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彝族社会历史与传统文化及其学术研究

作者:​朱崇先 杨丽琼 发布时间:2024-06-25 原出处:《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5期 点赞+(

摘要: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土著部落不断与南下的古羌人以及周边其他部落和外来人群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以笃慕及其后裔为首的部落联盟与六祖分支、部落林立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各部落不断竞相吞并建立诸多地方政权、建立相对统一的南诏国、各部落臣属大理国、各地实行土司制、改土归流和土流并行、国民党及地方军阀和土司残余势力与革命斗争、民族平等与人民当家作主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并经历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主义等重大社会变迁。彝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为学术提供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研究客体和拓展空间。
关键词:彝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学术研究

DSC_9830.png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之一,也是祖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民族,又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彝族总人口达 800多万,除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之外,还分布在境外的越南、缅甸等国。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与西南各民族一道为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彝族与全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逐渐形成了既有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征,又有自己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彝族传统文化。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的发达,各学科领域纷纷涉足于彝族及其社会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对彝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与重大社会变迁及其学术研究概况作简要的论述。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土著部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南下的古羌人以及周边其他部落和外来人群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古羌人早期主要分布在陕、甘、青一带,约在四五千年以前,古羌人中的一些部落开始不断南下,约在西汉,羌人的一支昆明与西南地区的土著部落融合,并形成彝语支各民族的先民——西南夷,其后不断有外来人群加入到西南夷的行列,随之不断产生民族分化,彝族成为西南夷族群中最强大的民族共同体。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形成民族共同体之后,活动范围大体保持在我国的云、贵、川、桂四省区境内,并有一部分跨国分布于与中国比邻的印度支那各国。据新发现的彝文古籍《夜郎史传》记载和有关专家学者的考证,西汉时候的夜郎国由彝族先民建立。汉至六朝,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分布着被称为叟人的彝族先民,并建立了川西南的邛都国和滇东北的涝浸、靡摩、自杞等国,以及滇池地区的滇国等诸多地方王国。在祖国西南地区的开发与建设中,处处都留下了彝族先民的历史印记。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然经历了上千年的社会历史变迁和西南地区的民族融合与分化,但是各地彝族始终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有共同始祖——笃慕,以及 “六祖分支”的传说。据传世较完整的水西安氏谱系计算:笃慕至清康熙初年的安胜祖,已经历了 85代,约可上溯至战国前期。各地流传的彝文史书记载,笃慕娶妻三房,其所生六子,成为彝族六大部落祖先,史称 “六祖”。六个部落从发祥地“滋兹普乌” (今昭通一带)分别向外迁徙,繁衍成现在的彝族。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历史上曾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制度。公元前 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 ,产生了兹 (君 )、莫 (臣 )、毕 (师 )、革 (匠)、卓 (民)五种社会分工,并逐渐形成五个等级的分化。