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从尔比看凉山彝族的减防灾地方性知识

作者:叶宏 发布时间:2012-09-09 原出处:《彝博通讯》 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摘要]凉山彝族主要分布在地貌复杂、气候多样的西南山地。在对大自然的不断适应中,凉山彝族形成了独特的减防灾地方性知识,在尔比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些富含彝族减防灾地方性知识的尔比反映出川、滇大小凉山的自然环境,彝人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彝人对于灾害的预测和减防灾举措等,承载着彝人适应生境的诸多生活体验以及彝族传统文化中二元对立的宇宙哲学、天人和谐的自然观等。对于尔比的阐释和推广,有利于彝族减灾文化的保护和民族地区的社区减防灾实践。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尔比;凉山彝族;减防灾;地方性知识;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央高校在读博士基金“彝族防灾减灾地方性知识与当代实践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09SZXZJ34)的研究成果之一。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中国西南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凉山彝族自称为诺苏,是彝族最大的支系,主要分布在川、滇大小凉山海拔约2000-3000之间的山区。居住地形受到横断山系和大江的分割,形成了地貌的极大差异;由于地形切割的影响,气候垂直变化大,境内寒、温、热几种气候类型俱全,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历史上,凉山彝族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迁徙。如何适应气候的变化以及从高原、山地到坝区的不同生境,如何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是彝族先民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对大自然的适应中,彝族人民对天气变化规律进行长期观测,并由此形成了很多富含减防灾地方性知识的尔比。此类尔比“往往道出了一定地区的风云雷雨、旱涝湿干、寒暑凉热等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8],反映了彝人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以及适应所处生境的诸多生活体验。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已有的尔比研究中,学者们关注了尔比的来源、发展和变迁,并根据尔比所反映的内容纷纷加以整理、分类;或从审美和修辞等角度进行鉴赏和剖析。如木乃热哈将尔比分为三大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作为政治、家支、习惯法的载体,以及有关哲学、宗教、道德的表述等,并详细阐释了不同类型尔比的功能和性质[9];李秀清在对尔比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展了修辞等方面的探讨[10];瓦西罗曲则从性别的角度分析了尔比中有关彝族女性地位的问题,提出尔比是了解彝族社会历史和妇女生活地位的宝贵材料[11];沙马拉毅则较为全面地从尔比的产生、发展、分类乃至文学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地剖析[8][12]。迄今,已有气象工作者从气象学的角度对部分地区的谚语与短期天气预测方面的联系有过一些探讨,如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气象工作者蒋志聪就曾进行过凉山局部地区气象类尔比的整理和翻译[13]。但是有关尔比对于减防灾的意义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对汉文和彝文文献[i]中散见的含有彝族减灾地方性知识的尔比进行归类和翻译,并从民族学和灾害学的视角加以分析和阐释。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尔比中的减防灾常识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长期与大自然的对抗和适应中,彝族人民掌握了很多减防灾经验,在天气预测、灾害与农业生产等方面,彝族人民均有较高的认知程度,体现在尔比中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尔比与天气预测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比“ꂿꃋꋍꁈꀋꏲ, ꃰꊾꋚꊊꀋꋠ(天气若不好,人类没饭吃)”,揭示出气候变化对于彝人生活的直接影响。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彝族先民,无法获得来自现代媒体的天气预报。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物象变化,获得预测天气的相关经验。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比说:“ꃅꉩꃅꊸꉒꏂꄓꄟꊨ, ꃅꒉꃅꅂꆧꁨꅑꄟꊨ, ꃅꍵꃅꑌꇪꀮꂾꄟꊨ(天阴天晴,云彩来决定;夜黑夜明,月亮来决定;春天秋天,杜鹃来决定)”,很多尔比是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具体事项——风、云、雾、虹、霞等的变化,来对天气变化进行预测。比如,“ꁮꏒꒉꀋꊌ, ꆧꏒꒈꈬꀮ/ꁮꏏꒉꀋꑌ, ꆪꏏꒉꈬꀮ(日晕就没雨,月晕则下雨)”;“ꃅꃴꁨꆏꊸ, ꃅꈋꁨꆏꉩ(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ꎸꄓꄄꆈꐩ, ꁯꄸꉐꌦꌪ(早晨乌云密布,午后大雨如注)”;“ꎹꄓꁭꅐꅪ, ꁯꋒꉐꌦꌪ(早晨太阳红,午后将下雨)”;“ꃅꆳꀋꈤꆏ,ꂷꉐꑌꀋꈤ(风不停,雨不止)”;“ꃅꃴꄂꈩꆏꆲꁏ, ꁦꀑꉒꏣꆏꉐꐙ(天上云涌必起风,山头雾绕定下雨)”;“ꃰꐛꇁꂯꃰꌗꂴꆹꑟ, ꉐꐙꇁꂯꊷꈌꂴꆽꁏ(下雪之前雪气先来,下雨之前吹暖气)”,等等。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也有一些尔比是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物象来对天气变化进行预测。如:“ꉽꐯꁍꉱꃆꄔꅑ, ꏃꃅꂿꃋꊸꇁꇐ;ꑷꇤꃅꇴꑶꇓꏿ, ꃅꈯꉐꌦꁧꇁꇐ(锅底烟燃烧,上天将要晴;烟斗难点燃,天上要下雨)”等,说的是根据锅底烟等的情况来判断阴晴。