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礼仪习俗

彝族羊礼物与羊债务

作者:​李世康 发布时间:2022-06-09 原出处:彝学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image.png

(彝山牧羊人 龙卜哈摄)

前言

礼物属于“互惠性”的馈赠品,作为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发生子以血缘和伙伴关系结成的共同体中的一种直接性交换,并作用于这种纽带的增强。它多表现为一种义务性‘赠予’关系。”“作为结构底层的支配因素都可能支配社会的组织。从‘物质’或‘经济’的角度看,它缺乏精确性,其作用的主要倾向也不在于促进生产和交往关系的扩展,而是封闭地固着于实在的交往关系和结构。”①礼物馈赠虽然是一种经济运行形式,但不是商业操作,不同于“以物易物”和“商品交易”。“以物易物”是当事双方用各自的土特产品换取所需的东西,如用山区的特产换取坝区的特产,解决双方所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由双方共同议定。交易者之向的关系一般没有血缘或亲戚关系,甚至不是一个民族。商品交易以货币为交易媒介,出售商品的人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结束,两人之间没有债务关系。礼物的主要特征是:①赠予;②一般发生在血缘或亲戚、朋友之间,彼此有裙带关系;③有回赠义务,但不计较等价和利润;④互助互惠;⑤赠予者和接受赠予者都有“面子”,有利于增加威信;⑥遵守诚信;⑦礼物不一定是对方紧缺所需求的,馈赠礼物的目的主要在于加强沟通和联系。世界各民族无论先进或落后,都普遍有赠送礼物的习俗,但因历史、经济和文化背景不同,礼物运作的范围及其功能也就不一样。人类学大师(英)马林诺夫斯基、(法)马塞尔·莫斯、(英)C·A·格雷戈里等对礼物的研究都有重要贡献,他们的有关著作和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文献。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都有馈赠礼物的习俗,但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还是一块空白。本文对彝族社会中突出的羊礼物和羊债务现象进行探讨,分析传统羊礼物对彝族商品经济的消极影响。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羌与羊

目前,史学界已达成“彝族与古羌同源”的共识(编者注:当前,更多的新证据显示彝族主体为西南土著,而非从西北迁来,新版的《中国彝族通史》将采信“土著说”)。彝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即金沙江南北两侧的哀牢山、乌蒙山和大凉山。古羌人主要分布于西北青海、甘肃二省境内。彝羌渊源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彝族往北迁徙的先民称古羌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古羌人有一部分向南迁徙,与金沙江两侧的土著融合,变成彝族。古羌人以牧羊为生。东汉许慎《说文》说:“羌西戎,牧羊人也。”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四夷》记载:“羌,本西戎,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明代以前,彝族的重要经济活动也是牧羊;直到1956年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尚处在氏族奴隶制社会,黑彝奴隶主贱视农业,不务耕作,驱使奴隶们种地,但羊群则由奴隶主亲自放牧,认为放羊是高贵事,无损奴隶主身份。说明羊在彝族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有重要地位。羊是彝族肉食、衣料的主要来源,又是祭神驱鬼占卜等宗教活动不可缺少的灵物。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羊是财富的象征。历史上,在凉山彝族社会生产生活和传统交换中,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不是白银和黄金,而是羊。表示“货币”概念的词为“哲摩”,原意泛指牛羊,即畜牧的概称,还具有财产、财富的意思。财产的另一名称是“哲约”,“约”是绵羊,古代披毡用绵羊毛制成,祭神祭祖用绵羊;羊在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具有货币的职能,也就是“羊币”。凉山彝族近代打冤家(氏族械斗),胜者主要战利品是牛羊;打冤家死了人,以羊作赔偿命金,或以一定数量的羊价折赔。武定县境自称“纳苏”、“乃苏”的彝族过去询问他人贫富状况时,就问家养多少只羊,羊多为富裕的标志,表明羊就是财产、财富。凉山彝谚说:“有圆根(萝卜)不会挨饿,有羊子不会受穷。”又说:“羊是发展的财富,儿子是发展的氏族。”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红白喜事馈赠羊和由此形成的羊债务

