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探秘泸西 自杞古王国与滇东古长城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12-01 原出处:蚂蜂窝 点赞+(21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彝族是云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古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自从六祖分支后,彝族先民在西南地区开疆拓土、四处征战和迁徙,历史上曾经陆续建立过多个地方民族政权,其中,南诏国是最大的一个,而自杞国,却尘封在历史的灰烬下面,不为人所知。自杞国,建于公元1100年前后,灭于1257年。泸西城子村就是自杞国的遗址。
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1.jpg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古王国由谁建立

自杞古王国是由彝族先民东爨乌蛮阿庐部落中的弥勒、师宗二部建立的。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明天启《滇志》载:“爨蛮之名,相沿已久,其种类甚多,有号卢鹿蛮者,今讹为罗罗,凡黑水(红河)之内,依山谷险阻皆是”。居于泸西地区的阿庐部,系卢鹿蛮之裔,为唐时乌蛮七大部落之一。《方舆汇编·广西府(泸西)山川考》云:“阿卢山,在城西三里,广四十里,南接弥勒,北跨师宗,旧为阿卢部”。阿庐部之后为弥鹿部。《元史·地理志》卷六十一载:“广西路,东爨乌蛮弥鹿部所居,唐为羁縻州,隶黔州都督府,后师宗、弥勒二部浸盛,蒙氏、段氏莫能治”。《广西府志》载:“唐为东爨乌蛮弥鹿部所居,大和间(827-835)南诏蒙氏并其地,宋时析为师宗、弥勒二部,大理段氏莫能制”。《泸西县政务志》载:“东爨各部落分别散居林谷,内部长期保持着自己的氏族组织,部落与部落之间并不互相并吞,往往是部落发展壮大后,分裂出另一部落,散居到邻近的地方去”。《广西府志·师宗州》载:“宋时,爨蛮居岩浪,其后有师宗居匿弄甸,号师宗部”。《元史·地理志》载:“昔些莫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竹园)、巴甸(弥阳镇)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师宗、泸西、弥勒这一流水,便用前辈部落首领弥鹿的名字命名,称为“弥鹿川”。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弥勒、师宗们是何时代人?宋人王溥《五代会要》卷三十《南诏蛮》条在天龙二年(公元927年)西川奏闻之后,有200余字的一段十分金贵的补叙,文中提到督爽大长和国(此时南诏国已亡,郑买嗣夺蒙氏位建立了大长和国)宰相布燮上唐皇帝舅奏疏一封,其后列督爽陀酋、忍爽王宝、督爽弥勒等所著转韵诗十联,有类击筑词,诗中颇有思本朝姻亲之意,语亦不逊。弥勒的封号与宰相并列,可见,五代时的弥勒已是个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文韬武略皆备,敢于向大唐公主求婚,做中原皇帝乘龙快婿的大英雄了。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年后(公元937年),“通海节度史段思平借兵于东方乌蛮三十七部,众十万,会于石城(曲靖),以董迦罗为军师,所向皆克,遂攻进大理”(古蔚《南诏野史》)。在这次推翻大义宁国的战争中,阿庐部落中的弥勒部、师宗部、吉输部均已参加,并成为三十七蛮部中强健的一员,从而为自杞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是,云南史学界权威尤中教授在《中国西南民族史·自杞国》中说:“自杞国是些莫徒蛮之裔弥勒部建立的。”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古王国建立的时代背景

