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婚俗面面观
背篓好柴送女家
彝族支系拉乌人结婚是既简便又节约的。男女情投意合,两人相约一起到山上各砍一背篓好柴双双背到女家,女方父母就知道小伙子是自己的女婿了。老人便笑脸相迎,不过招待的仍是家常便饭。男的白天帮助女家搞生产,夜里在女家住。一两天后,双双又到男家落宿,男家的父母也知道这姑娘是自己的儿媳。来年生儿育女,两人才背着孩子,备少量酒肉一起到女家年平均值妻关系就此固定下来。这是名副其实的“自由结婚”。若夫妻感情一旦破裂,往往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嘲笑,所以离婚并不常见。万一夫妻实在不能相处,离婚也很简单,两人带着小锤和铁钻在村外找一个大石头各钻一划,成一个“十”字,表示以石为证,夫妻关系就此结束。
花腰带送情郎
每逢欢乐的“火把节”、“尼遮西节”(腊月二十四)或热闹的赶街天,彝族小伙子都要把洁白的衬衣塞进蓝靛染成的青布裤子里,勒上一条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着花朵、蝴蝶、小鸟的花腰带,表示自己已有了合心意的情人。
花腰带----爱情的信物,没有情人的小伙子是勒不上的。红河两岸的彝家青年,用花腰带传情,别有风趣。当姑娘在劳动中或通过媒人的撮合,和小伙子爱上以后,就要背着和长辈,利用劳动之余或节假日,用各种有色的丝线,精心绣制有花朵、蝴蝶、小鸟等图案的花腰带。腰带绣成之后,利用约会的时间,把腰带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得到腰带,心里踏实了,也把揣在怀里的手镯或耳环给姑娘戴上,表示真诚相爱。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对彝家青年男女倾心相爱,但姑娘的阿爸阿妈嫌小伙子穷,逼着姑娘嫁一个大富婆的独生子,姑娘执意不肯。就在大富婆来“抢亲”那天,小伙子悲愤地死在他俩经常约会的溪水边,化作了飞舞的彩蝶。小姑娘得知情人死去,也悲愤地在抢亲路上断了气,变成鲜艳美丽的花朵。森林中的鸟儿给蝴蝶和花朵传递了信息,这一对“情侣”又能相聚。从此,每当花朵开放的时候,蝴蝶就会飞落在花朵上窃窃私语。这就是花腰带上绣着花朵、蝴蝶和鸟儿的含义,也是彝族青年男女坚贞爱情的象徵。
篝火旁对情歌
对歌,是花腰(彝族的一个支系)男女约会、倾吐爱情的一种社交活动,一般由男方主动邀请邻近村寨的姑娘。事先由男女双方领头的歌手组织自己的伙伴,做好对歌的准备。对歌一般都是在男方寨子进行。他们对不蠃女方时,会把长辈歌手请来帮忙,女方就得靠自己的硬功夫了。无论哪方对输,都要按历史习惯买礼物赠与对方。譬如,女方输了,就要给男方买烟、糖,还有月琴上的银带等物;男方输了,同样要买一些银器装饰品给女方。诚实的彝家青年是讲信义的,一般不会吝惜这点礼物。
对歌日期一到,成群结队的小伙子们穿上雪白的衬衣, 上自己心爱的龙头月琴,边弹边唱着优美动听的山歌,去迎接即将来的姑娘们。如果在路上发现蝴蝶在周围飞舞,小鸟在树上欢唱,他们认为那就象徵着姑娘们早已经到了约会点。这时,小伙子们的情绪高涨,你追我赶,赶约会地点去。天刚黑,对歌场中央燃起一堆熊熊篝火,大家高兴地围成一个大圆圈,拍着巴掌跳起“唉说威”舞,脚步声、掌声和月琴声紧密配合,优美动听。通过对歌,双方尽吐肺腑之言,在唱场上结成的姻缘时相当牢靠的,十对有九对准成。所以他们把这称为“比蜂蜜还甜”的爱情。
弹口弦觅知音
