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与火文化:第四章 彝族火把节庆典
第一节 凉山.西昌.国际彝族火把节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居住300余万彝族人口中,各地都在过农历6月24日至26日的彝族火把节。各地彝族火把节,节日节庆都的节庆风俗,都具有古老的传统及丰富的过节习俗,成为彝州最广泛,最隆重的盛大传统节日。节日活动在民间广泛流行,并自发地在各个家庭、各村落、各社区、各片区有序开展。特别是在凉山彝区的布拖县、普格县、金阳县等地,一直以来,这些地区称为“阿都”地区的彝人,特别重视火把节,故彝族俗语公认称“阿都则普衣”是,意为阿都地区的人重视火把节。这些地区和彝族,把火把节视为一年中最神圣、最开心、最热闹、最吉祥的节日。他们称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意为有热闹可观、可赏、可玩、可乐的节日,火把节是可放纵情怀,是展示勇武俊美、展示英武雄健、叙亲交友、谈情说爱的节日,同时,又是驱邪除崇,庆祝祈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神圣节日。所以,这些地区的彝族的火把节,节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大致有祭祖祈福,驱邪除崇的家庭祭祖、社区祭火(由毕摩主持)、片区玩火等习俗。同时,还在火把节中举行赛装、赛美、选美、摔跤、赛马、战斗羊(绵羊)、斗牛、斗鸡等活动,还开展各类体育竞技活动。所以,在凉山彝族居住区域,特别是阿都地区,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每个县都会自发地聚集万人以至数万人,在一个山坡举行火把节的节庆活动,形成人山人海,活动热闹的民间节庆场面。
鉴于火把节节日活动,在民间有着广泛空前的影响及群众基础,它是彝州区域文化,民族火文的重要资源,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为了顺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了把造节日文化品牌,布拖县人民政府、普格县人民政府率先在80年代初期,就组织开展了彝族火把节庆典活动,形成了火把节庆典活动的较大规模及模式,使火把节成为当地节日文化品牌,布拖县、普格县两地的火把节,均由县人民政府主场,由各乡镇组织代表团参与节庆活动。庆典仪式及活动,一般分为三块,一块是庆典开幕式。开幕式由政府主持,由县党政领导讲话,之后,举行文艺演出。第二块是由大会组委主持,开展节日传统的文体竞技活动。该活动分几个板块举行。有集体项目赛装赛美,选美活动,有个人的赛马,斗牛、斗羊、摔跤等活动。每项活动,都有评委打分评判,决出比赛的名次,以组委会的名誉公布奖项,进行兑奖、举行发奖仪式。
节日赛装赛美活动,特别具有特点的是,彝族妇女们,打着黄伞,身着节日盛装,以黄伞、百褶裙及阿娜妙缦身姿组成的赛装队伍,有数千、上万人组成的巡游队伍,队伍由一人或间隔一段的几人领唱,由众人合唱,唱着火把节“朵罗伙”的节日歌,形成振憾心灵的壮观节庆队伍,形成了凉山彝族火把节标志性的节日文化标识。
火把节庆典的第三块,是群众集体参与的大型歌舞蹈队、篝火狂欢,跳达体舞。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根据彝州火把节文化资源富,群众参与面广,为满足人民众群日节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扩大彝族火把节节日文化的影响,为宣传和打造火把节节日文化品牌,于80年代中期,把火把节确定为彝州法定的节假日,放假5天,并在火把节时组织开展节日庆典活动,举行凉山州“彝族火把节”。由州人民政府主办,由西昌市人民政府承办。组建“火把节办节组委会”开展节庆庆典工作。
由州人民政府主办的火把节,于农历6月24日开展节庆活动。一是节日氛围的营造,在大街小巷广布火把节的文化特色标语,挂节日彩旗等。布置与节日有关的书画报影展、民俗展览。二是举行火把节文艺迎宾晚会。三是举办火把节节庆庆典、即开幕式。开幕式分为庆典及文艺演出两块。庆典活动有主要领导致词及讲话,文艺演出是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及赛装、选美等活动的频奖。四是举办火把节彝族服饰赛姿邀请赛。邀请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相关地州、如楚雄州、红河州、毕节市、隆林县等彝区的团队参赛。五是举行火把节商贸洽谈及招商引资会,并组织开展商品交流会等。