国家是政治斗争的最高组织形式。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理国初期,政治上实行了三项改革,免除了三十七部三年徭役,和三十七部基本保持了正常的关系。公元1094年,段思平十代孙段庆义为其权臣杨义贞所弑,杨自称“广安皇帝”。仅仅四个月,鄯阐(昆明)领主高升泰起兵灭杨氏,复立庆义之子寿辉,忽而便废之,又立其弟正明。高氏权倾于朝,遍封子孙于八府四郡。除边远地区和三十七部外,完全控制了大理政权,段正明被迫让位于高升泰,高氏改大理国为“大中国”。但是,其他领主不服,特别是靠近高氏领地鄯阐(昆明)的东方三十七蛮部更是激烈反对,高升泰如坐火山,传到其子高泰明时,又将王位归还段氏。1096年复立段正淳,改称“后理国”。然而,在整个后理国时期,高氏世代为相,全面控制着大理政权,被称为“高国主”。大理名存实亡,段氏仅仅“儿皇帝”而已。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弥勒、师宗二部,乘机打起了反对“大中国”的旗号,联合周围部落,建立了自杞国。《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载:“这时,三十七部中的于矢部统一了贵州南部地区,号称罗殿国;些莫徒部统一了滇池东南地区,……号称‘自杞国’”,《护法明公德运碑》惊叹道:“俄然,四夷八蛮叛逆‘中国’,涂路如猬毛!”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宋参知政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邕州南江(南盘江)之外稍有名称者,罗殿、自杞以国名,罗孔、特磨、白衣、九道等以道名,此皆成聚落,地近南诏”。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古王国的势力范围,众说纷纭。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认为:“东到师宗、弥勒,西至江川,北达阳宗(今属宜良)”。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史·地理志》划为:包括昆明以南,玉溪地区的大部分,并向东发展到今广西边境。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自杞国》分析道:“根据周去非《岭外代答》所划出的行程路线是知,自杞国在特磨道(广南)之北,自杞国的南境紧以特磨道为邻,则自杞国的南境即于今广南县西北部的邱北、弥勒、泸西县一带。可见,自杞国的范围,包括今贵州兴义县和云南省的罗平、师宗、泸西、弥勒、路南、邱北等县在内。” 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综上所述,结合我的研究,自杞国的势力范围,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  前期:有弥勒、师宗们的百年奠基,二部以老本土弥鹿川为中心,联合了维摩部(邱北)、罗雄部(罗平)、落温部(陆良)、落蒙部(路南),成立了自杞国。时间当在公元1100年前后。《路南县志》载:“贴金石,在州东三十里,相传昔广西(今泸西)蛮长欲有所图,过此石,忽闻有声,蛮长祝曰:‘事成,当饰以金’,后果如所祝。”  中期:为了疏通大理马的源头,更好地适应南宋在邕州(南宁附近)、宜州(宜山)等地摆开的战马市场,自杞国把势力向西发展到阳宗(今属宜良)、澄江、江川,向东发展至贵州的兴义、安龙,并闯过南盘江,直抵红水河。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五宜州买马条:“罗殿甚迩于邑,自杞实隔远焉,然自杞虽远于邑而迩于宜特,隔南丹州而已。”由此可知,自杞国的势力已越过今广西地界,与南宋仅隔着罗殿国的南丹州而已。于是,一条阳宗至红水河的千里南方丝绸之路在自杞国版图上业已形成。时当十二世纪中叶。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期:由于贩运战马共同谋利和抵抗蒙古兵的需要,滇南各部落纷纷加盟,从而使自杞国成为一个横跨南盘江、头顶红水河、脚踩红河水的滇东、滇中、滇南乌蛮部落的大联盟。此时当在十三世纪中叶前后。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古王国的经济支柱

自杞国以养马和贩马为主要经济支柱。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国时期,在中原,正是宋金严重对立时期,金人频频南侵,南宋已经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同时也失去了战马的北方来源。为了有效地抗击金兵,同时也为了搞好同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免腹背受敌,便在广西横山寨、宜州等地设立了马市,购买极善驰骋的云南战马,以充军用。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长期以来,位于滇东的自杞国,前有大理国,后有南盘江,一国一江两把锁,自杞国被深锁于盘江河套。这下,机遇终于来了,中原战事迫使南宋在云南后门摆了一个大市场,自杞国人勇敢地撞开了云南后门,后门变前门,使自己变成了云南对外开放的第一线。外面的世界真精彩。