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千年彝族诸葛营村的震后重建与旅游开发——地质灾害后村落发展的启示与社会学思考
摘要:云南楚雄方山诸葛营村在恢复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在政府倡导、村民自愿的原则下,大力挖掘弘扬诸葛文化及彝族传统文化,对民房进行统一规划改造,突出彝族“土掌房”建筑风格,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民族生态旅游,恢复重建后的村寨不仅诸葛文化和滇中彝族文化气息浓烈,还充满着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氛围,探索出了一种结合村情实际、村党支部+理事会+监事会+协会+服务队“五位一体”的民主管村模式,确立了乡村民俗旅游是村庄经济发展重点目标的震后重建与发展并重的新范例。
关键词:彝族村落;灾后重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新模式
近年来,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频繁发生,其影响之深重、危害之大,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和巨大的损失。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发生在四川省的6.1级地震给距震中仅十余公里的有千年历史的永仁县方山诸葛营彝族村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诸葛营村90%以上的民房严重受损,村民蒙受了惨重的损失。面对灾难,究竟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方山诸葛营村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在政府倡导、村民自愿的原则下,努力挖掘弘扬诸葛文化及彝族文化,对民房进行统一规划改造,突出彝族“土掌房”建筑风格,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民族生态旅游。恢复重建后的村寨不仅诸葛文化和彝族文化气息浓郁,还充满着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氛围,探索出了一种震后重建的新模式,堪称灾后重建与发展并重的范例。
一、方山千年彝族诸葛营村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方山诸葛营族村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永定镇太平地村,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着诸葛亮平定南中时驻军于此休整,后又留兵驻守并形成村落的传说。据此,方山诸葛营村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一)方山诸葛营村的地理气候与人口
方山千年彝族诸葛营村地处川滇两省交界要塞,昆攀高速、南永二级公路在景区山脚交汇,距永仁县城区16公里,距攀枝花市48公里,距元谋县城50公里,海拔2200~2377米,年平均气温11.9℃,面积15平方公里。1982年被列为州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5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目前正在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1]
方山诸葛营村位于方山之巅,有79户287人,其中彝族人口215人,占总人口的75%。如今的方山诸葛营村,已成为集独特的彝族民居,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神奇、秀丽、古朴、幽雅的自然风光为一体,堪称休闲纳凉的避暑地、养心健体的天然氧吧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
(二)方山千年彝族诸葛营村的自然资源
永仁,古称苴却,是出滇入川的要塞,东临金沙江与四川省会理县隔江相望,南同元谋县毗邻,西南和大姚县接壤,西北与丽江市华坪县隔江相望,北连四川省攀枝花市。县城永定镇居县境中部偏东,位于风景秀丽的西南古驿道上。这里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成昆铁路穿境而过,108国道横贯山腰,南永二级公路、永武、永攀高速公路在这里连接,使永仁变成“黄金大三角”和“三纵四横”公路网络的交汇点,成为滇西八州市北进四川的主要通道,是昆明、楚雄、攀枝花三个大中城市的枢纽,彝、傣、回、傈僳等各民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方山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林业资源。而且这里阳光灿烂,绿树成荫,高山峡谷,溪流潺潺,被誉为“出滇入川地,彩云阳光城,绿色生态县,民族风情园”,被称为“世界最大的乡村T台”。方山以一个“方”字区别于其他的名山,因其主峰四方平正而得名。山势雄伟,山中林木葱茏,清泉四溢,丰富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方山上树木葱笼,树龄近千年的古树木比比皆是;还有樱桃、板栗、核桃、梨、苹果等特色经济林果。目前,山林面积1.