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

论《妙香国草》的意旨与艺术魅力

作者:王先灿 发布时间:2011-03-04 原出处:《楚雄民族文化论坛(第三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妙香国草》是彝族学者、诗人高奣映的一部诗集。高奣映著作极为丰富,有81种之众。有诗集,有游记,有诗文论还有一些散文和随笔。不幸的是,随历史的风雨变迁,许多作品已散佚,到今天人们能看到唯一完整的文学文本便是本文所要阐释的《妙香国草》。 这部诗集是高奣映游历妙香国(即大理,因其盛行佛教而被称为妙香国)风景名胜的吟咏之作结集而成。高奣映显然接受佛家的说法,才将其诗集命名为《妙香国草》,具有很深的寓意。其诗集之名,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高奣映对大理怀有特殊的感情,研究此诗集,首先得从高奣映本人入手。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高奣映生平介绍高奣映生于1647年(南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生活于明清之际的云南姚安。这个时期,正处于南明朝廷与清王朝的对峙时期,“战乱频起,危机四伏,生死未卜。”[1] 高奣映生于乱世,注定其迷离的生平。高奣映出生时,高氏家族作为姚安土司已经延续数百年之久。然而历史永远是变化的,高氏家族面临新的历史选择:是尽忠于明朝,还是顺从于新生政权的清朝?是延续家业继续为一方土官,还是家道衰败?高奣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生,他将不得不挑起家族的重担,在历史进程中艰难前进。家国的忧患使得他终有所成,正如陈九彬先生在《高奣映评传》中所说的——这个诞生于乱世之中的新的生命就是后来在政治舞台上欲一显身手建功立业而不得,终于以文章学业崛起于云南于明朝。[2]高奣映的出生,给失落的家庭带来新的喜悦与希望。高家作为地方豪门望族,必有特殊的政治权力与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高奣映具备良好的教育条件与环境,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高奣映16岁袭承父亲的土司之职,土司公务极少,高有时间大量阅读古文典籍。另外,高家丰富的藏书,开拓了高奣映的文化视野,为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积淀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使得他虽处边远偏僻的云南,能广开视野,拓宽思想,跻身名家。最重要的一点是高奣映的聪慧和勤勉,他“天资既大于人,而学力倍之”(云龙主编《姚安县志》)。优越的学习条件与学习环境,加上勤奋好学,使得高奣映博学多识,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个人之精蕴在其诗集《妙香国草》中得到体现。高奣映37岁辞去土司之职(由其子高映厚袭承),归隐结璘,潜心学术,著书立说,教化乡邻。其后半生便在结璘山馆中度过。表面上逍遥自在,而内心深处定有无言之隐。他为何而归隐?或许是陶渊明式的“误入尘网”之感。看到自己在政治上没有大的作为的可能只好归隐。但高奣映不是常人,他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的观念始终左右着他,让他必得留名于世。也正由于他的归隐,才使其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中,最终成就其学业。到此,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高奣映的一生:生于乱世,长于忧患,报国无门,中年归隐,潜心学术,著书立说,教育后代,布德乡邻,终有所成,一代大师,一方名家;是“一位有特色、有个性、有代表性的成就较高的学者”[3]。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妙香国草》的创作背景大体了解高奣映的生平之后,可知《妙香国草》这部高奣映流传下来唯一完整文学文本的诗集,是研究高奣映的思想情趣,及其诗歌的特征、审美价值等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妙香国草》文化阐释与历史解读,以文学为视域入口,重现它在那个时代、那种情景之下的意旨。对此,对《妙香国草》的创作背景进行历史还原,达到深刻了解与认识,从而揭示出这部诗集的意旨。前文已述,高奣映作为土司的后代,他命定袭承土司之职,为家族开创蓝图。且高家作为地方望族,家源渊远,“高氏,本贤人之裔,开忠孝之基,职虽仅郡丞,而业则传于秦汉”。(高奣映《训子语》)高氏家族在大理国时期达到辉煌的峰顶,“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4],高氏家族成为大理国段氏之外的最大的豪门望族。