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密岔支系传统火文化研究——以武定县依纳格村为例
【摘要】火文化是彝族文化体系之核心。彝族密岔支系在族群迁徙过程中深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加之生活区域的特殊性,故其火文化在民族文化中呈现出独特的交叉性。随着民族融合加深,彝族密岔支系存在汉化趋势,加之城镇化的冲击,火文化在彝族密岔支系中渐趋式微,其传承和发展已显危机。本文以云南武定依纳格村为观察视角,对彝族密岔支系火文化的源流、变迁、发展现状加以探析,以期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文化、火把节、火塘、跨火进门
火,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介质,人类对火的认识和使用,是人类探索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实践。人对火的光与热的充分利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庞大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系中,火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彝族、傈僳族、佤族等诸多少数民族都具有深厚的火文化元素积淀,尤其以彝族更为鲜明,火文化贯穿于彝族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始终。云南楚雄地区关于彝族始祖笃慕用石撞击取火的神话这样说到:“有一个人王,有两只眼睛,世界上没有火,他造出火来。他吃不动果子,用石头打,打出火来啦。”[1]这是彝族先民对火这种物质的最早探索,同时“火的精神灵化反映了人们基于敬畏和感恩这两种情绪的火崇拜意识,它也是人们对火的认识和运用过程在信仰意识中的再现”[2]。火在彝族社会中依然有此重要地位。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尼苏”等,除此之外还有以“密岔”为代表的众多小支系。彝族密岔支系主要分布于滇北武定、禄劝、富民、禄丰等县的坝区及半山区,该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早,汉化程度较深,自身传统文化遗失亦较为严重,故探讨其传统火文化有利于研究彝族密岔支系群体独特的社会体系和文化认知,对保护其传统文化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火塘
一、武定县依纳格密岔彝村概况
(一)村庄现状
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依纳格村南临108国道,村中有028乡道穿过。全村共有153户,684人,其中女性353人,彝族为主要常住人口有636人,汉族46人,傈僳族2人。“依纳格”系彝语音译,“依”为水,“纳”为热,“格”为地方,故“依纳格”之意即“热水塘之地”。全村主要以彝族密岔支系商氏家族(依纳格商氏自称“库簇咗”)为主。
(二)密岔支系商姓源流
该村彝族密岔支系商氏主要有两支,其中一支,根据其村中祖茔碑文判断,系汉人融入彝族聚居地后逐步“彝化”而成。墓碑记载:先祖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永宁县,音商氏,明初贸易至滇,留籍武定窝堵,相处夷俗后,迁依纳格创业。另一支来自大理蒙化(今巍山、南涧一带)因先祖在清嘉庆年间带头发起“抗盐税运动”,后被官兵追剿一路逃跑至现依纳格村定居,惧村中它姓欺凌,便易姓为商。武定县依纳格村彝族密岔支系蒙化商氏祖源与禄劝县羊槽、六块、硝井等彝族密岔支系村落祖源相同,并武定县依纳格村《指路经》路线与禄劝县羊槽、六块的彝族毕摩所述《指路经》基本相同。彝族有人去世后由毕摩将其亡灵用《指路经》送回祖先发源地之习,依纳格村彝族密岔支系亦不例外。据依纳格村彝族密岔支系蒙化商氏老者口述其先祖本姓余,因聚众为匪被官兵追缴后逃亡至本村定居。《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一书中载:嘉庆二年(1797年),洱海地区“盐案”引发十余县汉、白、彝、回等各民族“聚众抗官”。《蒙化县志稿》亦记载:蒙化起义领导人是“乡民余黑胡”。《巍山史话》中也提及:云南蒙化直隶厅添泽堡有一彝族义士,名余士登,别号“黑胡”。此人出身贫寒,好为民打抱不平,他生着一脸漆黑有光润的黑胡子,民间称呼其为“黑胡子”,官称“黑胡子匪”。他串联邓川、赵州、永北、云南(今祥云)鹤庆、浪穹、楚雄、大姚、元谋、定远、禄丰等府州县农民义士酋豪,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二十三日举行全省性的抗官盐斗争……。结合诸文献依据,可知依纳格彝族密岔支系第二支蒙化商氏祖源。依纳格村彝族密岔支系两个商氏群体都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迁徙至该村,在长期的融和过程中深受驻留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与其他彝族群体和而不同的火文化形态。
十年前的依纳格密岔彝村
二、火把节文化
(一)火把节的由来