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生态系统中的复杂变化,许多动物都能敏锐地感觉并做出积极的反映,比如某些鸟类、昆虫等的异常反映,能够较为准确地预示天气变化。彝族人民通过观察动物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等,创造出很多根据动物行为预测天气的尔比。比如,“ꁮꐩ(ꁯꄸ)ꊖꄩꑛ, ꉐꌦꃅꃴꃰ(蚯蚓地上爬,雨丝天空飘)”;“ꈭꇴꆏꃅꊸ,ꄀꀴꆏꉐꐙ(雁叫天准晴,鹰鸣降雨露”;“ꃰꐛꆏꈌꆠ, ꃅꅂꆏꈌꃮ(下雪狗儿欢,月夜狗儿叫)”等等。这类尔比总结了风雨、湿干、寒暖的气候变化在动物身上规律性的反映,有着相当宝贵的科学参考价值。[12](P.241)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是通过这些妇孺皆知的尔比,彝人能够对所居环境的天气变化进行预测,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行动反应,以消减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比如,在风雨来临之前,收拣晾晒的衣物、粮食;遇到“变天”,不出远门或尽快赶回家中等等。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尔比与生计发展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展生产要因时、因地制宜,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采取不同的耕作方法,以及其种和收的不同季节的规律性。[8]彝族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生产过程中以及丰收或歉收的事实中,总结出了气候与农作物生长的相关性,农作物生长发育和耕作的规律,掌握了最佳的种收时节。他们将这些经验用尔比的形式总结出来并加以传播,留给后人丰富的知识财富。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比如,“ꑋꅐꌕꆪꆏ, ꌠꆏꀂꀋꆏ, ꌠꈩꀂꀋꈩ(阳春三月,人休我不休,人逸我不逸)”;“ꃮꆪꍯꊪꃅꋚꈁ(猪月插秧,马料一筐)”等尔比说明,要抓紧农时,根据农时抢收抢种,使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充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ꑋꀑꉗꅐ, ꋅꀑꉙꐛ(春季上山牧,冬季下山牧)”,则指出要根据季节变化选择放牧地点。而“ꑌꑿꉘꇬꅉ, ꈿꏂꐧꇬꅉ, ꆿꍯꐦꇬꅉ(牲畜适牧于高地,荞子宜种于坡地,庄稼宜终于平坝)”等尔比,说明农业生产不但要因时制宜,也要因地制宜。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自然的规律与农作物等的繁殖生长及成熟收获息息相关。彝族人民喜欢用生动形象的尔比来说明气候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例如,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有这样一句尔比:“ꑿꆨꋒꒉꐆ, ꀋꁧꌺꃷꋠ; ꈌꆪꃄꐔꅑ, ꌺꍸꈴꀱꄉ(羊月水冲桥,父卖子来吃;猴月烧草坡,孤儿收欠荞)”[ii]按常理,羊月(农历二月)是干燥枯水季节,如果这时出现雨水过多,说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的生活将受到影响,产生“羊桥被水冲去”的现象就会严重影响收成,就会发生父亲卖儿子吃的饥荒岁月;猴月(农历三月)应是万物复苏、草木发芽的时候,还可以烧燃草坡,说明天干气温高,则会出现孤儿都收回欠粮的大丰收局面[14](P.27-28)。这句尔比也说明了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生产怕涝喜旱的特点。涝或旱会给彝人的收成与生活带来截然不同的局面,这是因为凉山彝族大多数居住在高寒山区,气温低、雨水多,就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气温高、雨水少,就会获得大丰收。正如尔比中说:“ꃅꇨꆏꋚꊊꃅꆓꆏꋚꈔ(天旱得丰收,天涝则歉收)”。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尔比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比中概括的知识和道理,大都是广大劳动群众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事实上,它们是简洁的隽语——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民间智慧的典范形式。”[15](p.116)尔比中有关减防灾的内容很多,充分反映出彝族人民对于自然的认知和适应,是经过世代彝族人民不断丰富、不断修正、不断验证的地方性知识,大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无论语言和内涵都表现出浓郁的彝族特色[iii]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尔比反映彝人的自然观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人主张认识来源于视、听、嗅、思等感觉思维能力对外界环境及事物的感受,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实践并对实践所得的认识进行总结。[16](P.250)他们在感受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的同时,对自然发生兴趣,逐渐形成对自然的认识和看法。彝族先民并不认为自然界是神秘莫测,不可掌握的,而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他们见到山、见到水,见到天空,见到大地,他们看到变化万千的自然界,感到新鲜和神秘,形成了最初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是对所处生境的反映,是一种以感性的、直观的、具体的反映为主体的意识内容,表现为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个观念认为,自然是人类的生存根基和最终归宿,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凉山彝族的自然观在毕摩经典、宗教文化、民间传说,习俗禁忌中均有广泛的表现。流传于民间的尔比,更是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凉山彝族自然观的生动再现。