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礼仪习俗

列来拉杜:丧事喜办的彝族老人葬礼

作者:列来拉杜 发布时间:2008-03-26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老人去世之日,便是年轻人玩乐之时。”这是一句古老的彝族格言,也是彝族人对待死亡的一种平静态度。凉山彝族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有生必有死,因此,那些寿终正寝老人的葬礼经常是丧事喜办,热闹非凡,成为年轻人相聚的好机会。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麻风病患者、不满周岁夭折的婴儿进行土葬外,凉山彝族普遍实施火葬。在凉山,不同家族、不同村寨都有自己固定的火葬场。火葬场设在距村寨不远的地方,人死后一般要停尸三两天,供亲友悼念,再抬到火葬场火化,这期间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活动:老人弥留之际,在场守护的家人和亲友要为死者换下旧衣服,给他穿上早已准备好的全套寿衣。等老人一断气,就朝天鸣一枪,于是哭声四起,人们一边给死者整容,一边宰杀殉葬羊,还往死者口里放些碎银,手里放一块刚烧好的羊肉。并把一个装有燕麦炒面的羊皮口袋放在死者身边,象征是为死者去阴间路上准备的口粮。然后遣人报丧,进行奇特的吊丧仪式。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村里有人去世时,周围邻居不管是否有血缘关系,都会积极报名参加迎客、放枪、杀牲、报信等各种服务队。每户还筹出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酒来援助死者家属,共同办理丧葬仪式,远方来的吊丧者也统一安排在村民家中吃住。这时也最能体现彝族人相互帮助的民族意识和村落观念。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死人的地方去玩”,这是年轻人去参加老人葬礼是常说的一句话,把吊丧说成去玩,这在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凉山彝族地区的确如此,青年人都愿意参加老人葬礼,其实他们最向往的是悲壮精彩吊丧者的入场式和歌舞比赛。火葬的前一天是葬礼仪式中人员聚集的时刻,这天远方的亲友和邻村的奔丧者都赶到,死者家族的年轻人也穿上漂亮的传统盛装,手握大刀、肩挎英雄结,高举红黄相间的长幡迎接客人。吊丧人群中,那些已出嫁的女儿及其婆家,要组织大队亲戚朋友前来悼念,按照彝族传统习惯要买上酒、赶着牛羊,人数从几十到数百人不等。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傍晚,一支支由一方亲人或一个村寨的人组成的“吊丧”队伍陆续到来,走到离死者家不远处的山头、山口时便鸣枪致哀,告诉主人家有客人到,枪声和鞭炮声的响彻山谷,主人家听到响声后也用枪声“回应”。穿戴盛装的死者亲人走在队伍前面,他们高声哭喊,匆忙赶往死者旁。随后是挥舞大刀的歌舞队,他们边走边唱“驾到驾到,我们这一家,骑过山中的虎豹,吃过汉造的铧口铁,无人可相比,无人能攀亲。从来就赢未输过,今夜为赢而驾到,让来快让开。”于是枪炮声、哭喊声、吟唱声交织在一起。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亲戚家还准备些钱、布匹、头帕、香烟、糖果抛向人群中,于是在场的人为了抢物品乱成一团,有些运气好的人会有几百元价值的东西收获。“吊丧”队伍来到死者前哭丧,不管认识与否,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都哭。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晚上,把各路吊丧队伍安顿完毕,吃完饭后,主持仪式的人便鸣放三枪,开始以舞蹈唱诗形式演说历史的活动,说唱的主要内容是《勒俄阿补》中的人类起源、家族分支等,说唱为主客双方,一方两人,全副武装,各持一把大刀,按唱诗的节奏改变步伐,动作,时而碎步,时而扬身跳跃,一方退下,另一方再上阵,比赛往往到凌晨时才分胜负。到了后半夜,吊丧场周围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剩下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都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去了。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就举行指路送魂,抬尸到火葬场火化,到时,由亲戚中四个力壮的男人抬着尸架,并从死者家里引出两支火把,点燃火葬场上的柴堆,死者的灵魂也随着烟雾飘向天堂。火烧得快而旺,烟雾直升天空者为吉利。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