1.汉文史籍记载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关于彝族火把节的由来传说各地不一,据明代杨升庵编写的《南诏野史》及清代师范所著的《滇系》二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关于火把节来源于“火烧松明楼”的说法在史志典籍中记载甚广,《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邓耿妻慈善,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独慈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六月二十四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此“火烧松明楼”之说法亦有认为:“将南诏并五诏阴谋化,以否定南诏立国的合理性,证明明朝消灭大理段氏的正当性”[3]但是无论何种说法,火把节都成为了彝族火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
2.彝族民间传说
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众说纷纭,各地均有不同的由来之说,其中:天上的大力士斯惹阿比要和地上的大力士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因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农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此传说在凉山彝族群体中广为流传,凉山距滇北密岔彝族聚居区较远但是在密岔彝族中火把节由来之传说与凉山彝族的传说非常相似,在依纳格密岔彝村的传说中,只是把天上的大力士唤作“瓮剖”,把地上的大力士称为“瓮别”,两人摔跤的情节成了两人打架。这也是其在火把节文化中体现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相似的传说背景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面。
(二)依纳格彝村密岔支系传统火把节的主要样态
1.密岔彝族火把的特点。密岔彝族的火把均为一人多高,除了直接点燃的火把主干外,还要配以松香粉末,松香撒在点燃的火把上,瞬间发出轰响和炽烈的的火光,更好的烘托了节日氛围。
2.密岔彝族火把节的主要形式。点火把、撒松香是密岔彝族火把节的主要形式。火把节期间,人们持点燃的火把走村串户,互贺节日,持火把进别人家里会受到热烈欢迎,火把要撒向屋舍的每一个角落,也要撒向田间地头,同时口念吉利之语,如:“二十四,撒火把,火把不烧钱来不烧粮,烧走病痛鬼怪,烧走灾难祸患”等。
3.密岔彝族火把节的社会功能。密岔彝族除了通过火祭天地、祭火、祭祖先,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另外还通过持火把走村串户增进族群情谊,持火把窜门、分享蚕豆是互祝吉祥的一种重要方式,青年男女还会通过互撒火把松香传递爱慕之情。火把节也是亲戚朋友会团聚的重要时节。
4.密岔彝族火把节的精神寄托。火把节次日,即农历六月二十五,全村都关门闭户。传说这天有妖魔鬼怪过路,出门便会倒霉,故在此之前都准备好生活必需品。亦不生产劳作,密岔彝族认为该天到田间会导致粮食歉收减产。
(三)依纳格密岔彝族火把节的现状
依纳格村火把节文化体现着传统时期该村彝族密岔支系对天地万物的崇敬,拥有浓烈的地域特色。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随着村内生活水平的提高,火把节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村民亦过火把节,但是与整个武定地区的火把节基本无异,传统的火文化色彩也逐步褪去。火把节当日村民会杀一只鸡,并供家堂,晚上会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围成圈跳跌脚舞。近几年来,由于武定县每年都会在县城举办盛大的火把节活动,依纳格作为彝族村庄,需要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带参赛队伍参加万人跌脚盛会,所以,火把节的狂欢活动基本都转移到了县城。
火塘边的烤茶
三、彝族密岔支系火塘文化样态举隅
(一)火塘与宗教、宗族意识
火塘,当地彝语称“阿多呗”,为火居之地。依纳格彝村密岔支系的传统社会中,火塘是每家每户必须的生活工具。解放前家里的火塘都是修建在堂屋正中位置,与彝族其他支系有所不同,该村彝族密岔支系火塘都为正方形状,非常忌讳四边不等,认为火塘四边不相等,血亲同胞兄弟间会有隔阂,容易发生矛盾,不利于家庭或者整个家族内部的团结。火塘在该村被认为是家庭兴盛的主要表征符号,相当于人的心脏,正如“人心在跳,火塘不灭;人喘着气,热气不熄”之说法。火塘与房屋和墓穴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修建和拆除时都要焚香祭拜,祈求火塘神的护佑。在该村彝族密岔支系一个家庭一般只能建一个火塘,除非家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便会在老人卧房内另建一个小火塘,此火塘必须小于堂屋内的主火塘,并且仅用于取暖,不能用于祭祀,也不代表家庭内部血缘关系的分化。但只能在兄弟同辈间分家另立火塘,不能与父母长辈另立火塘,否则会被认为大不孝。在建置火塘时要请毕摩来探风水和选定黄道吉日才能破土动工,并火塘正前方不能正对山谷、水潭和较高的树木,否则就会认为家里财运被挡,而且会使家人折寿。
