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贵州彝文碑刻浮雕图案分析

作者:杨杰 吕技 发布时间:2023-12-07 原出处:《天工》2022年35期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DSC_9379.jpg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代,彝族在贵州地区遗留下来诸多彝文碑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以彝文碑刻中的浮雕图案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碑刻个例进行雕刻手法和内容的分析,总结彝文碑刻浮雕图案的特点。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文碑刻浮雕图案

浮雕是雕刻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指在平面上将需要雕刻的内容呈现出来,使之较原平面呈突出状。浮雕根据其雕刻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及薄浮雕等类型。浮雕多用于建筑、家具、墓葬、玉石等上,其作用以装饰为主,从其材质来看,有石类、木类、象牙类、金属类等;图案是为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方案,然后制成图样,涵盖了动物、植物、人物等种类。本文将浮雕与图案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即浮雕图案,特指以浮雕雕刻手法为基础的图案。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碑刻中的浮雕图案并不多,从笔者目前整理的资料来看,奢香墓、安李玉夫妇墓、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杨本忠夫妇墓、宣慰岩石刻、卷洞门岩刻这几例碑刻中有涉及浮雕图案。从雕刻手法上来看,主要有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技法,雕刻内容主要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神兽、建筑物等多个方面。从其所呈现的效果来看,既有雕刻精细、大气磅礴的美,又有简约质朴、贴近生活的一面。因笔者收集的资料有限,加上碑刻所处的年代不同,故仅就目前所整理的资料做一些个例分析。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形神兼备:奢香墓浮雕图案

(一)奢香墓历史

奢香墓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是水西宣慰使霭翠之妻去世后所遗留下来的墓葬。奢香墓曾经历了几次损毁与修复,最后于1982年修葺并被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作为洪武年间水西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在任期间主持修建了“龙场九驿”,打通了明王朝与贵州地区的交通往来,也因此受到了明王朝的认可和水西彝族民众的拥护。在她去世后,明太祖朱元璋曾遣使吊唁,封其为“大明顺德夫人”,其墓葬按正三品等级建造。据《明史·礼志》第十四卷所载,正三品墓规格为“三品天禄辟邪盖”“坟茔之制,三品,七十步,高一丈二尺”。五年后重新定制,三品坟茔不变,有虎、羊、马、望柱各二。从实地考察来看,符合正三品等级。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奢香墓浮雕图案

