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路的祈祷——彝族腊罗巴人的“孝”葬习俗
彝族“腊罗巴”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的土著居民,虽然人口仅两万多人,仅占全县人口的6%左右,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近60%,但他们有着自己的生存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人皆有父母,孝自在心中。 彝族“腊罗巴”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孝”文化一直荡漾其中,最能展现“孝”文化的应该是他们的丧礼。
彝族“腊罗巴”的丧礼隆重而又琐碎,但实际上庄严哀痛而又井井有条,请道师先生(法师,做法事的人,下同)吟经作法是为亡者超度,让生者宽心,整个丧礼在道师先生若泣若离的哀念、一场一场怀念亲人的法事和唢呐的呜咽中,以及远嫁他乡的女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丧”声声哭诉中,始终充满着悲哀,总让人禁不住流下眼泪。同时,丧礼耗费惊人,彝族“腊罗巴”俗话说:“死人不吃饭,财产分一半。”很多彝族“腊罗巴”因按规矩操办丧礼,丧礼结束后还会背上债务,但这并不影响丧礼的操办,离故人的儿女总会按习俗要求操办丧礼,他们认为对死去的人不应该吝啬,要为他请往天堂的路上一路平安、魂魄有归,作为儿女要尽最后一次的孝道。因此, 对于彝族“腊罗巴”来说,丧礼不仅是对亡者的悼念、生者的安慰,还是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机制,通过丧葬仪式上礼物、金钱的交换,可以巩固家支内部、姻亲、朋友和四邻的关系。尽管丧家要支付庞大的开支,得到的补偿却是社会声誉的提升。这种特殊的经济形式是符合彝族“腊罗巴”“孝”文化的氛围。
彝族“腊罗巴”相信灵魂不死,所谓鬼魂,可能是最初对自己的“影子”无法解释中想象出来的。在彝语中,“魂”也叫“影”,彝族认为影子和生命紧密相关,如果践踏影子会导致人虚弱或死亡,所以民间有忌踏影子的禁忌。彝族“腊罗巴”认为人有三魂,人死后其中一个灵魂由道师先生带入阴间;一个与其遗骨留在坟场;一个则被招附在灵牌上供子孙供奉。认为人生到死,并不是最终消失,人死是灵魂离开了躯体,并相信轮回转世之说,认为人死后会投胎转世。在生时,如果魂不附体,则很快就会死亡,所以工作或生活不顺利、身体不好,都要请阿毕(会巫术的人,下同)作仪式驱鬼招魂。相反,如果人死后灵魂还在人间游荡,会对子孙不利,因此要请阿毕进行送灵仪式。围绕这种鬼神观念,便产生了一整套的丧礼。彝族“腊罗巴”的丧葬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彝族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不仅是一种为了躲开亡者腐烂的尸体而加以处置的活动,而且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思想内容。在彝族“腊罗巴”传统的丧礼中,人们的基本信念之一就是“不死其亲”,也就是说不把死去的亲人当成亡者,而是把他视作灵魂和肉体可分离的“活人”。在这种“不死其亲”的观念支配下,“事死如生”的丧礼便在彝族“腊罗巴”传统的丧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丧礼与其它上层建筑一样,它的产生与发展也同样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旧的经济基础为新的经济基础所替代后,旧的丧礼制度也就必然会被新的丧礼制度所代替。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资料也表明:丧礼决不是人类一诞生就具有的,而是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当人类的思维能力有了提高,丧礼便萌芽和产生了。丧礼一开始是基于自然选择规律而形成的习惯规范,继而基于道德规范。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产生了国家和法律,统治者又把丧礼纳入了法律的规范,使丧礼成为一种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可见,丧礼植根于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基础,它就无法存在,也无法解释。必须将它放到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去考察,才能揭示其本质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