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为滇中重要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为云南松森林植被。乔木类主要有云南松、油杉、华山松、思茅松等47科140余种。灌木以白花杜鹃、马樱花、山茶、栎类灌丛为主;草本植物有旱茅、白茅、龙须草等。各种中药材133种,除乔、灌木药材外,尚有菌类药材5种,动物药材7种,寄生植物药材2种,藤本药材14材,蕨类药材6种,地衣类药材4种。此外,该区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野生兽类有蟒、巨蜥、林麂、穿山甲、岩羊、野猪、林麝等60余种;野生禽类有白腹锦鸡、雀、鹰、喜鹊、画眉等数10种;水生动物有细鳞鱼、木头鱼、马鱼、石巴子等等。[2](P12)险峻、古朴、幽雅秀丽的山势,加之漫山遍野的珍禽异兽、森林植被,使这片地处金沙江上游的森林很好的发挥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千年彝族诸葛营村位于方山之巅,是四川省攀枝花市高温地区和元谋热坝、永仁低热河谷唯一的避暑胜地。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年均气温12度。即使在盛夏季节,距方山60公里的渡口市和不远处的元谋县城气温高达38度时,山上仍然保持在17度左右,故有“清凉世界”之美誉,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
(三)方山千年彝族诸葛营村独特的传统文化
关于诸葛营村的历史,在民间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些传说都与地方历史和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1.佛教文化——靖德寺的历史
佛教文化在这里具体体现为寺庙文化,寺庙文化又通过寺庙为载体来传播。以靖德寺为例,靖德寺位于方山之巅的立象峰上,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元延佑三年 (1316年),由方山佛教开山祖师岭南禅师创建。民间传说中,一位半仙游方禅师名叫岭南,为了寻找一块可供其修炼的福地,云游四方。一天,他来到苴却北面的一座高山,紧靠金沙江,山顶形同桌面,故称此地为方山。这里悬崖峭壁,古木参天,泉水汩汩,奇花异草如茵似锦,龟在这里安家,鹤在这里栖息,是一方佳境福地。半仙决心在这里建寺修行,但这里是高土司的地盘,须征得他的同意方可。当半仙向高土司说明来意,土司深知方山乃“藏龙卧虎之地,龟鹤延寿之山”,不想让半仙在山中建寺,便故意刁难,要半仙给他治理山下狂风为建寺条件。因高土司在山下有大片土地,每年粮食成熟时都要被妖风卷走。半仙用道术镇住了妖风,又用金钵罩住了乌龟精,将其变成石乌龟。但高土司仍不愿让其在方山建寺,想用金银打发了事。半仙说:“金银我不要,只要一块宅基地。”高土司问要多少地可作宅基,回答只要一袭袈裟大小即可。高土司终于同意。哪知禅师脱下袈裟,向空中抛去,顿时变成一朵彩云。彩云罩住了整个方山。高土司只好将方山让与半仙建寺。因此,寺庙依山傍箐、气势磅礴、建筑风格有南诏大理遗风。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共有三重佛堂 (大雄宝殿、金刚殿、藏经楼),9个天井,大小房屋36幢126间,佛像108尊,寺僧曾达800名。每年3次佛教盛会 (观音会、太子会、月光会)期间,川、滇、黔诸省香客云集方山,终日钟鼓声声,庄严肃穆,青烟缭绕,如此鼎盛长达600余年。清咸丰九年 (1859年)寺院遭火焚,清光绪年间,永仁著名泥塑匠人夏顺武应乡贤之聘,以3年零4个月的时间进行了修复,民国十二年 (1923年)重建。后来,整座寺院建筑毁于“文革”。1992年,靖德寺原址重建。现在已建成的靖德寺,占地37.68亩,有天王殿、金刚殿、大雄宝殿,大小佛像18尊,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寺内有古柏、青冈栎、滇楸木、孔雀杉等元、明时期种植的国家级保护植物数百株,是滇中地区著名的佛教寺院。
2.服饰文化—— “赛装节”的传统
彝族赛装节早就闻名中外,相传已经有1340多年历史,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文化,被誉为最远古的“时装秀”。赛装节期间,盛装的彝族群众汇聚于此,服饰绚丽独特,绣品色彩斑斓、搭配大胆,无论是鸡冠帽、满襟衣、灯笼裤、百纳鞋,还是齐膝的围腰都缀满了马缨花、山茶花等图案,原生态文化浓郁厚重。所以,堪称当今时装赛鼻祖的“赛装节”是彝族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展示的盛会,是中国彝族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彝族服饰展示,还有流淌千百年的“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体现彝族同胞普通生活的“赛歌”、“打跳”、“三道酒”等民间歌舞、传统饮食展示。
彝绣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也是彝族女性文化的传承载体。赛装节与彝族妇女刺绣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赛装节为彝族妇女刺绣的展示提供了活动舞台,彝族妇女刺绣又为赛装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服饰,两者缺一不可。彝族刺绣具有种类繁多、色彩斑斓、做工精细、装饰复杂等特点,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彝族妇女的绣品构图多样,而且均源于自然,是人们对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山川河流、藤萝花草、飞禽走兽、以及马樱花、山茶花等自然物,进行概括、变形、夸张,采用挑花、扣花、十字绣、平绣等手法, “点、线、面、角”相互交融在一起,将艺术化成了一件件艳丽多姿的刺绣服饰,一件彝族刺绣服饰就是一个大自然缩微景观、一个梦想驰骋的天堂,是一个典型化的物我相忘的结晶。在彝族刺绣服饰中,你很难找到两件完全相同的服饰,哪怕是同一个人绣出来的也不相同。