但到高奣映是已经有没落的危机。幸运的是高奣映本人的敏锐判断与妥善经营,才使高家在清初仍为土司,仍为地方的豪门望族。但高奣映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在改土归流浪潮下,土司最终会被清王朝撤消,土司已经没有更好的政治前途,这是他中年归隐的根本原因。这同时也是中国文人的一大特点,即看到政治上没有大作为的可能时,便归隐山野,在其他领域(尤其是文学或学术)构建自己的人生价值。历史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客观的历史不容忽视。高奣映处于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时期,人的意识最容易混乱与改变。高奣映的初衷未必是想成为一代大师、一方名家,但出于各种原因,他最终踏上著书立说这条人生道路,这对高本人而言是一种或然,但对当时历史而言则是一种必然。人可以创造历史,历史也同样可以改造人本身。对于高氏家族的那个辉煌时代,高奣映是极其地向往。他渴望自己能够活在那个黄金时代,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成就一番大业。高氏家族与大理的关系很微妙,“对于高氏家族有着特殊意义的大理这片土地,高奣映是一往情深的。”[5] 种特殊的情感,尤如一种蜜甜的伤感,向西望去,苍山洱海秀丽山川,一景一物何不勾起昔日家族的美梦,内心的隐痛不言而喻。也正由于高家和大理的特殊关系,高奣映对大理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非常熟悉。在这种历史心境之下,一种寻访先祖的足迹,回顾依旧的山川并为之咏叹之心不由而生。因而当云南提学王之枢邀请他编撰《鸡足山志》时,他欣然应邀,奔赴妙香国。在编撰期间,他有时间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创作了大量的诗文,集结为《妙香国草》。”[6]这是《妙香国草》创作并最终结集的历史背景。高奣映“自幼聪颖,生性敏悟,记性特别强,且广泛涉猎,博览群书”[7]。归隐后的高奣映,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进行大量阅读,丰富自己的学识。在古代社会里,读书讲究广博精深,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此理。然而,仅此还不够,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要“行万里路”,以证实自己的学识,正如高奣映在《妙香国草•自序》中说的“卧游有书,真游有学”。即便古代的书远没有今天多,但到明清时,各种典籍也浩瀚如烟海。加上高奣映本人勤奋好学、兼及经史子集,使他能够进行各种文体尤其是诗歌的创作,《妙香国草》便是最好的见证,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使高诗溶解各种题材。高奣映所处的滇中的文化背景为滇文化,但高奣映同时也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其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最大。高奣映博学强识,吸取各种文化典籍的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这种文化底蕴,是诗集《妙香国草》的文化底蕴,使其体现出一种自然又充满个性气质的文风,非儒非释非道而又似儒似释似道,流露出高奣映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既是才气的飞舞,更是个性的张扬。正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才使高奣映对于一景一物,能触景生情,言之为诗。这是《妙香国草》创作之文化背景。大理距离姚安较近,“紫城去姚不远,均之介在西偏,告方游,啮指可返”。(高奣映《妙香国草.自序》)距离的接近,为出游创造了前提条件。加之大理苍山洱海秀美景色,鸡足山佛教胜地,崇圣寺三塔名迹,使得高奣映在潜研学术的间隙,飘然往之,纵情山水,陶冶性情。这是《妙香国草》创作背景之地理环境背景。这个条件,既能使高奣映心余力足而游,又能尽性尽情而返。《妙香国草》的创作背景,有主观背景,也有客观背景;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事物的原由,都有主客观之分,人的意识只能在主客观交互之下能动的起作用。至于《妙香国草》的创作背景,既要以分析的眼光看待,又要以历史的观点看待,从而使其得到历史性的真实还原,再现出其最初的面目,无疑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认识其创作背景,才能对其进行更好的文本解读,体悟其深层次的意旨,并从中得到启示,开拓新的视域。