我国的丧礼至迟在旧石器晚期已经出现,1933年发掘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有墓葬即是明证。彝族先民到了氏族社会前期,丧礼的内容已经较为丰富,丧葬礼仪已经包括了祭奠、追悼和居丧等内容。特别是周代的阿普笃慕时代,为一个崇尚礼仪的时代,丧礼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他们认为上古之民穴居野处,故其丧礼也草率简单,还有食死肉体的存在。因此往往将丧礼引以为荣。从彝文献资料来看,丧礼已初具雏形,到战国时期,彝族先民武、乍、糯、恒、布、默“六祖”已分封到今滇、川、黔三省区,开疆拓土,各自称雄。彝族古代的丧礼已相当完备,发展到更高层次的“分宗”阶段。如武夜郎一支,已在今滇东、黔西边缘地带建立了与丧葬制度极为密切的宗法奴隶制雏形国家,与滇、蜀古国并立于西南,已有一整套的仪式。从《夜郎史传》、《西南彝志》中可看出,当时的彝族贵族阶层的丧礼如同中原《仪礼》的记载,有始死复(招魂、复魄)、楔齿(因亡者牙齿紧闭,所以把齿楔开)、缀足(即将二腿缚紧,使其平直)、奠帷堂(奠即祭),使人赴君(即向君长报丧)。尸在室,主人以下哭位。君派人吊禭(禭为衣被,即赠衣被之物吊问丧家),为铭(即后来的铭旌,把亡者的姓名、官职、功名等写在白旗上,放在灵堂前面),沐浴(给尸体洗身),陈小敛衣(即三日后给亡者换衣服),大敛(即放进棺材钉盖),殡(置棺于两楹之间或西阶上),大敛奠(即奠祭),成服(主人以下开始穿上丧服),朝夕哭奠,筮宅兆(占卜坟地),视椁、视器(即棺椁和从葬物品),卜葬日,柩车发行(即出殡,将灵车送到坟地),窆柩(把棺材放入墓穴)然后祭后土、回灵。安葬回来,再行三日后上土,做安魂仪式。后将亡者的灵魂附入祠堂祭礼,至此丧礼才告终。秦汉时期的彝族已广泛分布于乌蒙山、凉山和哀牢山区,即今云南、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地区的广大区域都有彝族分布。彝族的丧葬礼大体上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先祖希姆遮时代的丧葬礼仪制度,趋于隆重化的同时,区域化差异凸现出来,如武、乍支系和布黔支系的葬礼明显,就是同处在乌蒙山区的希、黔两系的葬礼也不同。汉唐时期彝族的丧葬礼仪大致可分为三个相连的阶段:一是葬前之礼,这一阶段包括招魂、沐浴、大小敛、哭丧停尸等项内容。二是葬礼,包括告别祭典、送葬、下棺三个环节。三是葬后之礼。无论土葬、火葬都少不了三个阶段。《云南志·蛮夷风俗》记,“西及白蛮死后,三日内埋殡,依汉法为墓。稍富室广栽杉松。蒙舍及诸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太平御览》、《云南志略》、《景泰云南图经志》、《西昌县志》、《黔南职方纪略》等汉文献,都有汉唐以来民族成份明确为彝族的丧俗记载,并有“埋”与“焚”之分。由上可知,彝族丧葬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一定历史阶段各种或某种丧葬习俗的流行,都与社会物质生活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有紧密的关联,不能独立强调之。
明代以前,彝族“腊罗巴”的祖先都实行火葬,据《蛮书》记载,“蒙舍及诸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唯取两耳。南昭家则以金瓶,又重以银为函盛之,深藏别室,四时将出祭之。其余家或铜瓶铁瓶盛耳藏之也。”,火葬是氐羌后裔的普遍习俗。《云南志略》说:“罗罗,即乌蛮也,……酋长死,以豹皮裹尸而焚,葬其骨于山,非骨肉莫知其处。”火葬习俗起源很早,在后来的汉族社会中存在了两千多年,原因有三:一是中原汉族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有限,适宜火葬,远古火葬习俗被传承;二是佛教传入中国,焚尸在从僧侣到信徒乃至民间广为接受;三是边缘地区受少数民族火葬丧俗的影响。明清以后,封建王朝再三下令禁止火葬,汉族民间才普遍推行土葬。明代以后彝族“腊罗巴”改为土葬。彝族“腊罗巴”的丧礼活动,实际上是从将亡者快要断气前的那一刹那就开始了。在发现老人将死时,一般要做的有这样几种事情,一是以各种方法试探亲人是否真死,以防不测;二是以各种方法挽留亡者的生命,希望用活人的诚心使老人起死回生,或者设法使活着的人能够继承他的香火;三是在老人临死或死时就举行各种仪式,以便亡者在死后能达到活人所希望的目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亲情的因素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由人们的信仰和观念所决定。彝族“腊罗巴”在《超度经》中说:“密子(哀牢)第九族,金环银冠冤,我祖黄腊罗,用金线口合,土锅确定了,死得丧礼仪。”而其余密子九族却“死无丧礼仪”。密子(哀牢)第九族即为彝族“腊罗巴”的先民,通常“腊罗巴”在老人还活着的时候就要“备喜棺”、做寿衣。在老人死后的丧礼一般有接气、净身、赶死、装棺、搭棚、开吊、出棺、安葬、脱孝等几个过程。
《蒙化志稿》载,“倮罗(罗罗)有二种,一种即古云罗罗摩,为哀牢九族之一,南昭细奴逻后也;一种为蒲落蛮。类虽不同,俗亦相近。……疾病不服药,惟信鬼,用阿闭禳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不服药”的现象已经不存在,“腊罗巴”如果家中老人生病卧床后,家里人都会找医生治病,找单方、偏方,请阿毕念经,驱鬼送神,想方设法要把老人的病治好。在老人生病期间,嫁出去的女儿、姑爷及上门的儿子及亲友、本家户族都要带上糖果、食品等物品多次来看望、安慰老人。如果老人病重,占卜吉祸,女儿和远亲都要来守候老人,为老人送终,并带来寿衣、被褥、被面,以备老人死时换用。
