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
关键词:彝族家支文化;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引言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文化传统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彝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家支文化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其特有的氏族变迁形式,激励着每个家支成员团结凝聚,汇集成坚韧磅礴的民族力量。“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粮食,离不开的是家支”[1]65,这是格言,更是警语,成为凉山彝族家支成员的生命自觉与精神武装。家支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制度模式形成了凉山州独特的地域符号,是凉山彝族人民宝贵的历史积淀与精神财富。
一、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概述
(一)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与土司制度
元、明时期,凉山彝族地区适应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此时推行的土司制度大大推进了这种封建化进程。土司制度是羁縻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土司由中央王朝册封,长官由当地有影响的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具有世袭性。经过历代的演进,雍正年间,鄂尔泰以武力对乌蒙、东川,芒布三个土府实行强制改流,结束了封建领主土司统治时代。后世仍保留“土目”一类的名号,封建领主制的残余零星存在[2]54-57。而今,凉山彝族的家支组织仍具有“领导”“集体”等历史文化特征。一则以父系血缘划分家支并命名;二则以山脊,河流等划定家支共属地域。每个家支都有“头人”,阅历深,见识广,办事公正,德高望重的人,自然成为“德谷”[3]258,意即“善于辞令的尊老”。“德谷”定期选吉日,召开家支大会,会议涉及内部协同、公共事务、调节纠纷等事宜,旨在规范家支成员的行为,树立共同的道德制度及标准,保证家支内部团结互助,以求家族兴盛发展。
(二)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与寻找“根骨”
“悬崖峭壁一道城,江河二道城,家支制度三道城,原始森林四道城”[1]63,高耸的山林与深涧往往成为凉山彝族家支之间划分地域的界限。所谓“根骨”,即为同一父系血缘亲族,彝族人民称为“痴伟”[1]64。在家支林立的父系职能社会里,“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4]31是个体生存的需要,也是整个家族共同捍卫集体利益的方式。家支内部以世袭“头人”为向心轴,族人出访走游,寻找属于与自己同一“根骨”的成员。寻证的方法就是熟记并背诵自己的家支谱系及分布情况,否则就有背家族传统,被当做“外人”。
家支犹如一张无形的网,虽无成文规定与纲领,但家支内部的家庭与个人都会享有保护和被保护,援助和被援助的权利与义务,在遭遇祸患、面对困境时,家支成员都会及时伸出援手,共渡难关。而“头人”也会及时召集家支成员摆席议定,进行募捐,对被援助者起到慰藉的作用,同时也是家族共荣辱的宣传教育良机。因而“根骨”观念对于凉山彝族人民来说,无论是壮大家支势力,还是实现自身价值的突破以及阶级的跃迁,都具有推动与加速的作用。
(三)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与新时代家国同构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共同体,这种价值共识是各族先辈在风雨历程中凝聚而来的肝胆义气与赤诚之心,是家国认同的精神基础,是后人共赴盛世,共克时艰的文化底气与内核支柱。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中所传递的“守望相助”“共抗艰难”的民族品质和行为方式正是对这种精神的完美诠释,可为每个民族互学互鉴,让“家国同构”的意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共同思想纽带,促进各民族精诚团结,携手共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的和谐社会。同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建设中,家支文化能与时代俱进,兼容并蓄,革故鼎新,为当代建设尽其应有之义。
二、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精神内涵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是家支共同活动所创造的产物,强调家族集体利益和团结发展,同时也为个体美德的塑造创造了良好氛围和环境。伦理道德是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主线,贯穿于每个个体与家庭,串起家支生活与实践的行为规范及准则,承载着调节人际关系,总和归属的重要社会功能。
(一)家庭伦理道德观
家庭是家支网的连接点与转换器,连接着几代人的认知及信仰。凉山彝族家支的伦理道德观是家支成员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相互关系和行为表现。
一是以长为尊。凉山彝族崇奉先祖,祖先崇拜蕴藏着个人与家支相互关系的伦理规范。每一个家庭中,夫妻双方的父母和祖父母或者更高辈皆为崇拜的对象,子女在言语行为上都会以之为尊。屋内火塘,上位铺席,为长者而立;遇纠纷或者重大事宜,长者主持议事,子女听从父母意见;路遇长辈,让道问好,以礼相待。这种彝族家支伦理道德观深植于家支成员内心并付诸实践,于信念共勉,舆论相通,由此形成和谐共存,和睦有爱的社会环境,对于后代教育、民族团结以及区域自治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是以孝为重。“百善孝为先”,一方面彝族敬孝先灵,为逝去的先祖供奉灵牌以表敬拜。另一方面孝敬并赡养老人,对父母、长者双手接奉,轻声细语,如餐食请父母上座,主动斟酒添菜;出嫁之女,逢节逢年,携品探望,孝敬父母。这些日常行为不仅是彝族家支的血脉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传承。儿女教育以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同村、同支、同族的老人都是“孝”的对象,尊之、爱之,让身边的老人都安于生活,食宿住行得以适然,满足了父母及长辈期待受孝,老有所依的心理愿望。
三是爱护妇幼。尊重妇女,爱护幼小是彝族家支的传统美德之一。妇女在家庭的辛勤付出,对大小诸事的意见权力都得到充分肯定与尊重。在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中,以尊重妇女为荣,并以妇女为公平公正的象征。在子女教育方面,适度保护,教育有方,授以生活常识及技能,并耳提手教,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强化。人伦道德、家支谱系、彝谚彝训自小而授,身体力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教育方面举家支持,无论“自家”还是“他家”,上学事宜皆互为照看,力求在家支能力范围内予以孩子最佳的教育资源。
