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夫妻马新明和孙伶伶的感人故事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一、“滇马”与“海姑娘”的人生长跑
他们俩,一个是来自彩云之南、具有顽强拼搏意志的“滇马”,另一个是来自东海之滨、像大海一般广阔博爱的“海姑娘”,却在首都北京的田径场相遇,从此开始了互相扶持的人生长跑。
马新明,彝族,1972年出生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战河乡差拉行政村马家窝子村。这是一个偏远的彝族山寨,从村里到县城都要走上整整三天,村里最有学问的人也只有小学毕业。马新明上小学时,教他的老师都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尽管如此,他还是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只有靠把每天放牛带的干粮与小朋友交换课本才能继续艰难的学业。年幼的马新明放过牛、开过荒、伐过木、种过地、打过工……但他就像当地最具耐力、擅走山路的滇马一样,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的求学之路,1991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政管系学习。
这条艰辛而漫长的求学路,是马新明一个人坚持过来的。而在学校的田径场上,他碰上了注定要陪伴他一同进行人生长跑的孙伶伶。
汉族姑娘孙伶伶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健康活泼、品学兼优,1991年以优异成绩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学习。加入学校长跑队以后,她开始在田径场上注意到一个被同学们称为“滇马”的人:他又黑又瘦,体重只有104斤,但却凭着拼命三郎的精神夺得校运动会5000米和1万米长跑的冠军和纪录保持者;他是靠希望工程资助上的大学,一穷二白的生活被同学调侃为“穷得只剩下铮铮铁骨”,但田径队只要发一点吃的用的东西,他总是先给别人发,常常到自己就没有了;他虽然穷却自强不息,勤工俭学打几份工,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都去做,挣来的钱去帮助别人,帮助上学的弟弟;他虽然来自偏远地区,英语基础差,但过英语四级时却屡败屡战、从不服输,而且文笔特别好,身为校刊记者经常发表优美的文章……渐渐地,这两个在田径场上追逐赛跑的人,心离得越来越近。而马新明回忆起当年这段经历,孙伶伶除了是校运动会女子3000米和5000米的冠军,给他更多的印象却是“山东姑娘就是傻,什么私心私利都没有”。
如果人生是段旅途,两颗相爱的心让他们决心携手跑过。
但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从相爱到婚姻,他们就走了整整8年。大学毕业时,马新明穿着跟同学借来的牛仔裤,揣着向同学借来的500元钱到了孙伶伶老家,踏实肯干的他很快得到了孙伶伶家人的认可。但是,更艰难的是面对马新明的家庭。马新明出生在彝族山寨,这里的人非常保守,千百年来坚持着同族通婚、同级通婚,与其他民族通婚是不可想象的事。如果儿子娶了外面的媳妇,父母绝对是无颜面对山寨父老的。以前老家也有类似马新明这样找了外来的媳妇,但不是迫于家族反对而分手,就是在婚后承受巨大压力而离婚。
但是,马新明、孙伶伶没有退缩和犹豫,两个长跑冠军知道,只有坚持,智慧地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自从他们相爱之后,孙伶伶就变成了马新明老家亲戚孩子到北京的“接待办”,只要云南老家来人,孙伶伶一定跑前跑后地接待照顾,只要有老家的孩子考学到北京,孙伶伶一定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在节假日把孩子接到家里来享受天伦之乐……8年的坚持与付出,让马新明的父母和老家村寨的乡亲完全接纳了这个汉族媳妇。孙伶伶记得特别清楚,2003年,他们婚后第一次回到云南老家的彝族山寨,村寨里的乡亲们连续3天为他们举办盛大的篝火晚会。在乡亲们的热情和真诚面前,孙伶伶这个坚强勇敢的“海姑娘”哭的稀里哗啦,她知道,她从今后也和丈夫一起属于这里了。
与爱情长跑同时进行的,还有他们的学业和事业长跑。孙伶伶是个好学上进的人,1999年和2003年先后获得了北大法学院的硕士、博士学位。与孙伶伶学业之路顺风顺水相比,马新明显得坎坷许多,他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博,都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但他依旧以田径场上的“滇马”精神,刻苦勤奋、愈挫愈勇,一年考不上等下一年,三年考不上等五年,就是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先后获得了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和政法管理学院两个硕士学位,2010年又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图书馆里、大讲堂内,都留下了这对博士夫妻携手共读的身影。
爱情幸福,学业有成,这对幸福的夫妻却并不满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份深沉的家国情怀。在就读博士时,孙伶伶兼职做涉外律师,每小时的薪酬可达数百美元。然而,马新明却劝高学历、高收入的妻子转行。他说,我们俩这些年读书求学,上的基本都是公费生,没有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祖国的培养,我们怎么可能有今天。现在学有所成,不应该想着挣多少钱、过什么日子,而是应该想想如何报效国家,如果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做一点事,而且尤其要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正是因为这朴素的一席话,孙伶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有日本留学和美国访问学者经历的她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工作,虽然月薪跟做律师时一个小时的收入差不多,但她能用自己所学报效国家,也感觉乐在其中,很快就成了国内日本研究领域的青年专家 。