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尔比具有鲜明的地方性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比表现出较强的地方性特点。即,除了一些具有普适性的尔比可以作为常识外,多数尔比只适合一定的地区。因而在推广使用尔比的时候,要注意不同地区的气候、农时之间的差异。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尔比与彝人居住地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彝、汉居住的不同自然环境,尔比中有这样的表述:“彝族依山居,汉族傍水住”;也有“汉族靠森林居就亡,彝族临大河居就绝”。彝、汉两个族群因生存空间、居住环境不同,向来各自适应和调适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有道是,“ꁠꈪꆏꃄꋆ, ꇱꋓꆏꃄꅠ(平坝土壤肥沃,山脊土壤贫瘠)”。在大小凉山,彝人世居高寒山区,放牧和农耕成为其主要的生计方式,形成了一套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而当地的汉族则居住在河谷和坪坝地区,主要从事稻作农业,也形成了相应的一套生产生活方式。[17](P.61)不同居住地的差异,均在尔比中得到体现,成为族群边界的又一佐证。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尔比与彝族历法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很多尔比体现出与历法、节气、天气的相关性。如,“ꑛꆪꈭꊱꃹ, ꆿꆪꏮꁦꏂ(牛月入雨季,虎月处处黄)”;“ꏂꆨꃰꌦꃘ, ꑌꑿꌃꏜꈘ(羊月飘雪花,牲畜断口粮)”;“ꑙꆪꇪꀮꂿ, ꆺꑳꌺꋚꈘ(猴月布谷叫,家里闹饥荒)”,等。在上述尔比中出现了十二生肖与月份的对应——凉山彝族用十二生肖来记年、月、日,但由于地理隔离、闰月等原因,现在大、小凉山各地的月份属相名称不甚一致,有的以马月为正月,有的羊月为正月,或以猴月为正月、鸡月为正月、鼠月为正月等。因此,此类与历法有关的尔比,更要结合具体区域加以分析,切忌以片代全。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尔比中的借物喻理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比“ꃅꉩꃅꊸꉒꏂꄓꄟꊨ, ꃅꒉꃅꅂꆧꁨꅑꄟꊨ, ꃅꍵꃅꑌꇪꀮꂾꄟꊨ(天阴天晴以雾状分,月缺月圆以月亮分,春夏以布谷鸟分)”,意为万物都处于变化当中,事物的变化有其规律,要按规律办事。又如,“ꁦꀑꉒꈩꆏꉐꋒ, ꇉꅶꉆꐥꆏꈌꋒ, ꅔꐎꁬꃨꆏꐚꋒ, ꆺꑳꅪꐥꆏꌐꋒ(山顶雾绕会下雨,山沟有猎物会聚猎狗,平地花开聚蜜蜂,家中有女招亲家)”;“ꁧꐙꑍꏢꐯꀋꂪ, ꆳꇁꉐꆈꌌꇁꂪ; ꐦꐛꑍꂷꐯꀋꂪ, ꒊꃀꒈꌺꌌꇁꂪ; ꊈꌐꑍꁯꐯꀋꂪ, ꀋꃋꑮꆜꌌꇁꂪ(两个山脊不相接,却因暴风骤雨相接;两块平坝不相接,却因河流而相接;两亲家本来没瓜葛,却因儿女相来往)”等尔比,都反映出彝人对于因果关系和客观规律的认识。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ꁦꀑꉐꐙꇁ,ꇉꐤꆳꑟꇁ(山顶上下雨,风到沟里来)”,意为一地或人出事,会波及到其它地方或人。“ꃅꇴꃅꏢꅺꈨꇀꅉꈫ, ꃅꌈꃅꆗꑓꂿꇀꅉꈫ(打雷耳会听到,闪电眼会见到)”,意指任何事情都是无法隐瞒的,对应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一些尔比反映了事情发生之前会有预兆。比如,“ꁦꀑꉒꈩꆏꉐꐙ, ꃅꃴꄂꈧꆏꆲꁏ(山顶雾绕会下雨,天空云跑会起风)”;又如“ꁦꀑꉐꐙꆏ, ꆲꏂꂴꏭꇁ, ꃅꊭꎺꀑꈌ (山顶要下雨,旋风会先来,雷劈杉树头)”,说明即便在发生不吉利的事情之前,也会有一些预兆;而“ꃅꏂꆏꉐꑌ, ꊿꏂꆏꆐꑌ(天黄就落雨,人黄就有病)”,则是通过天气现象和人身体变化的类比,说出同样的道理。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作为凉山彝族地方性知识的尔比,有着鲜明的地方性,不但发挥着积累和传递减防灾经验的功能,也映射出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宇宙哲学和伦理道德。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研究尔比中减灾地方性知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区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尔比,始终发挥着传递彝族传统文化、教育训诫、启迪思想的作用。因此,对于尔比的搜集、整理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有利于民族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今,导致灾害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应对气候变化业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充要问题。尔比“ꑍꉩꑍꊸꃬꂊꋚꀋꅝ, ꈎꉩꈎꊸꌺꄂꍬꀋꊡ(阴晴交替鸡饱不思食,阴晴无常独子无早餐)”,说的正是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当天气变化遵循规律时,人类获得丰收;而天气变化无常时,即便是只有一个孩子,也无法养活。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人要与自然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人类要首先能够适应自然,进而理解自然,掌握客观规律,实现人文、科技和整个自然生态的有机协调发展。尔比充分反映出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对尔比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有利于推动我国广大民族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有利于民族减防灾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辞海》中说:“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作用。”[iv] 相当于彝族农谚的尔比,与彝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山川地貌、人们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以极其形象、精炼、诗化的语言形式表达了彝族人们对生存环境和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以浅显、明白的事物来预测天气的变化并传递生产实践经验;从内容到形式,总结了彝族社会特有的自然和生产实践的客观规律,构成了凉山彝族独特的减防灾文化。