彝族男青年向姑娘求爱,就是用口弦传情达意的,姑娘则用口弦表示内心的秘密,不用语言,双方都能会意。在红河两岸的彝族村寨,青年们“爱它象宝贝一样”。姑娘们把它放在精心制作的口弦筒里,挂在胸前作为装饰;小伙子们把它珍藏在烟盒里,带在身上,随时都能取出弹奏。在收工回家的田间小憩,在月色皎洁的静静的夜晚,或在火塘边,双双对对轻轻拨弹,倾吐知心的话语。
婚礼简朴清新
阿细(阿细人是彝族支系之一)男女青年,和他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不知道什麽叫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他们的恋爱和婚姻是自由的。
阿细青年,在跳月场上或别的场合认识了一个自己认为是好的姑娘或小伙子,如果双方都没有难以治愈的疾病(如麻疯)等类情况。那麽,在恋爱期间,双方的父母决不会来干涉。因为阿细人找对象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经济条件,更不讲什麽“门当户对”之类。
一个阿细小伙子找到了一个称心满意的姑娘,并决定如阿细长诗《先基》里说的“男女说合成一家”,一不要送礼,二不需请客,祗要在约定的日子,到两个寨子的中间(如果他娶的是外村姑娘的话),把心爱的姑娘领回家来。到了晚上,闻讯的小伙子(祗是小伙子们)便来闹洞房,新郎拿出点烟、茶之类来招待。大家欢乐地唱唱歌,说说笑,闹到深夜,婚礼便完了。第二天早晨,新郎便领着新娘来认父母。下午,则是新郎约上一个伙伴,跟着新娘回娘家,去认岳父母。如果那个作伴的小伙子是个调皮鬼,当他们来新娘家里,这个小伙子便会抢先进门,甜声甜气地首先叫爹叫妈,接着新郎也叫,使得新娘的父母弄不清究竟哪个才是自己的女婿(因姑娘很少事先跟父母商量),有的还会笑着问道:“孩子们;你们到底哪个是啊?”即使那个调皮鬼再捣蛋一点,新娘的父母也不会生气,因为这是风俗。
到新娘家后,新郎要做的事,首先是挑起水桶,把水缸挑满。新娘的父母做一点饭菜招待新郎及其伙伴,吃完饭,如果路程不远,新郎及其伙伴必须领着新娘赶回村,不在新娘家过夜。至此,阿细小伙子娶媳妇的事就完了。
婚礼上要摔跤
西南边疆的某些彝族支系,举行婚礼时往往要进行摔跤比赛。
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派到妇家的迎亲人员里,必须有摔跤队。这支队伍到新娘家吃罢酒饭以后,第一个仪式就是摔跤对抗赛。妇家的摔跤手作为主方,先站出来说声“请”,男方便随即走出一个摔跤手,比赛就开始了。到双方约定的人数赛完,再由胜方出两名摔跤手表演一场,比赛即告结束。这种比赛不用裁判,一对摔跤手祗摔一次,不管哪方都不能全胜,以示友谊为重。
彝家婚礼中的摔跤比赛,据说是这样形成的:相传过去在彝族聚居的德希洛抹山上,有个魔鬼常吃婴儿。后来,彝家出了一位大力士,为了解救彝家的危难,他不顾个人安危,找到魔鬼,和它摔了三天三夜,最后在彝族人民群众的帮助下,终于把魔鬼打死了。从此,人们为了纪念这大力士,表示自家或亲友为摔跤英雄,便在婚礼中举行摔跤比赛。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所属专题:
彝族传统婚俗/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禄劝彝族家支制度
- 2 凉山彝族婚俗--婚前礼仪
- 3 没有新郎的婚礼
- 4 彝族特殊风俗小辑
- 5 彝族阿细支系传统美德侧记
- 6 昭觉彝族以酒为贵的酒文化
- 7 彝族撒尼人喊魂仪式
- 8 布拖彝族生死观
- 9 彝族“丧歌”
- 10 大小凉山彝族少女换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