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披衣形制与结构分析
摘要:以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中的披衣服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凉山三大方言区的田野调查及寻访记录,对西昌、昭觉、关姑、布拖、冕宁、越西等地彝族披衣服饰做了实物的采集。重点选取披衣服饰衣身结构进行研究,以披衣的形制与结构这两个部分作为切入点,并采用衣片拆解还原的方式,绘制出披毡(石都)、察尔瓦(瓦拉)、羊毛坎肩等彝族服饰的平面款式图、结构分解图。以此更好地了解凉山彝族披衣服饰所具有的形制特点、内在结构、功能性与审美表达。
关键词:凉山彝族;披衣形制;披毡;察尔瓦;结构分析
1 凉山彝族披衣溯源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南至金沙江,东临云南省昭通市,西连甘孜州,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的服饰类型[1]。由于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造就了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因此服饰仍然保留了彝族固有的传统文化特点,其款式复杂,花色多样。凉山彝族大部分地区四季不分明,昼夜温差大,处于二半山高寒地区,长期以来造就了彝族披衣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如下以凉山彝族披衣服饰为例,分别对当地察尔瓦、披毡、坎肩进行形制和结构方面的分析。
凉山彝族披衣服饰古韵遗风、历史悠久。披衣即披裹式服装,披裹式服装时期是服装发展的最早阶段,也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服饰[2]。人们最初直接用草、树叶、树皮或兽皮披裹在身上,起遮暑御寒的作用。古方志中多有对彝族先民披兽皮作衣的记载,寻传蛮“俗无丝绵布帛,披罗(虎)皮”;东吴蛮“士多牛马,无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唐《云南志》)。披毡则是对兽皮进一步加工,察尔瓦是羊毛捻线编织缝合而成,羊毛毡是擀制而成,羊毛坎肩则是擀制缝合而成,在工艺上又进一步发展到纺织阶段。在今天的凉山地区,除了传统工艺外,仍然可以看到用棕毛、牦牛皮毛、马尾毛、羊皮材质制成的披衣,它们被称为人类服饰的活化石。而在彝族古籍中,关于羊毛毡的说法,其《物饰纪略·毡子》篇中说:“到洪吉时代,羊毛弹纷纷,毡子线拉砰砰响,擀出青银毡,擀出红金毡。天上凡人间,用它挡霜雪,用它挡风雨。阿武那时代,制作弹毛弓,制作擀毡帘,九百斤羊毛,擀一领披毡。”[3]
披衣形制的盛行早在古羌人时期就出现了。彝族源于古羌人,古羌人服饰情况鲜见于史籍,郭义恭《广志》上记羌人“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隋书·党项传》间载“党项羌者……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其中描述了披衣披毡服饰是羌人穿着的主要服饰特征,可见披衣形制在当时也是主流服饰之一,直至隋代。到后来的宋代,凉山彝族服饰同样继承了披衣的基本特点。
凉山彝族披衣服饰不仅是彝族的标志性服饰,同时也包含了民族信仰、万物有灵、民族传承、民族审美等因素,体现了披衣服饰是一部活的服饰史。
2 凉山彝族披衣的类型
大小凉山披衣的外形上仍然遵循古制的手法,使其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披衣的形制种类包括原生态羊毛披毡、羊毛披毡、察尔瓦、毛毡坎肩这几种类别。素有男女同服共披服饰之称的披衣,包括披毡、察尔瓦,是大凉山彝族主要的服饰,也是凉山彝族族徽及标志的象征,甚至可以说是彝族服饰文化行走的历史。披衣的形制大同小异,平面款式主要以矩形为主,在此基础上做一些装饰以区别于各地,从形制款式上显得更为古朴、自然。