其中兹、莫、毕成为统治者,革、卓沦为被统治者。彝文著作则有 “六祖分支”后,彝族各部向不同的方向开拓疆域,不断征服其他部落氏族的记载。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地彝族先民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在征服当地诸多土著部落的基础上,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唐代以后的彝族历史,彝汉文文献的记载都比较详细。8世纪 30年代,彝族先民“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族、纳西族等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并与西藏和印度支那半岛各国毗邻。南诏不断向唐王朝称臣纳贡,有 10个王受到中央政权的委任和册封,曾两度和唐皇廷议婚,并且缔结了舅甥关系,立誓 “子子孙孙永为唐臣”。南诏统一时期,云南各少数民族人民与中原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天复二年 (902年),南诏覆灭。两宋时期,大理段氏政权,在彝族地区依靠部落首领统治其属民,号称东方三十七部,段氏与之会盟史称三十七部会盟。而四川的戎 (宜宾)、沪 (沪县)、黎 (汉源)3州的彝族先民,则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之间,出现了强大部落,部落统治者史称“鬼主”。贵州彝族建立的罗施鬼国和罗甸国在宋代也是较强大的地方政权。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代 (1253年)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路进攻云南,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并有 “罗罗”的统一族称。元朝开始在彝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1263—1278年,相继在今云南的开远、武定、楚雄、大姚、建水、昭通、东川;四川的越西、西昌、屏山;贵州的大方、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根据彝族部落酋长的领地和管辖范围,册封宣慰司、宣抚使、土官总管府、土官知府等官衔。元代的近百年间,由于战争与自然灾害频繁,彝族地区的社会生产从繁荣转向日趋凋零。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明代的 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 (大方)、乌撒 (威宁)、乌蒙 (昭通)、芒布 (镇雄)、东川 (会泽)、永宁(叙永 )、马湖 (屏山 )、建昌 (西昌 )等地各彝族土司 (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 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属于奴隶制性质。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土司、土目以及奴隶主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部分地区由此逐步向封建制过渡。1884—1885年,英、法两国势力侵入彝族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云南便成为英、法帝国主义的角逐场所,基督教 “传教士”进人彝族地区进行传教活动。随着半殖民地化的过程日益加深与反动统治的进一步加强,各地彝族人民不断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反奴隶制的斗争,比较著名的有 1856—1876年云南哀牢山区爆发的彝族雇农李文学领导的农民起义。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中国建立以后,彝族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彝族地区相继解放,在自治州、自治县的各级政府、人大、政协等都有彝族干部任主要领导职务,云、贵、川三省都有彝族干部担任省级领导,各级重大会议都有彝族代表参加。彝族地区逐步建立了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干部队伍,实现了彝族人民当家作主和参政议政以及区域自治。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以来,彝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得到翻身解放,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建设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彝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与各民族交往,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与其他民族一道,共享着中华文明和现代科技带来的现代文明。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发达的天文学和科学的历法系统在彝族传统文化中有着显著的地位。