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棺余音:浅析彝族葬俗变迁
船棺葬之说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宝成铁路修建过程中,经四川广元市宝轮院街镇时发现的墓葬群有关。其葬具奇特,用整条木截成船形,外形如似独木舟,且有棺盖。根据这种葬具外形,考古学家们将它称作船棺,把这种葬俗称为“船棺葬”。
(彝族葬礼 李杰摄)
在后来的考古中,船棺葬俗在原四川境内由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遍及古巴蜀境内。如重庆巴县冬笋坝墓葬、重庆涪陵小田溪遗址、成都百花潭中学遗址、四川新都战国木椁墓遗址、四川大邑五龙战国巴蜀墓葬遗址、四川彭县船棺葬遗址、四川蒲江县战国土坑墓遗址、四川绵竹县船棺葬遗址、四川郫县船棺葬遗址、四川荥经县同心村巴蜀船棺葬遗址、四川什邡市城关战国墓葬遗址、成都市商业街船棺葬遗址等等。
根据对以上的考古综合,专家们发现这种文化不同于中原文明,这种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又一发源地。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船棺葬具有用桢楠木制的。在船棺内先后发现有大量随葬品,如:有陶器、漆器、铜器、铁器;有酒具、食具、兵器、乐器、竹器;有铜钱、柳叶形剑、滇式铜兵器、种子;在器物或兵器上发现有文字、铜印章;有二次葬行为;有内外棺葬的现象等等,带有浓厚的事死如事生的宗教观念。
据专家们考证,船棺葬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早期流行于巴蜀地区的一种葬俗。根据成都市商业街船棺葬,专家们从史书记载确认它是古蜀国王族的集体墓葬,是开明氏时期的墓葬。史书《华阳国志》记载开明氏(鳖灵)因治水有功,杜宇(彝族称笃慕)禅让于鳖灵,帝升西山隐焉。
根据现在学者们的推断或论证,杜宇、开明都是彝族上古时期的君王。那么巴蜀地区发现的船棺葬应是彝人古时的葬俗,但彝族现在的典型葬俗是火葬。所以有的人说这种葬俗不是彝族的葬俗,应另有其人。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彝族人葬俗变迁的缘故,所以,有必要对彝族上古至今的葬俗作个简单梳理。关于彝族的葬俗变迁情况,在彝族的相关史料中可以找到,在彝族的典故传说中也有传述,在现在的彝族葬俗中还可以看出其变迁之由,现在流存的火葬后招魂再葬,也就是船棺葬的延续,我将其称为后船棺葬。
一个民族的葬俗不会亘古不变,它会因生存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彝族葬俗也是这样。根据彝族的传说史书记载,彝族的葬俗经过了多个时期,有分存供奉纪念时期、一般掩埋时期、石头葬(石棺葬)时期、金属棺葬时期、木船葬(船棺葬)时期、火葬(后船棺葬)时期,这些葬俗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重叠的现象。推动葬俗如此变更,除以上原因外,其根本原因我认为还是生产力的原因。结合史料以下是我对彝族葬俗变迁的简单浅析。
分存供奉纪念:这是一些彝族老人们讲的,他们说远古的时侯,人死后,有亲缘关系的都要来奔丧,仪式结束后亲属们将死者的尸体肢解,各自分一部分拿回家供奉以纪念。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神圣的行为,所以也延续了很久。
一般掩埋:从分存供奉纪念变为一般掩埋的原因,是死者的尸体的肢解过程被其子女们看见了,觉得残忍血腥(肢解过程一般不让子女看见,至到今天的火葬,点火开葬时都不让死者子女到现场,要等烧完了后才叫子女来看)。所以就逐渐改为一般掩埋。然后兴起宰杀牲畜,招待奔丧亲朋的习俗,今天的凉山彝区仍然以宰杀牲畜来招待奔丧的亲朋。
石头葬(石棺葬):彝族葬俗发展到石头葬,是因为一般掩埋在经过风雨侵蚀和植物生长掩盖,或地质变迁,容易使后人在祭祀时找不到葬地,也容易被其他死者占了,所以人们开始在葬地垒石头以标记,渐渐有能力的人家就直接凿石棺而葬。今天的彝族人都还在搬大石块在火葬点垒坟,人称为向天坟。