奢香墓因其建造等级为正三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故本文将墓碑以及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坟茔围石、围栏、石狮底座、华表、须弥座祭祀台等上的浮雕图案一并加以分析。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墓碑底座浮雕图案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墓碑底座为长方体,四面均有浮雕图案,雕刻手法为浅浮雕,图案包括龙、凤及几何纹样。正面浮雕图案为凤凰形象,左右对称,嘴部张开,仰头向日,整体呈S形,身体卷曲无爪,采用浅浮雕手法突出凤凰形象,身体内部有浅刻线条勾勒形状。凤头为仰颈、张嘴向日的动态,身体为曲线造型,内有螺旋纹,凤尾造型为带状弧形,一条卷曲,另外两条较为舒展。背面浮雕图案为老虎形象,左右对称,嘴部张开,头部略微仰起,身体舒展,呈流线造型,采用浅浮雕手法塑造双虎形象,身体内部有浅刻线条勾勒形状。头部造型简练传神,身体瘦长且内部有浅刻长线,与卷曲的尾部相连。石虎腿部及虎爪采用卷曲纹雕刻,无虎爪特征。四周为浅浮雕边框式几何纹样与植物纹样,左右对称。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坟茔“九板”浮雕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坟茔围石由“九板九柱”白石组成,“九板”即长方形浮雕板面,“九柱”即柱形浮雕。从雕刻手法上来看,所有的板、柱浮雕均为高浮雕。板浮雕的内容为龙与虎的变形图案,每板龙和虎的造型、动态均有所变化,象征着权力与威严。柱浮雕的内容由石榴、玉米、葡萄等植物以及杜鹃花、牡丹花等花卉组成,寓意富贵、多子多福。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浮雕图案位于坟茔围石正中,雕刻图案由一龙两虎及云纹组成,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龙、虎、云纹之间互有遮挡。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龙头为正面形象,位于正中间偏上的位置,极像人的面部。头上有突出的双角,龙额类似于人的额头,无装饰线条。龙眉粗厚,龙目圆睁,龙鼻与人鼻无异。龙须弯曲向下,呈前突状,末端与下方的双虎连为一体。龙嘴微张,龙牙突出向前。龙头四周为由宽到窄的龙须,采用阴刻线条来表示。龙身呈螺旋卷曲状盘于龙头之后,身上刻有龙鳞,龙爪粗壮有力。另有高浮雕云纹遮挡龙身,云头饱满,云尾呈尖状,内部由卷曲的阴刻线表示。龙的形象显得既有张力,又很威严。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方为双虎造型,左右对称,虎的整体姿态为匍匐状,头部上仰,看向中间的龙头。虎的嘴巴略微张开,虎牙外露,虎舌伸出,虎耳呈尖状,前腿并排前伸,虎爪雕刻清晰,后爪分别向两边伸出,有向下的纵深感。虎背上面为阴刻的毛发,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虎尾为半圆柱状,上有阴刻线条纹及环状线。双虎形象有仰望、臣服感。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总体看,此浮雕图案造型写实,雕刻精细,形神兼备,很是威严。高浮雕手法突出了龙与虎的立体感,形体间的相互遮挡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卷曲的龙身,匍匐在地的双虎,斜向雕刻的云纹,使整个画面产生动感。其余八幅浮雕图案采用的雕刻手法与此图一致,仅龙、虎的造型及动态有所不同。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坟茔“九柱”浮雕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柱”浮雕之玉米浮雕图案位于上述板雕图案的左侧,表现内容为玉米植物图案,采用了高浮雕雕刻手法。此浮雕图案为左右对称式结构,上部由叶子及花朵组成,中部由玉米、叶子及卷曲状的纹样组成,下部为植物根基,另有向外伸出的玉米果实。此浮雕图案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尤其是玉米部分,雕刻较为精细,颗粒饱满。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围栏浮雕图案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围栏板面浮雕图案在正面和反面均有雕刻,主要内容为虎、少数民族人物及植物纹样。正面浮雕图案表现内容为虎。虎嘴张开,虎舌卷曲,虎尾与虎后腿均为卷曲状造型,虎的身体上均有阴刻线纹样。虎呈上跃姿态,整体呈流线型。在虎的周围有类似植物的浮雕图案。此浮雕图案具有兽面纹的特征,有一定的威严性。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须弥座祭台浮雕图案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须弥座祭台大约由北魏时期的须弥座逐渐发展而来,至明清时期形成固定的样式,其主要功能为祭祀。明清时期,有雕刻于须弥座之上的石制供品,即石香炉、石花瓶、石烛台,因其数量一般为五,俗称“石五供”。奢香墓前方的须弥座祭台无石供品。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奢香墓前方空地中央位置,有须弥座祭台一座,垒石组成,上下略宽,中间略窄,四周雕刻有精美的浮雕图案。从其构造上来看,自上而下分别为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角、土衬七个部分。该须弥座祭台除上枋位置没有雕刻图案之外,其余部分均有图案。上枭和下枭部分为浅浮雕莲花纹图案,即仰莲纹和覆莲纹,莲纹中间亦有云纹图案。束腰部分由马蹄柱和高浮雕缠枝花卉组成,缠枝花卉雕刻细致精美,互有遮挡,在古代有生生不息、吉庆的寓意。下枋位置有二方连续植物纹样图案,在浮雕叶片之上亦有阴刻线勾边,造型具有韵律感。圭角处为浅浮雕几何纹,间距相等,雕刻工整。土衬位置全部放置于地面之上,其上刻有三幅浮雕图案:左边刻有芍药浮雕图案,花朵饱满,双枝单花造型;中间为单枝葡萄浮雕图案,叶子与葡萄相互遮挡,构图饱满;右侧为单枝双花造型的牡丹浮雕图案,构图饱满,疏密得当。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 石狮底座浮雕图案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奢香墓台阶起始位置两旁,立有两座石狮,上部为圆雕石狮,下部为须弥样式底座,底座四周均刻有浮雕图案。底座结构样式为上枋、上枭、束腰、下枋、下枭、圭角。上枋、上枭分别刻有覆莲纹和仰莲纹图案,下枋、下枭刻有同样的图案。中间束腰正面为高浮雕龙的形象,龙角向后,龙嘴张开,龙身呈卷曲状,无龙鳞,有游动感,四个角分别刻有相同的云纹高浮雕;束腰背面为高浮雕虎的形象,虎嘴呈椭圆状,虎身弯曲,前脚一只踏地,一只前伸,后脚亦一只踏地,一只待回收,虎尾上翘,尾梢卷曲,四个角刻有云纹高浮雕图案,虎总体给人一种大步向前迈的姿态,有威严感;束腰侧面图案为四方连续高浮雕图案,刻有形状相同、朝上下左右和四个斜角的石榴花和叶片图案,四角为高浮雕云纹,造型厚重。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 华表及围栏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奢香墓两旁分别立有6.4米高的白石华表,华表四周为围栏。华表高耸,下有柱础,上有蹲兽一只。柱身为高浮雕云鹤图案,白鹤绕柱而飞,或昂扬向上,或俯冲向下,或作回首状,另有云纹穿插其间,似白鹤飞翔在云端,总体高贵华丽。柱础上部大于下部,均为方体造型。上部雕刻图案为二方连续如意纹样,围绕四周。下部四个面雕刻图案造型一致,图案略有差别。浮雕图案为中间两个同心圆,内圈中是石榴花浮雕,圆圈之间为连绵不断的如意云纹,同心圆往外有方形空白区域,最外侧为螺旋纹浮雕。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总体特点