(一)彝族的亲属亲戚关系

馈赠羊的行为发生在亲戚团体内部,故须首先介绍彝族的亲属亲戚关系。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实行父系小家庭制,以父亲血缘纽带为基础,形成家支和家族。凉山彝族为家支,是一种氏族组织,云南、贵州彝族实行家族制。家支家族内部依父系确立身份的成员之间是亲属关系,家支或家族之间通过联姻而形成亲戚关系。彝族认同三代内亲戚,三代以上就逐渐疏远了。在三代内有三种亲戚:①母系男支的亲戚,包括奶奶的兄弟、妈妈的兄弟、妻子的兄弟,有“后亲”、“舅亲”、“舅表亲”等三种专用名称,在丧事礼仪中,用“后亲”或“舅亲”二称,在婚事中用“舅表亲”一称。②姨表亲,指母亲的姐妹及其子女。在亲属称谓中,姨表兄弟姐妹与亲兄弟姐妹同称,有些彝族支系如凉山彝族、武定纳苏禁止姨表通婚,有些支系可以通婚。③父系女支的亲戚,指姑娘出嫁而形成的亲戚关系,有“尸亲”、“姑表亲”两种专用名称,前者用于丧礼,后者用于婚礼。以上三种亲戚关系中,母系男支的亲戚最重要,彝谚说:“人间舅父为大”,反映了彝族重视舅权的习俗。彝族实行姑舅表优先婚,姑妈的姑娘外嫁时,姑妈家必须备置酒、肉送到舅父家赔礼,舅父的姑娘外嫁也一样备酒肉到姑妈家赔礼。在姑舅表优先婚的礼制下,过去有抢婚习俗,即姑表兄弟看中舅表姐妹,但舅表姐妹不愿嫁姑表,舅表可以率人去抢亲。   馈赠羊礼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母系男支和父系女支的亲戚中,母系女支的亲戚和父系男支的亲属不一定履行馈赠义务。 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亲戚之间红白喜事馈赠羊的习俗