彝族先民在长期从事畜牧与农耕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极探索宇宙奥秘,注重对天象与季节变化的观察,力求系统全面地掌握自然规律,并善于对已知的各种知识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创立了本民族的历法系统,形成独具特色的天文学体系和历算方法。彝族历史上曾经使用过两套具有典型意义的历法系统,一为“十月太阳历”;一为 “十八月太阳历”。前者将一年分为 10个月,一月定为 36天,年末剩余的五至六天作 “过年日”,过年日通常为五天,每隔三至四年增加一日为六日,平均每年为 365.2422日,与太阳回归年接近。“十月太阳历”以十二属相纪日 (各地十二生肖的畜兽有所不同),一月为 3个属相周,一年正好 30个属相周,一年又分为五季,每季两个月,双月为雌,单月为雄,此历法以太阳运动定冬夏,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定寒暑。后者把一年分为 18个月,每月 20天,全年 360天,年末剩余的五天作过年日。18个月的名称顺序是:吹风月、鸟鸣月、萌芽月、开花月、结果月、天朝月、虫出月、雨水月、生草月、鸟窝月、河涨月、虫鸣月、天晴月、无虫月、草枯月、叶落月、霜临月、过节月。一月 20天的名称顺序是:开天日、辟地日、男子开天日、女子辟地日、天黑日、天红日、天紫日、火烧天日、水冷日、洪水日、葫芦日、伏秦皇帝日、伏益姐妹日、寻觅人日、野蜂日、蜜蜂日、出人日、天窄日、地宽日、地缩日。近代大部分彝族地区使用汉族的农历,传统的火把节逐渐固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星回节”即 “彝族新年”的日期,从农历十月至正月很不统一,这是彝族传统历法受到农历影响而产生的变异。然而,在部分彝族地区至今还使用上述历法,在著名的彝文典籍《西南彝志》和《宇宙人文论》两书中用大量篇幅论述彝族天文历法,近年还发现用彝文编著的古代天文学典籍。民间观测季节变化,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山头为坐标,定点察看太阳升起时的南北移动位置,当太阳达到最南点为冬至,太阳达到最北点为夏至。另一种是观测北斗星的运行,傍晚星斗初现时,斗柄上指为大暑,此时过火把节;斗柄下指为大寒,此时过星回节,即十月年。另有 “三石法”、“墙洞法”等,还有“物候定农”的传统,故彝谚云:“听见布谷叫,应该种地了;听见蝉儿鸣,该锄二道草;听见金针叫,开镰收割好;听见乌鸦叫,天寒地冻了。”又彝文典籍《西南彝志》记载:“树木开花时,就叫春三月;树木花谢时,就叫夏三月;树果成熟时,就叫秋三月;树叶枯降时,就叫冬三月。”彝族划分时段也很有特点,有的将一天分为十一个时段:鸡叫时、天微明时、天大亮时、放牲口时、日当顶时、太阳偏西时、收牧时、黄昏时、人睡时、深夜时。也有的把一天分为八个时段: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黄昏、半夜、鸡叫时。彝族的二十八星宿占法也别具一格,其星座也有特殊的名称,如:鹦鹉头、鹦鹉翅、鹦鹉腰、鹦鹉尾、熊胸、熊背、公熊神、母熊神等。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祖先崇拜与毕摩教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核心。彝族信奉的传统宗教是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多神教,属于原始宗教的范畴,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受神灵的主宰,人的一切活动具受神力的支配。因此,只有虔诚地信仰和祀奉各种神灵,才能安居乐业。在各种活动中难免冲撞和触犯某些神灵,也时常会遭受一些鬼怪的伤害和纠缠,这就需要祈祷神灵保佑和宽恕及驱赶鬼怪、解除冤孽,于是出现了一系列宗教法事以及祭祖仪式和各种占卜与巫术活动。彝族过去主持和从事宗教活动的人,分别称之为 “呗耄”或 “毕摩”与 “纳尼”或 “苏里”。前者掌握彝文宗教经典,主持各种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有特制的服装和法器,是彝族的宗教领袖,肩负宣扬和传播彝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古代多为世袭制,父子相传,有严密的等级观念,后来其社会地位逐渐低落,家学外传、收徒授业之风日盛。后者如同北方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 “撒满”,类似于汉族的 “端公”、“师娘”,从事巫术活动,不需要专门学习。认为原来作 “纳尼”的人死后,纳尼神灵可以随时附在某人身上,使其疯癫发狂,处于精神病状态,充当纳尼神灵的代言人。在纳尼神灵附体时,家人愿意让他作 “纳尼”,可以举行拜师仪式,病愈后,需要作法时,举行请神仪式,纳尼神灵就会降临,助其作法。如果不愿意作 “纳尼”,可以举行祭祖仪式,请纳尼神灵离开病人,另找继承人,“纳尼”虽为人们所需要,但社会地位并不高。在彝族宗教观念中,祖先崇拜为首要,超度祖先亡灵,使其化为家神保佑全家平安,继而举行氏族公祭,把家中供奉数代的祖灵移至氏族祠堂——祖先岩洞,意即让祖灵与本氏族其他祖灵共同升迁为氏族保护神。这一观念反映了彝族祖先崇拜中的近祖崇拜与远祖崇拜两种形式及其目的和意义。在彝族灵魂观念中,有 “三魂说”和“两魂说”,前者认为:人有三个魂,一称“寅益”主聪明才智;二称“焦益”主运动行走;三称 “雯益”主躯体容貌。人死后“雯益”守坟茔,“寅益”居家堂,“焦益”赴祖先发祥地。后者认为:人有两个魂,男人和女人的灵魂也有区别。男人的灵魂:一个叫“衣那”,附于人体保佑健康;另一个叫 “曲谢”,跟随人左右保佑成功发财,被视为男人的财神。女人的第一个灵魂与男人相同,也叫 “衣那”;第二个则叫 “格非”,跟随人左右,保佑生育,被视为女人的生育神。