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普显宏:插花节散记

作者:普显宏 发布时间:2025-03-2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17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走在昙华山的山街上,我看到一位导演正在指挥着摄影师拍摄彝族“插花”习俗的镜头。他们找的“演员”是两位满脸沧桑的彝族老夫妻,男的穿着一件长长的羊皮褂,留有手脚的那种黑山羊皮,我们彝族叫四脚羊皮;如果裁去四脚的叫齐头羊皮。女的头裹黑色包头布,典型的彝族标志性装扮。古铜色的脸布满绉纹如刀刻一般,额头上的绉纹则像一台台梯田,棱角分明,很有立体感。我感觉导演找“演员”有些艺术眼光,就问他们是从哪儿来的?导演告诉我说是深圳某影视公司的,来拍一个民族风情片。他们在山街的一个高坎上拍摄,背景则是下面的一排传统彝族民居。反复拍了三四遍,就是一个男人把一朵马樱花插到一个女人头上的镜头。我从下面冲上去,用相机抢拍他们拍摄的场景图片。拍摄结束,导演把那朵马樱花送给女主角,这位彝族老大妈有点不好意思,又将这朵鲜红的马樱花送给我,我欣喜接纳。
hl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01nuotXzy6Rd1QoVec74&690.jpghl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手拿着彝族大妈送我的那朵马樱花(彝语叫索玛花),和诗人们走在熙熙攘攘的节日人群中,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特别是那些一起上昙华山采风的女诗人。恰巧这时大理诗人叶子、梅子和郁东从我身边走过,她们问我这朵马樱花的来历,我一高兴就把马樱花转送给了叶子。话都说出去了,郁东却要我把花送给梅子。花只有一朵,本想插在叶子头上的,但她披短发,只好郑重交她手中,拍了张照片留念。我的女儿就叫阳子,叶子梅子叫起来感觉特别亲切,比其他诗人的名字好记得多。hl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01nuotXzy6Rd46ZYxPd9&690.jpghl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我们上昙华山的路上,路两边随处可见大蓬大蓬的马樱花。马樱花吉祥!在农历2月初8日彝族传统节日“插花节”,彝家山寨家家户户插马樱花驱邪,祝福吉祥。不管楼上楼下,房前屋后的门窗上都会被插上这种鲜血欲滴的马樱花,表示彝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就连关猪鸡牛羊的畜厩门上也会插上马樱花,以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我的家乡牟定彝族男女青年结婚,新郎新娘也要带伴娘伴郎(必须是双数)到马樱花树下跪拜,祈求祝福。hl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01nuotXzy6Rd2c6lGsac&690.jpghl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今年大姚“插花节”上,我在天仙园见到了两个老毕摩杀鸡祭花神,选花仙子的过程:毕摩头戴棕帽,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辞,把那鲜红的鸡血、酒水撒在碧绿的松毛上……深山老箐出美女,毕摩选出的花仙子天真无邪,纯洁无暇,像我手中的那一朵马樱花一样圣洁。那种庄严、神秘、虔诚的场面让人心灵受到震撼,仿佛这里的人们生活在另一个时空。hl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千柏林回到松子园用餐时,我发现李锐波、赵美红、陆娉婷等一群美女诗人每人头上都插了一大朵美丽的马樱花。人比花娇,无限开心的样子。我看了看我送叶子的那朵马樱花是否还在,发现她把马樱花插在随身的坤包上,一直好好珍藏。hl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所属专题:

彝族作家普显宏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