凉山彝族分为三大方言区,其披衣服饰形制大体相似,但各方言区在造型、用色装饰、工艺等方面各异。其中依诺地区的男子察尔瓦无穗,采用羊毛线以平纹织法制作而成,颜色以灰、白色为主,下摆用布条和一条宽约10cm 的青布作装饰贴布。女子的披毡多为深蓝和黑色,下摆采用荷叶边造型装饰;圣乍地区的察尔瓦多为青色、蓝色,下摆周边镶有青色衬布,长长的吊穗极具美感;所地的察尔瓦多为蓝、黑色,其项背和下摆各嵌一块青布,显得淳朴自然;所地地区的男子有一种特色的披衣,彝语称“约那阿莫支”,意为羊皮大衣,它由5 张以上的整绵羊皮缝制而成,颜色有白、灰、黑、杂色4 种。布拖地区的女子披衣是一种用线纳的羊毛坎肩,整个造型朴实庄重、简约大方。该地区男子披衣为棕毛披衣,其造型粗犷,形制上延续了披衣的造型结构。从整体来看,凉山彝族三大方言区中,披衣服饰种类丰富,装饰精美。如图1 所示。
3 凉山彝族披衣形制及结构
3.1 羊毛披毡披衣形制与结构
就地取材是凉山彝族人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披毡”彝语称“介施”“袈什”“石都”。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记载,戎州诸暨州马湖路,大致位于凉山地区,彝族头目的服装是 “……或披毡,或衣皮……”。羊毛披毡属于织造型,是以用羊毛擀制而成的面料为基础,进行稍许的剪裁,凉山彝族最早以羊毛披毡为主要服饰,披衣形制大同小异,形式为斗篷,使得人体与衣料间的空隙较大,衣服蓬松,具有一种穿着构成的自然美[4]。羊毛披毡又分为“单层披毡”和“双层披毡”。其中单层披毡以单片羊毛面料为主进行擀制而成,双层披毡是在原有的单片上加一层起装饰和保暖作用。羊毛披毡在凉山地区基本无区域之分,有5 张整羊毛皮做的原生态披毡,也有通过擀制的披毡,披毡主要以矩形为主。根据穿着者的要求可以制作出厚薄不一的披毡,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及民俗信仰、传统文化的原因,造就了披毡的形制得以承袭。披毡形制的产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简单易行的制作方法决定了披毡在形制上单一,在结构上简洁。披毡的形制通常为140cm的幅宽,长70~90cm 的矩形平面图,披毡上端以抽褶作为领的结构便于穿着,披毡下端为衣摆,抽褶后自然形成衣摆。可根据穿着者的身高来决定披毡的衣长,披毡的色系分别为本白色、灰色、蓝色。羊毛披毡也分为有褶和无褶款式,其中有褶披毡在擀制裁剪好面料以后,叠出5~6cm 宽的褶子进行来回收褶,直至整块面料褶完,再用两块木板进行固定挤压,经过2~3 天后有褶披毡就制作完成。无褶披毡不需要进行压褶定型。其中披毡类型如表1 所示,三大方言区的察尔瓦(瓦拉)如表2 所示。
表1 披毡类型(作者拍摄、绘制)
3.2 察尔瓦披衣形制及结构
察尔瓦是彝族人最常见的服饰之一,彝族称“瓦拉”。在《岭外代答》《云南志略》等古籍中,都可见到察尔瓦,而在云南昭通东晋期间的墓葬壁画中,也能看到身着察尔瓦的彝族人形象。察尔瓦是羊毛披毡的发展形式,属于织造型和缝合型。察尔瓦通过采摘羊毛、手工纺线和手工编织,形成幅宽为20cm,长为80~140cm,一般由9~13 片竖向拼接缝制而成的服饰。从形制上将察尔瓦的款式分为常规型款和装饰型款。如表3 所示。
常规型款是基本型款,它直接由多片拼接缝合,衣摆下吊30~60cm 的吊穗。它在形制上与其他款相比少了装饰,使得基本型款更为朴素、自然。
装饰型款是在基本款的基础上做了装饰结构处理。凉山地区的察尔瓦分有穗或无穗,有穗的下端吊有穗为40~60cm,多为本白色、蓝色、深灰色、黑色。察尔瓦形制上大多为矩形,相比于披毡,其多片拼接、纯羊毛材质使得其质地更有悬垂性,材质肌理上出现人字型特点。察尔瓦结构上由多片拼接而成,形制为矩形,矩形上端进行抽缩形成领围,领围的大小可以灵活调动,矩形下端往上14~15cm 处拉通矩形,贴一块黑布作为装饰结构线,矩形下端吊有40~60cm 的穗,吊穗由多根组成,每一根又由10 根羊毛线搓成。察尔瓦外观上美丽大方,凉山彝民讲究对称美,在其服饰上也有较多体现,尤其是美姑无穗察尔瓦,其装饰线两边对称、做法简单,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其无论是在形制还是结构上都更为丰富,辨识度更高。
表3 察尔瓦款式图例
3.3 羊毛坎肩形制及结构
羊毛坎肩即披挂式服装,属于披衣类型,在布拖随处可见。在布拖女性服饰中,羊毛坎肩是不可缺少的服饰之一,属于裁剪型披挂式披衣类型,其款式为对襟、无扣、小立领,用羊毛擀制成毡片,然后裁剪缝制而成。羊毛坎肩也分为纳线和无纳线两种,其中纳线即在制作好的坎肩上进行平针手工明线,衣襟包边,后领窝处缝制两个三角形的毡片作为装饰。在形制上羊毛坎肩分为有袖和无袖两种,整体款式特点为长方形、无收腰、宽大直筒。披挂肩部有两个短小袖空孔用来穿着防止脱落,只披不穿是羊毛坎肩的穿着方式,在结构上,肩部之所以留有缝隙是为了避免整体款式太平常,没有特点,如果一旦将肩部两端缝死则会显得呆板,体现不出坎肩结构本身的厚度。羊毛坎肩的实物图、款式图和结构图如图2~3 所示。