根据火把节节日文化打造的需要,结合几届火把节节日庆典节的经验总结,凉山州人民政府于90年代初期,举办“中国·西昌国际彝族火把节”。国际火把节邀请了英、美、德、意、法、日、韩等国来宾参加,并邀请了滇、黔、桂三省区彝族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参加节日活动。
国际火把节的节日庆典及活动规模大大提升,办节水平、节日活动内容进行了较大的丰富扩充,增加了传统民俗庆典活动,增加了节庆民俗参加、来宾参与、游客参与等内容。火把节组委会,根据火把节节庆特点,增加了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技艺展示等。挖掘彝族传统的文艺、技艺、竞技娱乐等项项,在节庆期间展示、表演、比赛、传承交流等。构建了凉山国际彝族火把节节庆文化的品牌。
国际火把节,组织了彝族选美大赛,形成了彝族特有的审美、选美、参赛、评比等特有的文化标志性的品牌及模式。选美比赛的视频,被香港凤凰卫视、山东卫视、浙江卫视、四川卫视等播出,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展示了彝族火把节敬火、祭火、舞火、玩火、驱火邪、火祝福、火文化、火娱乐等火把节节庆民俗文化。还展示了彝族服饰、饮食、礼俗礼仪、酒文化、三色文化、婚恋文化等地方特色的文化。以火把节为平台,把造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地理标识文化,打造出凉山彝族火把节中华节庆文化复兴的特色文化。
凉山州的国际彝族火把节,在州府西昌市设立会导播,设主要文化,经贸交流活动,同时,还在布拖县、普格县等地设立国际火把节分会场,在分会设举办各种地方特色的节日活动,作为主会场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拓展。办分会场,一方面,展示在城市里无法开展,不好开展,也见不到的乡村民间民俗节庆活动,让观光者体验到乡间的民俗,了解到完全全部面貌的火把节。另一方面,扩大火把节民众参与面及参与度,分流光观者不同爱好的需求。同时,增加扩大火把节节日活动空间,拓展立体横纵向的节日活动层次及场面。再一方面,进一步打造火把节一条龙、数条线的办节模式,打造由点到面,由线到面的节日活动链接分布点面的有机纵深发展。同时,构成节庆庆典与节日民俗活动有机结合的,多元一体、多角度、多方位的节日文化复合型展的、多平台、多场次的办节内容的组合体,形成城乡一体办节办会办展游览的节日旅游文化品牌。
中国·西昌国际彝族火把节的举办,成功地走出了依拓民俗,展示节庆文化、政府主办、彝族群众参与、观光者进入的办节模式,形成了中国彝族火把节凉山模式,彝族火把节布拖模式等文化品牌。凉山彝区的火把节,特别是布拖火把节,为国家打造“中华民族节庆文化复兴”的文化战略,作出了模范性的、实验性的榜样性文化品牌战略实施的贡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节 政府主导举办的楚雄彝族火把节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楚雄彝州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勤劳的彝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其中“火把节”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1981年5月2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议案,确定火把节为楚雄彝族自治州法定节日;1986年4月15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中并明确规定:火把节为自治州的民族传统节日,放假一天;2001年6月29日,州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火把节节日放假的决定》,将火把节放假时间增加为3天,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展“火把节”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多年来,楚雄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对包括“火把节”在内的彝族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力度,着力打造以火把节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品牌,通过多年的努力,2006年5月,“彝族火把节”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为传统的民族节日,彝族过火把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为火把节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广泛的群众性、娱乐性和多样性特点日趋突出。