在彝族传统宗教的思想体系中,虽然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成分,但是也渗透了一些佛教、道教等的思想内容,不可能不受到彝族社会变迁等诸因素的影响。因此,彝族传统宗教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间已注入了许多人为的迷信成分,故有研究者将其称之为准宗教。虽然,自唐朝以来,部分彝族开始接受佛教和道教,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有些彝族开始信仰基督教。但是,彝族传统宗教始终在本民族中占主导地位。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完备的礼仪和严格的禁忌制度,以及丰富多彩的节日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在内涵丰富与形式多样的彝族人生礼仪中,主要有吉祥神秘的诞生礼、庄严肃穆的成年礼、热烈多彩的婚礼、隆重繁复的丧葬礼等。如:婴儿降生后,第三天要祭祀祖灵、宴请亲族、为婴儿剃胎发和佩带手镯,在第五日、第七日或第九日要行命名礼。彝族男子命名,实行父子联名制,这已有悠久的历史,每个氏族都有世代相传的父子联名谱,如贵州水西安氏的父子联名长达 100多代。又如滇南彝文典籍中载有长达 300多代的父子联名谱。在彝族的成年礼中,主要有 “换裙子”与 “换裤子”两种礼仪。女子的“换裙子”仪式在 15至17岁之间举行;男子的 “换裤子”仪式一般在 9岁、11岁或 13岁时举行。彝族的婚姻制度解放前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多行 “同族内婚”、“等级内婚”、“氏族外婚”、“姑舅表优先婚”、“姨表不婚”,其婚俗礼仪最为繁复,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旧时婚俗形式有 “抢婚”、“配婚”、“服务婚”、“交换婚”、“转房”、“入赘”、“逃婚”等。婚前社交虽有 “公房”、“夜会”、“歌场”、“节日”等众多场所和机会,但必须遵循一定的礼节。如滇东南一带 “公房”活动只限不同宗族的未婚青年参加,同宗族的青年男女忌讳在一个公房里对歌,婚前礼有 “确定婚龄”、“取兆合婚”、“定亲行聘”、“择定婚期”等;正婚礼有 “背新娘”、“泼水”、“抹花脸”、“抢马鞍”、“对歌”、“哭嫁”、“婚宴”、“搭青棚”、“赐新娘名”等;婚后礼有 “回门”、 “坐家”等。彝族葬式有 “树葬”、“陶器葬”、“岩葬”、“水葬”、“天葬”、“火葬”、“土葬”等,丧礼程序为:放含口银,净尸理遗容、穿寿衣、入棺。此后,举行一系列隆重的吊丧和祭奠活动,如家人亲友吊丧哭唱、供物献牲以及举行献药、献酒、献饭、献水、献茶、招魂、指路、开路等多种仪式。每项仪式都要念诵古彝文经书,各项祭仪完毕,须恭请祭师和舅家分别砍倒祭棚前面的两棵青松,才能出殡,葬后要举行安灵仪式,即制作死者灵牌,安放在正房堂屋高墙祭台上供奉。彝族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禁忌,过去彝族忌食灵长类和猫、狗、马、水牛、虎、豹、豺、狼、鹰、乌鸦、喜鹊、麻雀、蛙、蛇等一些飞禽走兽及爬行动物;忌讳女人跨越男人衣物;忌讳女客人上楼;忌讳女人抓摸男人头上的天菩萨;忌讳地位低下的人触摸主人的头;忌讳跨越火塘和锅桩;忌讳人的影子被他人踩踏等等,彝族的传统节日大致可分为若干大类:第一类为生产性节日,如剪羊毛节、采药节、颂牛节、拉麻节、插秧节等;第二类为社交娱乐节,如赛歌会、情人节、姑娘节、赛马节、赛装节、赶花节、开新街、拜姑爷节、斗牛节等;第三类为纪念性节日,如插花节、服装节、二月八、三月会等;第四类为庆贺性节日,如彝历年、老年节、尝新节、新米节、新麦节等;第五类为祭祀性节日,如火把节、密枝节、祭公节、跳公节、七月十四等。在众多传统节日中,彝历年(彝族新年)和火把节最隆重。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和工艺美术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彝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用老彝文写成和用汉文写成的书面文学及用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这三类文学中,民间文学最引人注目,因为彝族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上气息,与彝族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深深地植根于彝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认识和研究彝族历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心理状态的宝贵材料。彝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形式齐备,包括神话、传说、歌谣、史诗、叙事诗、谚语、格言、寓言、童话等等,无论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还是口头流传下来的,都深受彝族人民欢迎。彝族在不断创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艺理论,因而不但拥有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而且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文艺理论体系,通过系统地归纳和总结,留下了《彝族诗律论》、《彝族诗文论》、《论历史和诗歌的写法》等一批学术水平极高的文艺理论著作。