如果老人实在病重,儿子则必问“留什么遗言?”彝族“腊罗巴”认为“死人不留言,儿孙不光彩”。亡者遗言中有关财产的分配,后人即使有意见,也不可更改。如果老人断了气,则直系亲友首先由儿女开始,从大到小抱头接气,接气时可用一块白布或红布蒙在亡者嘴唇上口对口轻轻吹一下,也可不用。如果亡者患有特殊病而死的,孝子则用一只碗或杯子将布蒙在口上往里吹一口气,又将碗或杯子口朝亡者嘴上罩一下,以表示接气。不论老小都要用嘴往死人嘴里吹口气,名曰“接气”。“接气”是为了留住亲人的最后一口气,《礼记·丧大记》中记载:当人将要断气之时,人们要用新丝绵放在病人的口鼻前,以此来试探是否还有呼吸。因为新丝绵很轻,容易摇动,很轻的呼吸也能够试得出来。在当时医学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这也不失为诊断人是否真死的一种方法。接气后给亡者放上“口盒”(专制的小包或小布袋,内装银、玉器、铜钱和米、盐、茶等,线头留于口外,不让其口盒咽人腹内)。亡者咽气后,家族中一位年长的老人用一把砍刀在亡者的四周床上,正房门坎上各敲三下,边敲边喊“杀(煞)!杀(煞)!杀(煞)!大神小鬼回避,出去!”,随即把刀甩出门外,丢到院场,这叫“出杀(煞)”。“出杀(煞)”表明亡者已不是自家人了,“腊罗巴”认为出杀(煞)的刀如果刀尖背朝堂屋,则说明主人家近一段时间再不会有人死,如果刀尖朝堂屋方向,则说明这家人的亲戚或是其他什么人还要追随亡者而去。同时,要在天地君师位之前点九炷香祭祀,敬三杯酒和三杯茶,表示送亡者入位。还要放“落气炮”。当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举丧的人家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爆竹燃放起来。彝族“腊罗巴”认为人死后,魂将会升入天,而魄则降入地,燃放炮竹的目的就是赶走附近的神灵鬼怪,让亡者的亡灵能够毫无阻挡的升天入地。其实放“落气炮”是用最快的方法向家族和村里报丧,“落气炮”后几分钟内“腊罗巴”寨子的人和本家户族都集中到亡者家里,向亡者家属表示安慰,并由孝子一一向来者叩头谢意。
当亡者落气以后,对亡者的迅速安置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这除了有亲属希望让亡者有一个相对安宁的处所的心情以外,也有一种活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还有就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使人们习惯于这样处理。其间,一部分孝子或孝女要携水桶、香火、钱纸到食水井“买净水”回家,把水烧热。老人的最后一口气落了以后,一部分孝子或孝女就开始烧纸钱,据说“烧纸钱”的习俗是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的,是巫觋始创,就是烧给阴间的鬼用的钱,必须要用纸做成钱币形,阴间的鬼才能收得到。以后彝族“腊罗巴”将这一作法扩展到一切用品,然后烧化成灰,带到阴间去给亡者使用。到后来,烧纸钱的名目越来越繁多。在落气时烧的纸钱彝族“腊罗巴”叫做“烧落气纸”。老人断气后,亲属就开始烧纸,一般都是放在锅或盆子里烧,“腊罗巴”的解释是,人死了以后都是要到阴曹地府中去的,而在这条路上有种种鬼魂关卡,必须烧纸钱给鬼魂用,他们才放亡者过关,这就是烧落气纸的原因。同时,本家户族的年长的人,用准备好的理发工具、白蒿枝叶、香皂、新毛巾等用物,给亡者洗身,男的要剃头,女的梳头,剪指甲,洗后的脏水不能随便乱倒,必须放在僻静的地方。洗毕,给亡者换穿寿衣寿鞋寿袜,停放在靠窗门的火炕床上,为其加上垫盖和盖脸布。在停尸床上放一个装有米和鸡蛋的碗(意为亡者装魂),在亡者的胸口的被褥上放一块犁板,防止猫狗跨过亡者尸体,特别是猫(据“腊罗巴”老人说,人死后最怕被猫跨过,如果被猫跨过,死人就会坐起来。人们认为猫是阎王的宠物,是很灵异的动物,怕它们把死人的灵魂吓散,或者是怕死去的人的灵魂会寄托到这样的动物身上不愿走。其实据有关专家学者分析当猫走过刚死的人,的确会出现诈尸现象,但是有科学解释,原因是,当猫走过死人身上的时候,由于猫的毛存在静电,这种静电会与死人的生物电产生冲突,从而激发皮肤组织活动,猫毛的静电达2万多伏,足够激发活动。因此用犁板压在亡者胸口其实是为了化解接触动物的静电。)床边底下点燃香火灯烛,造一碗“倒头饭”、一碗清净水,还准备一些糖果等亡者生前所好,呈献在亡者床边一桌上面,派专人守灵。亡者的儿子要剃光头(过去有,现在很少剃),儿媳和女儿摘掉头饰、耳环,扎麻皮或白线,用白线作耳球。孝子孝女孝媳都要穿白素的服装和袜,不能穿鲜艳的。
净身“装老”结束,孝子孝女要请一名能说会道的妇女“哭师”给亡者进行首次哭丧,有的“腊罗巴”地方有孝女孝媳来哭。哭丧的大意是追诉亡者生前功过,祝愿其一路走好。下面节选孝女孝媳的首次哭丧:
阿爹(阿妈)!
你来到这个世上么七八十年了
你么走完这辈子呢坎坷路
回去呢路上你要好些走
阿爹(阿妈)!
你么吃完衣禄你要走
我们拦你么拦不着
回去呢路上你要好些走
阿爹(阿妈)!
你呢身后么点着两盏灯
回去呢路上你要好些走
这两盏灯会一直照着你走
……
从接气、净身“装老”到首次哭丧,本门户族“主丧者”都要在场(所谓“主丧者”,即至亲本家户族,如果父亲死了,大伯、叔叔就是“主丧者”,如果母亲死了,则舅舅是“主丧者”),哭诉往后,由孝子和本门户族在场,决定办丧、出殡送葬日期,安排“赶死”(报丧,下同)人员,决定办事总理(总料理)和执事人员。赶死这一礼仪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春秋早期,周昭王向南方征战,不幸被楚人打败,掉到水中淹死了。他的臣下官员们觉得这件事很没面子,便不向各诸侯国报丧。这就是《左传》上记的“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这表明当时已有报丧这一作法。后来“赶死”成为中国丧礼中一项比较有讲究的事情,古今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民情,从报丧的时辰到报丧的禁忌,人们大致上都不能违背当地的习俗,否则就会受到舆论的指责或者招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的不满。当人死后,一般来说亡者的亲属都要考虑尽早地向亲朋好友通报这一不幸的消息,然而,各种风俗习惯却使得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把这一消息随时去向那些人通报,各地的报丧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彝族“腊罗巴”“赶死”习惯上孝子要奔赴亲友家中去报丧。因为身着重孝,“腊罗巴”忌讳重孝进门,因此孝子只能等候在亲友的家门外,一直到见有亲友出门,孝子这时才能以迅速的动作闪出来跪到亲友面前,磕一个头,泣告丧情。
