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盘江流域彝族海马舞研究
摘要:海马舞是北盘江流域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中,丧家女婿或女婿家请来的男性表演的舞蹈。关于海马舞的源起有戈阿楼说和孟获渡江说;海马舞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丧葬祭祀舞蹈,是祖先迁徙、征战和民俗生活的集中表现。
关键词:北盘江;彝族;海马舞;戈阿楼;丧葬仪式
北盘江古称牂牁江,珠江水系西江左岸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炎方乡马雄山西北麓,流经滇东北的宣威、黔西北的威宁、水城、盘县、六枝、黔西南的晴隆、普安、兴仁等县区,于贵州省望谟县蔗香双江口与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干流长449公里,流域面积2.583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居住有彝、壮、布依、水、蒙古、回等少数民族。海马舞主要流传于北盘江流域彝族地区,为彝族传统丧葬中的祭祀性传统舞蹈,在彝族传统葬礼中由丧家马郎(当地彝族称女婿为马郎)或马郎家请来的男性表演。
一、海马舞
海马舞,即吆喝马的舞蹈。它是彝族地区一种极为古朴原始的丧葬祭祀性传统舞蹈,主要流传于云南的沾益、宣威,贵州的威宁、水城、盘县、普安、兴义、兴仁等彝族地区中。海马舞的道具包括“海马”和“花棍马鞭”。道具“海马”是用纸和竹篾分段扎成,分为马头和马尾两部分。马头部分包括马头和颈部,马头顶扎红花或者白花,颈部配饰铃铛。马尾部分包括臀部和尾巴。“花棍马鞭”为竹棍或竹篾条制成,两端扎上红色或者白色花团。
表演传统海马舞时,一般三人一组,一人为牧马人,手持花棍马鞭,另两人扮演海马,扮马者将马头和马尾系于腰部,或仅将马尾系于腰部,两手捧着马头,似如骑马状。牧马人手持花棍马鞭,以各种姿态指挥着马儿跳跃和行走,马儿则随着指挥,伴着铃铛的节奏,模仿马的动作,时而向前快步奔跑,时而慢步缓行,时而昂首长啸,时而低头喘息,各种动作交替出现,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套路。
二、海马舞源流稽考
海马舞又叫耍马舞、嗨马舞,又因其道具“海马”为竹篾扎制,在当地彝族一些村寨也称其为竹马舞、篾马舞。海马舞得名据盘县鸡场坪彝族乡非遗传承人谢三国(县级传承人)讲,彝语和汉语皆称“海马舞”,主要是表演过程中竹马有飞跃、奔腾、起伏等动作,就像在马儿在“海”里一样,因此叫做“海马舞”。另外盘县柏果镇猛者水族有《海马的传说》,水族祖先看到雪白的骏马消失在海中,后辈去海边寻找骏马,骏马从“海”中腾飞而出,因此得名“海马”。①关于海马舞的起源,有一些不同的记载和传说。一说海马舞的起源与彝族英雄戈阿楼②之死有关。
彝族英雄史诗《戈阿娄》记载:《戈阿娄(一)》:自己动手子孙会发旺,自己做棺材埋下地狼不敢来,热热闹闹跳一场海马舞,就把棺材埋下土。[1]119《戈阿娄(二)》:如今办丧事,都要跳海马,死者骑上天,鬼神也害怕。能见戈阿娄,吉祥福气大,一代传一代,代代不忘他。[1]165《夜郎文化寻踪》记载:海马舞是彝族的传统舞蹈,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彝族老人。为抗击异族侵略,他带领彝族人民英勇战斗。老人死后,他的女婿马郎就编演了这个海马舞,以后就成为彝族用来祭祀去世老人的一种舞蹈。由三人表演,其中一人为指挥,另二人分别为马头、马尾。表演时,“马”在指挥者的指挥下,摹仿真马做出行进、奔跑、腾跃、躺卧等动作。舞蹈实际是再现了古代彝族游牧、征战的光辉历史。[2]戈阿楼开荒得宝,外人觊觎宝贝,举兵来抢宝;戈阿楼带领民众抗击外族,最后牺牲,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英雄戈阿楼,在其葬礼上跳起海马舞,追忆戈阿楼的英雄事迹。