当今的火把节,不仅是彝家人的传统节日,更是全州人民的共同节日。进入本世纪,为充分满足各地群众过火把节的愿望,创造全民过节条件,州委、州政府除在鹿城举办大型火把节庆典外,在各县设分会场,一些彝族较为聚居的乡镇、村社还设庆典点,并纳入整个火把节活动统筹安排,各地群众按本地风俗、特点欢度自己的节日,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彝族同胞的亲切关怀。
为营造火把节欢乐气氛,凝集彝州各族儿女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早在1984年,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每年火把节在自治州首府鹿城举办盛大的节日庆典活动,全州各县市均选派民族观光团参加。期间,国内外宾客盈门,商贾云集,各族群众笙歌乐舞,举行各种庆典活动。
一、高规格的火把节迎宾晚会
火把节第一天,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要在州体育馆或其他大型剧场组织高规格的迎宾晚会,热情欢迎四方高客。由自治州歌舞团、彝剧团、滇剧团(后合并为艺术剧院)和部分县市文工队骨干演员同台演出主题节目。是夜,分若干点燃放高空焰火;参加节日的各族各界群众踏着古老的“左脚舞”、“芦笙舞”纷纷点燃手中的火把,彝州首府火树银花,成了欢乐的海洋。关心支持楚雄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曾在楚工作过的中央及省内外老领导、老朋友、国际友人、实力雄厚的商家等贵宾莅临楚雄,与彝州人民共度美好佳节,共同感受彝州人民火一样的热情,共同祝福自治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享受火热的生活,见证楚雄州改革开放事业获得的长足发展。
二、隆重而庄严的点火仪式
火把节当晚,要在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或州体育场、彝海公园等地举行隆重而庄严的火把节点火仪式。自治州州长发表热情洋溢的火把节祝辞,来自海内外的宾客与彝族群众一起在嘹亮的过山号中,点燃象征幸福吉祥的巨型火把,为盛大的节庆活动拉开序幕。进入本世纪初,火把节点火仪式增添了原生态元素,由来自楚雄市和州内各县彝族毕摩代表组成“祭火”团队,在主祭毕摩的引领下,沿袭古老的祭火、取火、点火习俗,举行古朴庄重的原生态祭火大典。璀璨的舞台,不仅演绎着火一样的民族从远古走来,还诠释着彝家儿女乘着改革的风帆阔步前进的情怀。国家、省州专业文艺团体为彝州群众带来精美演艺,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彝族歌唱家曲比阿乌、蒋大为、牛群等国内演艺界、曲艺界知名艺术家曾先后到火把节现场为彝州各族群众倾情献艺。除祭火大典主会场外,在市区主要街道、景点还要设小型分祭火点若干个,方便市民和游客参与祭火庆典。当晚,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要举行“万人撒火把”、“万人左脚舞”狂欢活动;当地市民还要燃放孔明灯、荷花灯。在高空焰火的映衬下,鹿城变成了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整个火把节达到高潮。各县分会场也要举行祭火仪式,风格不同,各具特色。
三、场面壮观的街头巡演
从1984年起,州委、州人民政府集中在彝州首府鹿城参加火把节庆典活动,各县市要组织约100人参加的观光团参加庆典。节日期间,组织大型街头巡演,九县一市各自组成方块队,在大号方队的引领下,合着彩车方队、龙狮队、军乐队等方队,在群众广场和市区主要街道进行巡演。有毕摩代表、民歌高手、传承能人等参加的观光团成员亦游亦演,为广大宾客展示彝州古老的传统文化。如禄丰的大刀舞,双柏的四弦舞,武定的老人舞、南华的三弦舞、楚雄的芦笙舞等等,巡演队伍声势浩大,首尾难瞻,气氛热烈,蔚为壮观,充分展示出彝州儿女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当天,在龙川江上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中央、省住楚单位、当地机关、厂矿、学校以及住楚部队组队参赛。是夜,还要举行以“火把欢歌”为主题的火把巡游活动。