羊毛坎肩还有一种款式与前一种形制基本相同,但披毡里为羊毛毡,披毡外面附一层棉布或化纤面料,使用手工针纳线,其中纳线的密度越高,则越耐磨和越挺括保暖,另外纳线还能起到装饰作用。
4 披衣服饰结构特征
凉山地区四面环山,处于半山地势,海拔较高,整体相对来说较为封闭,这也导致凉山彝族交通落后,经济匮乏。正因为如此,凉山彝族各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凉山彝族服饰款式繁多,花色各异,其中披衣服饰兼具了形与神的内涵和特点。从结构上看,羊毛披毡、察尔瓦、羊毛坎肩都承袭了传统服饰的结构特点。它们通过织造、裁剪、缝合等手法,采用单一的直线裁剪,以“矩形”为基本服饰结构,营造出宽松、活动量大的效果。三种披衣服饰结构都是遵从传统节约型法则来进行制作,从最基本的穿着用途来考虑,考虑劳作、活动等因素,所以结构上较为单一。披衣服饰通过平面裁剪,充分利用面料以达到最大的限度,所以在形制上没有太多的变化,都是以矩形为主,其中有所区分的是披衣面上的装饰,而在形制及结构上,各种披衣服饰都存在着共性特点。
4.1 共性
凉山彝族披衣服饰承袭至今,展示了其彝族的古韵遗风,它有着古老的文化历史。披风式的服装是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典型衣着[5]。无论是树皮、树叶的披衣,还是羊毛披毡、牦牛毛披毡、察尔瓦、羊毛坎肩等一系列的不同材质的披衣服饰,它们都是以披风为主要的款式,形制上皆为矩形,结构上都是上紧下松,其中上为领,下为衣摆,以肩部和领部为主要支撑点,穿着自然下垂,这些都是披衣服饰的共性特点。
4.2 个性
在披衣服饰中,羊毛披毡、察尔瓦以及坎肩的区别在于:羊毛披毡属于擀制织造型,主要以擀制织造为主,裁剪为辅;察尔瓦属于织造缝合型,包括有穗和无穗两种,其中结构上有基本型,也有作为装饰展现的造型款,在色彩上有蓝色、白色、灰色,在结构上相比披毡更为复杂;羊毛坎肩看似没有袖子,但是肩部两端依然有两个小的装饰袖,为了不使坎肩造型显得平板,所以两个小袖显得非常重要和独具特色。从整体上而言,披衣服饰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款式造型和制作两个方面。
5 凉山彝族披衣服饰的功能性与审美表达
凉山彝族披衣服饰有着久远的传统文化历史,如果说凉山彝族服饰是人类精神的产物,那么披衣服饰就是彝族服饰的灵魂所在。披衣服饰得以完整留存,离不开凉山彝族制度文化、环境气候、生活方式等因素。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云:“西南蛮地产绵羊……自蛮王而下至小蛮,无一不披毡者……昼则披,夜则卧……”可见披衣服饰从功能上来说,主要表现为:御寒功能、装饰功能、劳作保护功能。
5.1 御寒功能
大凉山彝族地区大多数处于高山寒区和二半山区,平均海拔1700~2000m,受气侯环境影响,一年四季大部分偏阴面区,比较寒冷,在夏天稍好一点,到了冬天天气尤为恶劣,昼夜温差较大。身处这样的环境,大部分农作物无法种植,只能种一些荞麦和土豆,养殖畜牧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其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制作毛纺织衣物。彝族人主要以养羊、牛、猪为主,其中羊是他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羊的全身上下都是宝,故羊毛是披衣服饰中察尔瓦、披毡、羊毛坎肩的主要原材料,它可以制作出不同的衣物饰品。对于彝族人而言,在寒冷的天气下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察尔瓦就已经很满足了,通常披毡穿着在里,察尔瓦穿着在外,是绝佳搭配。披衣服饰具有挡风遮雨、防寒、防潮、防晒等多种用途,其夜晚可当被套,白天可当地毯,正因为这样,它给彝族人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所以能够被久远地传承下来,是当之无愧的族徽。从审美的角度看,披衣服饰除了御寒以外还兼容形制上的变化,从原本的本布披毡到蓝染的披毡,从款式的单一性,到造型上的多变性,无一不是在传达美,彝族人民的审美认知离不开凉山彝族文化的交流以及各地区对文化的认同,这在其生存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2 装饰功能