每年正月十五,“赛装节”在方山彝族聚居区如期举行。[2](P9)赛装场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附近的彝族群众和成千上万的游人汇聚于此。节日期间,彝族人民身着盛装,参加独具特色的彝族服装展演、彝族美食、彝族民间体育竞技、商品交易会、文艺演出和篝火晚会等。
3.历史遗存——名胜古迹的魅力
方山诸葛营不仅风光秀丽、自然景观丰富,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名胜古迹。
诸葛营遗址。诸葛营遗址位于方山东麓,望江岭以北的马鞍山巅,海拔2338米,它的东北面临山崖,可俯视金沙江及其渡口,西南面地势开阔,直达方山腹地。公元225年,南方蛮人叛乱,诸葛亮亲自率兵4万余众,平定南中。 “五月渡泸”(金沙江)后,军中士兵大都中暑生病,诸葛亮便在方山安营扎寨休整近一个月,据传七擒孟获中的第二擒就发生在方山这一带。诸葛营就是当年诸葛亮在方山安营扎寨留下的遗迹,[2](P27)虽经千年风雨浸蚀,但营盘残痕仍依稀可见。遗址分三道城墙,刚好扼住古驿道之姚嶲道咽喉,墙外有壕堑,虽年久失修已基本淤平,却印证了诸葛营的历史。1987年9月,永仁县政府把诸葛营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该遗址又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珍珠滴水岩。珍珠滴水岩位于方山南部仙人谷中,周围森林茂密,古树虬结,藤葛牵缠,泉水自山岩涌出,飞流直下,溅起万斛珍珠。若遇夏秋时节,山水大增,则瀑布泉流水跌入岩下深潭,一片轰鸣,震耳欲聋。潭上水雾升起,在阳光照射下现出道道彩虹,蔚为奇观。
孔明洞。孔明洞位于方山南部仙人谷中,深不可测,洞中有很多岔洞,走一段便会有两个乃至数个岔洞,沿洞向前行,能看到清水塘、石台、石雕、石灯台。传说当年诸葛亮曾在洞内绘制布阵图,作出重要战略决策,故称“孔明洞”。诸葛村人说,曾有人在洞中走了一整天都走不到尽头。一次人们放一条狗进洞,第二天却看见狗从山那边的攀枝花平地镇出去。
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连接滇川藏的古道,位于冢三塔下方,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等高脂肪类为主食,而内地盛产的茶叶可以分解脂肪,但藏区不产茶,内地却需要大量的骡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了这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方山上留下的这段便是连接滇川藏线的必经之路。
二、方山千年彝族诸葛营村的灾后创建及旅游资源特点
永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由于区位和历史的造化,受金沙江文化、滇池文化、洱海文化、中原文化、巴楚文化的熏陶,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多种多样的宗教信仰,同时也保持和发扬了地方特色和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后,地方政府和村民结合历史、自然资源,准确定位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探索出了村落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一)方山千年彝族诸葛营村的受灾和重建情况
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四川会理、仁和交界发生6.1级地震,方山诸葛营村距离地震震中仅10公里,地震使该村90%以上民房严重损毁,41户680余间民房倒塌,73户340间民房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96万元。突然袭来的地质灾害给千年宁静的方山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人民群众损失惨重,本已初具规模的方山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受到严重破坏。
但是,诸葛营村的村民们没有被灾难吓倒。全村上下努力抓住恢复重建机遇,把全部的希望投入到了建设美丽新家园的过程中。2008年9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慰问受灾群众时,针对方山源远流长的诸葛文化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作出了结合地震恢复重建,把诸葛营村建设成“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的重要指示。[3]