石头葬(石棺葬)在彝族史上存在时间比较长,后来曾以石为代表。如彝族史书《西南彝志》中记载:彝族先人希慕遮从大渡河南岸迁到成都平原,传到第二十八代孙类珠武时生了十二子,后十一子顺长江远迁,只有武洛撮留在原地,武洛撮在成都平原以毕摩密阿迭为师,兴祭祀,行宴礼,建立蜀国,首称蜀王。这是武洛撮中“洛撮”,彝语意为“石人”,因其生于石室,死后葬于石室而得名。在彝族史诗《勒俄特依•〈洪水泛滥〉》中也有,洪水泛滥后,世间只剩下笃慕(杜宇)的幺子笃慕武武,为了繁衍,武武向天神请求联姻,派了三人去说媒,其中就说“天神的女儿,来嫁给凡间的石家”等。从中可以看到武武也以石为表,应当是“石人”的后人。
金属棺葬:关于彝族史上的金属棺葬,也是在彝族史诗《勒俄特依•〈洪水泛滥〉》中发现的,文中记载笃慕的三个儿子在向外开拓土地时,占了天神的土地,天神派使者阿格依喾来巡视并恢复了领地,笃慕的三个儿子不服,设计抓住了巡视的阿格依喾,这时长子言抓来杀之;次子言抓来捆;幺子言抓来问。见之情形阿格依喾坦言:你们抓的不是凡人,我是天神恩梯古旨的使者,天神恩梯古旨将开九个海来淹没人间,现已派天兵天将来了,于是三子问使者该怎么办?使者阿格依喾讲:笃慕的长子是个贤能的人,应该用金子和银子来造厢船住,将粮食及衣物、器具放在外面,牛羊等动物及农具放在里面(层);笃慕的次子是个美男子,应用铜铁来造厢船住,同样将粮食及衣物、器具放在外面(层),牛羊等动物及农具放在里面(层);而笃慕的幺子是个愚陋之人,应用铁杉树造个“个几”住,(“个几”汉意为木柜或厢船),将粮食及衣物、器具放在里面(层),牛羊等动物及农具放在外面(层)。说完使者阿格依喾就串到天上去了。 随后风云突变,洪水自天而降,地上的一座座高山均被淹没,笃慕的三个儿子因个人厢船的质材和负重不同,长子和次子被沉入水底灭亡了,唯有幺子因听从使者用铁杉树做了厢船住,并去了负重又将食物器具谷种放在里层,所以浮在水面活了下,这样人类才得以繁衍至今。
从以上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彝族的葬俗发展到过金银棺葬,铜铁棺葬和木船棺葬,也可清晰的看到这些棺葬与物质基础有关。据彝族老人们讲,金银棺葬是上层君王,铜铁棺葬是中层臣子,木船棺葬是下层百姓。但在人间洪水泛滥中,金银铜铁棺都沉于水底了,所以逐渐都选用了木棺。
木船葬(船棺葬):彝族的葬俗发展到木船葬(船棺葬),据说是和以上洪水泛滥一事有关,因为这是天神的安排。其次彝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生前做什么的死后也在另一个世界做什么。而且说人死有三魂,一魂守火塘,一魂过坟地,一魂上天堂。三魂如一魂相通相知,所以人们怕死后洪水再来,纷纷都用铁杉木、楠木做船棺存放在祖庙中,有的是将棺直接放在悬崖上。意为洪水来后可以不沉,也有魂归天之意(彝族史书也说人之初元‹灵或黎›来于天上,所以死后魂要归天)。
火葬(后船棺葬):彝族葬俗变为火葬,其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战争说。战争来时死亡无数,又远离人居,无法用棺葬,只有火葬后,回到故土再招魂葬之。二是瘟疫说。古时瘟疫来了比战争更可怕,最后连安葬人都找不到,因为人都成片死完了,而且还传染,后来人们发现只有用火焚才行,等到有条件时才招魂重新棺葬。三是秦定说。彝族人说,在上古君王时期彝族先民被秦军打败,君王临死时交待,死后肢解身体分别葬于五座大山,不能让人挖去焚之,若焚了将不能重生。这个秘密被秦军得知,并找到了两处挖去焚了,并定下彝人死后只能火葬,不然活焚。所以之后彝区都改为火葬,但事后都要招魂重葬。
不管以上那种说法是真的,在今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人,仍传承着人死了要弯屈其下肢,断其脊椎,并朝左躺。火葬后过三五年,家人要请大巫师(毕摩)将父辈的魂招回再葬。再葬时大巫师将魂招回,让其附在一扎了羊毛的竹根上,以制成“黎”代表死者,最后将“黎”装入一个比火柴盒稍大的棺内(用一节木整调而成,有棺盖),再配一些食物烟酒、谷物种子和家中不用的餐器具,由毕摩派一人将这些一起带到悬崖上存放。意为归天归祖,因为祖先曾崖居,而崖又离天最近。也有规避世人打扰之意。根据将“黎”装入一个比火柴盒稍大的棺内,送存山崖的习俗,我将其称为后船棺葬。从这里也可看出当时不能或不敢直接用船棺葬的因素,其次也有事后重新补办船棺葬意味。
从彝族招魂重葬中发现彝族曾经使用木船棺葬,而且现在还保存着许多与船棺葬考古中发现的相同或相近器物和习俗。下面再对船棺葬考古中的发现与彝族现存实物作个简单比较。