四、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
火把节期间,要举办一系列的民俗展演活动。比如在彝人古镇彝人部落举行的彝族婚俗展演,古朴典雅,清新风趣,尽显彝家人古老的婚姻习俗;中国彝族民间乐器展演,广收州内彝族传统乐器哔噜、陶磒、小闷笛、响蔑、葫芦笙、大小三弦、月琴、柳叶、竹笛、牛角号、羊角号、长号、筒子等等,不一而是,堪称彝族民间乐器大荟萃,各地彝族民间艺人现场演奏,技艺超凡;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汇集全州资深“非遗”项目传承人,向人们展示别具特色的独门绝技。再如彝族民间刺绣展演,突出“指尖上的记忆”主题,选调彝族民间刺绣高手现场展示,除展现传统的绣花衣、绣花鞋、绣花围腰绣花裤以外,还增加了绣花床饰、绣花领带等新品,传统的彝族刺绣融入了时代的特色。传统彝族服饰展演是一大亮点,选自各地各支系的彝族服饰风格各异,绚丽多彩,彰显彝家儿女秀美靓丽的精神风采。2017年火把节,云南省“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决赛暨颁奖”活动在楚雄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州代表队在开发区市民广场、桃园湖月亮广场、彝海公园广场等地进行多场民族服饰精品展演。最具特色的要数“火把一条街”篝火狂欢活动,参与人数之众,盛况空前,大有“阿哥跳破千层底,阿妹跳穿绣花鞋”的气势,火热的场面令八方来客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五、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是每年火把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诸如彝剧展演会、业余文艺汇演、民歌大赛、酒歌选拔赛、民族舞比赛、现代舞比赛、彝族原生态大锣笙、老虎笙、十二兽舞展演、耍龙舞狮、划旱船以及万人跑步登福塔、三人制篮球、七人制足球、网球公开赛、老年太极拳、自行车技艺、滑板、直排轮表演、钓鱼比赛、山地自行车比赛等项文体赛事,还有规模更大的“中国CBO男子篮球锦标赛”、“滇西足球邀请赛”、“中缅藤球赛”等大型赛事举行。节日期间,主题美术、书法、摄影展、彝文书法展、彝族经典作品交响音乐会、民乐专场音乐会、通宵电影以及传统的磨担秋、打陀螺、穿花衣、上刀杆、爬油杆、射弩、吹枪、赛马、斗牛、斗羊等项活动十分丰富。从2007年开始举办的“太阳女选拔赛”,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连续举办了5届,通过“选美”比赛,彝家姑娘睿智靓丽、秀美端庄的气质和风貌得到充分展示。各种学术活动也异常活跃,诸如《中国彝学文库》编簒工作会、彝学论坛、民族服饰文化论坛等学术活动,广纳各路专家学者箴言,集思广益,共商彝族文化发展大计。2012年由楚雄市彝族毕摩协会组织的、有全州各县市资深彝族毕摩代表参加的“毕摩文化研讨会”在火把节期间隆重举行,州市有关领导、民族事务及民族文化工作部门、楚雄州彝族文化研究院专家等予以高度重视。
六、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在彝族民间,每年火把节,村村寨寨都要杀鸡宰羊祭敬火神,人们宰牲献祭,企盼火神护佑彝家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同时要开怀畅饮,纵情欢歌,烹饪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特色佳肴。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彝家霸香羊汤锅”。在节庆期间,相关部门要组织相关餐饮企业、农家专业户在市区繁华街区开办“彝家美食一条街”。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鲜美的羊汤锅,还能品尝到美味的羊八碗、土十样、羊肝生、粉蒸羊等等美食。武定壮鸡禄丰醋、双柏酱油姚安藕,还有南华五街山萝卜、楚雄云泉豆瓣、牟定油乳腐等,地方特色饮食琳琅满目,不胜枚举。