据中共永仁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永军介绍,为了推动诸葛营村更好更快地由过去自给自足的农业小村,转向以特色农家乐为主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永仁县对全村村民进行了服务礼仪的培训,进行了感恩教育、致富教育和公德教育,以期从发展观念上根本扭转以前靠天吃饭的意识,树立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地方政府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的营销上实现新突破;与绿色经济庭院建设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新突破;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在挖掘传统历史文化上实现新突破。
经过近两年软、硬环境打造和建设,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再是2008年地震后的断壁残垣,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彝族风情的农家小院,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多姿的人文风情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2010年5月1日开村后,一个月便接待中外游客8.5万余人,村内农家乐旅游服务收入达24.5万元。同时方山景区旅游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带动,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方山景区在重新开放的一月内,旅游服务收入达到近50万元。
(二)方山千年彝族诸葛营村的新颜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初具雏形,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完美结合。新建成的民居“土掌房”为砖混结构,墙外壁画有彝族风格的虎、牛等崇拜图腾,采用了彝族同胞最喜爱的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绘制。为了改善村民生活和旅游环境,诸葛营村采用“人畜分离”的建设模式,并发展了特色养殖业。村庄里的道路两旁,种着苹果、樱桃、核桃等果木,每条道路绿化风格都不一样,透着浓浓的彝家田园绿化风格。开放通透的彝家小院内外,种着绿色无公害蔬菜。18户热情、淳朴、好客的彝家农家乐,每天可接待游客住宿500人,容纳2000多人就餐。融旖旎秀美的乡土风光、绚丽多姿的彝族风情、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清新宜人的的自然气候于一体的“中国彝族第一村”——方山诸葛营村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成为川滇大通道旅游线路和云南北大门旅游布局中的新亮点。
(三)方山千年彝族诸葛营村落旅游资源的特点
以历史遗存和民间传说为载体的诸葛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相融共生。关于方山诸葛营村的来历,自然与诸葛亮传说相联系。据说在诸葛亮南征之前,方山森林茂密,野兽出没,人迹罕至。建兴三年 (公元225年)诸葛亮击溃方山望江岭天险的孟获守军,派人在此屯垦把守之后,先民们一边开垦土地,一边戍守哨卡。此后,虽然有部分人四处逃生,营垒荒芜,但留下的少数人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繁衍生息,顽强地生活了下来。作为镇守滇川而形成的一个自然村落,现仍遗留有部分当年的生活用具和物品。明朝中后期,又迁来一批人在此定居,使该村逐渐发展起来。因这里原来以姓王的人居多,先叫王家村,后来又改称“诸葛营村”。如今,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比比皆是,村民认为村西南方的小山包上曾建有一座营垒,是诸葛亮守军的烽火台;在方山通往大布乍的险要之处,残留至今断石残埂便是蜀军的另一营垒遗迹。
诸葛营村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灵关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诸葛村旁的七星桥存有古驿道马帮往来的遗迹,村东的望江岭上有当年观察敌情的烽火台遗址,日出时万水千山烟波浩茫,日落时晚霞绚烂夕阳无限,为方山第一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诸葛历史文化与彝族传统文化、佛教文化交融共生。通过灾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的建设,不仅使当地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的“特”得到充分体现,而且使诸葛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得到展示。包含彝族文化元素的“土掌房”,运用壁画形式将三国历史传说尽情展示的墙体文化,以及诸葛烤鱼、诸葛全羊汤等突出三国文化特色农家美食,显现着丰富的诸葛文化内涵。就连村内的众多休闲娱乐项目也与三国历史传说紧密联系。如今的诸葛营村,诸葛文化的烙印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墙,还是现代设计中的建筑、雕塑、壁画、广场景观,都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座千年古村的沧桑岁月。