(二)家支社会公德
“蟆蟆生存靠水塘,猴子生存靠树林,人类生存靠亲戚,彝族生存靠家支”[3]272,凉山彝族推崇友爱互助,崇尚集体的力量。在群居生活中,社会公德约定俗成,融入实践的方方面面,为凉山彝族所珍视,并视为生活指南,若有个体违背或者不遵循礼节而行事,也会遭到谴责。家支社会公德基于团体意识,因人的自觉性而执行,规范着凉山彝族人民的言行方式。
一则崇尚英雄。“不说一套不成德谷,不拔一剑不成英雄。”[3]258小叶丹是凉州彝族果基家支头人,他守信笃义、足智多谋、公道识体,心怀民族大义,其家支后人以“不给小叶丹抹黑”为家风遗训,世代为人正直守信,坚守底线,成为当地青年教育的典范。彝族服装饰品“英雄节”以及彝族小孩俗称“天菩萨”的头发样式,表达的都是崇尚英雄、崇拜力量的观念。家支成员将历代英雄人物树为榜样,对其事迹津津乐道、讲解传授,英雄精神及本色由此传颂不绝,深入民心,对凉山彝族人民的精神及行为产生着长期正向的积极影响,对于榜样示范法在当代德育中的应用也极具借鉴意义。
二则诚信重义。凉山彝族忠于家支,重视集体,应允他人之事,即使困难重重,也信守承诺;亲故里、重人情、行共济,鼓励家支成员谋均安,讲友爱。同时,家支成员自小就接受不偷窃、不拐骗等诚信教育,若有陌生人来访或求助,彝族人民都会杀鸡宰羊,盛情款待,以己之力,倾力相助。交易盟誓,始终不变,知恩必报,重仁重义。
三则勤劳上进。千百年来,凉山彝族大多生活在山高林密、峰峦叠障的山区,造就了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道德风尚和习性。据载:“大罗罗,性勤力健,种山地,畜牛羊”[2]330,他们开垦田地,伐木造屋,因水而渔,晨起日落,荷锄而归。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韧性,披荆斩棘,在凉山这片“荒芜宝地”上创造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彝族创世史诗《尼苏夺节》里说:“人穷志不穷,勤奋来耕种。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闲时不偷懒,忙时多流汗。精耕又细作,不愁仓无粮,五谷大丰收,吃穿不用愁。”[6]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凉山彝族人民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并以之为社会公德,激励着家支成员努力生活,创造价值。
四则团结互助。彝村彝寨是凉山地区普遍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类型可分为同支村落、亲族村落和杂居村落。不同村落有其特定的信仰,主要表现为宗祖祭祀与崇拜,特殊的节日与活动也多以村寨为单位举行。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村落逐渐形成维护集体利益的共识。播种收获,你来我往;公共设施,共筑共护。由此形成的“村规村矩”约束着个体言语、行为,每个村民都自觉遵守并执行。村落是家支的组合与放大,与村为邻,与邻为伴,建“小家”,守“大家”,共铸一方安定。
三、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时代价值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所代表的深层人文精神和丰富的内涵价值,不仅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地域文化的符号。其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丰富,对于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具意义,同时对于加深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维护民族地区稳定的重要作用中都具有时代价值。
(一)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奋斗之基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7]期盼所归,思想之鉴,理想信念催人奋进,砥砺前行,是动力之源,奋斗之基。
凉山地处偏僻,经济文化条件特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人民战天斗地,百折不挠,共护集体利益,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世人从幼长,人往高处长,兔往高处跳,山火往上烧,箩筐往上编,向上莫作坏。”[3]263这些从实践沉淀下来的彝谚启示人们,实现美好的理想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艰难险阻,然而,经验又教育人们,只要有志向,不怕困难,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可以战胜的。又如“贤人去到仇人处,仇人变朋友;蠢人去到姻亲处,姻亲变仇家”“贤人所至遇美酒,蠢人所到遇纠纷”[3]263,说明能人行事,会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彝族家支的各类民间传说以及文化信仰,也都充满了为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的“战斗”思想。火把节的传说源于上古,人们为反抗不公与暴虐,集体而战,点燃万千火把,大战九天九夜,最终驱祸除患,迎来光明与自由。这是火把节得以流传的原因,也是凉山彝族心存信念,勇于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映射。
个体自我价值的不断累积,才能铸就宏大的社会价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各个民族都应该凝心聚力,为之奋斗。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关乎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各民族各地区都应深挖民俗资源与文化,因地制宜以施教,以小我激发大我,坚定理性信念。
(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8]354古人历来就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后方和港湾,凉山彝族人民紧密相连的家族情怀与极具号召力的集体意识,推动着个体及家支创造、成就、深度嵌合。在那一山一世界,一村一社会的凉山,家支牵动着个体共同成长。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集体是个人存在的依靠,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集体。团结、交友、爱家是凉山彝族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和教育后代的永恒主题,“小家”和睦,族群团结,这也是爱国教育的基础。放眼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历程,而今盛世正是各民族团结互助,人民胼手胝足,共同守护的结果。“大国”与“小家”密不可分,将宏观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细化到微观的生活实践中,以“小家”之兴,民族之旺,铸就大国复兴。