视死如生的习俗。在考古中发现,船棺葬的习俗是一种事死如事生的习俗,将死者生前所用的器物放在棺内,让其到另一个世界过同样的生活,从事同样的职业。从作船棺而葬的习俗看,应当有习水的传统。
这些和彝族人的习俗一样,彝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继续存在,而且到其祖先处生活,生前是民事调解(摩莎)的,死后也从事该行业,生前是巫师(毕摩或苏尼)的,死后也从事原职等。至于习水,我认为这与彝族洪水泛滥传说有关。
随葬器物对比,考古中发现器物种类繁多,有陶器、漆器、铜器、铁器,有酒具、食具、兵器、乐器、竹器,种子等等。而彝族对死者棺内外存放随葬品的习俗,现在也是在彝族招魂重新葬时才看发现。存放的物品多为生产生活用品和随身爱物,并有不将死者爱物随葬,死者的魂就会回来寻找,而后人就会得病的说法。所以生者都想办法做些相同的物品随葬,当然放什么,放多少这与经济实力有关。
特别要说的器物有三样,一是四川荥经船棺葬中发现的漆盒和青川出土的漆盒。它和现在彝族人用的“刳木”、“刳惹”,从材质、外形、漆艺上都相似。“刳木”在彝族中是在招活魂时,灵魂的暂存器。“刳惹”是彝日常的盛荡器具,从外形上看“刳木”、“刳惹”是相近的,从容积上看“刳木”小于“刳惹”。二是在船棺中发现从商代晚期以来流行于巴蜀地区的柳叶形剑。我所要说的是现在凉山彝族地区仍有柳叶形的刀具,如用于杀猪的刀是柳叶形的,若在刀后插一长棍也就可作兵器或围猎工具。另外,彝族特色防身比首都是柳叶形的,一般都称柳叶刀。三是蒲江发现的船棺内有种子。彝族人现在还在这样,在招魂重葬时要族一些谷种,有燕麦、荞麦、稻谷等。喻意是让死者带到另一个世界播种。
棺内器物上的文字是古彝文。在成都郫县柏树村出土的虎纹胡戈上有铭文,据考古发现蜀时表意和象形两种文字,但恰巧的是出土的战国铜戈上的文字被古彝文专家们识破,并确认为是古彝文。
另外,在发现的蜀字金文体上可以看到彝族的元素(如上图)。它就是彝族男人死后,在送火葬前的标准姿势。即:朝左躺,断脊椎,双手卷于胸,弯曲腿。有人称之为“曲肢葬”。该字如同现今彝族葬俗的直表,是一个活生生的彝族男人葬俗的刻画。
内外棺制与彝族史诗记载相同。在发现的船棺葬中,有一种为内外棺葬,即:在棺内再另置一个木制小内棺,以殓尸并置葬品,其他陶铜器物则放于内棺外。这就是彝族早期的典型船棺葬,如彝族史诗《勒俄特依•〈洪水泛滥〉》中,天神使者阿格依喾给笃慕的幺儿子武武说,要求其造个厢船来住,将粮食及衣物、器具放在里面(层),牛羊等动物及农具放在外面(层)。这其实就是彝族对棺葬的要求,只是后来因各种原因(人为、物力、财力、内外生存环境等)改变了,直到火葬后招魂二次再葬。
有着相同的色彩喜好。在船棺葬挖掘考研古中发现,出土的器物的色彩主要为褐、黄、红、黑,由其是陶器、漆器。而彝族因为对红黄黑三种颜色特别喜爱,被人形容为三色民族。这都体现在彝族的漆器和服饰上,喜欢用红黄黑三种颜色。从这方面看,彝族对红黄黑三种颜色的主推,是一种历史的延续。
船棺葬出土的大量器物中有楚、滇文化痕迹。在出土文物中有楚式铜敦,滇式铜兵器和尖嘴式青铜锄等。有的学者专家们认为是巴蜀人对楚、滇文化的吸收采借。我觉得不是吸收采借,而是共同传承着相同的文化元素。从现在的考研古上推测,夷(彝)人兴起于中国西南主要水系呈南北走势的区域(如云南一带),然后向外扩散(向平原地区腹地迁徙), 最后又退缩回西南地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各地,许多出土器物上的刻符或文字和彝族文字相似相同的原因。汉族史书记载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我们熟悉的“庄蹻入滇”;古蜀王子蜀泮(安阳王)南迁至今云南红河及越南北部一带,建都古螺,国号瓯雒,后被秦将任嚣、赵佗灭之等。
彝族有过光辉的岁月,但在几千年的溃散中被淡忘了,被埋没了,被曲解了,所以今天再来对考古中发现的进行探讨溯源时,彝人们总觉得似曾相识,即熟悉又陌生。就象以三星堆发现为主的古巴蜀文字,现在认为是古彝文,因为它和现存的彝文相似,并有相同的字,据说一些彝族老毕摩还能识读一二,说出意义与考古情境相符,但完全识读却不容易了。所以,要复原古巴蜀文明或文化,我认为可以到彝族的典故、传说、经书、史诗史料、宗教仪式、现存习俗中去挖掘,因为那里仍传承着彝族的过去和现在。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