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沙拉俚濮彝族文化遗产流失问题及对策
摘要:俚濮彝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财富,它体现了我国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如今迤沙拉村民族服饰不再被喜爱,传统歌舞不再兴盛,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现象,文化的流失与政府重视程度、保护力度、发掘文化价值度相关联,只有完善保护制度,加强文化宣传和传承,实施“文化兴村战略”,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造福子孙后代。
关键词:俚濮彝族;文化遗产;流失;文化兴村
攀枝花的迤沙拉村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该村居住着大量彝族支系—俚濮彝族,村落巨大,被称作“天下彝族第一村”。它位于四川攀枝花金沙江畔的山岭深处,一个村600多户人家,96%是俚濮彝族,其中就有400多户人家集中居住在20多万平方米的高原山坳处。他们修建了酷似苏皖风格的民居,土木结构的瓦房排列紧密而错落有序,红墙大院,星罗密布的深巷,幽深的石板道,有置身于江南小镇的穿越感。但是,这藏在大山深处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瑰宝,正面临着日渐萧条、民族文化流失的困扰。
1 迤沙拉村俚濮民族文化遗产流失现状
1.1 民族服饰的受众减少
彝族支系众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俚濮彝族人分化出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服饰文化。其服饰风格自然古朴、艳丽精细,在每一针一线中都交织着俚濮族人的内心情感、自然崇拜、精神追求与审美价值。一般成年男士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在头前部正中蓄着长发头帕,右方扎着一个钳形结。而妇女则在头上缠着包头,青年女性喜欢搭配围腰和腰带,穿长裙。老年人在外出集会,多佩戴耳坠、手镯、戒指,身披查尔瓦等,体现了俚濮族“顾头”荣誉意识。女人依据年龄在天蓝、藏青衣服的底色上刺绣装饰艳丽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敬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外出务农或放牧的男性批芒硝制过的羊皮挂,既可抵御风寒,也能坐卧。可是如今的迤沙拉村的大部分俚濮族人,并不喜好穿着他们传统的具有俚濮族特色的服饰,只有极少数年纪较大的老人身上才能看到民族衣饰。因政府大力倡导,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时村民才集中穿着民族的服饰,而且由于追求民族风格的人不多,以及手艺失传等原因,俚濮族人服饰文化已经正在失去往日的风采。
1.2 俚濮族傳统歌舞兴盛不如从前
俚濮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豁达的民族,他们的传统歌舞丰富多彩,舞蹈分为集体舞和独舞两种,其中多为集体舞,如传统的“跳月”“打跳舞”“锅庄舞”等。歌曲有《谈今古乐》《南清宫》《蝶落泉》《劝赌调》《寡妇调》《走厂调》《赶马调》等,由二胡、三弦、京胡、磬、锣、木鱼、钹、大鼓、小鼓等乐器伴奏或演绎,也用唢呐、笛子吹奏“小调”“长歌”“跳脚调”等。舞蹈动作豪放、明快,有着浓郁的乡村味和民族气息。如今的迤沙拉村里,根据走访问卷和实地调研,即使过“六月二十四”等最盛大的节日,村民们也只会跳“打跳舞”“锅庄舞”等一些普及性高的“彝族舞”,舞种单一,参与人数仅在10%~20%。历史上丰富多彩的比舞、赛歌、对唱民歌等场景已经很难寻觅。
1.3 俚濮族文化传承面临“断层”
传统的民歌、民曲和民族舞蹈参与者日渐减少,节日现场人气不旺。就连本村经典民乐“谈经古乐”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在迤沙拉村“谈经古乐”算是俚濮族特有的民间音乐瑰宝,它既有洞经古乐的清脆,又有宫廷音乐的悠扬婉转,还夹杂着江南水乡的小调韵味,曲风使人回味无穷。村子里老艺人起光禄、起朝华等人为主组成的乐队,有时在村子里演奏这古朴轻灵、令人陶醉的传统音乐。除了这几位老艺人,村子里大部分的俚濮族人并不会演奏“谈经古乐”,甚至一些年轻人都未曾听过“谈经古乐”的现场演奏。本来十几人演奏的曲子,现在仅有几个老艺人勉强能搭台配合。文化遗产传承当中的“断层”现象,使得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失去活力和魅力,还处在消亡失传的边缘。
2 迤沙拉村俚濮民族文化遗产流失的主要原因
2.1 重视不足,保护力度不够
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开滇”“屯兵戍边”,曾在迤沙拉村留下伤兵与此地土著居民俚濮族人通婚,这里的少数民族由此成为“汉化”较多的群体,原有的一些民族习惯也慢慢摒弃了,把自己的服饰、婚丧习俗等融入汉族文化。市场经济冲击下,一些当地居民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少数的”“落后的”,已经没有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文化遗产的生成需要成百上千年,而文化遗产的消亡可以快到几十年,遗产保护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尚处于“申报”和“标注”状态,申报上了“文化遗产”,就算是对它进行保护了。在给那些文化遗产贴上标签后,后续的研究和具体保护工作做得都很粗略。比如文化生态的问题没有研究,文化继承人、传承人的体制、机制问题,文化的宣传、教育、开发等政策都不配套,研究与运用都处于浅层次。即使是“谈经古乐”这种千百年留传下来的文化财富,也难见大的保护力度。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在资金方面也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
2.2 文化宣传单一,文化价值发掘浅
