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巍山彝族民歌——彝族打歌
巍山彝族是一个古老土著民族。巍山彝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创立风靡一时的南诏辉煌历史,也从南诏以来留下许许多多深邃的彝族历史传统文化,彝族民歌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人善于乐观,富于浪漫,生活极具诗情画意。
(一)巍山彝族民歌
《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序言这样写道:“彝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许多极富诗情画意的歌调,极大地丰富了生活情趣,使生活充实而又浪漫。彝族善于用歌调表情达意,用打歌舞步踏平坎坷”。彝族民歌渊源流长,它源于生活又伴随着生活一直承传至今。时至今日,广大彝族地区仍然是“村村寨寨篝火红,山山岭岭踏歌声,一支岭岗一个调,一片树叶一份情”。
然而,随着现代多元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彝族民歌同样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越是原生态的,就越具有这种危险性。眼下,许多彝族年轻后裔已经不懂彝语,更不懂彝族歌调,若不加以重视、抢救、保护、传承,失传就会来得更快。
于是,巍山县彝学学会以传承彝族优秀历史传统文化作为彝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根本出发点,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竭力抢救彝族传统歌舞文化。2005年开始,县彝学学会组织部分热心人士和民间歌手,深入民间及时收集整理彝族民歌,让撒落在民间、隐匿在山乡的千年民歌再现出来。县彝学学会经过艰苦努力,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的帮助指导下,由大理电视台协助拍摄录制,分别于2007年“火把节”和2013年祭祖节,出版发行了《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和第二集。其中第一集由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二集由中国深圳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两部《巍山彝族民歌》集的出版发行,让民间歌调定格于时日,登上大雅之堂,成就了巍山电视平台的“南诏飞歌”,极大地丰富了巍山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巍山彝族民歌》集,它是一部原生态的彝族歌舞音乐文化集。在整个收集整理过程中,只有通过筛选而没有丝毫加工做作,它是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从彝族祖先那里流传下来的原汁原味的传统韵味,是来自彝族聚居地区的、在彝族先民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调,是反映各民族团结友爱、和谐共处、歌颂现代新生活的一部浪漫曲。
巍山彝族民歌总体上分为打歌、山歌、小调三大类。以篝火围场、踏地歌舞的叫做打歌调;在放牛砍柴山上自由放唱的叫做山歌调;具有一定格调逢场戏唱的叫做小调。《巍山彝族民歌》第一、二集,共收录民歌31首,其中:打歌调4首,即马鞍山打歌调、五印打歌调、东山打歌调、青华弦子歌;归类为山歌的有7首,即马鞍山山歌、五印山歌、东山情歌、二骊伴调、江边小调、五印荡山歌、青云山歌彝调;归类为民间小调的有20首,即牛歌、羊歌、放羊调、赶马调、砍柴调、薅秧调、割麦子调、采花调、挑水调、赶街调、送郎调、看郎调、十二属调、出嫁敬酒调、劝赌调、干哥干妹、丝线花十八朵、苦媳妇、二月八朝山调、懒腔。民歌千姿百态,只作简单归类。
巍山彝族民歌是巍山彝族歌舞乐传统文化之精品。我们仍然要反复地说,彝族人善于用歌调表情达意,用舞步踏平坎坷,正所谓:“不哼调子不说话,不唱山歌不出门”。流传千年的彝族民歌,歌词有彝语唱调的,也有汉语唱调的,彝调也好,汉调也罢,既已上升为“调”,就有了诗的含蓄与韵味,也就有它的精典难释之处。一般来说,喜欢调子的人,别人一唱调子自己一听就懂,不喜欢调子的人听别人唱调子总会觉得晦涩。录入民歌光碟中的所有巍山彝族民歌歌词,都是经过巍山县彝学学会常务理事会集体审核斟酌定夺的,除了少量地适当保留地方口语以外,即便是用彝语唱调,也都以通用汉语文字进行译注,帮助理解。
打歌唱彝调,这似乎是彝族人的专利,因为一般人难以入伙,也听不懂在唱什么内容,打歌非彝族人莫属。而山歌和小调,虽大量流传于彝族地区,可是它不管哪个民族都喜欢相唱,成了大众化的民族文化。流传于广大彝族地区的山歌小调,虽然它以汉语传唱,但它仍然属于彝族属性,无论是在音符节律上,还是在歌调词赋的内容上,都有着浓厚的少数民族色彩。话又说回来,巍山彝族民歌虽然具有彝族属性,但在中华大同的民族大家庭里,它又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长期相互融合、长期和谐相生的历史产物,也是各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也就自然成了大家的共同责任。
巍宝山文昌宫龙潭殿有一幅壁画,画的是彝族古代松下踏歌图,画中看到,打歌者不仅有彝族,还有着穿长衫、披着领褂的,有头戴毡帽的,有戴瓜皮小帽的,有的还打绑腿、留长发辫,说明打歌场上有不少汉族男女在参与。两百多年前的这幅清代壁画,它是各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