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妙香国草》的意旨作品的意旨,是创作主题赋予作品的内在思想情感,是接受主体进行阅读、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支撑整个作品的骨架。作品的意旨寄托着作家的情思,是连接作家、作品、读者的桥梁。因此,作品的意旨是作品核心之所在。分析一部作品,阐释其深层蕴意,了解作家创作的内趋动机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对作品意旨的透视与重构是最为重要的方式。作品的意旨,可以多层次、多维度进行立体的析解与构建。至于诗集《妙香国草》,可从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心境两大角度入手,结合特定的创作背景,从而达到对《妙香国草》的意旨的理解与把握。《妙香国草》这部诗集,是高奣映37岁归隐结璘山后所创作的,这里尤其注意“归隐结璘”这个词,是《妙香国草》问世的前提,其深层意味可以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来表示。山水诗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8] 这部诗集是对苍山洱海秀美景色的热情讴歌,因此在整体上可视为山水诗,并且可作为少数民族山水诗史上一个历史性的坐标。《妙香国草》的内容,可以分为追忆明朝、描绘大理秀丽自然风光、叙述妙香国名胜古迹三个方面,致使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内容中闪现出诗集的意旨。高奣映自视为明朝的遗民,“乾坤无久客人,天地有遗民”。(《妙香国草•题陈翼叔石棺》)高奣映对明朝始终怀有一种感激的特殊情感,虽然身处清朝,他对明朝是念念不忘的,陈翼叔是明朝的工职人员(遗民),高奣映表面写陈翼叔,实际上是表达自己的情怀。他最后不由而叹“何时当碧化,单墨吊孤臣”,明朝已经成为过去,留下自己一个孤独的人,又何时能为正义事业而死呢,一种空前悲愤之心不由而生。高奣映的这种遗民情结,最能体现在《妙香国草》中《感通寺恭读明太祖御墨》一诗里。“荡山赤日照人愁,圣藻初开思不休。”诗人先“愁”,继而“思不休”。为何而“愁”,只因“拜罢香烟疑似昔,读来玉轴感同秋”;又为何“思不休”,只因“为忆临轩重慰问,殊方今已负皇猷”,诗人的感情完全流露出来。“负皇猷”这三字是全诗的诗眼,“表现了高奣映空负满腔热血,一身才华”而不能“大显身手,为国家也为家族建功立业的感慨。”[9] 这种情感是典型的遗民情结。高奣映追忆明朝的诗作很多,如“底事那堪秋月上,扪碑难读冷禅关”,(《妙香国草•汝南王碑》)诗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借汝南王碑之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以发自我内心的隐痛;又如“天人壁外梵传音,祗将御墨感秋深”,(《妙香国草•荡山》)“花开甚事心难罢,醉将蝴蝶游蜂骂”(《妙香国草•明兰》)等,都是以追忆明朝为内容的诗作。《妙香国草》的另一内容是描绘大理秀丽的自然景观。并占了诗集的绝大部分,也是最能体现诗集之精蕴的部分。在此部分诗作中,高奣映纵情山水,把其思想表达到极至。高奣映对大理怀有特殊的感情,在那里,他得到的是一种归属感。透过那些清新秀丽的诗作,可以解读出高奣映的人身体验、精神风貌与内心世界。在《黑黄二龙潭》一诗中,高奣映用“落叶常衔飞鸟舌,晴花时啖野猿腮”为人们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的美丽的画面,叶子飘落到水面,鸟飞来衔去,日丽风和,漫山放花,猿猴不时的采食野花。自然的灵秀与清幽,诗人的心也随之空旷神怡,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情感。“晓月衔龙尾,雄关锁雪峤”,(《妙香国草•龙尾关》)则给人们描绘了一幅雄伟险峻的山河风貌;而“文羽嬉群浴,闲鸥意独忘”(《妙香国草•鸳鸯浦》)为人们摄下妙香国一个令人神往与温情的镜头;“十九峰围尽,泻成玉抱腰。紫城如隔断,不得上山椒”, (《妙香国草•带云》)既向人们展示了苍山灵妙的玉带云,又阐明了其产生之由,并加以赞美,表明诗人对那琼楼玉宇的妙香之地无比的喜爱。《花甸》这首长诗,则描绘了神奇自然与性灵人文相结合的画卷,高奣映对此景致,忽感“人生驹隙恍若此,千岁等今隔一指”,人生短促,不如“贮日方壶等闲事,胜且从吾摒醉跻”,自我与自然相融为一体,心灵得到空前的感悟与升华。这部分诗作,不仅给人民描绘了大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是诗人心理世界的展示,体现个人的主体意识。叙述名胜古迹,也是《妙香国草》的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秋思欲将天际想,祗今霜老白波平”,(《妙香国草•武侯水南战处》)诗人历游当时的战场,感慨万千,历史早已过去,同样的地理环境又见证了多少个征战场面,多少个改朝换代,而自己的人生也很快成为过去,一种浓重的历史沧桑感。《画卦台》一诗中,高奣映徘徊于天台寺,并在题释中讲明天台寺的历由,追思古人“羲文怀启秘,汉业感零秋”的业绩。