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加强毕节市彝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摘要:毕节是历史上水西地区的核心区,自古以来就是彝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衍之地,又是孕育发展彝族古代文明的摇篮。毕节曾经是彝族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彝文典籍文献卷帙浩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在这个具有千年彝族文明史的毕节彝区,大量散存于民间的彝文古籍正在迅速流失和损毁,彝族语言文字正逐渐消失。甚至广大彝区出现了“前三十年彝人不会说汉话,后三十年彝人不会说彝话”的尴尬局面。所以,重视和发展双语教学,加强彝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关键词:毕节 双语人才 队伍建设
彝汉双语人才,指的是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彝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进行学习、沟通和交流的人才。目前,一些彝族聚居区彝族文化濒临灭绝,彝汉双语人才急度匮乏,在彝族聚居区加强彝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毕节是历史上水西地区的核心区,自古以来就是彝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衍之地,又是孕育发展彝族古代文明的摇篮。曾经是彝族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彝文典籍文献卷帙浩繁,彝文碑刻琳琅满目,彝族民间手工艺、建筑、雕刻、漆器,彝族民间歌舞、戏曲、饮食丰富多彩。民族民间有大量的口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明清时期,彝文化的发展呈现出鼎盛阶段,彝文大量应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曾为毕节彝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36年,由地质学家丁文江主编,大定县(今大方县)罗文笔老先生整理、翻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爨文丛刻》开了彝文古籍丛书公开出版的先河。解放以后,在党的光辉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彝文古籍受到了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1955年,在时任毕节地区专员公署副专员的李仿尧同志的倡导下成立的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自成立以来,搜集、整理、翻译出版了大批重要的彝文古籍文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西南彝志》,被称为彝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些彝文古籍文献的出版,不仅是研究彝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也对研究西南地区其他民族历史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在取得众多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具有千年彝族文明史的毕节,大量散存于民间的彝文古籍正在迅速流失和损毁。彝族语言文字消失的速度也十分惊人。甚至广大彝区出现了“前三十年彝人不会说汉话。后三十年彝人不会说彝语”的尴尬局面。为此,笔者就以毕节市加强彝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谈点拙见,与广大关心和支持彝族文化的热心人士共同探讨。
一、彝汉双语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彝汉双语人才主要集中在彝族民间毕摩队伍、彝汉双语教师队伍、彝文古籍文献整理队伍中。
(一)彝族民间毕摩急剧减少
彝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拥有自源文字的6个民族之一。彝族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彝族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彝族毕摩既是彝族文字的创造者,又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彝族古籍文献中记载着“有毕摩就有字,有毕摩就有文,有毕摩就有书,有毕摩就有史。”彝族文字能延续使用到今天,几乎是彝族毕摩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从明末水西土司与中央王朝的战争,到清初吴三桂剿水西,鄂尔泰扫荡彝区,再到文革动乱,每次都使彝文古籍遭受重大损失。但毕节市仍有数千册彝文古籍流传至今。这数千册珍贵文献无不凝聚着毕摩们的心血和汗水。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缺乏本民族自身文化的自信,导致年轻一代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毕摩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职业无人继承。目前,就连彝族人口最多的大方县,现有毕摩还不足20人。
(二)彝汉双语教师改旗易帜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培养了不少彝语文教师,不断地充实彝族聚居区双语师资力量,仅1993年到1999年,毕节师范学校招收的彝汉、苗汉双语师资班就培养了155名彝汉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点曾一度发展为63个。培养了大量的彝族优秀人才,为彝族聚居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 近几年来,由于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双语教学工作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大多数双语教学点陆续终止或流于形式。据笔者调查所知,就90年代毕节师范培养的155名彝汉双语教师无一人从事双语教学工作。全区彝汉双语教学点已不足10个,并且双语教师基本上是原来聘用的民办教师。绝大部分双语教师被迫改旗易帜,从事单语教学工作。
(三)彝文古籍文献整理工作者后继乏人
毕节地区彝文古籍文献整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基本是80年代中央民院民族语文系彝文专修班培养出来的,以后毕业的学生,由于彝语功底较差,根本不能胜任翻译工作,然而这部分彝文人才已陆续退休,目前,彝文翻译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
二、加强彝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彝族民间毕摩队伍建设是弘扬和传承彝族文化的基本前提
毕摩,是彝族文字的创造者,同时又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整理者。在彝族人的婚、丧、嫁、娶以及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信仰、心理、精神方面的支撑和服务,是彝族民间宗教仪式活动中沟通人神鬼之间的中介人物。他既是彝族民间各种宗教仪式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传统宗教的代表人物。毕摩不但掌握文字,而且还通晓彝族各种礼俗、习惯、伦理、道德、军事、医学、农业、历史、哲学、天文历法等知识,被尊称为彝族民间有知识的长者和智者。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其载体——毕摩文献,是了解古代彝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哲学、天文历法、军事等不可缺失的珍贵资料。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文化,为人类史前文明、古代彝族文化等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范本。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流文化的侵蚀,毕摩人数急剧减少,毕摩文化面临濒危。
1、毕摩文化缺乏生存的土壤
在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彝族人民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一个民族没有形成自己的精、气、神,根本原因是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和自觉。“缺乏自信,就缺乏尊重;缺乏尊重,就没有强烈的认同;而没有认同,了解自己文化传统的愿望也就越来越淡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树立起码的文化自信是其是否能够对外来文化进行甑别和扬弃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了自己的文化自信,才能够形成文化传承的主体意识,才能够形成承担自己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彝族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智慧。而随着强大主流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彝族青年人热衷于各种现代文化(汉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学习,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学习反映冷淡,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更没有建立文化传承的自觉。笔者对这一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不同的年龄段,彝族人的民族文化感情和民族认同感有着很大区别,年龄越大,民族文化情感和民族认同感越高,反之则越来越低,在问卷中,在对自己语言文字的关注上,绝大多数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反映冷漠,认为可有可无。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注重自己语言文字的学习。大多数彝族同胞婚、丧、嫁、娶的习俗改为汉俗,彝族语言同化极为严重,毕摩文化的生存空间出现了极度的萎缩现象。只有大力加强毕摩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才能为创造毕摩文化良好的生存土壤提供保证。