奢香墓作为彝族历史上最具规模和特点的墓葬,浮雕图案几乎涉及每个地方,且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雕刻技术高超、艺术效果精美的特点。同时,大量的龙、虎浮雕图案,体现了彝族人民对龙、虎图腾的崇拜,也彰显了墓主人的高贵与气势。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精雕细刻:安李玉夫妇墓、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浮雕图案

(一)安李玉夫妇墓

安李玉夫妇墓位于大方县果瓦乡上寨村,为安氏后人的墓葬,具体历史不详,墓碑前的抱鼓石有明显的重修痕迹。墓碑立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其结构为三碑四柱牌坊式结构,宽度为9.8米(最右边墓墙损毁,按左边墓墙推测),高度为4.18米,墓碑整体由正副碑、碑柱、额枋、碑额、墓墙、屋檐及抱鼓石组成,在墓碑上刻有彝文、汉文以及人物图案、花纹等内容,浮雕图案主要集中在额枋及抱鼓石部分。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额枋浮雕图案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层额枋为写实性叶片缠枝纹图案,左右均为叶片缠枝,中间为莲花造型,采用浅浮雕手法雕刻。叶片细长,上面有微微凸起的叶脉,最后一个叶片呈左右分开状,形状较大,其余叶片大小基本一致。莲花为上下对称式造型,有叠压关系。在额枋的下方,有适合边框的装饰性云纹图案。第二层额枋由浮雕人物和植物纹样组成。中间为植物花卉图案,采用浅浮雕手法雕刻,叶片厚实圆润,造型与第一层额枋叶片有明显区别。左侧有一不完整的花朵,似海棠花,花蕾为凸起的圆形。浮雕人物位于额枋的两侧,雕刻手法为浅浮雕。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彝文碑刻中人物图案出现得较少,仅此一例。其造型为头戴官帽,手持如意,身穿朝服,双脚突出于朝服外面,面部亦有五官雕刻,面容和蔼,此形象与民间供奉的“福”神相似,寓意着天官赐福。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抱鼓石浮雕图案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安李玉夫妇墓共有四块抱鼓石,从现场考察来看,其中有三块为新修,原抱鼓石上半部分已损毁。因新修抱鼓石与遗留下来的抱鼓石在雕刻工艺上有较大的差别,故此处仅分析遗留下来的一块抱鼓石。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抱鼓石两面均刻有浮雕图案,边框为正圆形。一面为莲花纹浮雕图案,采用浅浮雕方式雕刻,莲花瓣分为两层,均为向内集中,圆心位置为略微凸起的莲蓬。另一面为鹿、云浮雕图案。在下方刻有一只鹿,鹿作回首仰望的动作,在鹿看的方向为浮雕云纹。抱鼓石两面的浮雕图案寓意吉祥如意。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

此碑刻亦有雕刻精美的浮雕图案,共计四幅。浮雕图案内容包含了鸟、植物、怪石、云纹、海浪等内容,其雕刻手法有浮雕和刻线,细节刻画精彩,亦为彝文碑刻浮雕图案的精彩之作。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生动质朴:杨本忠夫妇墓浮雕图案

杨本忠夫妇墓位于大方县八堡乡天宝村。浮雕图案集中在碑额、碑枋、抱鼓石部分,浅浮雕与高浮雕结合,雕刻技法呈现出质朴、生动的特点。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碑额

浮雕图案位于正中间,有长方形边框,雕刻手法为浅浮雕。中心偏左的位置有一棵树,主干上伸出三个枝丫,左右相对均衡。树下有一只倚树、曲背、单腿站立的猴子,头部为正面像,目视前方,手捧一只桃子。“猴”与“侯”同音,古代石刻上刻猴子,代表着官运的意思,而猴子手上的桃子,则代表着长寿的意思。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碑枋

