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各地彝族传统民俗

漾濞诺苏支系彝家火塘文化传家风

作者:​杨登堂 发布时间:2024-12-09 原出处:​大理老干部工作 点赞+(
摘要:彝家之火作为一种自然力的物质实体,当被赋予彝族同胞的心智,它不仅能助猎、助耕、助医、助战,还能演绎历史,传承文化,并逐渐升华为一种饱蕴着信仰的神秘性和闪烁着心智灵性之光的文化复合体。火塘既是漾濞彝区每户家庭日常生活活动的中心,又是彝人精神空间的重要所在。构成它的文化元素蕴意浓郁而至深。它与彝民族的文化心理紧密相连;若没有了火塘,彝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将不复存在。漾濞诺苏彝族的火塘文化更体现了彝族与火的神秘关系。
关键词:漾濞;诺苏彝族;火塘文化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漾濞诺苏支系彝族对于火的崇拜超出于其他民族,在漾濞诺苏支系彝族中传说着各种关于火的来源,流传最多的就是,用石头敲硬果,溅起火星来。火星落在树叶上,野火烧起山林,从此学会用火来御寒,用火来作伴侣,用火来烧东西……生吃树果有生味,熟吃树果味道美,人类从此冷暖来分辨,从此生熟能分开。还有钻木取火、天上滚下火球等等。但无论是“用石头敲硬果”敲出火来,还是用“小火镰”和火石相摩擦“打”出火来,或折树枝“拿来撬老树”而“撬”出火来,还是天上滚下火球,燃烧大森林。但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彝族先民是这样认识火,并学会摩擦生火的。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笔者还亲眼看到彝族先民还使用火镰火石摩擦取火的方法。
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esdd3.jpg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对火的初期认识与把握中,无外乎借助神或神力获取“火种”,历经艰辛磨难而获取“火种”,因观察雷击树木起火和摩擦起火等几种方法,但由于火具有神奇般的魔力,给我们先民的生活提高了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人们赞美它、崇奉它,严肃而又虔诚。相应的也就有了火崇拜及其相关的祭火仪式。漾濞毕摩经中就有《祭火经》,每年的火把节、各种民间节日都要由毕摩诵《祭火经》以表对火的崇拜、祝福彝族人民平安顺利。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诺苏支系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自视为火的子孙,认为火给他们带来了光明、温暖、熟食,摆脱了野兽的攻击,因而把火视为驱邪消灾和带来吉祥幸福的神圣之物,在节日里人们烧起篝火,围火弹琴唱歌,踏歌起舞,尽情欢乐,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依靠火来占卜吉凶。活着时,他们以火为友,离开人世时也要有火为伴,按照诺苏彝人的观念,人是火造就的,没有火就不会有人,有了火才有世界。人生下来第一眼看到的是火塘里的火光,最后人死的时候还是交给了火。人的一生都有火陪伴,所以诺苏彝人把生死存亡都视为火的作用。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漾濞彝族诺苏支系居住在漾江镇抱河岭村的雀山村民小组,人数很少,自称“诺苏泼”又因他们居住地的原因,兄弟民族习惯上称他们为“后山彝族”“雀山彝族”或“阿老友”。这支彝族原居住在四川凉山地区,清代迁徙到丽江居住,1969年和1974年其中的陆、胡二姓迁移到漾江镇抱河岭村雀山(后山)游牧,1983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正式定居下来。现有200多人。方言区域为北部方言区,漾濞诺苏彝族居住在2000米以上海拔的高寒山区,早晚气温相差比较大。长年只能种出土豆、荞麦之类的食物,由于高寒、贫瘠,对火有很大的依赖,由此也崇拜火,耕种不能不用火,狩猎不能不用火,人去世要火葬也要用火,家居更需要用火。火塘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彝族人离不开火塘,吃在火塘边,睡在火塘边,谈论商量大事也在火塘边,火塘也成为漾濞诺苏彝人家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漾濞诺苏支系彝族的火塘可以体现整个彝族崇拜火与火的神秘关系。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火塘的设置