“咕里”是凉山彝族在特殊环境里形成的伦理要求和道德规范,也是彝族鼓舞全民努力,勤劳奋进的道德水准。“咕”概括了勤劳、俭朴、有志气、争气、毅力、恒心、忍耐和自控能力等意义,“里”为“有”之义,指含有上述这些道德素养[2]414。落实到青少年爱国教育实践中,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合力,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历练个人品行、道德修养、生存技能,同时增强个体竞争力,民族自豪感,以及国家认同感,提高爱国教育的时代性和时效性,使青少年爱国教育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发展
“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9]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推进下,凉山彝族地区在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表现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两个方面。而家支文化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凉山地区乡村振兴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家支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凉山彝族地区的乡风文明程度。家支文化中所倡导的勤劳勇敢、团结互助、诚信正义等崇高精神品质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长期正向的影响。由此产生的各种不成文的乡约民俗,制约着人们的言语和行为,引领人们向上,向善,尚德崇礼。小家和睦,邻里有爱,村落互助,在和谐中寻求发展,让乡村振兴的效果更加显著,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家支文化提高了人们创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推动了区域发展。凉山彝族的劳动教育以家庭为载体,与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获取有机结合来进行。凉山彝族主要从事农业,兼以畜牧业,林业,商业等为生。劳作时,按性别和年龄分工明确,男孩在十二三岁以后,在父亲的教导下放牧、砍柴;女孩跟随母亲做饭、插秧等。在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后,会跟着长者学习并从事更为繁重复杂的劳动。这些知识技能源于学习之外,生活之中,储存于个体的经验与记忆里,得益终生。彝族家支劳动观念的传承与教育,对于当前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会劳动的现象提供了价值引领,激发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创造价值的能力,对于凉山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激励和鼓舞的作用。
(四)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美好生活
在凉山彝族的家支信仰中,风雨雷电,一兽一鸟,乃至一草一石皆有神灵主宰,这些自然现象既可造福于人,又可降祸于人,所以凉山彝族崇尚万物有灵,由此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天崇拜”“地崇拜”“水崇拜”“石崇拜”“日月星辰崇拜”。亲于自然,万物为邻,尊重一切生命体,这种善待自然的意识为凉山彝族地区的生活与发展提供了和谐的自然环境。凉山彝族的“火崇拜”文化写满对生命的敬畏,它渗透到节日、婚恋等方面,代表着凉山彝族的精神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极致追求。祭祀之火敬献神明,驱祸除害,燃烧着对生的炙热希望;生活之火照进现实,服饰、饮食、屋设皆当火而做,谱写着生的热情与温度;节日之火染亮村寨,篝火四起,点起的是彝族人民共同的信仰和追求。生命是一切的原基,培养立体的人在于陶冶丰满的灵魂,拓展生命的“长宽高”,丰富的家支活动满足了人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生命质量在生活与精神层面得到提高[10],同时也激发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支文化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的家支伦理道德,家支习惯法则等文化因子独具民族特色,又极具时代内涵。作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支文化应在当代教育中绽放光彩,分享其文化特质。同时,家支文化也为凉山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注入了精神力量,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我们应挖掘利用其中的文化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其时代价值,让以之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铸魂育人,展现更加自信的魅力。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参考文献
[1]费孝通.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J].思想战线.2001,(6).1-5,16.DOI:10.3969/j.issn.1001-778X.2001.06.001 .
[2]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外文出版社,2014.
[3]白兴发著. 彝族文化史 [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4]朱文旭著. 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 [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5]王昌富. 凉山彝族礼俗 [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6]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 尼苏夺节 [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7]恩格斯 中共中央马. 恩. 列. 斯译作编辑局.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M].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辛勇,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四川绵阳);谢桥,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载:《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9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丝路影像,摄影:申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