2、毕摩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毕摩文化的传承说到底就是人的传承,当今很多年轻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传承这一古老的毕摩传统职业。彝族毕摩人数急剧减少,就大方这个具有千年彝族文化底蕴的奢香故里,毕摩人数也不足20人。并且大多数毕摩素质偏低,只能识读自己长期使用的丧葬仪式经书,祭场中竞技性活动趋于消失,经词内容和礼仪程序简化、精彩情节淡化。毕摩职业也不再是古代彝族社会里所说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么神圣。大量的彝族优秀文化在无声无息的毕摩文化传承中消失。只有大力加强毕摩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保护力度,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彝族优秀文化。
(二)加强彝汉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是弘扬和传承彝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加强彝汉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在彝族聚居区实行双语教学,不仅能够使彝族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好各门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生活的大家庭。双语关系始终是民族关系、民族政策、民族教育等有着直接关系的重要问题。一个连自己本身的母语都被丢失了的民族,相当于这个民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们祖先留下的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那我们上对不起先祖,下对不起儿孙,我们将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当前,在彝族语言和文字濒临灭绝的关键时刻,更有必要加强双语教学的力度。文化的传承主要在年轻一代,主要在学校教育。纵观我市的双语教育发展现状,让人忧虑。所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我市双语教师基本上是原来聘用的民办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效果较差。而绝大部分正式双语教师从事的又不是双语教学工作。一方面,我们双语师资匮乏,人才缺失,一方面我们有人才而无岗位。随着汉语知晓率的上升,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再需要双语教学来推动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笔者认为,现阶段,我们的双语教学点要继续保留和扩大,当然,其目的和任务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主要是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为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提供支持,使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产生民族情感,从而使学校成为民族语言文字人才培养和传承的土壤。
1、寻求政策支持,扩大双语教学规模
在国家大力提倡“救书、救人、救学科”的光辉政策照耀下,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大力倡导扩大双语教学规模,协调好教育部门让广大双语教师回炉重造,重操旧业,以更好地服务于双语教学。让广大双语教师真正成为彝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力军,从而有效地推动彝族文化的传承。
2、加大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双语教师整体素质
由于大部分双语教师长期未从事双语教学工作,对以前学习的彝语文专业知识有不同程度的遗忘,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提高。对于现在还从事双语教学的民办教师,由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汉语水平偏低,更应加强培训。大部分双语教师受彝语方言口语的影响,又缺乏相关彝族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彝语文的书面教学驾驭能力存在一定困难。比如:生活中我们用的“钱”这一词,按我们彝语的水西土语叫“ 坐铺”,教师很容易把它写成“ ”,其实彝语“坐铺”这一词是由古代彝族社会物物交易中牲畜的价钱引申而来的,应叫“指普”,应写为“ ”。又如:“膝关节”这一词,水西彝语叫“白走眸”,教师容易写成“ ”,其实“膝关节”这一词,按其本意应叫“白载眸”应写为“ ”。因此,教师如果只有汉语言文学基础,不掌握一定的彝族历史文化知识的话,就很难胜任彝文这一表意文字的教学工作。(注:本段因网页编排问题,其中音标字符信息有遗漏)
(三)加强彝文古籍整理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弘扬和传承彝族文化的根本保证
彝文古籍是彝族祖先世代承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彝族优秀文化的挖掘要以彝文古籍文献的整理翻译出版作为载体。从80 年代到今天,彝文翻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搜集、整理、出版了大批重要的彝文古籍文献,极大地推动了彝学及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发展。然而,彝文人才的缺乏,也使得彝文古籍整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1、加大彝文古籍整理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
彝文古籍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要靠学历教育来实现。在各民族高等院校开设彝文相关专业,并招收彝文古籍方面的研究生,使培养高层次的彝文古籍人才成为可能。
2、定期开办彝文培训班
彝文古籍整理研究相关机构可以定期开办一系列彝文培训班,邀请知名彝学专家对有一定彝文基础的青年人才进行培训。各县区彝文古籍整理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一边从事彝文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同时,一边要加强年轻彝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应有计划、分阶段、不断层地培养一批年轻彝文古籍整理人才。通过借、调、聘等不同形式让广大具有古籍整理能力的年轻人才充实到彝文古籍整理研究工作队伍中来,通过帮、扶、带的方法进行后备人才的培养,从而扩大彝文古籍整理队伍的规模,使彝文古籍整理工作一边出成果,一边培养后备人才。通过不同渠道吸纳一些有彝语基础且具有高学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来学习和从事彝文古籍整理工作,同时又可通过不同方式,把古籍整理工作队伍中的优秀青年,推荐到高等学府进行深造。从而提高彝文古籍整理队伍的知名度和整体素质,有效推动彝文翻译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加强彝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是弘扬和传承彝族优秀文化的基本前提,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完成。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彝族文化的传承,是彝族文化工作的一件大事,是彝族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秋大业,是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传承和创新彝族文化的必然选择。只要我们能从实际出发,就一定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好我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从而为彝族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陆刚.关于贵州彝文古籍整理人才问题的探讨[C]//李平凡,陈光明.跨世纪的彝学探索.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375-382.
[2]楼宇烈.《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也缺乏尊重》,人民网------文化频道,2010年2月3日.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