古代民居与彝族传统土掌房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文化。诸葛村村民住房多为清朝时期建盖的石头房,相传是按照当年诸葛士兵用石头垒起房屋的工艺建造。墙体全部以石头为基本材料,有的用毛石块堆砌而成,有的用加工精细的条石砌成。石墙青瓦,质朴简洁,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审美观的融合,石头房逐渐与彝族土掌房相结合。震后新建的“土掌房”或是砖混或是石混,墙壁绘有美观的彝族风格壁画和虎、牛等崇拜物,彝族最喜爱、最崇尚的“红、黄、黑、蓝”等主色调和火的元素尽融其中。
村中的石头房[4](P9),外墙墙体由50厘米长、30厘米宽的一块块本色石头砌成,不使用任何瓷砖装饰的墙面,里面的隔墙也大多是用小碎石砌起来的。因为石头采来时都是有棱有角的不规则形状,而要砌成牢固的墙面,必须是方方正正的造型。因此,墙面上每一块石头都是经过手工凿制加工后的作品。石头房建筑布局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水乳交融。用石头建盖的房屋,当地群众管它叫“经济适用房”,因为,石头可以就地取材,用石头盖房,比砖房花钱少,比土坯房结实耐用。用土盖不好看、不牢固,拿砖盖又贵,用石头,既方便又多。“石头房子不仅牢固,冬暖夏凉,而且永远不会褪色,时间越久会越好看。”用石头建造房子比砖头牢固,而且不需要再进行粉刷和瓷砖装饰。在村民院落中,除民居外,石头还被用来建造和制作附属建筑和家具用品,例如石墙、石桌、石凳、石磙、柱鼎石、石食槽、石窗户、石楼门、石飞檐、石磨、石碾、石碓、石井、石窖等,甚至一所石头圈起来的茅厕,都可以从中发现出美来。
在诸葛营村,穿过绿荫掩映、果木繁茂的田园,沿着蜿蜒曲折、造型别致的村间小道,可以看到一幢幢造型精致、古朴典雅、富有彝族“土掌房”建筑风格、开放通透的彝家庭院便展现眼前。一个广场、一面墙壁、一处飞檐、一张石桌都雅致古朴,透着诸葛文化和彝族文化的气息,展示着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氛围。
田园风光与彝族传统美食相得益彰的农业生态观光。由于气候适宜、水源充足,方山常年盛产桃、李、梨、樱桃、花红、枣、山楂、苹果、板栗、核桃等水果,按照成熟的季节不同,分为春园、夏园、秋园及冬园。春季桃李争妍,夏季枣花飘香、蜂蝶飞舞,秋季硕果累累,四季可赏花尝果。诸葛村出产萝卜、洋芋等数十种无公害蔬菜,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耕作方式,这些条件都使这里成为高山生态观光农业的理想场所。“方山萝卜万马羊,山猪火腿土鸡香,苦荞粑粑蘸蜜甜,五谷杂粮益健康”,方山诸葛村农家乐特色鲜明,[5]以原生态饮食为主,鸡猪牛羊、蔬菜水果等均为村民自种自养,风味独特,加之依山傍水的旅游景观,可以使游客在欣赏到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体会淳朴敦厚的田园风情,享受到吃、玩、观、赏全方位的周到服务。
目前,依托旅游资源,诸葛村正在打造“观、览、寻、品、购”一条龙的旅游特色。“观”彝族风情,民族节日火把节、赛装节展现原生态之美;“览”金沙江雄姿;“寻”佛教古寺和三国传奇故事和历史遗迹;“品”彝族全羊汤锅、糯米血肠、燕麦炒面、脆嫩仔鸡、苦荞粑粑、火烧洋芋、坨坨肉、豆生、永仁凉粉、烤全羊、烤乳猪、树花等特色美食;“购”苴却砚、彝绣、橄榄油、菜油、块菌酒、蜂蜜、核桃、永桥酒等名特产品。[5]
三、方山千年彝族诸葛营村重建经验的启示
云南是地质灾害如地震、洪灾、泥石流、冰雹、旱灾等多发地区,但以前很少有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对其进行系统的民族学、社会学的调查和理论研究。国内外自然科学家对于地质灾害的研究开始较早,我国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曾经关注过灾害发生的原因、损失评价、预防对策、减灾评估等[6-8]。国外社会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他们研究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对于政治和经济的影响。[9]人类学、社会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自然灾害与人类文化、人的行为和社会组织关系的研究。认为灾害是自然环境的基本元素和人类系统的结构特征,不再像传统的观点那样把灾害看成是一种极端不可预见的事件。[10]因为,人类所属的自然生态系统又并非完全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与运行是由其内在的规律支配着,系统内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必须遵循这种内在规律的规范,一旦某个部分偏离了这种规律(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必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衡,进而影响到其他组成部分的正常运转状态。[11]因此,要重视对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制度调整、合作模式和冲突,对灾害造成的社会后果给予关注。[12]有的研究灾区的恢复重建方法和政府角色,[13]以及灾害造成的损失;[14]有的以事实为研究案例,对地质灾害与人类文化、社会组织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提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治理过程不是一个纯自然的现象,而是与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文化相互关联的。