碑枋整体呈倒梯形状,四周有边框,雕刻手法为浅浮雕。中间刻有一个石榴形的图案,右侧有一只向上跳跃的鹿。从雕刻手法来看并不精致,以体现形状为主。浮雕图案中的石榴和鹿有福禄双全、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抱鼓石

抱鼓石位于墓碑两侧,与墓碑紧密相接。从组成结构上来看两边一致,即底部为高浮雕瑞兽,中部为抱鼓图案,上部因风化严重,不易辨认。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左侧抱鼓石底部为瑞兽,头部的雕刻相对细致,呈椭圆形状,略有倾斜角度,长目,直鼻,嘴巴咧开露出紧闭的两排牙齿,头上雕刻有两只角,似牛角。身体似牛身,尾部上翘与抱鼓弧形相适应,腿部较细,似牛蹄。据明代《五杂俎》记载:“龙性最淫,故与阳牛人交,则生麟。”此瑞兽从角和身体可看出具备牛的一些特点,另外民间有将麒麟作为吉祥瑞兽进行供奉的习俗,故此瑞兽可能是变化后的麒麟,寓意着吉祥如意。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部抱鼓石为正圆形浮雕图案,由两个同心圆组成,运用浅浮雕手法。内部雕刻有适合圆形的植物浮雕图案,外部为回纹几何纹样,上部几乎无法辨认图案。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右侧抱鼓石底部为瑞兽,但雕刻较为粗糙,无法判断其为何种瑞兽。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以上浮雕图案可以看出,杨本忠夫妇墓雕刻手法并不细致,反而具备民间雕刻质朴、生动的手法特点。图案内容有猴子、鹿、瑞兽、植物等,寓意长寿、福禄、吉祥。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贴近生活:卷洞门岩刻、宣慰岩石刻浮雕图案

卷洞门岩刻、宣慰岩石刻均位于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保山村,所刻时间分别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和三十九年(1560年)。其雕刻手法与图案内容有相似性,即浅浮雕与高浮雕结合,浮雕图案近似。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卷洞门岩刻

卷洞门岩刻采用了浅浮雕与高浮雕结合的方式,其包含屋檐、门柱、柱础、雀替、屋顶等。从雕刻手法和彝文碑刻内容来看,具有一定的民间特色。浮雕图案分布在屋顶、门柱、柱础和雀替。屋顶采用浅浮雕的方式雕刻,檐角上翘,屋顶坡面刻有长条形瓦柱,坡面最前方有瓦当和滴水,瓦当上采用阴刻线雕刻的方式,刻有各类花瓣纹样图案,滴水无图案,仅有阴刻线表示其形状;门柱和柱础采用了高浮雕手法,突出于岩面;雀替位于屋檐横梁之下,用浅浮雕方式雕刻雀替外形,有阴刻装饰线一条,无其他装饰图案。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宣慰岩石刻

宣慰岩石刻包括屋顶、横梁、门柱、柱础以及门槛,均采用浅浮雕方式雕刻。屋顶有葫芦状尖顶,有两条浮雕横梁及碑额牌匾,无具体纹样。下部为门柱与柱础,亦为浅浮雕,无装饰图案。最下部为长条形门槛,上有阴刻线覆莲纹样。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卷洞门岩刻、宣慰岩石刻浮雕图案可以看出,其雕刻手法并不精细,甚至有些粗糙。这些图案的雕刻可能与当时的建筑样式相关,如贵州六盘水、安顺遗留下来的明朝时期建筑,体现了建筑样式对碑刻图案的影响。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结语

从总体上来讲,彝文碑刻浮雕图案在数量和规模上并不突出,且风格特点有较大的差异,故采用个例分析的方式展开研究。从雕刻手法上来看,既有雕刻精细、规整的特点,又有民间雕刻生动质朴的一面。从浮雕内容上来看,包含了龙、虎、鹿、瑞兽、人物、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建筑等内容。从寓意角度来看,体现了彝族人的图腾崇拜和祈福的思想。鉴于笔者对碑刻文化与历史知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过程较为基础,望专家学者能够给予指正。cA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文献:
[1] 郑丽虹.宫廷与苏作:明清"苏作"雕刻工艺及其风格演变[J].苏州文博论丛.2018,(0).140-159.
[2] 宋磊.明代陵寝建筑中须弥座的特点[C].1997.
作者简介:杨杰(1983—),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数字艺术。吕技(1988—),男,汉族,山东兖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原载:《天工》2022年35期;文字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