近年来,随着民族餐饮业不断发展,诸如“土锅鸡”、“烧干巴”、“坨坨肉”、“锅烧肉”、“槽旺叉烧”、“潖豆树花”“凉拌芭蕉”等一些传统饮食也被挖掘创新,摆上了餐桌,诸如“杀猪菜”、“山菜园”、“山圪啦”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店应运而生。资源丰富的野生菌也不断创新烹法,提升加工包装工艺,通过深加工逐渐走向市场。南华县近几年还成功举办了颇具规模的“菌子节”。值得一提的是独具民族风情的彝家“拦门酒”和彝族“酒歌”。人们常常会看到或者是感受到一些特色餐饮店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彝家姑娘拦门敬酒迎客的场景,还能听到一阵阵优美的祝酒歌。这种被彝家人称为“日咪恰”的古歌源自一种古老的彝歌长调,是专为老人祝寿、新生儿祝旦演唱的古歌,曲调舒缓深沉,词意大多表达祝福、庆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风俗有了很大改进,歌词意达更为宽泛,曲调更为丰富,节奏更加明快,已经衍生成了彝家人迎送高客贵宾的礼节性仪式。拦门酒一般由彝族女青年敬上:“见面先喝三杯酒,合心合意一家人”,充分体现了彝家人热情好客;而男青年唱起酒歌一改彝族古歌舒缓风格,带有几分豪爽和霸气:“喜欢唛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尽显彝家汉子热情直爽的气质。
七、成果丰硕的商贸往来
彝族火把节既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也是开展商贸活动的平台。自政府主导办节以来,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扩大招商引资工作。每年火把节都要开办“物资交流一条街”,一些发达地区商家,缅甸友人,省内外客商纷纷云集楚雄开展物资交流活动。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东南新城区、彝人古镇等片区又增加了更多“特色商品一条街”,商贸活动更趋活跃。州内各县市本着“亲商、爱商、敬商、扶商”原则,由州招商局牵头,汇同10县市招商局和开发区招商局共同组织开展楚雄州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洽谈和签约会,每个县市每年都有推介项目,包括意向性项目在内的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得以签约,一些可行项目已陆续落地生根,如滇中大商汇、西南·楚雄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医药工业园区等一批已竣工开业或奠基启动仪式大都集中在火把节期间举行,全州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2017年为例,中国·楚雄2017彝族火把节、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第九届世界云南同乡联谊大会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州会务中心民族会堂举行。共有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多名客商、云南同乡及著名侨领、知名华侨华人企业家等和100多家知名企业参加洽谈活动,共签约项目35项,协议引资103.4亿元、意向引资391.6亿元,合计495亿元。项目涉及领域广泛,涵盖旅游文化、制造业、农业、交通、商贸物流、信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中旅游文化10个、制造业8个。各县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商事服务、公共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优化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全力以赴为落地企业做好服务,携手共赢发展。
八、着力培植文化旅游产业