一说与三国“孟获渡江”有关,相关记载有:相传三国时期有一支外敌要来侵犯彝区同胞的领地,英勇的彝族首领孟获为了保护彝族同胞的领地,率领着彝区的年轻人去应战反击。在孟获率领将士们赶路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大江,江水十分湍急,根本无法顺利渡江,但此时战事紧急,必须快速赶过去。于是孟获急中生智,命令部队砍伐了一些江边的竹子,用这些竹子扎成一匹匹的竹马,利用竹马顺利渡过了大江,一举击败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成功保护了彝族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捍卫了彝族人民的疆域。此后,彝族人民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歌颂伟大的民族英雄孟获,就模仿当年这场战役,扎竹马来跳舞,以跳海马舞的形式来充分体现彝族人民的英勇善战和勤劳智慧。[3]“孟获渡江”传说和戈阿楼传说都源起“战争说”,戈阿楼是英雄史诗中的人物,孟获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这两个传说都和彝族历史上的战争、迁徙、游牧养马生活息息相关。
还有说海马舞与彝族迁徙历史有关:相传,在远古时代,彝族先民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从云南出发迁徙,一路跃马扬鞭,披荆斩刺,开疆拓土,最后在贵州省西部定居,为了永记祖先这一历史功绩,彝族人民以舞蹈形式以示纪念。[4]这一传说和六盘水乃至乌蒙山区彝族先民迁徙路线和历史相互印证。彝族“六祖”(武、乍、糯、恒、布、默)在云南东川、会泽、昭通一带,在彝族“六祖”之父笃慕的主持下进行“六祖”分支,向不同方向迁徙,乌蒙山区的彝族文献和民间传说均记载着贵州彝族祖先自云南东川、会泽、昭通一带迁徙而来。
通过上面英雄史诗、历史传说以及笔者到部分彝族地区的田野调查情况来看,第一,海马舞是当地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中的祭祀性舞蹈。第二,海马舞在当地彝族传统葬礼中仅限于男性表演,一般是丧家马郎或马郎家请来的男性表演。第三,海马舞的来源是为了纪念领导彝族先民抗击异族侵略而牺牲的英雄。
另据彝族英雄史诗翻译者李明海在《戈阿楼》的注释中写道:戈阿楼传说是彝族历史上的领袖,因为他的功绩大,后代子孙都怀念着他。后世彝族死了老人,都要扎纸马,跳“海马舞”,超渡老人到天上去,和戈阿楼在一起。又据民间口头传说,说戈阿楼就是孟获,有一说又说戈阿楼是孟获的哥哥或弟弟。
至今彝族死了老人,都拿白纸扎海马,跳海马舞,这样,死者就能骑海马,到天上和戈阿楼在一起。③《盘县特区志》记载:彝族叙事长歌《戈阿楼》不仅流传于区境,还流传至云南省的富源、沾益、曲靖等彝族地区。[5]《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贵州彝族卷(毕节地区)》“哭戈阿娄”条记载:哭戈阿娄彝语东部方言叙事诗。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兴义、兴仁一带。诗中叙述道:战争中难免死伤,战死沙场的都是百姓之子,戈阿娄很难过,不战呢,要伤自己的百姓,战吧又死许多无辜的官兵,当彝兵再次获胜时,戈阿娄积劳成疾而死。彝家男女老少,山、海、古树都为其哭泣,哥摩倒阿西率领大家为老人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并继承父业,号召大家永远保护美丽的彝山。[6]在北盘江流域的彝族地区,传统丧葬仪式上都要扎纸马及其表演海马舞,这与彝族英雄史诗《戈阿楼》及叙事诗《哭戈阿娄》记载可以印证,这充分说明当地彝族丧葬仪式中表演的海马舞,源于彝族后世对英雄戈阿楼的纪念。他们丧葬仪式中的传统海马舞为三人表演,一人为指挥,手执花棍马鞭,另两人扮马,表演时主要靠摇晃马头,让马铃铛的声响节奏不断变换,配合着舞蹈动作和姿势,展现舞蹈的气势恢宏和场面的激烈。
另外,受彝族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北盘江流域其他民族的丧葬仪式中也有海马舞的表演,如盘县柏果镇猛者村水族丧葬仪式中表演海马舞,并有《海马的传说》讲述海马舞的起源。盘县羊场乡布依族丧葬仪式上,马郎(女婿)来上祭时,在丧家表演跳脚舞的同时,马郎家也表演海马舞,布依族丧葬仪式中的海马舞仅作为跳脚过程中的一个缓冲和插曲。除此之外,南盘江流域蒙自、开远、弥勒等地的彝族(自称仆喇或濮拉颇)流传有祭祀娱神的“莫情灿”(即篾马舞),专为丧事表演。传说古时,仆喇有火葬俗,须用马将死者遗物(生前用过的衣服、被盖之类)驮到葬场随死人一起火化,意思是让其带到阴间去享用,自传入“篾马舞”,后来木棺葬也沿用此俗。就不再用真马驮物了,而以此舞表示娱鬼送葬。[7]这与北盘江流域流传的“海马舞”起源及功能,如出一辙,同工异曲。但滇西北大理、洱源、云龙、鹤庆等地彝族、白族流传的“耍竹马”和“高跷竹马”,与北盘江流域流传的“海马舞”是否有关系,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三、彝族民俗生活中的马
