条小巷,都涌动着一种亲切的氛围。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古朴清幽的庭院,清香扑鼻的花木,满院子都是绿,梅兰竹菊风姿绰约,山茶杜鹃争奇斗艳,山石砌成的花台、假山别有韵味。
巍山这个古人类早期居住的地方之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凝聚了苍茫岁月的文明。民间传统工艺、名特小吃丰富,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和云南省命名的“彝族打歌之乡”。集吹、拉、弹、唱、诵为一体的南诏古乐古朴典雅,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文明的见证。巍宝山朝山盛会、彝族祭祖、“二月八”、回族圣纪节、开斋节等古老习俗和白族接三公主活动从南诏时期开始传承至今。古朴悠远的巍山——南诏的古都,正以其独特的风采绽放着无穷的魅力。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