自政府办节以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同步发展。州政府及各县市精心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依托“火把节”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改善吃、住、行、游、购条件,拓展民族文化旅游内涵,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增加旅游目的地。楚雄市紫溪山风景区、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彝海公园、彝人部落、州博物馆、彝人古镇以及武定狮子山、大姚三潭瀑布、禄丰恐龙谷、元谋土林、永仁方山、南华咪依噜风情谷、双柏哀牢山景区、姚安光禄古镇、禄丰黑井古镇,大姚石羊古镇等一大批旅游景区旅游功能不断完善。州府所在地楚雄市“彝风国际文化旅游区”、“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茶花谷”、“泽龙生态旅游农庄”、“摩尔农庄”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据相关部门统计,2017年火把节,仅楚雄市5天假期旅游统计数据显示,各旅游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 27.58万人次,同比增长15.2%,自驾游进出车辆分别为3.39和3.36 万辆,星级酒店出租率达 75.68%,旅游收入达12413.03万元,同比增长27.3%,以“彝族火把节”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建设。
九、“楚雄彝族火把节”文化品牌
自治州十分注重扩大“彝族火把节”品牌效应,抓实抓牢舆论宣传工作。多年来,充分利用中央、省及地方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提升宣传效果。包括彝州火把节庆典盛况、原生态过节习俗在内的各种新闻报道、专题片、纪录片纷纷在中央电视台1. 4. 7等频道、省内外广播电视台以及其他各种媒介中报道播出。州政府在每年火把节前夕都要组织力量到省内外开展包括招商引资在内的“火把节”推介活动。2012年,州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拍摄了《火之舞——告诉您一个楚雄》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从彝风彝俗的角度,系统展示了楚雄州九县一市彝族同胞对火的崇拜、火的追求、火的热爱,同时展示了在新时期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彝州人民不一样的时代风采。近年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也在扩大“火把节”宣传中发挥了独特作用。通过扩大宣传,“彝族火把节”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三节 火把节祭火大典
火把节祭火大典,是彝族火把节社祭、郊祭或野外祭的族群性集体节庆祭祀大典。彝族火把节祭火大典,川、滇、黔彝区各地毕摩的祭祀,祭祀仪式仪规仪程不尽相同,各有特点,而总是祭祀祭经,祭祀仪程大同小异。
一般来说,祭火大典的举行,一是制扎村落或片区的火把树,由毕摩取火,由长者自毕摩处引火点燃火把树。二是毕摩在火把树傍设置祭火祭场,布设道场、法场,播神树枝、设置神位。三是毕摩祭坛举行祭祀仪式。毕摩行献水、献酒、献牲(山羊、鸡),念献牲径。念请毕摩祖师神经、念祭、火神经、念祈福经等。四是取火、引火、点火仪式。五是撤神坛仪式。六是向参祭者赐福祈福仪式。
举行祭火大典的毕摩,最少2人,最多12人或36人不等,视祭祀规模而定。
布置祭坛:
在火把树旁,一般在东方选位置。由下至上插布神树枝。神树枝神位神座,最前端为“合孤”,意为净化神枝,意为净化天地日月星辰,净化神枝,包插黑枝、花枝、白枝、神座陈、有净化神枝组成的通道,由黑到花到白,表示由不干净到半干净到干净。黑枝阵门放黑鸡、黑鸡蛋。花枝阵门放花鸡和花蛋,白枝阵门放白鸡和蛋。
其后,设置火神神放,放取火器物。该树枝丛傍,站立一人,赤倮身体,身体上画太阳纹、火纹,代表火神和太阳神。之后设祖灵位,毕摩师祖位。最后,设毕摩神位。毕摩神位前,放水碗、酒杯。
祭祀过程中,毕摩边念经,毕摩助手拉羊抓鸡,杀羊杀鸡、献祭牲血到各位神枝位,进行领牲仪式。之后,剖羊者肉煮鸡献饭献食,行回熟仪式。最后,毕摩取火,以火石、火立取火、之后,长老们用小火把从毕摩处引来火种,一同引燃大小把树,完成祭火大典。
祭火大典,较为传统的仪式,是红河州弥勒县阿哲人的祭火仪式。该区域的祭火仪式,独具特色的仪式是,其火纹纹身画身的仪式,以及扎制火神的草偶,火神神偶。火神纹身,由数位赤倮男子,在其身上以本土传统染料,绘画火纹。