在文化宣传上,注重“历史文化民村”的招牌和“千年村落”的历史,但是对招牌和历史后面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认识模糊。虽然迤沙拉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在外界知名度并不高。该村重点在发展民俗旅游业,但是文化和民俗宣传介绍手段匮乏单一,人们大多只能通过网上的“百度”搜索了解迤沙拉村。旅游者总有更深层次探究文化和对文化享受的需求,但是来村中旅游却没有人对这些遗产深入地讲解与介绍,一个接待游客的机构也没有,唯一的展览馆也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得迤沙拉的文化遗产潜在价值没有很好地发掘出来,导致了它的名气和魅力总是上不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很难吸引人们的眼光。没有人去关注它,让这些文化遗产渐渐流失在岁月中。
3 关于迤沙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3.1 建立健全和完善保护制度
2004年之后村社基层与政府有关部门对迤沙拉村的文化遗产制定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效果不尽人意。比如在迤沙拉村里上百年的老宅“游凤荣故居”,是本村最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老宅之一,理应被很好地保护与照管。到2018年8月,里面仍然有人居住生活,致使很多遗迹都被磨损、被破坏。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更为系统有效地保护设施,制定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与清单,聘请专家复原修缮文物,聘用工匠来弥补文化遗产当中丢失的部分。
3.2 加强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传承
要进一步加强对俚濮彝族的文化遗产宣传,就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尤其是旅游网站推送的头条文章,抓住人们眼球,还可利用微博、微信、直播等自媒体来宣传迤沙拉的风土人情,提高俚濮文化的知晓度。基层政府还可设立相应的宣传机构,如设立“迤沙拉俚濮文化宣传保护站”等部门,把宣传保护传承的责任落实落地。教育文化部门理应在当地学校宣传关于俚濮文化知识,开设相关文化课程,请俚濮族的文化遗产工匠保护人和继承人作报告、搞展示、开设“文化研习所”,把这些文化遗产真真切切展示出来、传承下来。
3.3 实施“文化兴村战略”,打造新型文化旅游村
发掘迤沙拉村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迤沙拉村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化特色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在迤沙拉村里,通过举办“民俗节”“赏花节”这类富有乡土气息的大型活动吸引外来游客来这里进行观赏消费,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俚濮民族文化。这样不仅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使村民增收,还能增强人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度与重视度,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来维护文化遗产,更好地把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下去。要打造新型文化旅游新村,必须让文化遗产绽放出光彩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4 结语
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遗产流失是现代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农业社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发祥地,这部分文化遗产是华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文化遗产不断流失,保护势在必行,也刻不容缓,因为唯有依托于华夏文化土壤和文化根基,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精神归宿和家园。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参考文献:
[1] 梁俊.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原因及保护策略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6):51-52.
[2] 邓媛媛.村庄合并对农村文化遗产的影响[J].农家参考,2019(22):43.
[3] 刘一含.乡村振兴中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法制博览,2019(8):229.
[4] 李四海.抢救保护农村文化遗产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11-12-12(02).
[5] 于春敏.论新时期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困境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4):125-128.
作者简介:王立平(1974— ),男,四川攀枝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政,农村。
原载:《科学大众》2020年5期;文字来源:参考网。
图片来源:东影视界,摄影 王东。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