1. 丧事馈赠羊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治丧活动,主人家会收到很多亲戚送来的羊牲。丧事中赠羊,武定乃苏颇叫“切色”,“切”义羊,“色”义牵;禄丰黑井彝族叫“轰罗”。根据主人家与亲戚的不同关系,羊牲又分“后亲羊”(即舅亲送的羊)和“尸亲羊”(出嫁的姑娘送的羊)等。老人死,孝子必须请毕摩为亡灵教路。教路仪式程序较为复杂,包括很多细节,但其中比较重要,不可省略的有献牲、献药、教阴路、制作祖灵牌等程序。献牲也叫供牲,就是亲属亲戚向亡灵敬献牺牲。历史上用牛、羊、猪、鸡四牲,近代以来以用羊为主。献羊牲之目的有二:一是让羊群陪伴亡灵赴祖先发祥地;二是亡灵到了祖先发祥地后靠牧羊为生。羊是阳间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财富,因此,人死后亡灵依靠羊来生存,羊群数量越多,亡灵就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更好地保佑子孙平安富贵,繁荣昌盛。如果敬献的羊只数量少,亡灵的生产生活资料得不到保障,在阴间挨饥受冻,亡灵就要找家人的麻烦,造成各种灾难,子孙后代得不到祖灵的庇佑。彝族基于这样的祖先灵魂观念,所以,治丧教路时亲属亲戚不惜一切代价,倾尽钱财,哪怕是种子羊或购买,也要敬献亡灵。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献牲彝语叫“栽饶”,即毕摩念《献牲经》,把各家呈献的羊牲介绍交待给亡灵,同时念羊牲主人家的谱系。献牲的秩序为:首先献子孙孝子羊,再献后亲羊;三献尸亲和其他亲戚的羊。献牲仪式结束后,羊牲全部杀掉,煮熟后做“回熟”仪式,即取羊腿及肝、胆、肾等敬献亡灵,请他(她)享用。剥羊牲皮时,头、蹄留在皮上,送还羊主人带回家。一场丧事,收到的羊牲越多就越隆重,过去,羊牲的多少是评判一场丧事隆重程度的标志,直到今天,有些地方依然如此。主丧家收到的羊只越多越光荣,但他家要记住收了哪些亲戚的羊牲,以后这些亲戚办丧事时必须如数赠还,父债子还,一只还一只,不计较大小等值。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丧事赠羊礼俗中,哪些亲戚需要拉羊呢?各地各支系没有统一的定制,略有差异。现以笔者家为例,回答这个问题。我有四位舅父,四位舅妈,姑妈姑父二人,两位父母,两弟两妹。舅父母、姑妈姑父谢世时,我三兄弟必须拉羊,十人共计十只羊。三兄弟的岳父母及两位妹妹的公婆去世也必须拉羊。反之,以后我的父母不在世时,上述这些亲戚的儿子也一定拉羊。按古代礼仪,岳父母去世,女婿必须拉牛、羊、猪三牲。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婚事赠羊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婚事中赠送的羊不能叫“切色”(拉羊),只能称“罗轰”(意“送獐子”)。武定自称纳苏、乃苏的彝族习俗:姑表兄弟姐妹结婚,舅表兄弟必须赠送强壮的绵羊(现以山羊代替),同样,舅表兄弟姐妹结婚时,姑表兄弟必须赠送壮羊。婚事中赠送的羊可以不全部杀完,留下做种,称“发展的羊”。但丧事中送的羊只必须全部杀完,让亡灵带走,不能留下。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羊债务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亲戚之间赠羊和还羊是一种无法推卸的义务。通过赠羊和还羊的互动过程,强化了亲戚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也在亲戚之间形成了羊债务。比如,我家先后收了亲戚的十只羊,亲戚没有红白喜事前,我家无偿还的理由,只好记着十只羊的债务,待亲戚有丧事时,一一赠还。如果孩子尚幼,父母亲会告诉我们家的亲戚关系以及曾欠哪些家的羊礼物;实际不欠债务的亲戚,也说清哪些亲戚应赠予羊,哪些亲戚不在赠羊之列。这样,孩子们懂得并牢记所负的羊债务。亲戚之间的羊债务一般在三代内还清,三代以上来往逐渐减少,羊债务又建立在新的亲戚关系中,层出不穷。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羊礼物对彝族社会经济的影响

羊债务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在丧事中送羊,必须有其他的配套,主要是请一对唢呐手,配送一块“引魂蟠”(彝语叫“纳觉叵”价格60元),请8-10位助手,帮助牵羊背运礼物。参加一场送羊礼物的丧事,开支600元以上。倘若一家一年内遇到这样两场丧事,开支一千多元,这对经济欠发展的彝族农民来说,负担确实不轻。禄丰县黑井镇一彝女嫁广通镇西普村汉族,女方父母去世时,按彝俗做“轰罗”礼(即赠羊礼),卖了骡子买羊送去,没有了骡子,夫妻俩背柴烧,被村里人讥笑。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养羊一是为了积肥,二是为了做礼仪,较少出售,商品率很低,制约羊商品的发展。在禄丰中村乡彝村调查发现,彝家户户养羊,但不成规模,一般只是十多只,羊只数少,但也得安排人管理,增大了劳动力的紧张程度,劳动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彝胞则认为,羊是不能不养的,因为红白喜事需送羊礼物。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华五街、天申堂彝族丧事中盛行大量送羊杀羊的风气。办一场丧事一般杀20多只羊,多者杀一百多只,造成经济负担和浪费。在县政协的倡导下,彝族聚居的五街、天申堂两乡镇进行丧事改革,限制送羊和杀羊,改为送粮和钱。改革措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取得明显效果。这个改革措施值得在广大彝村大力推广。dW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注释:
①陈庆德等著《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251页。
参考文献:
1.(法)马塞尔·莫斯《礼物》,上海人民出版社。
2.(英)C·A·格雷戈里著,杜衫衫等译《礼物与商品》,云南大学出版社。
3. 普珍((彝族羊文化与吉符》,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云南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