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语言文字与古籍

《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丛书出版发行

作者:红河日报 发布时间:2010-09-08 原出处:红河日报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9月6日,由州政府编纂,刘一平、白保兴等领导担任顾问,杨福生、陈霖任编委会主任,李涛、普学旺任主编的大型丛书《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在蒙自举行首发仪式。州委副书记杨立华,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霖,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涛,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海文达出席首发仪式,并向部分州级单位捐赠了书籍。D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立华在首发仪式上说,《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大型丛书的出版发行是一项受益当代,功在千秋的文化工程,为我们抢救保护彝族文化遗产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为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事业提供了有益参照,蕴含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要充分认识《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出版的意义,宣传和发行好这部丛书,发挥好这部丛书的作用,不断促进彝族文化遗产古籍的传承和普及。杨立华强调,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研究部门要充分总结《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在抢救和保护彝族文化遗产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我州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传承与弘扬、开发与利用工作步伐,推出更多更好的民族文化精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以及红河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D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霖在阐述抢救彝族文化古籍重大意义的同时,指出彝族文化保护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说,红河流域文化遗产历史文献古籍损毁特别突出,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不少彝族历史文献古籍随着彝族毕摩的仙逝而作为随葬品烧毁。陈霖要求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彝族干部群众要进一步重视彝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大力传承和弘扬彝族优秀历史文化,毕摩老师们继续无私地奉献力量,更多地挖掘、搜集、翻译、整理有关古籍。D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涛介绍了《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的基本内容和编写过程。他希望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加快对红河民族文化大州的建设,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建设力度,繁荣丰富群众文化,加快发展红河文化产业,大力推进哈尼口传文化的发展,为推动全州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D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发仪式上,丛书编纂单位及出版社负责人就《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的搜集、整理及出版情况做了说明,与会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D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闻链接:D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型丛书 《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州民委、州文产办、州民研所具体组织编辑,参照国家针对汉文古籍实施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做法编纂出版。该丛书是云南省采用彩色照相制版方式影印出版的第一部少数民族古籍大型丛书。D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丛书分为20卷,按创世史诗、叙事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丧葬礼仪、驱秽除邪、祈福祭祀、天文历算、绘画艺术、医药卫生的顺序依次排列。所选古籍多为清代抄本,其中丧葬典籍属首次发现,绘画典籍也是首次以原件方式出版,为研究者和学界提供了真实可信、丰富新颖的实物原形资料。收录范围以流传于红河州的彝族古籍为重点,并适当兼顾其他红河流域彝族地区,共计收录滇南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善本、珍本及孤本93部,其中的13部古籍现已入选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D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所属专题:

红河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