灾害能够导致人类文化的变迁,而人类文化也能够回应灾害并形成应急机制和预防手段。[15]如针对泥石流灾害,必须采取24小时预警监测、退耕还林、沼气池建设等措施;有的学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地质灾害进行研究,认为应对灾害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群众参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才能在地质灾害重新建设过程中能够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村落的环境、村民的居住条件,村落社会组织在恢复重建中的作用,以及村落发展的模式。然而,各地的自然灾害类型不同、发生灾害的情况不一样,民族不同,应急机制和重建方式也不一样。以千年彝族村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索地质灾害后少数民族村落重建的经验。
方山诸葛营村是“8.30”地震受灾较重的村民小组之一。地震灾害发生后,县镇党委、政府对该村进行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科学定位。围绕民宅及原有建筑重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等5个大项目39个子项目展开提升打造工程。目前,投资490万元修建的福山草堂至诸葛营村4.469公里公路已建成,使入村四级公路增至2条,形成了环线。全村建设了79户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彝族“土掌房”,改造了别具特色、田园风格的庭院绿化美化,实行人畜分离的特色养殖,大力推行节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的运用。望江岭、诸葛营遗址、比丘尼塔、响鼓箐、靖德寺、小长城为主要内容的景点,正成为吸引四方游客参观旅游的磁石,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引擎。
通过对诸葛营村震后恢复重建全过程的考察,可以对受地质灾害影响地区的社区发展提供以下有益参考。
第一,坚定信心,紧抓机遇,科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面对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诸葛营没有被困难吓到,而是重燃了生活的信心,把全部的希望投入到了建设美丽新家园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地方党委政府紧抓机遇,化被动为主动,科学定位,明确了以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为着力点,利用方山诸葛营村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旅游业,全力将方山诸葛营打造为中国彝族第一村的特色定位,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永仁县委、县政府对诸葛营村建设进行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科学定位,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编制完成《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恢复重建修建性详规》。
第二,创新观念,更新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明确发展目标。
千年彝族诸葛营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发展理念是:紧抓重建机遇,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树品牌”的目标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建设要求开展工作,着力把诸葛营村打造为“华夏彝族第一村”、打造成门户名片。在此过程中,该村坚持“灾后重建+民俗旅游+民主管村”的发展模式。与一般的村庄建设相比,诸葛营村的恢复重建有其特殊性:村庄重建过程中,政府投入大量经费,为建设工作提供了资金基础;大灾导致村庄建筑损毁90%以上,为重建改造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同时,诸葛营村党支部认真总结研究,结合村情实际,形成了村党支部+理事会+监事会+协会+服务队“五位一体”的民主管村模式,确立了乡村民俗旅游是村庄经济发展重点的明确目标。
第三,培植产业,树立品牌,完善软硬件环境,突出产业特色。