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各种歌舞常有音乐伴奏,古代村社设有固定的歌舞场所,彝语称 “巴交” (歌场),举行各种集会、庆典,大多以歌舞助兴,就是在丧礼上,也要载歌载舞。彝族地区的《南诏奉圣乐》(夷中歌曲),早在唐代就到中原表演。彝族民歌种类颇多,大致可分为叙事歌、情歌、苦歌、劳动歌、儿歌、风俗歌、婚礼歌、丧礼歌、宗教祭祖歌等。乐器有:牛角胡琴、四胡、巴乌、马布、葫芦笙、大三弦、铜鼓、克谢觉黑、笛老挪、彝萧、非里、口弦、叶笛、布里拉、克拉蒙等。乐曲有:独奏曲、合奏曲、舞曲等。彝族舞蹈既可分为歌舞和乐舞,也可合二为一,彝族歌舞,又称 “打歌”或“踏歌”,历史十分悠久,可上溯至唐代以前,尚有南诏时代的踏歌图和诸多地方志的记载为证,这一传统的民族歌舞至今广泛流行在彝族地区,只是其名称因地而异,分别被称之为 “打跳”、“左脚舞”、“跳歌”、“阿乖乐”、“锅桩舞”等。除此之外,还有 “四弦舞”、“乐作舞”、“朵洛荷舞”等乐舞和各种 “仪式舞”。彝族的青铜器、漆器和金银首饰以及针织、刺绣、编织等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彝族地区出土的古代青铜器,其铸造技术和制作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现实生活中尚存的饰物及服装刺绣品也十分精致美观,其工艺之高,深受国内外朋友的赞誉。彝族的雕刻、剪纸、绘画等工艺美术也很有特色,有许多古代作品存世,又有一批新人继承彝族传统工艺美术,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和创作更多的美术作品装点现实生活。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多姿多彩的服饰与肉类和粮食并重的饮食习惯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彝族传统服饰,男女有显著区别:男人头饰多蓄发椎髻于头顶,彝音读作“字尔”或“字木”,译作 “天菩萨”或 “指天刺”,多用黑色布缠头,并以头帕顶端裹成一尖锥状,置于头帕左端,彝音读作 “卓贴”,译称“英雄髻”,男子耳饰多在左耳佩带大耳环,其质料依贫富而定;女子蓄发以后,梳成单辫垂于脑后,并缠绕在头上,出嫁时梳成双辫,头上饰物则因地而异,以及年龄长幼和婚前婚后有别,如云南彝族地区小女孩多戴鹦鹉帽,青年女子戴三节帽或鸡冠帽,老年妇女多以黑色头帕缠头,女子耳饰左右都佩带耳环或耳坠,式样各异。男女都可戴手镯和戒指,质料有金、银、铜、象牙、玉石等。男子上衣大襟右袄,下着大裤脚或小裤脚长裤。女子上衣大襟右衽,领口周围饰以金、银、珠宝等饰物,并在胸部、背部和衣襟等边缘以刺绣补花为饰。大部分彝族地区妇女多系围腰,以银链作围腰链,在围腰的中间刺绣各种精美图案,围腰带上也刺绣花鸟图案。下穿百褶裙或镶边裤,常在裤腿外侧中央刺绣精美图案。在冷凉山区有披披毡和羊皮御寒的习惯,彝族服饰因地而异,因支系而别,多姿多彩、鲜艳夺目。在饮食方面,彝族有自己的传统习俗惯制,彝族的主食以大米和玉米、荞麦等面粉制品为主,部分彝族地区兼食土豆,其主食的煮制方法多样,不拘一格,副食以豆类为主,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等。在待客、庆典时,饮食以丰盛为荣耀,饮酒不讲干杯,只求不露碗底,其他肉食也不能露盘底,要不断添加酒菜,让就餐者吃饱喝足。招待贵客,以宰杀牛羊为盛情,肉食的烹煮方法是将牲畜剥皮或脱毛洗净剖开取出肚杂收拾干净,根据锅的大小将其分解成若干块和肚杂一起下锅煮。煮熟后捞出来,切成大块拌作料而食者,称 “陀陀肉”;将肉和肚杂切成小块,下锅再煮的,称为“全牛汤锅”、“全羊汤锅”等。旧时以三岁龄的乳阉牛 (将公牛犊阉割后不役使、不放牧,一直圈起来用牛奶和豆浆喂养大的牛)为招待客人的最好牲畜,近现代多以烧乳猪和杀羊、鸡待客。在日常生活中,彝族善于制作各种腌制蔬菜和肉食,居住河谷炎热地带的彝族腌制肉食非常独特,将肉切成块儿拌作料,装入罐中封口后,埋于地下保存。彝族在现代膳食佳肴的烹调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风味,既保留传统风味,又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风味,形成独立的菜系,彝族特色菜肴有:肝生、芭蕉茎生、骨头生、吹肝片、油煎麂子干巴、酸糯米肠、树花肝生、火把羊肉、油煎蜂蛹、油炸香椿、烤乳猪、油煎乳扇等。彝族的饮食用具,也别具一格,木钵、皮碗、竹饭盒、鹰爪酒杯、牛角酒杯等很有特色。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居住环境与民居建筑样式集中体现了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彝族古代选择居住地非常讲究,若是部落酋长或氏族首领率众迁徙,就要选择水草丰茂,宜耕宜牧,又有丰富矿产的地方定居,一般村庄选址,则多选择山清水秀,后有靠山,前面视野开阔的山间平地。在房屋建筑方面,古代酋长、首领和贵族住房多建成九重堂,一般富人多建两重堂。普通百姓则喜建四合院,以土筑墙或土坯子砌墙,以松木为屋架,以瓦或木板盖成的尖顶房,叫瓦房或木板房;以泥土盖成的平顶房,叫土掌房。正房中央设一火塘,塘内支三个锅桩石,常年生火,供全家取暖做饭,火塘边就坐,很讲究座位,以抢位和坐错位为失礼。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文字与种类繁多的典籍文献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上彝族先民较早地创造和使用本民族文字,这一古老文字史称 “翼文”、“罗罗文”、“古彝文”等,是一种超方言的音节表义文字,整个文字系统的常用字及异体字的字数约 1万左右。千百年来,彝族的历代文人史圣不断地用本民族特有的文字记录语言和著书立说,并大量刊刻、书写,形成众多的文化典籍和历史文献。