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乡村教师16年的坚守陈发顺 传承彝族古歌
彝族千年的历史是通过彝族古歌在一代一代子孙口口相传下来的,为了传承古老的彝歌,陈发顺自学彝语文字,每年假期自费去有彝族主要聚居的地方学习、记录当地留存的古歌,云南、贵州的楚雄、丽江、武帝、双博等地,他基本都去过。整整16年的坚持,他记录下了500余首古歌,又自创了近500首,同时,还创办了以扩大彝族古歌影响为宗旨的文化社团。他还想试着改革,把彝族的一些风俗习惯编成歌舞,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彝族古歌,让彝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发出新的光彩。
采访陈发顺,我颇费了几番周折。这并不是说陈发顺有多难接触,而是因为他工作的地方偏僻,而且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
在团县委书记安友文、野租乡政府干部海正明的安排下,我终于在彝族传统火把节这天见到了他。
从会东县城出发,车绕来绕去在蜿蜒曲折的公路行驶了近4个小时,我们来到了该县唯一的一个彝族自治乡——野租乡。今年50岁的陈发顺就在该乡中心小学任教。
虽说是一所乡中心小学,但听同行的当地干部说,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越来越多的家庭举家外出打工,留在当地上学的孩子非常少。
陈发顺的家乡就在野租村乡下野租村,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彝族阿细人(“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陈老师一早就去了跑马坪,你们去歌场上一定能找到他。”在野租乡下野租村村口,一位赶着羊群要去放牧的阿爸对我们说。
火把节是彝族群众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彝语称“都宰”,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还被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会东县彝族群众过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在这过程中也要举行斗羊、摔跤、赛马、赛歌等一系列娱乐活动。天生爱唱歌的他哪会放过这一展歌喉的机会?
彝人天生爱唱歌。而作为歌者的陈发顺,为了传承古老的彝歌,整整坚持了16年。
传承古歌不遗余力
在去跑马坪的路上,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从方圆几十里、上百里的地方潮水般涌向目的地,场面颇为壮观。我们到达现场时,偌大的跑马坪已是人山人海。小伙子骑着马、牵着牛羊;姑娘们身着百褶裙,手执各式各样的花伞。在偌大的草坪上,小伙子们摔跤,稍长的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酒,细数家常。斗牛场上,公牛被主人吆喝着,眼睛直盯着对方,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出征号令;斗羊场上,公羊蓄势待发,准备一击胜出;赛马场上,健硕的马踏着轻快的步子,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随时准备为主人赢得荣耀。
几经辗转,我们在火把节狂欢现场找到了他。“彝族千年的历史是通过彝族古歌在一代一代子孙口口相传下来的。挖掘、传承彝族古歌,刻不容缓。我们的文化再不保护就看不见了。”一说到彝族古歌,从小听着阿细古歌长大的陈顺发激情四射。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属于我们民族的音乐,会的人越来越少,有面临消失的危险。”长期和当地彝族孩子接触的他敏感地发现了这个现象,于是,记录古歌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任何通往成功的路上,有顺境,也有坎途。陈陈发顺记录彝族古歌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不会书写彝族文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陈发顺没有退缩。他找来相关彝族教科书、文献,从简单的字词开始学、写。通过努力,没到一年,他就掌握了彝族819个字的书写、用法,并记录下了当地流传的很多古歌、古韵。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彝族现有的文字很难记录全部歌词。为了需要,他边整理彝族古歌,边自创彝族文字。截止目前,他自创使用的彝族文字多达1000余个。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古歌,陈发顺在每年假期自费去有彝族主要聚居的地方学习、记录当地留存的古歌。狭窄的山路洒下过他的汗水,咆哮的江水听过他悠远的古歌。据陈发顺说,云南、贵州的楚雄、丽江、武帝、双博等地方,他基本都去过。
付出就有收获。通过十多年的坚持,陈发顺记录了500余首古歌,又自创了近500首,一共近1000首古歌,每一首古歌他都倒背如流,厚厚的歌谱写了一本又一本。
梦想还在 追求不止
为了传承悠久的彝族传统文化,陈顺发一边继续整理古歌,一边成立了一个以扩大彝族古歌影响为宗旨的文化社团。这个社团成立于2006年,成员全部来自彝族村寨,由12岁到18岁年轻人组成,每当农闲时节,陈发顺就组织成员们练歌、出去表演。
他们演出的舞台要求很低,一块草坪,甚至田间地头,他们都可以翩跹起舞、激情高歌。他们的公益演出也得到县文化局一定的支持。尽管如此,对于没有任何演出收入的陈顺发来说,社团成员的服装、食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由于文化社团成员大多来自贫困家庭,需要出外打工维持生计,表演时断时续,这让陈顺发很是焦急。
2013年2月,陈发顺个人贷款4万元。他觉得,自己离梦想从未如此之近。他一方面省吃俭用从自己微博的工资里按月还款,一方面铆足了劲发展文化社团。
正当他风风火火准备大干一场时,社团成员小双的离开给他很大的打击。和记者聊起这事件时,陈发顺依然神色凝重。他说,小双(化名)是社团的支柱成员,很有歌唱天赋。为此,陈发顺走下山,在县城的朋友家呆了一个星期,才渐渐接受这个他不愿接受的现实。他告诉记者:“文化社团不会消失,传承古歌的理想他不会放弃。不管有多难,这条路我都要走下去。”
近期,在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帮助下,陈发顺试着改革把彝族的一些风俗习惯编成歌舞,并希望能去云南、贵州等地表演。他表示,退休后,他就专职开始做这件事情。如果文化社团能够顺利进入商业模式,陈发顺希望文化社团有一天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彝族古歌,让彝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发出新的光彩。
(文/图 凉山城市新报记者 赵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