诗人站在天台寺中,放眼洱海,白波动荡,青蓝的海色里游荡着渔舟,海天一色,为之沉醉。《妙香国草》中的《悉达场》、《僧迹》、《书盟神祠》、《罗筌寺》、《昭文祠》等诗,都是以叙述名胜古迹为内容的诗作。这类内容的诗,叙写古迹,发古人不在,今人易逝的历史沧桑感;叹古人业绩,自我功业无成的感慨。以追忆明朝、描绘大理秀丽自然风光、叙述妙香国名胜古迹为基本内容的《妙香国草》,其内容既“见古知今,又见物见人”[10]对其内容的解析,使诗集有了根本性的归属,即《妙香国草》是以描绘大理秀美山川为主要内容的山水诗,其中寄寓着高奣映的情思。《妙香国草》的另一意旨是作者的心境,这里的心境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应激。诗人的诗作都是诗人特定心境之下的感情流露与心理再现。使诗作呈现出千姿万态,同样怀古,却有各自的感情基调;同样描绘自然风光,却有不同的切入点、感染力与表现力。《妙香国草》是高奣映归隐结璘后才创作的。古代文人的归隐,大多是心灵受挫之后的选择。高奣映人到中年便归隐,其中更多的历史密码今人难以解密也无法破译,但可以肯定最重要的一点是政治上的失望。高奣映深谙清王朝对边远地区的地方势力(如土司)的策略,虽然高家土司之职不被革去(那也是高奣映苦心经营所致),但在改土归流的浪潮中,高家最终会被解除其权势。高奣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之下归隐,他内心深处不满于清王朝,他也可以说是气而归隐,心中愤愤不平。他此时的感情是波澜起伏的,心理悲愤,“荡山赤日照人愁,圣藻初开思不休”(《妙香国草•感通寺恭读明太祖御墨》),其中的“愁”与“思不休”便是悲愤之心的体现。而结尾的“为忆临轩重慰问,殊方今已负皇猷”的诗句极为悲愤,表现了诗人对清王朝的隐隐不快,耿耿于怀,对明朝的感激之情。高奣映便是这种悲愤的心境下起创《妙香国草》,悲愤也成了《妙香国草》最初情感基调。但高奣映不是常人,他在秀美山川的陶冶下,追吊古人,感悟造化,其心境渐渐开化。由“一树只缘天上有,此花应罕世中开”(《妙香国草•上关花》),以花自借喻自己为罕才但不得重用的悲愤,转变为“人生驹隙恍若此,千岁等今隔一指。”“方壶等闲事,胜且从吾摒醉跻”(《妙香国草•花甸》)的豁达状态,人生如梦,梦醒南柯头已雪,不如且今为乐。再到“此处裸居居不恹,山川树木望中零”,(《妙香国草•裸居晚宿•其四》)一种无忧无虑、忘我的心境。简而言之,其心境过程即不得志而归隐,思不休而出游,参造化而复宁和。高奣映的这种心境切换,是人物发展的结果。从这个层面,可以说《妙香国草》的意旨就是秀美山川感化下与环境相交融的心,合天地我而为一,忘却世尘,归于自由平静。到此,以作品内容和诗人心境为切入点,得出《妙香国草》是充满性灵的山水诗,一个生命情感体验的升华过程,流露其深处的意旨。在认识与把握意旨的基础上,对《妙香国草》的理解,无论是感性上还是理性上,都上升到新的层次与高度,从而有利于对其魅力的揭示与感受。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妙香国草》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无疑是作品最吸引人之处,是接受主体阅读、鉴赏文本后所要达到的审美目的,也是作品得以流传的主要原因。诗集《妙香国草》的魅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妙香国草》具有高超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顾名思义,即写作技巧,指在进行文本创作时的表达方式、话语组织、结构安排等。诗集《妙香国草》,在写作手法上有所创新,多种形式结合,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与艺术价值。其写作手法,大体归为:应用多种诗体、讲究韵律、题释方式、多用典故、吸取民间传说、以史入诗六种。六种方法有所交融,但相对独立。《妙香国草》基本上以这六种写作手法,进行结构整个诗集。其一,应用多种诗体。《妙香国草》应用了七律和五律、七绝和五绝、七古和五古等诗体,“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诗歌体裁。”[11] 这是《妙香国草》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其中七律有《感通寺恭读明太祖御墨》,《阿育王塔》,《上关花》,《崇圣寺钟》,《铁柱》等二十余首。和其他诗体相比,占诗集六分之二左右的比例。五律有《龙尾关》《鸳鸯浦》,《铁雨崖》,《罗刹洞》等十余首。占了诗集的六分之一左右比例 。七绝有《金翅鸟》,《一线天》,《妇负石》等。五绝有《僧迹》,《阴火》,《丸石》等。七古有《冯河》等。五古有《雨铜观音》,《水滨神石》,《书盟神祠》等。各种诗体中,律诗几乎占了一半比例,绝句次之,古体诗最少。各种诗体的应用,利于表达不同内容,各种题材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使作品“深得自然之趣,更加亲切生动”[12] 同时也表明高奣映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底。