用古彝文撰写和编纂的文化典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法律规章、军事战争、宗教礼仪、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无所不包容其间,留下了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料和历史文化遗产。著名的彝文古籍有《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劝善经》、《宇宙人文论》、《彝汉教典》、《教育经典》、《爨文丛刻》、《明代夷人手抄经典》、《尼苏夺吉》、《夜郎史传》等等。著名的彝文金石铭刻有:汉代的 “夜郎王手印”和 “膛琅政区印”、三国时代的《济火纪功碑》、南宋时期的《拦龙桥碑记》、明代的《禄劝镌字岩彝文碑》、《水西大渡河建石桥碑记》和《成化铜钟铭文》等。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美丽富饶的自然风光,以及众多神奇的古文化遗址是认识了解彝区地理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变迁与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彝族地区风光秀丽、景色壮美、古迹众多、文物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一道道旅游观光的风景线,吸引着国内外各界朋友前来观光考察,并领略彝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各种自然奇观。如:黔西北彝族地区的 “百里杜鹃花”为天然花木园林,闻名全国;滇东南石林县的 “大小石林”和滇北元谋盆地的 “土林”为鬼斧神工般的自然奇观,闻名中外;滇东北禄劝县境内的 “乌蒙轿子山”景区的最高峰马鬃岭海拔高达 4247米,终年积雪,是西南名山之一,亦为彝族敬仰的圣山;滇东南和滇南等地的 “阿庐古洞”、“白龙洞”、“燕子洞”等溶洞,如同地下宫殿,为云南的重要旅游点;贵州彝族地区的 “威宁草海”、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 “邛海”、云南红河彝族地区的 “异龙湖”等湖泊已开发为旅游区;云南的哀牢山、云贵的乌蒙山与金沙江流域、红河流域有众多的风景区,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禄丰恐龙化石博物馆、禄丰腊玛古猿遗址和元谋盆地的元谋人遗址、小横山旧石器遗址、四家村旧石器遗址、大墩子新石器遗址、方家屯新石器遗址等,是考察和探讨古生物与人类史前文化的重要基地;滇西彝族地区的南诏发祥地——龙圩图城遗址和南诏铁柱、南诏德化碑、剑川石钟山石窟、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博什瓦黑石刻画像、滇北彝族地区的武定狮山正续寺、滇西彝族地区的大姚白塔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观和重要的文化遗址;解放以后新建的四川凉山彝族奴隶制博物馆、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楚雄彝族太阳历文化园、贵州水西彝族女杰奢香博物馆等,分别收藏丰富的彝族历史文物和文化典籍,充分展示了悠久的彝族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彝族传统文化。[1]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0年代初,中央派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四工作队,对云、贵、川、桂四省区的彝语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1974年,四川省建立了四川凉山彝文规范工作组,对原有彝文进行科学的整理和规范,制定了《彝文规范试行方案》,198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这个《彝文规范方案》在彝语北部方言区推广使用。20世纪 80年代初,凉山州委和州政府大力推行规范彝文的工作。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中坚持使用彝语文;彝族聚居区普遍推行 “双语”教学体制,使彝语文教学正规化;狠抓了彝族农村的彝文扫盲工作,使 75%以上的彝族青壮年农民认识了彝文;编译出版中小学校使用的各种彝文教材、课本和科普、政治读物;配合彝文推广和使用,编印了《彝汉词汇》;中央民族学院和西南民族学院开办了彝文班、彝文文献班;成立了四川省彝文学校;创办了《凉山日报》、《凉山文学》的彝文版;编著了《彝汉词典》、《汉彝词典》、《彝文检字法》等工具书;编译各种彝文农村读物及科普书籍,如《农业生产通俗读物》、《农村生产技术培训教材》、《凉山畜牧业科普丛书》等 20余种。20世纪 90年代,通过计算机处理彝族文字信息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发明了彝文计算机输入法,与汉字、西文统一编码,共用字库,实现了输入、储存、显示、混合排印等多种功能。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指导工作委员会 1982年决定彝语北部方言区的彝族可用凉山规范彝文外,其他五个方言区则在原有彝文的基础上,规范一种以表意为主的彝文方案,同时成立了云南省彝文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各地借调 20多名专业人员开展彝文规范工作,目前还成立四省区彝文协作领导小组,研究彝文统一事宜。