2010年,马新明、孙伶伶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援藏。人生的长跑旅途中,他们又携手跑上了高原。2013年,援藏届满之后,他们俩又主动申请继续援藏。在西藏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土地上,他们跑动的脚步更加坚定,人生也在不停的跃动中焕发出更加美丽的光彩。
二、阳光与幸福同行
马新明和孙伶伶在结对“亲戚”卓嘎(中)家里。记者 旦增西旦 摄
他们俩,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和广阔发展前景,是各自工作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相亲相爱总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他们俩,很少想到自己,总是想着工作,想着国家和民族,想着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幸福的源泉,就是在帮助别人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采访孙伶伶时,记者们不约而同地问她的人生可有什么遗憾。是啊,就算再完美的人生,又怎么可能没有遗憾呢?对于孙伶伶来说也是如此。马新明和孙伶伶都是爱孩子的人,但是,恋爱时由于担心彝族传统习俗的反对,他们经历了8年的“爱情长跑”,婚后又因出国求学而耽误了下来,正当准备要孩子的时候,他们又选择了援藏。来到西藏工作之后,这两个从来没进过医院、没吃过药的人身体受到了考验,病痛之苦时时“光顾”,要孩子的事就这样一年年推迟,成为他们心头最大的遗憾。但是,面对记者,孙伶伶却是一脸美丽的笑容。她说:“我们有遗憾,却不后悔。因为我们把身边各个民族需要帮助的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这并不是一句空荡荡的自我安慰。十几年来,马新明、孙伶伶用实际行动帮助那些失学和贫困学生,用他们的大爱之心温暖着一个个幼小的心灵。
事情还要从马新明的求学之路说起。家庭的贫寒,让马新明从小就尝遍了求学的辛酸与不易。为了供马新明上学,不光自己家里省吃俭用,连村寨里的乡亲们都帮他家里干农活,并省出买盐巴的钱资助他。即使如此,他在上中学时还经常吃不饱饭,常常在饭堂里等人们都吃完饭后去央求打饭的纳西族老妈妈“赊”一碗饭给自己,等有钱时再还,或者在饭堂里帮忙干活换一点吃的。后来,马新明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上了大学,但他始终牢记上学的不易,在大学时代就打几份工,赚来的钱资助弟弟和家乡需要帮助的孩子上学。工作之后,薪水微薄的他经常因为资助孩子太多而身无分文。1997年,在北大读研的马新明、孙伶伶和几位同窗好友共同创立了“未名奖(助)学金”,把大家的力量汇聚在一起。17年来,他们坚持每年为孩子们送去关爱,从未中断,先后资助了5000多名贫困学生,捐赠数百万元的电脑、图书和物品。资助对象不仅有云南、四川等边远山区的学生,还有北京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在京学习的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2011年,马新明、孙伶伶发起了为西藏高海拔农牧区孩子们捐赠冬衣的“温暖行动”,与北京各界爱心人士为当雄、尼木、林周县的10余所学校捐赠冬衣3000余套。2012年,他们通过未名基金平台,联系中国航空报社等为拉萨市中小学捐赠20余万元的电脑和图书;他们还协调北京市的一些出版集团为拉萨市农家书屋捐赠了价值360余万元的图书……在这些平淡的数字背后,是马新明和孙伶伶无数的奔波。马新明常有这些帮助人的好主意,而孙伶伶最具执行力。每次都是马新明提议,然后孙伶伶开始奔走各处,到处“化缘”,选购图书棉衣,找卡车谈价格,跟车颠簸把东西送到乡村和孩子们手中。
不光如此,马新明、孙伶伶还在西藏结交了很多“亲戚”。林周县阿朗乡阿布村有他们2011年秋天最先认的两家亲戚,之后他们又在尼木县尚日村、堆龙德庆县东嘎村等地认了许多家亲戚,每逢过年过节,他们都会去“走亲戚”。堆龙德庆县东嘎村其美家和卓嘎家是他们今年新结识的亲戚。藏历新年、端午节,他们都要带着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来到“亲戚”家里,帮助生病的老人联系医院,为上大学的孩子提供学费,解决实际困难。前不久,两个结对家庭在外上学的孩子回来过暑假,马新明、孙伶伶又邀请两家人到家里做客,大家跳舞、唱歌,其乐融融的景象宛如一家。
其实,马新明、孙伶伶在北京的家也早成了他们资助的各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大家庭。只要有机会,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彝族、布依族、拉枯族、纳西族、藏族学生们就会聚在他们家里,吃饭,谈心,有时能歌善舞的孙伶伶还会给大家唱几首在拉萨学到的藏语歌,常常博得满屋的掌声……
“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是件幸福的事,这些年我们付出了一些,但收获得更多,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爱心、收获了幸福……”马新明、孙伶伶笑着对记者说。满足的笑容让人想起了《文成公主》剧中的歌词 :“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有爱就是天堂。”马新明、孙伶伶就是用爱去帮助别人,用爱在构筑天堂。
马新明与孙伶伶,他们播撒的是阳光,收获的是幸福。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