那种积蓄已久的、向往内地的政治热情一旦找到喷吐口,已经具有一定实力的自杞国人,上上下下,团结一致,瞄准门前这个大市场,充分利用自己地理位置上的独特优势,一方面饲养战马出售,一方面购买大理马转卖。隋文帝杨坚说:爨地宁州,“既饶宝物,又多名马”。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蛮马出自西南诸藩,多自毗那、自杞等国,自杞贩马于大理”。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方国瑜《南宋邑州与大理交通》说:“建炎以后,至淳熙50年间为最盛,每年以1500匹为定额(但大多突破,达3500匹),每匹价银三四十两至六七十两。”丰厚的利润使自杞国人把养马和贩马当作主要的经济支柱,从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至蒙古兵占领云南的一百多年中,每年都将数千匹战马输向南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乃命经略司,以三百骑赐岳飞,二百骑赐张浚,又选千骑赴行在”。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国人不但送去了战马,还送去了云南奇货。周去非《岭外代答》载:“蛮马之来,他货亦至,蛮之所携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吾商所携锦缯、豹皮、文书及诸奇巧之物。于是译者平价交易”。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长鸣鸡,自南诏诸蛮来,形矮而大,鸣声圆长,一鸣半刻,终日啼号不绝,蛮甚贵之,一鸡值银一两”。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国人创造了云南开放史的空前记录。在自杞国人开辟的千里南方丝绸路上,中原文化和高原文化频繁地交汇、对流着,自杞国成了名副其实的转运站和交通枢纽。战马驮起了南宋半壁江山,也驮起了一个部落王国的文明;极大地促进了云南的经济繁荣。故郭松年《大理行记》赞道:“宫室楼观,语言书数,以及冠婚丧祭之礼,干戈战阵之法,虽不能尽善尽美,其规模服色,动作云为,本略于汉,自今观之,犹有故国之遗风焉”。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古王国的国家军队

乌蛮部落是自杞国的基础。乌蛮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部落之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军,原始的军事民主主义色彩较为浓厚。樊绰《云南志》载:“部落之民,桑田之余便习战斗,每岁十一、二月,农收既毕,兵曹长行文书境内诸城邑村落,各依四军集人实验,剑甲胄腰刀悉须犀利,一事阙即有罪,其法一如临敌。每出军征役,每蛮皆携粮米一斗五升,各携鱼脯,此外无供军粮者,蛮军忧粮易尽,心切于战。用军之次,前面伤刀剑者许将息,傥背伤刀剑辄后退者,即刃其后”。《新唐书·南蛮传》也说:“尚战死,恶病亡”。正是这种严格的奖惩制度和尚武精神,充分地保证了部队战斗力,为自杞国拥有一支强悍的武装力量奠定了基础。   战争是最高的政治。自杞国王国的军队,是为了保卫王国的安全和抵御后理国的侵吞而建立的。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早在南诏时,南诏王利用两爨大鬼主的矛盾,吞并了爨地,《蛮书》卷四载:“阁罗风遣昆川城使杨牟利以兵围协西爨,徙20万户于永昌,乌蛮以语言不通,多数散居林谷,故不得徙,是后自曲靖、石城、升麻、昆川,南至龙和以来荡然兵荒矣。乌蛮种类稍复振,后徙居西爨故地”。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自杞国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理国时,高氏大封其子孙于八府、四郡,对三十七部地,推行蚕食政策,鄯阐(昆明)领主高升智夺取了世为乌蛮所居的易门;“高护军”强占了磨弥部所居的交水(沾益)。更有甚者,高氏在三十七部地设东川、石城、阿阳、秀山四郡,意在“周边蚕食,中心开花”,最后取而代之。此后百余年间,后理国与自杞国侵吞与反侵吞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1109年,三十七部起义,反抗鄯阐领主强占各部落的土地;1147年,三十七部再度起义,攻入鄯阐府,杀死领主高明清。如果没有一支以自杞国的军队为中坚的武装力量,何能攻破高城坚墙?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开辟和捍卫千里南方丝绸之路,需要一支强悍的武装力量。