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彝文古籍。1983年,成立了川、滇、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整理出版协作组,负责四省区彝文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编出《北京现存历史文献的部分书目》,翻译整理了四大史诗《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梅葛》、《查姆》;四大叙事、抒情诗《阿诗玛》、《妈妈的女儿》、《我的么表妹》、《逃到甜蜜的地方》;“百科全书”《彝文 (指路经)译集》、《彝文文献译丛》、《提文丛刻》 (增订本)、《西南彝志选》;文艺理论著作《彝族诗文论》;历史书《夜郎史传》;古籍翻译、整理工具书《彝汉简明词典》、《彝文简明字典》、《彝文字典》、《彝文经籍文化辞典》等,其中一些古籍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贵州省毕节地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在彝文古籍整理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文体工作成绩斐然,文体机构健全,凉山州、楚雄州、红河州成立了以彝族为主体的民族歌舞团,成长起来了一批艺术工作者,为社会奉献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凉山州体委挖掘整理出彝族式摔跤 “格”,建立了 “格”训练基地,“格”已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凉山州民族电影公司用彝语翻译了大量汉语片,国内一些电影公司与彝族地区政府合作,拍摄了反映彝族生活的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阿诗玛》、《奢香夫人》、《大凉山传奇》、《彝海结盟》等。凉山歌舞团整理出彝族民间舞蹈 “达体舞”,已经成为凉山州和其他彝族地区群众的娱乐、健身项目,受到其民族广泛欢迎。凉山州和楚雄州都把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列为本州的主要节日,每年在火把节期间,组织大型的文娱与经贸结合的节庆活动。凉山州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把火把节举办成 “国际火把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从而促进了民族传统节日创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文化综合研究硕果累累。为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地区都对彝族传统文化展开了研究,云、贵、川成立了省级彝学研究会,楚雄州成立了彝族文化研究所,凉山州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其中,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的学术成果最突出。1984年组建的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工作人员均为彝族,在著名彝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刘尧汉的领导下走出书斋,深入彝族地区实地调查,揭示了彝族历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其成果以《彝族文化研究丛书》的形式陆续地系统地公诸于世,形成了彝族自己研究自己历史文化的彝族文化学派。彝族文化学派以其新材料、新问题、新发现、新观点,对若干前人未能提出的或不能阐明的问题给予了新的自成一家之言的解释。他们在彝族地区发现了彝族十月太阳历和彝族向天坟,并探明了中国最古的一部历书《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认为彝族万物雌雄观的原始传统,是中国万物阴阳观的渊素,也是中国文明的源头;阴阳五行思想是从十月太阳历的概念基础上产生的;彝族文化同道家文化同源;提出了图腾层次论;通过对彝族社会中十二属相记日集会到市场的发展过程的考察,提供了市场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序列。彝族文化学派的这些观点正接受国内外学术界检阅。[2]Mh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朱崇先 .彝族典籍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程志方 .论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诞生——评〈彝族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A].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朱崇先 (1955—),男,彝族,云南武定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中国彝学。
原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5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彝族人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