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97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上提出:人类必须从反应文化转变为预防文化。每种文化中都有适应所在生境的减灾文化元素。对于尔比的整理和研究将有利于彝族传统减灾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有利于民族地区社区层面的防灾减灾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何在社区层面上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活动,从而有效地管理灾害,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社区层面的防灾减灾,应当包含着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的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生活的大、小凉山地区江河纵横、气候多变,地质环境条件十分脆弱、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是地质灾害的最易发区。除台风外,寒潮、低温、暴雨、洪涝、阴雨、干旱、高温及大风、冰雹、雷电等几乎所有气象灾害都有发生,且常常多灾并发、重发。生存环境对于每个族群文化的形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流传于民间的尔比不但预测了彝区天气的变化,也对即将发生的灾害如洪水、地震等有所预测。如“ꆳꇁꉏꇨꆏ, ꑴꃀꋥꅉꎭ; ꒉꇨꃪꇨꆏ, ꋚꁧꑍꉙꏿ(风剧雨烈,房子难伫立;洪水泛滥,庄稼流失多)”;“ꉐꐙꇁꂯꆹ, ꆲꏂꂴꆽꄓ; ꒈꅐꇁꂯꆹ, ꒉꃴꂴꆽꐊ(降雨之前必起旋风,涨水之前必冒水泡)”;“地将震来牲畜惊,人将得病灵魂惊”等尔比。这些具有预警特点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层面的防灾减灾弥足珍贵。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语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尔比,相当于一部百科全书,它既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来源于实践的尔比,从古至今经历着发展、变迁和不断丰富。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对彝区社会生活的影响,尔比也像其它传统文化符号一样,面临着传承危机。而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自然和人为导致的各种灾害更加挑战着尔比对于现代性的调试。因此,研究尔比,关注尔比在实践中的变迁,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对于尔比中减防灾地方性知识的进一步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走进彝族文化那博大而又精深的精神世界,从而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探索民族文化与社区灾害管理的契合点,从民族文化和制度上考查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填补灾害研究的空白,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带给社区的影响,构建更加和谐安全的社区。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面临大规模地破坏自然之后带来的困境,如何将已有的人类经验和科学技术有效结合是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将尔比灵活地运用、更好地与社区相结合,与现代化防灾减灾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会对促进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积极的作用。 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先后多次组织专人对凉山彝族尔比进行搜集、翻译,如《凉山彝文资料选译3尔比尔吉》。20世纪80-90年代,凉山州编译局曾聘请专家将民间搜集的大量尔比进行整理、释义并集结成册。岭光电、杨植森、沈伍己等学者也都纷纷对凉山不同地区的尔比进行了搜集和释义。本文中的汉、彝文尔比大多引自于上述著作。但是由于尔比的区域性和民间性,目前仍有大量反映彝族思想观念和生活实践的尔比有待挖掘、整理、翻译和分析。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i] 根据当地彝历,马月对应农历正月,则羊月、猴月,对应农历二、三月。羊桥是指在冬、春枯水季节牧人为放羊方便而搭架的一种低矮的简易便桥。烧草坡,是指彝区有很多供放牧用的不长树只长草的山坡,为了使牧草长得好,牧人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一、二月间就放火烧山,把枯草烧尽,这样,到了三、四月份就能长出嫩绿的青草。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ii] 尔比的修辞与韵律具备着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本文侧重于探讨尔比在减灾中的意义,其文学性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v] 《辞海》(缩印本)第37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编. 尔比尔吉[Z] 凉山彝文资料选译31978.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杨植森编.凉山彝族谚语[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8.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李正文主编. 彝族尔比克智释读[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9.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凉山州编译局编.彝族尔比释义[M]1.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12.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凉山州编译局编.