民俗生活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它是一个民族或区域内群体文化的一部分,是族群的集体意识。“民俗生活是民俗主体把自己的生命投入民俗模式而构成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生的基本内容:婚丧、起居、休养生息,民俗组成了人生的活动基础。”[8]145这些民俗事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北盘江流域彝族“海马舞”是他们传统丧葬仪式中重要的祭祀性舞蹈,它不仅仅表现了彝族民众对英雄戈阿楼的崇敬和追忆,也是彝族先民游牧生活、征战生活、迁徙历史中与马一起生活的历史记忆。彝族英雄或首领率民众抵御外敌,英勇无畏,缅怀英雄的光辉业绩。
彝族先民早期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迁徙,不断迁徙游牧,进入乌蒙山以后不断定居。《西南彝志》记载彝族先祖笃慕俄骑着马、赶着羊迁徙到洛尼山:先祖笃慕俄,自己牵着马,自己赶着羊,到了洛尼山,坐在那里了。[9]在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贵州)和《戈阿楼》里面记载了英雄支嘎阿鲁王、戈阿楼和他们的宝马一起生活、征战的记载。《支嘎阿鲁王》(贵州)记载彝族英雄支嘎阿鲁王有一匹飞龙马,他骑着飞龙马丈天量地,征战四方:天君策举祖,打开天箱锁,取出测天杖,打开天地锁,取出量地带,牵出飞龙马,赐支嘎阿鲁。
支嘎阿鲁哟,跨上飞龙马,领着八莫赫,斯里三力士,鲁朵三力士,也叫来跟着。[10]《戈阿楼》记载中的马:彝家青年好练马,一个追一个,多得数不完。马头戴着花,马尾拴着花,马鞭镶着花,马儿满身都是花,跑到山坡上,好像百鸟满山窜,好像花瓣满山飞。
马儿真精灵,像猴子一样,人骑就欢喜,跳起嘿嘿叫,一纵过高山,再跳过大海,飞腾在空中,像云彩一样。
人睡在一边,马躺在一旁。叫人人不醒,拉马马不起。老人已死啰!大家一齐哭。
从今天以后,无论是哪家,有老人过世,都要跳海马,纪念戈阿楼。大家都晓得,戈阿楼练马,能跨过大海,能飞过高山,好人配好马,打败狗皇帝。
彝家的子孙,要学戈阿楼,闲时多练马,有事好出阵。人骑马背上,篾帽头上代,背上插号旗,手拿打马鞭。两头都扎花,一跳一转弯,加紧来练马,加紧来练功,敌人若再来,就要杀冲锋。个个都象戈阿楼,彝家的宝石,海也淹不了,山也埋不掉!③北盘江流域及乌蒙山区,自古以来就是彝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彝族善养马,出产名马。乌蒙马、水西马、乌撒马等知名马出自该区域,西南名马大理马也是通过这一区域互市贸易贩卖出去的。秦开五尺道,北盘江流域与蜀地、中原相通,马匹、物资、来往客商、官吏、使者互相往来,西南蛮马进入中原。秦汉、唐代、宋元文献大量记载蛮马、云南马、大理马等。南宋时期,北方马道受阻,西南马市兴盛,西南名马大理马通过罗殿、自杞、特磨等贩运。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蛮马条记载:南方诸蛮马,皆出大理国。罗殿、自杞、特磨,岁以马来,皆贩之大理者也。龙罗张石方五部蕃族,谓之浅蕃,亦产马。[11]《宋会要辑稿》:“广西买发纲马,多是西南诸蕃,罗殿、自杞诸国。”[12]罗殿、自杞、特磨就是今天南北盘江流域的滇东北、黔西北、黔西南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彝族聚居区。当然,除了大理马,水西马、乌蒙马、乌撒马也是互市交易的重要马。马是西南地区尤其是北盘江流域彝族的重要生产资料,家家养马,人人爱马,马与彝族生活息息相关,是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和劳动帮手,北盘江流域彝族最喜爱的山歌也是人背马驮来的。④“民俗生活是生活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成员按既定方式对生活文化的参与。生活文化是集体积累的精神财富,民俗生活是个人的现实存在。”[8]145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一种来自于民间,传承于民间,规范于民间,又深藏在民间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因此在民俗生活的葬礼中有扎纸马、舞海马等,这充分表现了马在彝族民俗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彝族传统葬礼中扎纸马,让死者不死的灵魂骑着马回到祖先发祥地,过着牧马养羊的生活。《戈阿楼》追忆祖先戈阿楼骑着战马征战四方,带领彝族不畏强暴,顽强斗争;男人们(马郎)舞起海马舞,让死者骑着海马,升到天上,与祖先戈阿楼在一起。