由于人死后,孝子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现在“腊罗巴”的“赶死”,以离家路近的亲族由孝子亲自到家报丧,人死后孝子要及时到本家各户、相邻各户门口,跪着报丧,并请亲朋好友料理后事。亲族离家路远的就请人前去“赶死”。“赶死”人要带上饭箩(现很少用)、酒、糖等,从大到小主丧、副丧逐户报丧。主丧、副丧家报丧。“赶死”人报丧时要向主人叩头,说明来意,并将礼物呈献于主人家祖宗牌位前,点燃香火,叩头呈献,表示同时向后家祖宗报丧。报丧礼毕,主人招待报丧者一餐饭后,报丧人返回亡者家里报告报丧情况和后家、本家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主丧、副丧在接到噩耗后,要带上喜被(布)到亡者家与亡者家属和亲友村邻共商开吊、丧葬等事宜。商定后,请道师、纸扎、鼓吹师傅等一起备办丧事。道师先生和鼓吹师傅是一定要请的,道师先生在这里不赘言,讲一讲鼓吹师傅吧!唢呐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传统民族乐器,自明代起就已广泛流于民间。据传唢呐的制作和吹奏鼻祖为苗族先人,在苗族长期的迁徙、游猎生活中得以在各民族间,尤其在民间广为流行。彝族“腊罗巴”的唢呐师傅都喜欢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哑巴活十分贫困,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但颇有孝心。母亲死后,哑巴有心但无力盛葬母亲,悲痛欲绝,用席子裹了母亲的尸身停在牛圈门前,草草搭个灵棚守灵,千言万语无以表达,于是做了把类似今天的唢呐的乐器,呜呜吹奏起来,整整三日三夜,闻者莫不悲从中来。虽为传说,年代、姓名均不可考,但彝族“腊罗巴”丧礼唢呐已经成一习俗。唢呐“忧调”有“小开堂”、“开忧”、“守灵”、“忧五更”、“忧进门”、“接客”、“出席”、“起材”、“送山”、“提山安水”和“大开喜”等。
“赶死”结束,由于“腊罗巴”丧礼程序琐碎,要及早安排人员和准备物资。执事“总理(总料理)”一般二至三人,一个负责内务,安排执事人员工作事务,计划分配物资;另一、二人是负责组织执事人员完成相关活计。执事人员分为造饭师(做饭)、厨师(造菜)、相帮、管库、记帐、司香烛(灵前摆搭)、茶官、鼓吹、道师,还有其它临时应急的帮手。决定出办事总理(总料理)和执事人员后孝子要给每人叩一个头,请求始终给予帮忙。各执事人员各司其职,为丧礼做好准备。
死去的老人停放在床上不是很好,“腊罗巴”在开始正规办丧前要确定一个时辰,举行一个“装棺严材盖”的仪式。“装棺严材盖”时,本家户族、孝子孝女属本人属相时辰的不参加。“装棺严材盖”由主丧进行,主丧给孝子孝女们披麻戴孝后,由亲友把亡者装进棺材,摘开盖脸布,然后盖被面,放衣服,直到棺材装满为止。亡者入棺时鸣放鞭炮,吹大筒、吹小号、吹螺号。道师念“装棺开路经”。“装棺开路经”分为“领生”和“献熟”两个部分,用彝语呤诵,择译部分:
七十七之夜
皇天上帝家
病种播到来
九十九之日
生水元素的女神
水种播到来
逝者非流水
斯纳河谷不种菜
…….
事到如今晚
亡者妈妈哟
莫说听不见
莫说没看见
来报答恩情
……
命注定之年
命注定之日
不穿身温处
不劳而食处
该去劳动了
灵赠大儿子
灵赠小儿子
使五谷丰登
使六畜兴旺
论年辰吉祥
今年吉祥年
今年算是最好年
论月份吉利
本月份吉利
吉月轮到这个月
选择好日子
好到今天晚上来
……
死了的娘哟
为你的大儿
为你的次子
为你的小儿子
使经济发展
使粮食增产
使无病长寿
使温饱有余
点的香快秃
使其烧到根
口经将诵完
灵验将所至
使口唇发挥
山神老爷神位
山神夫人神位
亡者的妈妈
可能遇凶兽
勿使遇凶兽
可能遇盗匪
勿使拦路抢劫
道师“装棺开路经”呤诵完毕,亡者在棺材装好,重新检查一次亡者装棺后的情况,孝子孝女最后看一眼亡者,喊一声爹或妈,把棺材盖上后就再也不许随便打开了。在棺材盖上放一碗清水,由主丧或副丧上钉,上钉者用白布包着的斧把捏手上,口喊“天在上,地在下,孝子托我来上钉,一不打天,二不打地,三不打孝子,专为某某来上钉。一打长命富贵,二打金玉满堂,三打多子多孙,四打四季发财,五打五子登科”,边喊边敲棺木钉子。男死从左到右,女死从右到左,逐一上钉,最后喊“清吉平安,后代大发”,一斧子将棺盖上的水碗敲碎,表示从此就再也不起棺盖了。女性亡者,若生时曾遭受男家虐待,或儿女不孝,或死因不明,主丧就拒绝盖棺钉钉,甚至“闹丧”。有时为了表示对孝子孝女的表现不满意,或有意见,或表示对亡者的哀悼(因上钉后材盖不能轻易打开,不能见面,阴阳两隔,不忍上钉。)主丧不上钉,这时孝子孝女要多次说明情况,进行道歉,叩头认错,直至主丧上钉为止。“腊罗巴”古云:“天上雷公大,地上母舅大”。