彝族尔比释义[M]2.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8.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 岭光电译.谚语.(上、下册) [M]. 中央民族语研所彝族历史文献编译组出版,19837.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选编.中国彝文典籍译丛[M].1.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11.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 沙马拉毅. 论彝族谚语[J]. 贵州民族研究. 198710.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 木乃热哈.论彝族尔比系统功能[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3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 李秀清.凉山彝语的格言谚语[J].民族语文.1985年第1.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 瓦西罗曲.凉山彝族“尔比”研究之一[J].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5.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 沙马拉毅.彝族尔比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月,总24卷第2.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3] 蒋志聪.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EB/OL.http://blog.lanyue.com/view/512/706027.htm2005-12-25.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4] 苏静.试析彝族尔比的功能[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月,第16卷第6.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 []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6] 王天玺、李国文.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4.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 陈国光.彝族“尔比”对彝、汉族群差异性的认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34卷(总第170期).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tle: The Local Knowledge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Nuosu Yis’Erby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uthor: Ye H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bstract: Nuosu Yis are located in Liangshan area of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 where geological and climate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During the adaptation to nature, Nuosu Yi People of Liangshan have summed up lots of local knowledge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ir proverbs called Erby. One can know more from Erby abou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big or small Liangshan Mountain, Nuosu Yis’ understanding on the climatic change, how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fe having been affected by disasters, and even Nuosu Yis’ local knowledge on disaster forecast. Erby reflect Nuosu Yi people’s life experience on adaptation to natureYi’s dualistic philosophy and their conception of nature about harmony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in Nuosu Yis’ traditional culture. Using and spreading Erby in a flexible and proper way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brilliant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s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nature, people and society.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ey words: Erby; Nuosu Yis of Liangsh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Local knowledge;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介绍:叶宏,民族学博士,玉溪师范学院讲师。2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所属专题:

凉山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