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昆明至南宁,迢迢千里,关河锁阻,山恶水险,更主要的是政治封锁———罗殿国这堵“墙”。战马利润颇丰,谁都想垄断中间人的好处,因而千方百计阻挠自杞与南宋的直接交易。闯关,不是一关两关;假道,不是一里两里;开路,不是一条两条。战斗和厮杀实不可免。周去非《岭外代答》记录道:“大理去宜州十五程,尔中有险阻,不得而通,故自杞、罗殿皆贩马转卖于我者。自杞之人强悍,岁常以马假道罗殿而来,罗殿难之,故数至争,然自杞虽远于邑而迩于宜特,隔南丹州而已。绍兴31年,自杞与罗殿有争,乃由南丹州径驱战马直抵宜州城下,宜人竣拒不去”。可见,宜州路上,罗殿国被自杞国强悍的马队撞得只剩下一堵很薄很薄的“墙”。南宁市场则是“傍引左右江兵丁会合弹压,买马官亲带甲士以临之,然后与之为市,其形势固如此”。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就这样,自杞国的武装力量,凭着勇敢和强悍,打破了宋太祖挥玉斧制造的神话,开辟和捍卫了千里南方丝绸之路,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大西南,谱写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百年辉煌。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古王国与滇东古长城

城市,是国家形成的标志;长城,是为防御敌国的侵犯而设立的。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纵观滇东历史,能称得起国或能以武装割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南中大姓爨氏,一个是自杞国。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起于三国,迄晋而盛,亡于南诏”(吴光范《云南地名探源》)的南中大姓爨氏,鼎盛时,“其割据区域已延袤二千余里”(《通典》),但据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考证:“升麻本东爨地,其首领盖聘在石城(曲靖),亦东爨首都”。石城不在滇东古长城的中心,因此,不是爨氏割据的作品。滇东古长城,倒像自杞古王国的作品。依据有三:一是高氏专权时,四夷八蛮叛逆“中国”,具有相当实力的弥勒、师宗二部乘乱而起,联合周围各地,成立自杞国,为抵御后理国,便沿着疆界险要修建了战垒长城。二是自杞国初创时,后理国高氏“建寺不已”,国王段素兴更在昆明修建宫殿园林,被分封的高氏领主,则大兴土木,广修城堡。你贪享乐我备荒,你造宫墙我筑城墙。具有远见卓识的自杞国领袖们,切实地实施了自杞国战略:高筑墙,广积粮,闭境以专利,发奋以图强。于是,滇东师宗、陆良、石林、弥勒长城便应运而生了。以后,在根据地充分巩固的基础上,利用共同的血缘、部族、利害关系,实施三十七部大联合,从而扩大为雄跨三省区(云南、贵州、广西),鸡鸣五地州(昆明、玉溪、红河、文山、曲靖)的滇东古王国。三是蜿蜒于马龙、陆良、宜良、石林、弥勒五县的古长城,据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的最近考证:其城墙南北走势,西面光滑,东面参差,是东部防御西部的。据此推之,很有可能是自杞国仿照万里长城沿山脊修建、专为防御蒙古铁骑的。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古王国文明的毁灭

自杞古王国文明的毁灭,一是自毁,一是他毁,毁于一把火。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佚名《永昌郡传》:“建宁郡葬彝,置之积薪之上,以火燔之。烟气正上,则大杀牛羊,共相劳贺作乐;若宜风,烟气傍邪,尔乃悲哭也。”作为火葬文化,它揭示了彝族先民的宇宙观:烟气,灵魂也。烟气正上,说明死者升天之路直坦,可贺可乐;烟气旁斜,孤魂无路上天堂,可悲可哭。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葬文化是文明之举,然而,一种文明又毁灭了另一种文明。在文化不发达、不能用文字把自己的历史充分记录在案的自杞国,国王同自己的文明史被大火化成了一块块黑炭,装进了只能证明某个时代的土陶罐,给我们今天的考证者一派茫然和遗憾。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的使用,是人类从原始步入文明的标志。战火,又烧毁了圆明园,烧毁了自杞古王国。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奴隶制政权,但对南宋的正面进攻均遭失败。