在政府的领导下,诸葛营人着力打造“华夏彝族第一村”这一村庄名片,让这一特色成为其旅游发展的亮点。同时,还利用村庄海拔较高,夏季凉爽怡人的特点,重点宣传其避暑的“清凉世界”。在产业培植中,永仁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广大群众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做文章,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该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结合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设,修复建设“土掌房”传统民居,采用砖混结构,墙外壁画有彝族风格的虎、牛等崇拜图腾,采用了彝族同胞最喜爱的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绘制。村庄内道路两旁种植了苹果、樱桃、核桃等果木,使每条道路都呈现不同的绿化风格。同时积极调动村民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把曾经的“鸡鸭院、脏水井、泥水道、露天厕”建设成了果木繁茂、特色浓郁、干净平整的旅游新村。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建设,全村79户农户住上了具有典型彝族风格的“土掌房”,装上了太阳能,喝上了自来水,铺上了水泥路,用上了卫生间,建立起了既不失传统特色,又具有旅游接待功能的农家乐和农家客栈。目前,村内开办了18家农家乐、37户农家客栈;继开村当日接待5万多游客后,开村的两个多月内,以“节假日”游和“休闲纳凉”游为主的生态旅游日渐红火,每个周末日平均接待游客2000人以上,日常接待游客300人左右。景区游乐设施趋于完善,有主题各异、富有特色的小景点12处。开办3.2亩以休闲健身,体验农耕为主的开心农场,推出了游客预购“生态猪”、农户代养、生态出栏的活动,轮作种植的萝卜面积达900亩,产值达100万元左右,樱桃、核桃、梨、苹果等特色生态经济林果年产值达20万元。
第四,健全机构,强化党建,转变管理模式,以丰富基层党建活动为载体。
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永仁县方山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有力措施,强势推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亲自挂帅,办公室人员从县纪委、县建设局、县旅游局和永定镇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抽调人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吃住在方山诸葛营村,保证了组织领导到位、时间精力到位。出台了永办通〔2009〕40号文件明确79户农户由79个县级部门进行“一对一包户”,一户一策,负责所联系农户民宅民族风貌的规划改造工作。通过机关联村联户,不断提升城乡共建和谐村水平。并通过现场会、村民大会等形式,推进项目进程。为保证县镇相关部门人员精力到位,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工作组驻村,加强各项工作落实督查力度,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个人将启动问责程序。
永仁县对方山诸葛营村党组织进行了优化,将村党小组升格为党支部,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建立了诸葛营村景区管理监督会、理事会及三个协会,成立了由党员为主体的文艺演出队、义务护村队,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永仁县围绕“民族文化促党建,支部建设兴发展”的理念,搭建融合民族文化元素的党员群众活动平台,引导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党在民族村落的亲和力。组建了彝族“三姨妈”礼仪队,对民间工艺品进行开发,以彝族“火把节”等各种节庆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表演。筹措4万元资金对110平方米的小组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完善,致力打造议事中心、服务中心、活动中心、管理中心为主的党建工作四个中心。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将青、妇群团组织纳入全村创先争优活动统一安排,发挥群团组织共创共建作用,实现创建成果共享。
第五,加大引导宣传力度,培树典型,大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项目实施初期,部分群众对民房民族风貌改造存在顾虑,支持配合程度不足,领导小组选择了思想认识到位、基础好的两户群众民房及诸葛营村小组文化活动室率先实行民族风貌改造,群众看到改造完成后的效果好,主动参与支持民房民族风貌改造工作,使工作得以快速推进。针对群众思想基础较为薄弱,思想素质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现状,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法律法规、集体主义思想等为内容的素质教育培训七场次,在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致富教育、公德教育、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三项教育”活动,培训群众560人次。