装棺严材盖结束,各执事人员各司其职,主、副丧给孝子缝制亡帽(白布)、丧灵冠(用大龙竹壳剪缝的帽架)和主丧棒(用细龙竹,男死砍约90厘米长;女死,砍约70厘米长),道师做灵魂幡,一块白布上写有藏经或蒙经,用竹杆挑起。亡者家里一切都要安排妥当,特别是灵堂孝棚在道师先生的设计下设置得十分庄严肃默而又富有神话般的色彩,整个灵堂孝棚设在正房中格门前,用青松扎成亭子,亭子非常讲究,有几种规格,按家庭经济和亡者的声誉,分为一般葬、假龙葬、真龙葬等。真龙葬的亭子和燎钱是用绸和布做的,亭子上有“二龙抱玉柱”、“倒爬狮子”,“龙凤呈祥”等,上佩五色纸花,金壁辉煌,金光闪闪,犹如皇宫。扎燎钱,按亡者的岁数(60岁以下,用黄色)和经济状况,扎法不等。还要用各种颜色棉纸和白布扎成花鸟、马、麒麟、鹿等及地支十二属相,还有佛贴、挽联配置,把亡者棺材停放在灵堂中央,花木丛中,堂前用一张大四方桌设起香案灯火,由道师先生和主丧陪同孝子守灵迎客,在还不到迎客时间前,孝子、主丧、道师先生、鼓吹师要到村寨“城隍庙”给亡者招灵。“城隍”一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城隍神则是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他们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功勋着著,是备受百姓推崇爱戴的历史人物。城隍信仰,寄托了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深入民心,广布流行。城隍既是人间正义的主持者又是生死祸福的主宰者。“腊罗巴”城隍庙主要祭祀腊罗巴的英雄罗巴(罗巴,相传为彝族“腊罗巴”的英雄,是他改革了彝族“腊罗巴”的世道。在他改革之前,鬼神魔鬼贪婪腐败,人类敬献的食物全部被他们吃光喝光,民不聊生。罗巴用计引火烧身,鬼神魔鬼效仿,几乎全被烧光,仅剩鬼神三母子。自此以后,规定鬼神享受饮食气味,人类享受祭品食物。)到村寨“城隍庙”给亡者招灵,道师先生要念《丁郎刻木孝经·谢献城隍经》,包括“生献里城隍”、“生献外城隍”、“熟献里城隍”、“熟献外城隍”、“向亡灵生献”和“向亡灵熟献”六个部分。
道师先生等招灵人到亡者大门外时,要搭“奈河(何)桥”到灵堂,一步一步地将亡灵接到灵堂,意思是让亡灵跟家人孝眷一起在一晚,看一看家里人是怎么给他超度。“奈河”是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宣室志》第四卷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就好似《西游记》第十回中的描写:“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不由让人想到阴间奈河的恐怖。《西游记》第十一回:判官道:陛下,那叫做奈何桥。若到阳间,切须传。民间传说:人死亡后魂都要过奈河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由此可见,建国前一些善男信女到桥前烧香化纸,施舍钱物的虔诚,只求死后佛能护佑过奈河桥。又关于奈何桥,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 “孟婆汤”是一个中国的古老传说,在那个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为了让亡者过奈河(何)桥”时,不跌入血河池中,彝族“腊罗巴”要在棺材前用香油灯草点亮一盏灯,此灯要长明不熄,这盏灯叫做“过桥灯”,认为这盏灯可以照亮亡灵的去地府之路。彝族“腊罗巴”有的地方在守灵期间,道师先生给孝子们一个盘子,盘子内放一个瓷杯,杯子里面装满香油,然后在杯子内放上油灯,口念咒语。这时孝子就把灯恭敬地放到棺盖上,其余的孝子也依次照办,使棺盖上亮起九盏灯来,最后铺上香纸香米,棺前的桌子上烧香柱,所有的孝子都轮流一次,叫做“端灯解结”,意义和“过桥灯”一样。
彝族“腊罗巴”的“过桥”认为:“腊罗巴”的魂来去都要到苍山神祠,在归途中要经历三天驿站,六天的徒步行走,也必须经过黑惠江源头西洱河,在河上有座桥,即龙尾关的天生桥,这是洱海的唯一出水口,也是同属横段山系,云岭中南段苍山山脉结束地和哀牢山脉起始之地的地理分界线。守桥头的卫士是密子五部族(白族)人,卫士准过桥。守桥尾的的卫士是密子老九部族(彝族腊罗)人,给“腊罗巴”的魂护送过桥,经过洱海,最后到达苍山九十九峰。“腊罗巴”道师先生讲述的“奈河(何)桥”就讲述这一来一去的过程。
招灵,“过奈河(何)桥”后,主丧要“开孝”,给孝子戴上亡帽、丧冠,身着孝衣孝鞋,腰系麻线稻草绳,手拿主丧棒和灵魂幡。给女儿全身披上白衣、长孝条、换上白鞋子,头发里编上麻皮。给亲友发孝(用白布做孝,孝布有长有短,但短的也要超过三尺),给在主丧、副丧、孝女家入大门前进行,“三家”各请一人参加“开孝”,所谓“开孝”,就是将白布按各种规格撕开并配发给相应的来吊丧的人,一般情况孝女的孝布要和棺木同长,现在有所减短,其他人的则要短些,小孩子以前会配给一顶“孝帽”,不过现在都统一为孝布,只是在孝布上加红颜色的标志而已。“腊罗巴”破孝布不用剪子,因“剪子”与“减子”谐音,犯忌。孝子披麻带孝,有重轻之分,各有讲究。主丧“开孝”要了解清楚吊丧者与亡者的关系,与主家紧密配合,把握礼节习俗,不然闹出笑话不说,有时还会受指责呕气,出力不讨好。孝儿、孝媳还要在耳朵上佩戴白线做成的耳环。凡是来吊丧的人,都要先到灵前行礼,行完礼后,主丧跪在地上呈给吊丧者一条孝巾。吊丧者接到后,要立刻把它戴在头上,这是当地吊丧的礼节,否则就会被人耻为失礼。这种习俗也叫做“散孝”、“满山白”,意思就是不论亲疏,每个人都给一幅,把这种孝巾戴在头上民间认为可以祓除不祥。在实行计划供应的时代,如果有谁的家中办丧事,按规定政府还要发给计划之外的布票,以共家属为亲人吊丧所用。这实际上就是国家对彝族“腊罗巴”丧礼的承认。