四、海马舞的保护与传承
云南宣威是目前最早开展彝族海马舞保护与传承工作的。1956年3月,宣威县宝山区太和乡(今宣威市宝山镇太和村)彝族民间艺人整理了当地流传的耍马舞,编排为《海马舞》,还参加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汇演,并获三等奖。[13]另外黔西南州普安县于2009年申报了彝族传统舞蹈“嗨马舞”,并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海马舞进入官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除此之外,盘县鸡场坪彝族乡鸡场坪民族中学一直开展着海马舞的校园传承活动,在2009年参加“多彩贵州”原生态舞蹈大赛和贵州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向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展示了北盘江流域彝族海马舞的风姿。
通过文献梳理、故事文本比较和田野调查,发现海马舞主要流传于北盘江流域,但目前保护和传承现状令人堪忧,云南宣威、沾益、富源等彝族村寨,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彝族毕摩文化活动越来越少,并有些彝族村寨的毕摩文化活动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彝族传统丧葬文化难以传承,传统丧葬仪式中的海马舞更是鲜为人知。在云南沾益(炎方乡卡居村)、宣威(普立乡卡腊卡村)、富源(营上镇雅宗村)等彝族村寨中,彝族同胞都没有听说过或见过海马舞。贵州盘县、普安等地目前仅有部分乡镇还流传有海马舞,因此加强对海马舞的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迫在眉睫。鉴于此,对彝族传统海马舞的保护与传承特提出如下建议:
1. 探索跨行政区划多方协作机制
如前述,海马舞主要流传于北盘江流域彝族地区,我们可以突破行政区划,探索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可成立北盘江流域海马舞保护与传承工作小组,联合云贵等海马舞流传地区相关单位进行申报国家级或更高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海马舞有更大的保护和传承及展示空间。
2. 加大对彝族“海马舞”的研究
目前关于海马舞的相关研究还是空白,亟需开展海马舞的田野调查和视频记录。可以在北盘江流域海马舞保护与传承工作小组的基础上,建立彝族海马舞研究中心或北盘江流域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加大海马舞或北盘江流域彝族文化研究,为海马舞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打下基础。
3. 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
目前省级及其以上的彝族海马舞传承人仅有一名,即第三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安县毛大龙,因此加大传承人挖掘和保护工作是传承海马舞的关键。借助跨行政区划非遗保护与传承机制,深入挖掘海马舞传承人,保证海马舞流传区域每个县有一名传承人,在海马舞保存和传承较好的地方建立传习所,给予传承经费,积极推动海马舞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4. 原真性保护与多元化传承
目前流传的海马舞表演不分场合和时间,男女均可参加,已变成彝族休闲娱乐、歌舞、康体及其对外宣传彝族文化的舞蹈,展示彝族丰富的歌舞文化。彝族传统丧葬习俗的流失,彝族丧葬仪式中很少见到海马舞。因此挖掘与抢救、恢复与发扬彝族文化,恢复彝族传统丧葬仪式,是保护和传承海马舞的原始土壤,也是保护和传承海马舞的原真性。借助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构,开展海马舞的原真性保护与传承,借助数据信息,让非遗数字化保护,记录和保存有关海马舞原始数据和资料。除此之外,借鉴威宁板底乡铃铛舞校园传承的经验,积极推进海马舞校园传承、社区(村镇)集体传承等传承方式方式,也可将海马舞编排为广场舞,让更多人舞起海马舞,传承彝族传统舞蹈文化。