楚雄州人民政府于1984年过火把节时,首次率全国彝区之先,在火把节庆典时,由毕摩举行祭火大典。当毕摩祭祀仪式完成前,毕摩取火后,州领导及来宾代表,举着小火把从毕摩处引火点燃火把树。此后,一年一度的火把节,都有毕摩举行祭火大典。近几年,楚雄州的火把节,祭火大典更加隆重,有十几位毕摩参与祭火,在设主祭场祭火之外,并在多处设祭火点祭火。
石林县、弥勒县、凉山州等地,也在火把节举行祭火大典。
昆明两区管委会,于2014年火把节开始,已连续四年在火把节日,在转轿子山下转龙镇举行轿子山火把节彝族六祖祭祖大典及火把节祭火大典,每年邀请了滇、川、黔三省毕摩16人,举行祭火大典,大典仪式传统神科,规模宏大,引人入胜,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彝族祭火文化的效果。
第四节 中华民族节庆文化复兴——彝族火把节布拖模式
凉山州布拖县的彝族,属彝语北部方言所地次方言,因历史上属于阿都土司的属地,彝族习称他们为所地阿都,或称小裤脚地区(当地彝族男子穿小裤脚裤子)。彝族习称“阿都则普衣”,意为阿都地区彝族非常重视火把节。由之可见当地彝人过火把节的历史悠久及民俗厚重。当地彝人过火把节,尤如过大年,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人人次参与完成火把节活动为职宁及荣耀。无论男女老思,以火把节的活动传承为生活的要义之一。
布拖彝族,各家各哀悼在从准备火把节的火把,扎制艾蒿好把开始,在进行精心训养牛角,精心训养赛马,精心训养牛羊等节日前的准备,均是一丝不荀,均是作为生活的常态,进行为狂欢添彩,为荣耀而战的准备。火把节获得选美美女,赛姿美服,赛马冠军,斗牛斗羊准备等荣誉,是他们人生追求的荣耀之一。所以信受他们的重视。
布拖县的火把节,经政府组织节庆活动以来,已形成了特定的办节模式,形成了隆重了节日气氛,形成的全民民主动自发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仪程仪规仪式,火把节的会址,已固定在野外,在拖觉乡的四面山包,三山作春台,一平地作会场,赛场的火把场场地。火把节活动期间,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布拖县围绕火把节文化,发展了彝族歌舞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彝族银器制作,展示及销售,彝族火把节毕摩驱邪祈福仪式,彝族服饰制作展示等一系列的文化产业产品,除服务于火把节活动外,还形成了文化产品的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同时,还为文化旅游业增加了特色产业链。
由多年培植的火把节产业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娱乐文化,民间文艺等一系列复合型的文化服务,围绕火把节展开,四又以火把节这一平台而拓展市场及放大展示,宣传,传承功能,所以,形成了中华民族节日文化复兴——彝族火把节布拖模式,成了特色独具的地方民族节庆文化的文化产业品牌。
布拖火把节,不但在火把节节日时举办节庆、举办国际火把节的分会场,而且,近年来已可以为大型文化活动,为旅游,会大型会议,能够临时开展不在火把节节日期开都可举办的火把节仪式活动,仪式展演,可以让游客及学者们在日常看到别样的火把节。
2015年底,在布拖县举粉“中华民族节庆文化复兴——布拖彝族火把节模式”学术研讨会,参加的专家学者,在布拖拖觉乡看到了一场上万人参加的火把节展示活动。该活动与火把节节日活动一般无二,有上千人的妇女“朵罗伙”巡游,有斗牛,赛马等。会场围边,有众多小吃及商贩及商品交易,形成一个山街子。同时,让参会者参观民非遗民俗展演,银饰制作工艺,毕摩祈福仪式,苏尼法术展示等文化展演项目,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誉,也体现了火把节布拖模式的节日民俗,节日庆典活动,节日竞技,节日文化产业服务等文化内涵。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所属专题: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火把节图片/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面具(一)
- 2 彝族年
- 3 日记美姑彝年
- 4 彝族民间节日竞技活动
- 5 彝族年来历传说
- 6 彝族民间游戏竞技
- 7 彝族白倮人的龙树、龙衣、荞菜节
- 8 彝族节日之文山篇
- 9 新平彝族赏花节
- 10 彝家“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