开吊前先将棺材升起材头,盖上红毯或红被面。亡者家所有门框、柱子都贴上白色(80或90岁以上的人可用红纸金墨)挽联。棺材前摆案桌,上供香、酒、茶、饭和亡者生前所爱之物,案桌前摆放童子、马、鹿、麒麟等送葬用纸扎品。主丧和执事坐在棺材前,众孝子跪在棺材对面的院心中。首次开吊经文有《地藏经》、《超度经》、《忆魂经》,主要追述亡者的生平事迹,内容丰富贴切。接着道师先生要给亡者“开咽喉”、“荐(介)食”和“出白”。“开咽喉”,彝族“腊罗巴”认为“彼丑其形,斯名曰鬼,头若山峰之耸,咽如针孔之微,怅水浆之莫通,谅饥馁之惟甚。三涂虽异,众类良多,以因行之或同,故果报之相似,用宣秘密,大破悭贪,冀饮膳之甘和,必喉吭之宽畅。”意思是,地狱、畜生、饿鬼三途中的众生因宿业障碍,所以喉咙微细,饮食不通,用法以密咒打开众生的咽喉,他们的喉咙就变得非常宽大、畅通,可以顺利饮食了。彝族“腊罗巴”“开咽喉”的意思和其他各族一样,是要让亡者在道师先生的法事作用下打开咽喉,吃孝子孝女为他敬献的食物。“开咽喉”和“荐(介)食”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古代劝亡者进食这一过程叫做“侑食”,源于春秋时期的《周礼》:“以乐侑食”,意思就是想办法劝食。“荐(介)食”,按照彝族“腊罗巴”的丧礼,在举丧开吊之日,孝子孝女孝眷全家老小跪于灵前,在灵前与亡者共餐,其最后一餐为午餐,亡者午餐在阳间吃、晚餐要赶到阴间吃,又称“阴阳分界食”。“荐(介)食”分为“早荐(介)食”、“晚荐(介)食” 等时间不一。“开咽喉”、“荐(介)食”,劝亡灵进食,也叫“伴亡者食”,蕴含着子女最后一次地尽孝心的意思。其间道师先生要念《地藏经》或《丁郎刻木孝经》中的“开咽喉”和“荐(介)食”科书,举行对亡者、其它神煞的“荐(介)食”仪式,把准备吃的菜饭,一般以素食素菜为主端来呈献于灵前。以这种形式劝亡灵进食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死的那一天,如今要好好地劝慰亡者吃一点东西,也好慰藉一下生者的心灵。在这期间,要进行“出白”丧礼,道师先生造一引魂符,叫最大的孝子抬着。然后又到大门外悬挂一条用各种颜色纸打成钱纸后做成的燎钱,又叫“白楼钱”、“白条钱”,此条钱有一定工艺水平,分几叠悬挂,叠数越多说明燎钱、白钱数量越多。道师先生用一只公鸡点冠血后悬挂起。意思是这条燎钱、白钱是带给死人的足够费用,表示家人对亡者的关爱。
这些丧礼结束,亲友已经在门外等待多时,亲友开始“上祭”, “上祭”顾名思义就是为亡者供上祭祀品。亲友“上祭”按主丧、副丧、长幼顺序进行。“上祭”以猪、羊、鸡、粮食、烟酒糖等,普通亲友用鸡饭萝、猪肉饭萝(现改为用米、鸡、猪肉或折成钱)。最重的“上祭”为亡者出嫁的女儿,孝女孝女婿的“上祭”要抬杀好的去下水的猪、羊各一头,鸡、粮食、烟酒糖等,祭帐一匹,并请唢呐鼓吹开道,一路上鸣放鞭炮,前去“上祭”。出嫁女儿还要在家中备办宴席并准备娘家的一顿宵夜,以及“烧更纸”、“抬重席”所用的肉、鸡、酒等。每一股客人进门,孝子都要手持引魂符,半跪到大门外接,来的亲人又将孝子一个一个地牵到灵堂前。主、副丧和出嫁女儿进门后请众亲友吃肝盘、糯米团和烟、酒。进门时大炮、鞭炮齐鸣,筒、号、唢呐声,道师先生呤经声,女儿们的哭声阵阵。各亲友把所带来的祭物呈献在灵堂前,上香叩拜,叩拜前,主丧给来者每人一条白布作为孝布,戴在头上。在上香叩拜时由道师先生帮助“唱礼”,即:给亡者说明谁家来祭你,祭什么东西,请亡者领受。每一伙客人,总理都要安排人落实住宿、吃饭吃水等事宜。在亲友举行的“上祭”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请道师先生宣读祭文。祭文就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悼词。按现代的礼仪风俗,悼词是在出殡以后,到亡者的坟头上或者在殡仪馆中去宣读的,但彝族“腊罗巴”的祭文却是在守灵期间,“上祭”时在亡者的灵前宣读。彝族“腊罗巴”的祭文不光是告祭亡者,也有告祭山川、天地等神祀等,告祭亡者是以哀悼亡者为主,叙述亡者的生平、经历、歌颂亡者生前的功德,包括褒扬亡者生前的功绩和美好的人品,以及生病和死亡的原因等等。现选取彝族“腊罗巴”祭文两篇。
其一: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愚子婿某虔具清酌果品,致祭于此。
尊岳父某老大人之灵前,吊以文曰:惟我岳父,品德贤善。侍奉祖父,晨昏周详。操持家务,一生奔忙。克勤克俭,处事有方。任劳任怨,有功不扬。教育幼辈,行动影响。上和下睦,四邻谦仰。对待戚友,温良恭让。一视同仁,以诚相向。爱护外孙,如珠在掌。寒暑关照,无异亲爹。期望子婿,山高水长。如斯美德,人间榜样。如斯人品,应寿无疆。无奈黄泉不枯,好人先亡。愚婿闻讯,无限悲哀。痛心疾首,心事茫茫。岳父永诀,万金难偿。泣泪吊凭,聊表衷肠。呜呼岳父,九泉有觉,来品来尝。恩高岳父,你安息吧!
尚食!
其二:
时曰:芳草春回依旧绿,怎祭人生去不回。灵前祭奠三杯酒,想象音容只是悲。
殇乃
中华逸民贞静慈父上寿七十有几某母某姓老孺人之驾鹤西归。
腮服婿某某孝女某某率亲朋好友等谨以兰香金钱银锭衫貂柔毛奠祭美品清酌不腆之仪,致奠于岳母灵柩前,而叙以文曰,呜呼!从来树有千年,人无百岁,未尝不叹,有生之尔谁无死也,自叹曰:从古嗟八百岁之彭祖怨三十二之颜回须之然声少尔同,怎祭生死不共,且绕五斋圣君,有远自归泉之路,神农妙药难医大限之人。想岳母在世之为人也,待亲友则恭敬,处邻里则惟顺惟柔,本勤俭以持家,课耕读以数子,操持家业,克勤相夫,克勤教子,往来待婿,如同亲生,爱如珍宝,只望岳母百年在世,难知一旦辞尘,呜呼!
初奠兮,聊备牲物今晚奠,泪洒汪汪哭别情;亚奠兮,婿在阳间母在阴,阴阳隔断恨悠悠;三奠兮,灵前再敬三杯酒,哀哉哀哉痛哀哉!