其二,讲究韵律。律诗是最讲究韵律的诗体,对押韵有严格的要求与限制。律诗(七律和五律)几乎占《妙香国草》一半比例,从另一角度说明高奣映深谙声律。其三,题释的方式。这是《妙香国草》最具特色的表达方式。诗集中的每篇诗作都有作者的“题释”。写题释之由在于“搜古以思风会之从来,以见物情之正伪,不徒作游览观耳”。(高奣映《妙香国草•凡例五则》)题释不但阐明诗作的原由,补充诗文未尽之意,使诗的内容更加详细。题释与诗作互证互补,相映成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3]而且表达了高奣映在典型环境中的特殊的思想情怀。如其诗《感通寺恭读明太祖御墨》题释云:“是岁丙寅夏,予门人榆广文、施瀛仙、李宝箴游荡山之麓……方入感通,思寻故碑读之……不知涕泗之从何浇颐,而伤焉之何由兴感也……怀今思昔,悲何可言。”交代了创作此诗的由来,使读者对诗的理解上了个层次。同时流露诗人悲愤之心。此题释“不但本身就是一篇绝妙的散文,而且具体而集中的地表现了高奣映的思想情怀。”[14] 其四,多用典故。用典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巧妙的用典,能增加诗歌的文化底蕴,增强其感情色彩,有锦上添花之妙。但典故的运用比较困难,它要求作者有深厚宽广的文化内涵与修养。高奣映在《妙香国草》中用了不少典故,其所用之典,不大为人所熟悉,有的甚至闻所未闻,给解读与理解造成障碍。这就要求读者对高奣映的文化背景(滇文化)有所了解。用典诗作,如“软足印顽石,心空物亦空。乾宁一瞬过,谁可踏芳踪”。(《妙香国草•僧迹》)用了乾宁年间赵波罗禅师在鹤顶寺留下足迹这一典故,“其由来十分生僻”。[15] 如果对高奣映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不熟悉,不熟悉大理地区的民间典故,不知此典故,就不知诗人所云为何。诗集中还用了“雨铜观音”,“武侯征南”,“老妪负石”,等历史典故。典故的使用,增强了诗集的文化底蕴。虽解读有困难,所幸高奣映以“题释”方式加以阐明,使读者大多也一目了然。其五,吸取民间传说。大量使用民间传说,吸收民间创作素养,是《妙香国草》在写作技巧上的一大特色。中华民族,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积累大量优美的传说。高奣映所处的云南,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间传说尤其丰富。加上高奣映生活在白、彝两族地区,而这两个民族都是极具创造力的民族,有更多的传说供高奣映使用。如“双树虬蟠处,时思古籀文。不言明月夜,桂子落纷纷”。(《妙香国草•桂楼》)这首诗是依据民间对杨隐君栖桂楼的神奇传说而作,仅只寥寥数语,一个优美的故事便展现在读者眼前。《僧迹》则用了鹤顶寺僧迹的传说。《雨铜观音》一诗则化用了“雨铜观音”这则优美的传说,即高奣映题释“蒙氏时,董善明者,虔铸大士像,以铜少几工罢。善明斋心吁祷,异天之助己。无何,而天雨皆铜矣。像成之日,瑞光五色,布满郊坼。” 其六,以史入诗。以史入诗,要求较高,“不能违背历史真实,同时,还要有诗味,有诗之意境。”[16] 尊从历史事实,把历史事件写入诗中,且融入自己客观的见解与评价,充满辩证意味。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一点。“合尖误许隋文帝,拾级终思阿育王”(《妙香国草•阿育王塔》)便是以史入诗之作。关于李元阳曾说阿育王塔是周昭王时阿育王所建,诗人不盲从,而是以敏锐的眼光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君相国虚传捷,谀世词人滥颂扬”,(《妙香国草•唐天宝战士合冢》)对于天宝战争,唐军“十万雄狮一冢藏”的惨败,作“相国”的杨国忠却“虚传捷”,而一些“谀世词人”也“滥颂扬”。 高奣映嗤之以鼻,称赞李白“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为“真诗史矣”。他“鬼域此中无女谒,丈夫群合自冰霜”的评价实事求是。基于这六种手法的《妙香国草》具有层次变化,韵律和谐,个性鲜明,诗文互补,富有民族性、辩证性等特点。同时也显示出高奣映高深的写作能力。到此,对《妙香国草》的解读又上了个层次,它是一部蕴意深远、表现多样、情感丰富而又鲜明独特的诗集。(二)《妙香国草》体现诗人的价值取向. 作品往往体现作家的价值取向,《妙香国草》作为高奣映众多作品中唯一完整留传下来的文学文本,又体现高奣映何样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当今西方文化大举入侵,传统文化面临严峻考验与挑战,民族文化日益委顿之下,《妙香国草》又体现出何样的历史作用与社会价值,以及如何体现出等,都是研究这部诗集需要作出的回答。《妙香国草》有利于对高奣映的研究。《妙香国草》的完整性,是今人研究高奣映的重要依据。唐人的世界在唐诗里,同理可说——高奣映的世界在《妙香国草》中。通过这部诗集,可以解构出高奣映后半生的心理历程,即前文所阐释的由悲愤到平和。