火塘和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出现与彝族的居住形式及其居住环境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可以说,火塘是诺苏彝民在适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发明的极富特色的民俗。诺苏彝族居住在高寒贫瘠的山区,气候寒冷。火塘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生活工具。诺苏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火塘就设在堂屋中靠左的地方。它在诺苏彝族居住民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每一户彝族家庭生活的中心,是饮食、取暖、照明、会客、议事乃至宗教活动的场所,既是家庭成员聚会之处,亦为接待客人之所。彝族人大都把火塘视为家庭的象征,认为与家人的命运祸福密切相关。尤其是火塘中的火的熄与燃,同家人的命运休戚相关。所以,火塘里的火长年不能熄灭,称为“万年火”。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塘作为许多民族都有过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它与各民族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紧密的联系,彝族火塘结构简单,就漾濞诺苏支系彝族火塘的设置:挖一个边长约1米左右,深7寸的土坑,相传三块锅庄石就是迭古的骨髓,“三块白石来支锅,三块白石立火塘。”称作“火坑”。在有的锅庄石上还刻有一些图案,它不仅具有装饰的作用,有的还含有宗教意义,显得精美而神秘。用三块石头支起的火塘,不仅有助于保留火种,方便于支锅,而且可以在用火时使火力集中。在铁器广泛使用后,铁三脚逐渐取代了锅庄石,这与铁三角更方便于支锅和烧煮食物有关。铁三脚即在一个铁圈上安三只脚作为铁圆圈的支撑柱,而圈内有三根铁角斜伸向圈心,用来支锅或壶。铁三角在彝民心中也和锅庄石一样具有神圣地位。火塘的设置确与野外的篝火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两者的燃烧形式大体相同,都是开放式的。掘有一定深度的火塘,燃烧形式略有改变,已开始向半封闭形式转变,与火塘相适应的炊具,主要是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陶釜。后来普遍使用的鼎和鬲等三足器,还有土锅等,再后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同居其他民族的影响,逐步使用了锣锅、铁锅等厨具,也大都是放在火塘上进行炊煮的。火塘的设置,延续的年代相当久远,到后来实际上阻滞了烹饪文化向更高水平的发展,仅在炊具数千年无多大改变这一点上就表现相当明显。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诺苏彝族地区推广了节能灶、节柴灶,部份烹饪转移到灶上进行,但火塘仍然是彝家神圣的必不可少的居家设施。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诺苏火塘是诺苏文化传承的场所

过去诺苏彝家人没有学校等教育机构设置,他们学习文字和文献都是在自家的火塘边。父教子、兄教弟,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彝族的文化代表人物是毕摩。毕摩文化的教学也往往是老毕摩做法事时在火塘等处进行传授。火塘是彝族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和家庭的象征,是饮食、起居、取暖、会客、议事、交流、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彝族民间最为重要的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传承的场所。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一特殊的现象让彝族文化在朝代更迭和岁月流转中传承了下来。就连彝族的家谱也是口耳相传,父传子,兄传弟,反复背诵;母传女,姊传妹,代代相传。如今,大多数彝族人都能背上传续几十代的家谱。包括歌谣、史诗、文学典籍,甚至彝族文字,也是通过这种传承方式,得以延续至今。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家火塘神圣不可侵犯

诺苏彝家认为,彝族家居生活中传统的火塘,大多为三石鼎足式,即以三块石头围砌于火的四周,成为支撑饮食用具的最好支点。据传,彝族祖先在迁徙过程中不幸落水,幸存者用三块石头支锅,恢复了体力,得以继续向南迁徙,久而久之,火与石就被渲染上神秘的色彩,成为诺苏生活中甚为神圣之物。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与石组成了火塘,火神又是火这一自然力的象征,而火塘是火塘神居住的地方,火塘、火塘中的火及锅庄石相应的也就成为火神的象征。诺苏彝族民谚称:“汉人敬官,彝人敬火”。敬火、崇拜火转移到---火塘,那就是对火塘的祭祀与敬畏。每逢佳节敬献祖宗,第一炷香要插在火塘上。确实如此,彝家之火塘,那一方普普通通的方寸之地,那永久不熄灭的火焰和轻易不肯变更的几块沉默的锅庄石,在人们的心灵世界中,不再是那样的平淡无奇,而是融宗教信仰、社会观念和习俗风尚于一体,具有奇特的神圣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的社会生活中,火塘是人们生活起居的中心,重要的文化传承场和各种神灵聚集之地,它维系着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人们常常通过各种方式去祭祀火塘神灵,去取悦和感化鬼神,以求得神灵的庇护。在对火塘诸神灵的祭祀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火塘有关的禁忌。彝家火塘里的火被称为“万年火”,与家庭命运休戚相关,长年不熄,表明家中“香火”不断,万一火熄灭则视为不祥。讨火种必须到族里最年长的人家里去讨取。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崇拜火、火神、火塘神,还把火塘与家庭、婚姻联系起来,把对火的崇拜与对祖先的祭祀结合起来。最能反映火塘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彝族男孩的穿裤仪式与新娘的转魂仪式。彝族男孩成年举行的穿裤仪式,必须在火塘边举行。届时,母亲先用一块石头放入火塘里烧热,然后浇上凉水,把新裤放在热石发出的蒸汽上转一圈,再给孩子穿上。民间认为,裤子在火塘上熏过,表明已获得火塘神灵的保佑,并且不论婚否,都带上了家庭的灵气。新娘的转魂仪式由毕摩在夫家的火塘边举行。在结婚的第二天,新娘及丈夫家人分坐在火塘两侧,毕摩手提一只捆好的活母羊,从左绕新娘头部七圈,再从右绕到新郎头部九圈,边绕边祈祷。行完此仪式,新娘的魂便正式转到夫家,成为夫家的一员。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生活就是火塘