伏臣
尚食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
念孝帐祭文的同时,孝女要进行哭丧。哭丧从亡者断气的那一刹那就开始了,首先是断气时的大哭,其次是报丧时的泣哭,再次是亲友接到赶死,奔丧时的痛哭,还有守灵吊丧时的哀哭,最后是“送山”(出殡)时的嚎哭。如果把丧事的阶段还划得广一点,在出殡之后的按时祭奠和居丧之间还有无数次的哭。按生者哭的意义来分也有好多种,一种完全是出于心里的悲哀,一种是要用哭声来驱邪气,也有一种是出于同情之心,还有一种基本上是出于一种风俗习惯的影响,需要用哭来表达对一种习俗的尊崇。此外哭丧除了悲痛心情的表达以外,所有吊丧的人一起来大哭一场,它已经成为一种丧葬所必须经过的程序了。哭丧的习俗从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据《礼记·丧大记》记载:当人刚死后,丧家的主人就开始哭,亡者的兄弟也哭,家里的女人也随着一起哭。而且哭的时候要顿足捶胸,有的还要跳起来哭,哭得越厉害表示越悲哀。我们看到很多地方的哭丧,在亡者刚断气的那一会儿,便马上哭声大作,而报丧时的哭,一般不如断气时哭得那么厉害,但接到赶死的人的哭声则是连续不断的,如果要从较远的地方赶回来奔丧的话,几乎要从出发地一直哭到家门口,至少也是在回家的半路上就开始哭,回到家以后则进一步放声大哭,直到悲哀尽情的吐露出来为止。当家中有人死去后,丧家的女眷们随即便嚎啕大哭起来,而且是哭声越响越好,这是为什么呢?彝族“腊罗巴”的观念来解释,他们认为人死后有一种煞气在家中弥漫,这种煞气只有女人的哭声才能避开,因此丧家希望女人们都能放声大哭。彝族“腊罗巴”当吊丧者来到亡者家中准备吊唁时,一般都是按长幼辈数,依次到灵前向亡者致哀。致哀完毕后,再开始哭丧,往往是一边哭一边唱。彝族“腊罗巴”哭丧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散哭”,二是“套头”。散哭也就是说可以随心所欲的哭唱,想唱什么就唱什么。散哭往往感情真挚,语言也优美,最能打动人心。“套头”就是说哭丧时有一定的规矩,必须按照起床、洗脸、吃早点、吃早饭、吃晚饭、吃宵夜、洗脚、出棺等一定的套路要求来唱。这些规定的套头,歌词结构和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只要掌握了这一些套头,哭丧就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
亲友“上祭”结束,进行“晚荐(介)食”后,道师先生要手持八卦铃和辟邪剑在亡者的灵柩前“串花”(道师先生师徒用法器,并用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交叉跑动)道师先生口中念念有词,分别进行五次“串花”。“串花”又叫“五方保佑”,其目的是通过道师先生师徒对东西南北中“五方”鬼神魔怪的驱赶和祷告,亡魂在路上就会畅通无阻。接着孝子孝女孝眷要带头“打歌”,围绕灵柩三圈,三圈后亲朋好友加入进来,边跳还要边唱孝歌,彝族“腊罗巴”认为这样边唱边跳亡者才会高兴。彝族“腊罗巴”还认为,在亡者通往阴间的路上布满了荆棘,只有生者在他们去阴间的路上跳着用脚踩才能把它踏平。因此,他们的吊祭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来为亡者作最后的一件事。打歌期间,孝子要向打歌的人发烟、敬酒,打歌要跳完“十二属”后才停止,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孝女家要做晚点,请众人吃。
接着孝女则要杀鸡请道师先生“烧更纸”。彝族“腊罗巴”认为“烧更纸”是替亡者折罪说好话,让亡者在经过“十殿阎王”时免遭苦痛磨难。“十殿”是通往天堂的必经之路,这里要验证亡者生前的人品、诚信、公平、和谐、做人的交付,否则是通不过的。道师先生念到到亡者经过“十殿”这些沟沟坎坎的时候,无一例外的要孝子孝女多“烧更纸”、“化钱财”。这一夜道师先生的若泣若离的哀念、一场一场怀念亲人的法事和唢呐的呜咽中,以及远嫁他乡的女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丧”声声哭诉,以及打歌等声音交织一起,孝子孝女频繁磕头,尽形人世间生离死别,显得更加凄凉悲哀。开吊念经、守灵表达了生者的一种寄托哀思的方法,想在人世间最后陪伴一下亲人,同时彝族“腊罗巴”认为人死以后会有一些鬼魂围绕着亡者和生者,如果不采取一些办法阻拦它,它们就会危害亡者和生者。因此,在亡灵还未离开他生前的屋子时,必须有人陪伴着他。
第二天东方拂晓,鼓吹师傅奏起了“醒调”,孝子媳妇开始哭丧,孝子孝女把准备好的饭菜等献于亡者灵前,请道师先生念“早荐(介)食”,让亡者吃早饭。吃过早饭,选好“送山”(出殡)时辰,要特别请抬棺材的人吃“抬重饭”。一部分主丧和副丧要在早饭前去“打井”,就是挖好墓坑,“打井”要看风水,风水两个字最早来源于晋代郭璞著的《葬书》一文,该书上说:“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上,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生气”是蕴藏天地间生气的地方。英国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的解释更容易理解,他认为风水是“使生者与亡者之处所与宇宙气息中之地气取得和合之艺术。”彝族“腊罗巴”认为找一块埋葬亡者的合适的墓地非常必要,它还关系子孙后代的运势,所以要请懂得阴阳之世与山川地貌的“风水先生”觅龙、点穴、观砂、察水,实际上就是对墓地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了解和选择。话分两头,在家中彝族“腊罗巴”要举行一个“刺血签点”的仪式,进行这个丧礼的时候,用一块布把亡者棺材头遮住,表示不让亡者看到。孝子孝女孝眷要脱去孝衣孝鞋孝帽孝巾,彝族“腊罗巴”认为这是儿女给亡者还恩,是喜事,意思是父母给了自己鲜血,自己用鲜血和痛苦还恩。“刺血签点”是用两块柏枝木做的神主牌位上记载着亡者生死日期和姓名以及孝子名单,再刺血点字,后用红绸子布包起来,记录家谱用。仪式开始,请来的两名有声誉的长者做一正一副“签名官”,主丧、副丧对孝子的无名指进行刺血,每刺一针,孝子都要哭着喊爹或妈,表示对亡者报恩以及割肤之痛,将孝子无名指里刺出的鲜血添拢墨汁,签点官拿笔将血墨添在神主牌上,进行数次。口中吉利:
上点天,
天官赐福。
下点地,
地涌金莲。
左点孔,
孔孔皆明。
右点仓,
仓箱广积。
……
结束后,孝子将牌位举过头顶,跪步到亡者棺材前摆放,到了“送山”出殡时,将牌位摆放到家堂上。接着道师先生念“辞灵”经书,把悬挂在大门外的燎钱降下来。这时孝子孝女要磕头请人抬重(抬棺材),让抬棺人吃“抬重饭”。用餐后,“送山”(出殡)时辰到,道师先生将一碗水放在亡者棺材头上,用辟邪剑画符念咒,口中念念有词,突然间,举起剑将净水碗辟成两块,大声呼“起材”,抬棺人将棺材立即抬起,蹬倒凳子,齐喊“起”!“留后”!众人把亡者棺材用手端出大门外绑扎,棺材上栓一只大公鸡叫“压财(材)鸡”,孝子依次跪在路中间,为亡者搭桥,棺材从孝子头上抬过。道师先生念《出棺经》,孝子抬灵魂幡在前面引路,鼓吹手吹着唢呐、敲着锣,众人抬着燎钱、童子、马鹿等纸扎品,还有一人在前面放路钱,浩浩荡荡,把死者送往坟山。“送山”途中,根据路途远近进行休息,离家近的也要休息一次,休息时棺木要用凳子支撑着不落地,进行“路祭”,孝女要进行最后一次哭丧,哭丧时用孝布擦去棺材上面的灰尘,彝族“腊罗巴”认为这样可以给亡者上路,心明眼亮,其次是以后可以兴旺发达。孝女还要“接晌午饭”,每人发一团热糯火饭、一勺炒鸡肉或瘦肉,发烟敬酒。
话分两头,“送山”出去之后,一部分在家的执事人员要把青棚灵堂拆除,把庭院打扫干净。“送山”的人到了坟山后,孝女还要再“接晌午饭”,感谢参加“送山”的人,要把抬来的各种纸扎放在坟坑里燃烧,彝族“腊罗巴”叫“热孔”,道师先生用“压财(材)鸡”,到坟坑里“点冠”,将鸡冠血从左到右点在坟坑上,边点边念吉利语:
天上金鸡血滴流,
人生人死似云浮,
血点金鸡家富贵,
血财牛马遍山岗,
金鸡飞过九州城,
后代儿孙大吉昌。
……
孝子也要进入到坟坑里头,把未燃烧完全的东西捡出来,叫“扫孔”。有的地方坟坑头部点一盏“万年灯”,腰部埋 “风水罐”,而有的地方在坑内摆纸钱(与棺内摆法一致),男9张、女7张,对角摆成一线,由道师先生念《出魂经》,按下葬时辰解绳下葬,把棺材放在墓穴里以后,用抬杠把棺材上的四个木钉子打掉。下葬时放三大响炮,数千响鞭炮,然后下葬,垒土成坟。坟后选一棵松树作为“山神树”,并呈献上三茶三酒,祈告“山神”保佑亡灵。并请道师先生“谢土”,向土地神灵谢罪,给孝子孝女“复山隔魂”(叫魂),在回家的途中,所有送葬的人每人点一支香,回到家的大门外,执事人在大门外烧好火盆,大门里边搭好桥,让招灵人领亡魂上金桥,直至家堂内,把亡者灵牌摆到室内,表示已招灵回家,让送葬人跨过火盆。道师先生念“安灵”经书,到寨子里因主人家办丧住过客人的人家里“扫堂开喜”。鼓吹手吹喜调,主人酬谢所有帮忙的人,并送一份小礼(糖果)给众人。至此彝族“腊罗巴”整个丧礼基本结束,而后三天内孝子还要到坟前烧火、送水、烧香、献饭,一月满献“满月坟”,三年之内每逢大年初二都要去拜一次坟。三年孝期满后,举行“烧孝”仪式,时间一般选在清明节期间。以示孝期已满“脱孝”,解除一切忌讳。从此以后,除了每年的清明节去上坟外,再也不举行其它礼仪活动。据彝族“腊罗巴”老人说原来的“腊罗巴”丧礼还有“丁郎刻木”、“回煞”、烧“七纸”、接祖、烧“百日包”、送祖等,甚至因“送山”时辰不合,进行“寄山”(把棺材停在山上,时间不等,有的长达年数),这些丧礼现在很少进行,已经慢慢在简化。
当然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彝族“腊罗巴”也开始为亡者立碑。在亡者墓前立碑的习俗起源较早,在记载先秦时的礼仪条规的文献书籍《礼记》中就有“碑”这一词:“公室视丰碑”,这个碑最初是作为牵引棺椁入土用的。据说在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改为用石头,上面刻字以留后世。以后历代都沿用这一习俗。碑上有文有铭,但都比较简单,一般是在长方形的大理石上刻上亡者的姓名、死亡年月以及子女儿孙的名字等。一般在碑文上是这样写的,如果亡者是父亲,就写上“先考”或者“显考”;母亲则称“先妣”或“显妣”。碑文一般都是竖排,右行顶头写亡者生卒年月日,中间顶格写“故先考(妣)公某某大人之墓”,左侧书写“孝子某某率孙某某敬立”其中“孝子”二字不得超过“公”字。墓志铭与墓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记述亡者一生的功绩和生者对他的悼念、安慰之词。立碑之事一般多由儿女操办,也有生前将碑文拟好,死后由后辈请人刻凿的。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石屏彝族祭大龙
- 2 彝族土主崇拜中心何在
- 3 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
- 4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祭祀...
- 5 弥勒彝族阿细祭火仪式
- 6 “招亡”与“祭羊”
- 7 福长村的“大王操兵节”
- 8 黑虎之灵――彝族的虎图腾
- 9 六盘水彝人祭山神 祈求风调雨顺
- 10 毕摩送祖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