此诗集同时也是高奣映思想情怀、内心世界之所在。通过作品可知高奣映身上始终怀有遗民情结,而高也以遗民身份自居,抒发他对明朝的留恋,追忆明朝平和的民族政策。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他不住的叹息。他渴望民族平等和睦相处的思想在《书盟神祠》一诗中生动体现。在《妙香国草》中,高奣映吟咏山水。讴歌自然,对自然的赞美与神往之情,可谓是宇宙意识,个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是典型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从而还原出,高奣映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是“中原文化的积极接受者,也是儒家思想的具体实践者”。 [17]高奣映的人生价值取向仍是儒家的人生理想,并在《妙香国草》中体现出,其遗民情结便是对“忠”的实践。(三)《妙香国草》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分,且鲜明生动,往往具有教化作用,体现其特有的价值。高奣映作为彝族(其族别目前有白、彝、汉之争,多数人认同是彝族)的高级文化分子,其作品可视为少数民族作品。少数民族文学有口头与书面之分,且口头文学内容往往十分丰富,占很大比重,因而书面文学便变得希贵起来。高奣映诗集《妙香国草》,是书面形式的文学作品。对于少数民族文学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它在彝族诗史中写下辉煌的一笔。尽管是一的数量,但在当时云南这块封闭落后的地方,它以丰富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向中原先进文化看齐与对话,实在不容易。在今天民族文化建设进程中,民族文学作品的保护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妙香国草》这类优秀文学作品,应予以优先保护,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四)《妙香国草》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妙香国草》按内容归为山水诗,中国山水诗往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高奣映纵情山水,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与升华,并寄寓自己的情志于其中, 其“审美境界,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18] 因此,对于《妙香国草》审美价值的探讨,对自然的阐释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神奇而美丽,古代许多心灵创伤的文人往往从中得到医治。自然在文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的意象,也是中国文人审美中一个永恒的主题。高奣映对自然情有独钟并非偶然,他受各家文化的影响,并吸取其精华,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意象成为其中之一。致使《妙香国草》具有平远的自然神韵。高奣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秀美的画面。很多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一经其自然笔触,变得清新秀丽、动人传神。其实,自然就在身边。《妙香国草》最大美就是自然之美,它启示人们以自然为重,人生也应该畅游自然、意通天地的自然之平和,并与自然同在,迸发生命的活力。顺沿高奣映游览妙香国的足迹,随其心境的变迁,可知《妙香国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无论今古还是物人,都闪现自然与人文交辉之光环。以主观的人文拥抱客观的自然,又通过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阐发人文哲理,使所咏之对象显示出一种丰富多样的色彩,此情此感在此景中自然流露。以真情实感为基调的《妙香国草》,体现其另一审美价值——真实心灵之美。此外,《妙香国草》诗作中大量融入民间传说与历史典故,并在题释中加以阐述,使得妙香国优美的传说与秀丽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体现其独特的人文光彩。如《阴火》一诗对“阴火”现象的阐明,揭开“阴火”的神秘面纱,使读者在解读之后豁然开朗,并向往“阴火”雄奇壮丽的景象。高奣映也许无心,但《妙香国草》却具有了对民族文化的阐释与传承的功能,体现其充满民族文化色彩的审美价值。《妙香国草》中这样的诗作不少,它们对读者是神秘的引诱,更是一种解读之后的美妙感受与体验。