诺苏彝人家中,在正中一间的堂屋内设俗称“锅庄”的火塘,上面置一个支锅的铁三脚架或三块“支锅石”。火塘是煮饭烧菜的地方,又是全家围火吃饭、谈天、休憩和待客的场所。夜晚,全家在火塘周围铺上铺盖,用羊毛披毡一裹,围靠着火塘睡觉。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平时客人来家做客,主人家首先以酒、茶相待,在闲谈中诺苏阿老友就会在火塘中焐上洋芋、苦荞粑粑之类,等熟了之后,就在火塘边招待客人,苦荞粑粑蘸蜂蜜是彝家招待客人的高级礼遇。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久前我们彝学会的几位同志到诺苏彝族聚居的雀山作彝学调研,我们到了雀山小学校长兼教师于一身的陆学华家时,陆老师体现出了我们彝族人共有的美德:热情好客、憨厚朴实,让我们在他家的火塘边坐下,先递烟再送酒后烤茶,挽留客人吃饭住宿,陆老师的家与汉族、白族的房屋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堂屋中仍然保留着踏地生火,也就是彝家的火塘,梁上悬挂着更多的熏黑的腊肉,看来腊肉的多寡显示着家庭的富裕程度与社交的范围。彝族阿老友苦荞粑粑蘸蜂蜜来招待,陆老师拆开“雪山清荞酒”每人一杯,陆老师还给我们冲了酥油茶,陆老师把我们当作贵宾来接待,这一切都在他家的火塘边进行的,我详细观察了一下,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扶贫攻坚以来,雀山的诺苏彝族生产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都是青瓦黄墙,生活也一家比一家好,房梁上的腊肉都是一串串的。但是彝家的火塘基本上没有改变,就是一米近方的一个坑,一盘三脚或三个石头,中间用栗柴烧火,旺旺的,全部生活都在火塘边进行,我们的采访近两个小时,酒足饭饱,工作任务圆满完成,都没有离开这个火塘,我们返城后,这个火塘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诺苏支系彝族火塘。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诺苏火塘文化传承家风家教

诺苏彝族有很严的家教,从小就灌输良好的家风,除了关于火塘方面的家教外,还有各方面千百年来形成的家风家教。诺苏彝族火塘里的火须常年不断,明火熄了,也得用炭灰焐住火炭以保存火种,供第二天早上继续生火,这就是彝族万年之火。若重建新房或兄弟分家另住,儿孙长大分门立户时,须将火塘里的火炭分成相等的份数,各人带走一份,必须用老火塘火种生新房的火。在搬家时要先搬火种及火塘锅庄石,搬动时要先祭火神,祭词道:“火是石头火,火是石神送来,火神藏家中,人畜得安宁”等等,祭毕,家中长者用盆子装好锅庄石和火种,在众人簇拥下搬到新居,选择火塘,干柴引火,以祈求搬家吉祥之兆。姑娘出嫁,娘家必须打发火盆、柴火及松明。诺苏彝族的尊卑长幼各有其位置,靠墙壁一方,正中为客座,最长者居中,其余的则依次排列左右;靠堂屋一侧为下方,位最卑,一般为小孩位;客人入室让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边,小辈坐在客人对面,不能相混。从火塘边的坐序,可清楚的看出彝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任何人不能从火塘上跨过,因为火塘是彝族室内活动的中心,是生命的起点和希望的延续,从火塘上面走过,是对人生的践踏,对主人家的歧视。禁忌在室内特别是火塘边吹口哨,大声喧哗,尤其是夜间在别人家里的火塘边不得吹口哨。客人到家,男客不能进中门;若客人是夫妻,晚上住宿时不能同居。有些地方出嫁的女儿携女婿回家也不能同居。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妇女衣物等。这些反映了彝族对火的崇拜。诺苏彝族历来有尊老爱幼传统,客场上先由长辈在上方入座,其他人按辈份大小依次入座。就餐必请长辈先动筷,或由长辈分配菜肴。鸡头、鸡卦敬请年长者食用。餐毕,小辈需将筷子置于空碗右侧,请长辈“慢用”,待长辈饱食后方能离席。妇女不能上桌和客人一起吃饭。诺苏彝族有好客的传统。这是彝族人不管认不认识,只要进了家门,都是客人。当然,客人还要分为三种;远方来并且是第一次来的客人,算贵客;经常来的亲戚朋友,叫做常客;偶尔路过求宿的陌生人,称为过路客。不管是哪类客人,主人家都会热情招呼并予以款待。在历史上彝族没有乞丐,因为只要进了门,都能得到一顿饭。在彝家的村寨里,没有找不到吃住的。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以上家风家教外,诺苏彝族长期以来形成了尊老敬老,孝敬老人的事例和故事。在彝族的孝道文化中,诺苏彝族认为孝是义务,不需要回报的,但为了激励族人行孝,也出现了以行孝得好报的典故。“孝父母,子女为父母所生养,父母其恩如天地,粉身难报。孝父母为天经地义,切不可失养失敬有违天伦……”诺苏彝族的婚丧嫁娶礼仪自始至终贯穿着道德文化,孝敬老人是做人的准则,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返哺之情,彝族有“丁郎刻母”的典故,都是家教的现成教材。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综上所述,火塘不仅是彝族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和家庭的象征,是饮食、起居、取暖、会客、议事、交流、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彝族民间最为重要的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传承的场所。Fc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图文原载:​微信公众号-大理老干部工作。
作者:杨登堂,漾濞县彝学会会长、退休干部。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