1253年,忽必烈采取先下西南、迂回夹击宋朝的战略,率十万铁骑,从六盘山出发,潜行两千余里,突然用牛皮革囊渡过金沙江。丽江主不战而降,大理相高禾战死于九和,国王段智兴被擒于宜良,降蒙后组织大理军为前导,自杞国全面抗战开始。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蒙古贵族对乌蛮地区的征服是十分残暴的。大将兀良合台一反忽必烈的“止杀令”,对抵抗的部落皆实行了“三光”政策。《元史·兀良合台传》载:“攻合刺章水城,屠之,合刺章盖乌蛮也;攻乌蛮所部押赤城(昆明),选骁勇以炮摧其北门,纵火攻之”。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最顽强的抵抗来自自杞国。自杞国人民,村自为战,部自为战,昆泽(宜良)军民,依山阻谷,凭险要顽强抗战,蒙军数十日不得进,后兀良合台采用“卷面向内,四面进击,兀良合台陷阵鏖战,又攻纤寨,拔之”。“攻乾得哥城(澄江),环城立炮”轰之,澄江军民,不屈不挠,与敌“搏战城上”。自杞国的军队与王国同生死,共存亡。《多桑蒙古史》注引:“盖以合刺章(蒙语,乌蛮)战士众多,防守甚力,逐日搏斗,蒙古军不久仅存二万人”。宋人李曾伯《帅广条陈玉事奏》道:“数年来屡下诸邑,选差体探,邕州常遗周超往罗殿,唐良臣、潘住往自杞,……始知自杞有破三城”。《元史·地理志》广西路:“元宪宗七年(1257年),二部内附”。从公元1254年蒙古兵攻宜良到1257年弥鹿川最后沦陷,自杞国人整整抵抗了三年。三年中,多少城堡被焚毁,多少人民被屠杀,蒙古兵的扫荡,常常是“川谷为之一空”(《兀良合台传》),一个滇东文明古国,在一场最野蛮的民族征服战中,被彻底毁灭。这种毁灭,是用数万蒙古兵作陪葬的,以至于第二年兀良合台进攻南宋时,只能带走“四王骑兵三千”。一支曾飓风般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从来没有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滇东长城作证,自杞古王国,毁得壮烈。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杞古王国的中心

自杞古王国的中心,《云南各族古代史略》图25用一根横线标在了泸西的旧城——金马——白水三乡上,这不是想当然的一笔,而是众多智慧大师的共识。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旧城,原本有一座古城,不知啥时候毁了。明朝平定云南,立泸西为广西府,传说,广西府的府址早先便选于此,砖瓦都运齐了,可是把土一称,却轻于泸西县城,认为在此筑城,根基不稳。于是,调来众多大兵,一字排列至县城,传了七七四十九天,才传完全部砖瓦。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水,杨梅山花海深处,传说有一个藏银洞,被一个放牛娃发现,随便运出些,其家乃大富。还有座空心山,传说是一个古国的金库,早年挺灵的,谁家办事请客,只要对它三叩九拜,洞口就会出现金碗银筷,并恰好符合客人数。后有一贪心者,用假货换了一只金碗,石壁轰然滑下,从此失灵。传说活灵活现,常引得寻宝者纷至沓来,甚至有人想炸开这座宝山,村里常派民兵提防,现正开发成“自杞古王国生态旅游”景观。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金马,俗称爵册,《中国地名词典》载:“彝语音译,意为头人集会地。”爵册自古呼为“部落村”,是部落首领开会和举行大祭的地方。爵册为云南罕见的自然大村,2600余户,上万人口,历来为大金马的中心。令汉族居民大惑不解的是,在周围数十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常常挖到骨头罐,还有“烧人山”,其实便是彝族先民的火葬习俗,火葬群落分布之广、数量之多,为周围地区所罕见,这是多少芸芸众生的沧桑大积淀!火葬罐种类繁多,有远古的,也有稍近的;有豪华的,也有普通的;有单层的,还有双层的,如汉族的里棺外椁。无不代表着死者的身份和年代。如果爵册真是自杞国的中心,那么,从它的含义中我们还可品出,自杞国的政治制度为部落议会制。如果再加上王应麟《玉海》中所载年号“乾贞”,那么,一个渐渐完整的自杞古王国正向我们走来。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知道昨天的历史,我们的今天就不会走得很远。研究自杞古王国,对于填补滇东三十七蛮部历史空白,对于开发古滇文化,对于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对于西部大开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Ly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