该村彝族密岔支系中非常讲究属相的相生相克观念,家中无论是建房、搬家还是婚丧嫁娶,所选日子的属相不仅不能和家人的属相相克,而且不能和家人属相相同,建置火塘亦是如此。这足以看出火塘在依纳格彝村密岔支系的社会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该村因家庭规模、火塘的大小及取用火塘嵌边材质的不同,但一般家庭火塘的嵌边多用木纹石条,也有少数殷实的家庭用一种他们称之为“老水牛石头”的青石。这种石头耐磨、耐高温,硬度很强,石料难寻且不易加工,因此从火塘嵌边的材料就可看出各家的生活水平。火塘建置后,火必须常年不熄,其常用方法是用火草灰捂住以保存火种。密岔彝人认为只有火塘里面的火种常年不熄才能让家庭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若火塘里面的火种熄灭,就意味着对火塘神的不尊重,日后会失去火塘神的护佑,家庭就会从此衰落。除此,在火塘内放置柴禾也非常讲究,柴禾只能朝一个方向,不能凌乱或者头对头,否则会促成家庭纷争。
(二)火塘与禁忌
在依纳格村,火塘是非常神圣的,因而该村族民对火塘有许多禁忌。如:不能跨越火塘、不能在火塘边吵架、不能在火塘边脱鞋和更换衣裤、不能烘烤鞋袜、不能往火塘内吐口痰和泼水等。一旦出现这些行为就是亵渎了火塘神,家庭会有霉运,受到火塘神的惩罚。每逢重要节日,密岔彝人都要用酒、肉、香火祭拜火塘神,认为火塘神是上天派遣下来,监视人们行为的使者,每年都要向上天汇报各家人员的所作所为,故而只有敬重火塘神,向火塘供奉香火和酒肉,火塘神才会上天给各家说好话,给家庭带来好运,否则家人将受到上天的惩罚。这与汉族地区的灶王爷崇拜非常相似,都被视为“在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的神灵。因此,火塘成为该村密岔彝人与上天、先祖沟通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火塘在依纳格密岔彝族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世界里的生活设施,更重要的还是某种精神载体与情感寄托,同时还是人神互会的津梁。陈永香所著《论彝族的火崇拜》一文载:“彝族是一个特别崇拜祖先的民族,祖先崇拜在他们的信仰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鬼魂观念和血缘观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首先是氏族集团共同的祖先崇拜,然后是部族的共同祖先崇拜。随着个体家庭的产生,家庭的祖先崇拜也应运而生,彝族的祖先崇拜与人们朝夕与共的火塘密切相联,祖先仍在火塘边与在世的子嗣亲属在精神上沟通,活着的人与逝去的祖先以火为媒介,沟通情感,后代通过火而向祖先祭祀,祖先也通过火而了解后代的祈求,保佑后代子孙.他们以锅庄石象征祖先,后代以火塘上方的锅庄石代表祖先的神灵。”[4]依纳格村彝族密岔支系的火塘虽没有“锅庄石像为祖”一说,不过,根据毕摩《指路经》,在密岔彝族看来,亲人去世后,灵魂会回到“蒙化地”,那里有个“石羊地狱”,一到晚上非常寒冷,先祖就会回到家中火塘边烤火,直至第二天鸡鸣前才离开,因此也非常忌讳在火塘边谈论逝者生前的是非,体现了对逝者的敬重。
火是一种性格
(三)火塘与社交
传统的依纳格密岔彝族社会中,火塘是取暖、烧火、做饭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空间。村民们习惯于围坐在火塘边聚会,边煮茶边聊天或议事。此种习俗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末。目前,随着村落房屋的变迁、新式洋楼的兴起,这种在火塘边聚会的习俗已逐渐消失。此习俗与其它使用火塘的民族相同,“火塘不仅仅是生火煮饭、休息、娱乐等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议事的一个重要中心。一个村寨的大事或是家庭中的事往往火塘边商议的。”[5]依纳格村的密岔支系婚俗中从恋爱、说媒到结婚都是围绕着火塘,火塘因此成了男女结亲的重要媒介。
(四)火塘与座次
在火塘周边的座次位置都是非常讲究的,在彝族社会体系中不同支系在火塘边的座次排序不同,凉山的诺苏支系和武定、禄劝的纳苏支系中火塘边的座次为:“年长者或者客人坐上方,塘头是主人家中男人或辈分次于最年长的客人坐的,下方是女主人做饭的专座,但等到吃饭时女人只能坐塘尾,而小孩子一般只能坐下方或塘尾,主人家的女孩子是不能坐上方和塘头的。”这与依纳格村彝族密岔支系有非常大的区别,该村火塘边的座次为两种:在无客人时,家中最年长者坐火塘正上方位置,村民称此位为“上八位”,以“上八位”为中心户主男女均坐火塘左边,右边则是小辈儿孙的位置,火塘下方因正对堂屋门,在没有来客的情况下不坐人。如果家中有客,座次位置便发生了变化,客人坐左边,主人坐右边,小辈儿孙则坐下方。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座次排列体现出了“左尊右卑,长者至上,以客为尊,男女平等”的思想。火塘的座次充分地体现了彝族密岔支系在长期迁徙,并与其他民族通婚中,产生了“男女平等”的多民族交叉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与彝族诺苏、纳苏等支系“男尊女卑在火塘周围的座次泾渭分明”存在明显差异。
