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磊:坚守漆心,传承匠人精神
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的甘洛县,千百年来彝族人民在这里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发展了历史悠久的古老民间工艺,其中就包括极具甘洛特色的彝族皮胎漆碗。
今年26岁的李浩磊(彝名阿涅阿木里富)是甘洛县彝族皮胎漆碗传承人,家住甘洛县普昌镇哈木足村,李浩磊从小目睹爷爷用土漆制作的皮胎漆碗,原本就喜欢绘画的他对漆器尤其是皮胎漆碗产生了兴趣,开始接受传统漆器文化熏陶。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这些年他进步很快,皮胎漆碗技艺也日渐精湛,逐渐成为甘洛民间公认的皮漆器佼佼者。
李浩磊介绍,皮胎漆碗是在彝族古餐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艺品,是彝族群众喜爱的艺术品及生活用具,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首先选取优质天然水牛膝盖皮层或背部牛皮作为原料在水中冲泡数日,取出放置数小时后用竹片刮去牛毛、油脂、残渣,清洗后套入事先准备好的木制模型整理平整,再用竹圈固定四周,放置阳光下暴晒,待完全脱水后取下修边、打磨、补平,然后上黑色底漆,在底色上用朱砂、石黄等天然原料调制成红黄黑三色进行描饰,20多道工序后,一件复古精致耐用的牛皮碗便制作完成。
为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2019年,李浩磊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注册了甘洛吉日坡文化中心,建起了彝族皮胎漆碗制作工作室,在甘洛广收学徒,免费传授技艺,使皮胎漆碗技艺得以传播。一直以来李浩磊以“老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为荣,设计上注重原汁原味,继承老一辈人传统技艺,保留古朴风格,因为他的坚持,他的皮胎漆碗及其它工艺品目前已进入一个新境界,以其特有的传统复古优势独树一帜,成为来甘游客竞相购买收藏的旅游纪念品。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彝族传统手工艺受到极大冲击,正在迅速衰退,有的甚至已经濒临灭绝,越来越无人问津,甘洛皮胎漆碗也不例外,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学习这门技艺。作为90后年轻人,李浩磊却逆流而行,做出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选择,回到家乡坚守着老祖宗留下的皮胎漆碗文化技艺。他表示,未来会一直坚守并传承这门彝族传统工艺,开枝散叶地将这门非遗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瞿开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