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等大咖走进西南民大 与高校学子畅谈诗歌文化
今天(9月5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艺术报》总编康伟、《上海诗人》副总编孙思、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等来到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行政楼多功能报告厅,与百余位高校学子一起围绕“创新发展天府文化”主题,开展《弘扬中华文明 发展天府文化》读书分享会,畅谈诗歌文化、领略天府文化。
重返母校
吉狄马加心怀感恩
咏诵诗歌、谈古论今、解析天府文化……活动在8位西南民族大学学子朗诵吉狄马加作品《大河》的声音中开场,随后康伟、祁人、孙思、向以鲜也分别以或慷慨激昂或深情吟诵的方式,朗诵了自己带来的诗词。
作为西南民族大学的学子,吉狄马加看到母校有这么多人热爱诗词,内心充满了触动。“非常高兴再次回到母校,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母校举办,诗歌确实应该走进校园,让更多学生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吉狄马加说,诗歌周活动最重要的不是诗人之间的交流,而要注重广泛的参与性。
1978年冬季,吉狄马加来到西南民族大学,也正是在这个地方,他接受了系统的文学训练,“那个时候能进大学很幸运,每当想到曾经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内心都充满了感激。”评价到学子开场朗诵自己的《大河》,吉狄马加表示,这首诗歌实际上是在向中华民族伟大的黄河致敬,另外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致敬。
如何让诗歌
从民族走向世界
“诗人最重要的就是和文化的关系。”吉狄马加说,他的诗歌和整个写作都来源于他所受到的文化。他说,自己不仅深受彝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一直坚持用汉文在写作,诗人既是民族文明的儿子,也是人类文明的儿子。
“像美国现代诗人及后现代诗人,都是以一种张大眼的姿态来发现中国古诗中非常美的内容。”康伟举例表示,像加里·斯奈德翻译《砌石与寒山诗》,埃兹拉·庞德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等,这样的行动便表示着中国民族文化天然蕴含着值得被发现的美。
“看吉狄马加老师的诗歌,我们会有激情燃烧的感觉,刚刚祁人老师的朗诵也让我激情澎湃,都是因为它激发和传染到了我们。”孙思说,诗歌要能打动普通人,有传染力,被大众所喜爱,才能走得更远。
除了诗歌外
成都还能如何更好地传播天府文化
来自上海的孙思对成都最大的印象来源于《成都》这首歌,“歌词和旋律都很美,我认为它是当下所有写城市主题类歌曲最好的一首。这也是一种传播的方式。”
除了歌曲,吉狄马加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它的生活方式需要保护,“你到巴黎,就想要去咖啡馆坐坐,而到了成都,则想要去茶馆坐坐,这就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符号。”吉狄马加表示,成都始终在关注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怎样让市民过得更好。
在成都待了33年的向以鲜将成都视为自己的故乡,他认为,成都最吸引人的地方一是想象力,就诗歌而言,成都是一个从汉代到今天一直没有停止创作诗歌的城市;二是先锋性,“像今年爆火的《哪吒》,和游戏《王者荣耀》都是成都人做出来的成绩。”
高校学子
大胆表达对诗歌的热爱
这场充满诗意的论坛带领在场高校学子一道领略了天府文化、诗歌之美。“成都是一座‘诗歌之城’,也是今天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资源,应该进行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吉狄马加对于成都作为中国诗歌重镇的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也期待着后辈对于诗歌的热爱。
一位笔名叫灵者的学子站起身来说,“我也很爱诗歌,今天我希望可以念一首我写的诗给大家听。”
我爱过天山哈萨克歌唱的姑娘
但是我,我知道
我深爱的是她生命的智慧
我爱过额尔齐斯河
洗衣的姑娘
但是,我知道
我深爱的是她灵魂的祭师……
灵者朗诵完自己的诗歌后,获得了阵阵掌声。祁人也用,“小伙子,你已经是诗人。”这样的评论对其进行了肯定。
“2017年吉狄马加老师写了20余首纪念母亲的诗,我看了之后很是震撼,到了我大三,我也写了20余首诗歌,这是您对我的影响。”另外一位学子则对吉狄马加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他表示,去年得知吉狄马加到了成都做读书分享会,还在凉山的他专门赶车来到成都,并与其合影,“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了。”
在活动尾声,吉狄马加还向西南民族大学的学子赠送了数十本作者签名书籍,以传递书香,鼓励青年学生思想成长。
(原载:成都商报)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