火塘文化是依纳格彝族密岔支系群体火文化的核心。火塘影响着其日常生活和精神信仰,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地缘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现在,随着火塘的消失,该村许多特有的文化元素也随之消逝,和许多民族一样,在现代化的文明体系中保留自身民族文化元素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大碗茶
四、跨火进门礼俗文化
(一)丧葬礼俗中的跨火进门文化
跨火习俗并非是彝族密岔支系特有的风俗,在其它彝族支系和少数民族以及汉族社会中也广为流传,该习俗的产生起源至今无定论,在各民族大融合、大发展中相互影响,形成了各地方、各民族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差异性。明代沈榜《宛署杂记》:“送葬归,以盂盛水,置刀其旁,积薪燃火于宅门之外,丧主执刀砺盂者三,即跃火而入,余从者如之”。清代范祖述《杭俗遗风》:“孝子孝眷人等,将孝衣脱下,往火上熏越毕,均皆吉服洗手进内”。跨火风俗在明清书籍内记载较多,多在丧葬仪式中体现。
在传统的彝族密岔支系群体中跨火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丧葬、喜事中均有体现。传统的彝族密岔支系除了非正常死亡的人都采用土葬方式,依纳格彝族密岔支系中有人去世后,即刻派人到外村亲戚家中报丧(同村不需报丧),报丧人在进门前就会用松毛或者稻草在其家门前点燃,然后从火苗上跨过,方能进家门去报丧。认为报丧之人身上带有亡者怨气,只有从火上跨过去才能将身上的怨气燃尽,否则将会给主人家带来霉运,因此报丧时跨火也成了他们传统丧葬礼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在出殡下葬回来时也在逝者家的门口烧一堆松毛火,凡是参加送葬出殡者都必须要从火上跨入。据说,死者上山后其亡灵和坟地中一些孤魂野鬼会跟随送葬人回家,以此来阻挡亡灵死邪和烧掉送葬者身上的晦气。在该村还流行着目睹非正常死亡或遇见特殊的现象,如大蛇、非常大的野生菌、蛇下蛋、母鸡打鸣等,进家前也要烧一把松毛火,然后跨火而入。
(二)嫁娶礼俗中的跨火进门文化
与很多民族一样该村彝族密岔支系娶亲进门时,也有重要的跨火盆习俗。他们村民认为新媳妇在结婚当天身上附有喜神,如果不跨火盆,喜神便会长期附在新媳妇身上不回天宫报喜,这样会对新人生育添丁非常不利,所以,男方希望通过跨火盆,把附在新媳妇身上的喜神送回天宫报喜。同时,也意味着用火盆里的火把新媳妇从娘家带来的坏习惯都烧了,嫁过来了就做一个贤孝之妻。因此,跨火进门的礼俗充满了宗教神灵色彩,是构成彝族密岔支系火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其精神寄托的表达。
烈火与美食
五、结语
当地彝族密岔支系,因长期迁徙和与其他民族混居,深受汉儒文化和滇北傈僳族文化影响,因此,其文化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是民族融合、文化本土化的重要代表。一句话,庞大的彝族火文化体系中其火文化有独特之处,在整个西南彝学研究热潮高涨的今天,以密岔支系为代表的彝族小支系的研究较少,研究其火文化有助于对其社会历史体系和宗教信仰、价值认知、艺术文化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对完善整个彝族社会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文献参考
[1]杨甫旺:《彝族火崇拜文化》[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杨福全、郑晓云:火塘文化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5页
[3]罗敏:《和而不同火把节不同传说探究以大理白族和楚雄彝族为例》[D].2013:1
[4]陈永香:《论彝族的火崇拜》[J]《.楚雄师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杨福全、郑晓云:火塘文化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114页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所属专题: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火把节图片/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面具(一)
- 2 彝族年
- 3 日记美姑彝年
- 4 彝族民间节日竞技活动
- 5 彝族年来历传说
- 6 彝族民间游戏竞技
- 7 彝族白倮人的龙树、龙衣、荞菜节
- 8 彝族节日之文山篇
- 9 新平彝族赏花节
- 10 彝家“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