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结语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妙香国草》具有个性与代表性。这部诗集,可视为少数民族山水诗的典范。三百多年的历史已过去,这部诗集在沧桑历史中完整的流传下来,其中不免经历历史淘汰后作为精华而流传下来的可能。经过粗略阐释与简单解构,把握其大体的创作背景,明白其产生的原由、条件以及文本生成过程。并对其意旨进行初步探讨,以分析归类、历史还原的形式解构隐于深层之内涵。《妙香国草》作为一部诗集,同时也是高奣映人生体验和生命情感之产物。尽管物是人非,今天人们依然能得惠其精蕴。人有人言,我有我思,如何感慨悲叹,人始终得解脱。《妙香国草》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展示给人们妙香国美丽的画卷,充满着自然意识与人文意识相结合的人文自然范式。《妙香国草》也因此性灵而平畅,充溢人生自然自由追求。其体现的意义与价值,是一片神光之下的祥和,一种心灵的自由归途。当然,《妙香国草》也有缺陷与不足,如用字生僻、用典生疏等,给解读带来一定的困难。鉴于学识的浅薄,笔者的阐释到此为止,其更深层次的意旨与魅力,待学者进一步研究。《妙香国草》这部诗集,本文只是从文学的角度论及其一些特征,只是大体上的论述精细之处仍待细化与展开,从其他层面上亦有展开的空间,如其所涉及的一些文化现象。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释: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2.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3.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张文勋.关于高奣映研究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1:46.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8.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35.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 陈九彬.高奣映及其哲学思想初论[A]//陈敢主编.滇中文化论从[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323.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 陶学良.彝族文学杂俎[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198.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3.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39.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38.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40.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37.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3]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36.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4]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38.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45.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6] 陶学良.彝族文学杂俎[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213.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 陈九彬.高奣映及其哲学思想初论[A]//陈敢主编.滇中文化论从[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328.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8] 陈九彬.高奣映评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41. G5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