凉山彝族是一个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民族,无论是彝族年、火把节、选美大赛,还是婚丧嫁娶、祭祀等,他们都要以最美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尤其彝族是一个重死轻生的民族,在老人逝世的时候,逝者会穿一件察尔瓦[6]。家族的人会穿上深色的服装以表庄重,表达对家人的想念,服装中不会有太多的装饰,显得简约、大气。此外,通过对丧葬的了解,发现披衣服饰的颜色通常有白色、黑色、蓝色。这样一种审美表达,体现出彝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崇拜,体现出一种尊重万物有灵的自然美。当然与彝族火把节上的盛装比美,披毡、察尔瓦更是这一环节的亮点,披衣服饰的装饰是用来区分地区的,如美姑的察尔瓦没有吊穗,它是用棉布装饰在披毡上,形成衣襟对折的装饰亮点;布拖的察尔瓦披衣形制上会用装饰线进行装饰,色彩多为蓝色;所地地区的羊毛披毡尤为好看,他们通常会一个比一个,看谁的更为美观;圣乍地区的察尔瓦最为华丽,衣摆上还镶有装饰纹样,长长的吊穗更是美到极致,展现出穿着者的优雅及美的气质。各地区对美的表达也不一样,其中美姑的披毡没有吊穗,通常会用棉布或化纤面料作为装饰附在表面,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传达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5.3 劳保功能
凉山地区环山靠水,地方过于封闭,海拔高,这导致了其交通不便利、经济匮乏和农作物产量少,虽然现在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有部分地区存在交通滞后的问题,人背货物、马驮货物的情况依然存在。当货物沉重时,将披毡、察尔瓦用来垫背是最好的劳动保护用品,当下雨时,还可以将其用来遮盖货物,可防潮,以便确保货物的质量。彝族人民对美的追求无处不在,他们将披衣服饰用作地毯,放置于田埂上便于小孩玩耍,从劳作中体会快乐。凉山彝族世世代代传承这样的生活方式,可见披衣服饰对彝族家族的重要性。
6 结语
基于凉山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通过田野调研和收集整理素材,重点选取凉山彝族披衣服饰进行研究,认为凉山彝族披衣服饰注重功能、讲究实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审美,较好地传承了彝族服饰悠久的民族文化。以披衣的形制、结构两个部分作为切入点,采用衣片拆解还原的方式,绘制出披毡(石都)、察尔瓦(瓦拉)、羊毛坎肩等彝族服饰的平面款式图、结构分解图,研究分析了凉山彝族披衣服饰所具有的形制特点、内在结构、功能性与审美表达。研究对于传统服装的传承和价值挖掘具有一定的意义,设计师可以通过借鉴,挖掘传统服饰文化元素,深入研究服饰形制与结构,推本溯源,结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款式设计方法,推出具有本土民族元素的原创服装设计。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参考文献:
[1]周雯,罗晓梅.凉山州彝族服装的结构及影响因素[J].丝绸.2017,(9).DOI:10.3969/j.issn.1001-7003.2017.09.008 .
[2]冯敏.凉山彝族服饰[J].贵州民族研究.1989,(4).116-125.
[3]苏小燕.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 [M].中国纺织出版社.
原载:《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年3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彝族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