海马舞与当地彝族先民的游牧生活、迁徙历史、英雄史诗、互市贩马等息息相关。海马舞起源于北盘江流域流传的英雄史诗《戈阿楼》和《孟获渡江》传说,主要在丧葬仪式中表演,是彝族丧葬仪式中重要的文化因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流失,传统丧葬仪式及海马舞的传承岌岌可危,因此保护与传承海马舞就是保护与传承彝族文化因子。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注释:
① 海马的传说:讲述水族一位先祖,膝下三子均十分孝顺。一天,老人梦见一匹雪白骏马,能腾空,最后跑人海中。老人追之不舍,追到海边,醒来原系一梦。自此,老人心神不定,不思饮食。三个儿子再三追问原由,老人说出梦中所见。三兄弟为解父忧,决心找到此马,昼夜兼程数月后寻至海边,只见白马从海中腾出,在空中绕一圈后,回到沙滩上打滚。老三猛扑抱着马脖,死不松手,将马制服牵回。后辈人据此编出海马舞,因找海马时,夜间用灯照明行路,故耍海马时亦配上花灯。
② 因最早翻译整理的史诗文本记录为“戈阿楼”(《民间文学资料第二集》),本论文中除引用原文照录外,其余地方全部统一写作“戈阿楼”。
③ 中国作家协会贵阳分会筹委会,《民间文学资料》(第二集),中国作家协会贵阳分会筹委会印(内部资料),1959年,第126、151页。
④ 淤泥河山歌有唱:山歌出在淤泥河,人去背来马去驮,前头去了三十三匹马,后头还有九十九囤箩。
参考文献:
[1] 高昂.盘县彝族民间文学选[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2] 唐文元,刘卫国.夜郎文化寻踪[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201.
[3] 盘县文物与风情丛书编委会.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描述与研究[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284。
[4] 柳远胜.贵州六盘水市彝族辞典[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79.
[5] 李本良.盘县特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825.
[6] 陈乐基,王继超.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贵州彝族卷(毕节地区)[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560.
[7]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云南卷(上)[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286-287.
[8]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45.
[9] 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译,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西南彝志5-6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77.
[10] 阿洛兴德,洛边木果.支嘎阿鲁王(贵州)[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34-35.
[11] 周去非.岭外代答[M].北京:中华书局,1999:349.
[12] 何仁仲.贵州通史(第1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380.
[13] 孟德钢.宣威市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714.
原载:《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图片:来自互联网。
作者简介:陶波(1987-),男,云南曲靖人,六盘水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滇黔边区民族文化与民俗。郎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