在典型培树上,紧紧抓住示范带动的重大推动作用,组织全体村民民主投票产生了纳世东等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3名党员旅游服务标兵,2户党员农家客栈,5户五好文明家庭,5户平安家庭示范户,2名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5户巾帼文明示范户,3名好公公,3名好婆婆,3名好媳妇,3名好丈夫,3名好孩子,21户十星级文明户,并召开创先争优评比表彰大会,对评选出来的各种先进进行命名授牌。通过树典型,学先进,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在村民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县级机关还结合自身优势,组织对村民进行培训,县人劳局、畜牧局、旅游局、妇联、政法委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15场次,内容涉及餐厅、客房布置,畜牧业养殖、导游知识、妇女维权、乡村旅游特色餐饮、旅游服务礼仪、行业服务标准等方面,通过城乡共建,村民文明素质和旅游服务技能得到提高,方山诸葛营村的软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总之,地震前“脏、泥、乱、差”的诸葛营村生活居住环境,经过两年多的地震灾害后重建,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初具雏形,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完美结合。新建成的民居“土掌房”为砖混结构,清洁、漂亮;为了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诸葛营村采用“人畜分离”的建设模式,并发展了特色养殖业。村庄里的道路两旁,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木,每条道路绿化风格也不同,透着浓浓的彝家田园风光;开放和谐的彝家院落里,种满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热情、淳朴、好客的彝家人,每天迎来国内外的游客。如今的方山诸葛营村,已经打造成为融旖旎秀美的乡土风光、绚丽多姿的彝族风情、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清新宜人的的自然气候于一体的“千年彝族古村”,成为云南北大门一颗闪亮的旅游明珠。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参考文献:
[1] 永仁县委县政府.关于永仁县方山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建设报告[R].2009-2.
[2] 石永祥主编.方山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传说[Z].永仁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2010-4.
[3] 李纪恒.深入方山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讲话[R].2008-9-23.
[4] 王洪仁.石头房[A].石永祥.方山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传说[Z].永仁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2010-4.
[5] 永仁县委县政府.永仁县方山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开村[R].2010-5.
[6] 邢永强.河南省泥石流发生趋势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7] 王学良.楚雄地区地震分布及发震的可能性分析[J].楚雄师专学报,2000,(3).
[8] 陈兴民,郭强.减灾非系统工程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9] Charles E.Fritz and Harry B.Williams,“The Human Being in Disasters:A Research Perspective,”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309,Spring 1957.
[10] Anthony Oliver-Smith,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Hazards and Disasters,”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25,1996.
[11] 王东昕.人与自然:20世纪怒江峡谷人地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2] WI.Torry,“Natural disasters,social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traditional societies,”J.Asian Afr.Stud,Vol.13:No.3,September 1978.
[13] 马国芳,纳灿辉.从云南自然灾害看地方政府的危机缓解[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5).
[14] 赵俊臣.云南灾害与抗灾防灾报告[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5] 李永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哀牢山泥石流为个案[J].民族研究,2008,(5).
原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8264网,摄影:月季花。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