世代流传于民间的山歌小调,那是史上非宫方名流人士诗赋文才的传承与延续,千年不失于代代相传,可谓浩瀚之大海。笔者在参加巍山县彝学学会收集整理《巍山彝族民歌》集的过程中也深深体验到,民间的老大爷老大娘们,开口便唱,出口成章,总是有一种取之不尽、收集不完的感觉。我们所收集到的,或是收集整理出版发行的《巍山彝族民歌》第一、二集,那只是浩瀚歌海中的“沧海一粟”。
诗画般的幸福日子已经来到,神韵般的传奇歌舞又已腾起。古老的美丽神奇与清风雨水,都融汇在民间歌舞文化之中。平静的生活尤如一湾碧水,而打歌唱调则使生活荡起浪花,让平凡人生激情四溢、酣畅淋漓、奔放自由。打歌唱调是狂热的情绪,打歌唱调是浓烈的醇酒。彝族人的朝山打歌从春天开始,彝族人的打歌唱调从幼小的心灵开始,彝族人的远古追溯从二月八祭祖开始。耕种民族历史文化,同样有着不可更改的节令,如今我们处在民族历史文化延续与现代文化创新的链接点上。在这一串串链接点上,我们仍然可以让绚丽的民族之花始终在古老传说中一直传承下来的打歌唱调里尽情绽放。承载千年,畅享千年,我们可以毫不羞涩地说,巍山彝族民歌,它是千年歌舞文化的活化石。
(二)巍山彝族打歌
巍山彝族自称是“腊鲁把”。“腊”,彝语是老虎;“鲁”,彝语是龙;“把”就是其族、其人。“腊鲁把”直译过来就是:象“虎”和“龙”一样的这族人。彝族人崇拜天上的龙和地上的虎,于是把“龙”和“虎”奉为图腾,“龙腾虎跃”便是彝族人的性格特征。
由于历史原因,巍山彝族大多居住在山区。然而,巍山彝族素来有着勤劳、勇敢、朴实、诚恳、直率、慷慨之品性。彝家人虽然居住在贫困山区,但始终以烂漫的歌舞文化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地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文化,以言传身授的方式长期流传下来。彝族民间歌舞文化正是一股从未断流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而彝族打歌又是彝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打歌,可谓渊源流长,始终与彝族的宗教信仰、民风民俗、节日节庆等重大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凡有婚、丧、嫁、娶,都少不了有打歌活动。
关于彝族打歌的由来,民间流传着它的故事,主要有几种说法。其一,据马鞍山一位老人讲述,打歌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实行以夷治夷,曾有彝族人出谋策划围火舞刀,以少胜多,吓退敌兵。为纪念战争胜利,于是就兴起围火打歌。其二,据巍山县城一位老人讲述,打歌源于唐代六诏时期,蒙舍诏王皮逻阁为统一六诏,设计在山龙山于山建一座松明楼,借星回节祭祖之际,召其余五诏主回蒙舍诏祭祖,并设宴于松明楼上。宴间,皮逻阁借故退席,松明楼失火烧死五诏主。五诏无主,皮逻阁便统一了六诏,建立了南诏国。为庆祝统一六诏之胜利,巍山彝族便踏歌庆祝,围火狂欢。火把节也因此而来。其三,据民间传说,彝族打歌源于唐代天宝年间,南诏与大唐矛盾激化,于是大唐发动了天宝战争,欲将南诏灭于洱海之滨。南诏彝族生性聪明,当战争到了背水一战的生死存亡关头,南诏彝军急中生智,便在山头寺庙围墙内结对成群,围火打歌,歌声嘹亮,刀枪霍霍,拿出援兵不断的架式,以雄壮的气势吓退敌军,以少胜多。从此以后,彝族打歌作为军事策略和拼搏精神一直被弘扬下来。其四,相传古代部落时期,民族之间发生争斗,彝族人节节败退,被围困在一个山头上。眼看夕阳西下,彝家伙子急中生智,在山垭口烧起大火,大家围着火塘团团转,手舞刀棍,口里齐声喊着谩骂声。山下别族人只见山头火光冲天,误以为彝家兵马不断涌来,援兵不断,于是慌忙退兵。为纪念这场争斗之胜利,从此彝族人便兴起了打歌。从这四种甚至更多的传说来看,打歌与部落战争相关联,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部落时期人们群居的生活场景和以火为伴的狂欢情景。
彝族打歌源远流长,《唐书》《蛮书》《云南志略》《南诏野史》《康熙蒙化府志·风俗》《蒙化志稿·人类志》等汉史书中均有记载。彝族人打歌的总体特征是:以大火为圆心,人们围成一圈踏地为节,总是喜欢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竹笛的音乐节拍,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
篝火是彝族打歌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彝族人祖祖辈辈对火十分崇拜,一直奉为图腾。彝族人认为,火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起着巨大作用,摩擦生火使人类拥有支配自然、擒伏猛兽的能力,正如水孕育了43生命一样,是火造就了人类。基于彝族人对火的某种认识与感情,因而就有了敬畏火、护佑火的各种民俗习惯。比如:所吃所喝的食物先让火熏烧,先拿给火看;所说所讲的话语要对着火说,光明磊落,不躲躲闪闪;对火,绝不允许玷污、亵渎,煮饭、烤茶的火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绝不允许任何人跨越,等等。彝族远古时兴火葬。彝族人认为,火是“生死之交”,一个人生也离不开火,死也离不开火,生在火塘边,死于火堆上,一生才算完美。所以,彝族人凡丧事必须围火打歌必打无疑。
彝族打歌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要素。一是火垅。没有这垅火,打歌就不够气氛,围火打圆是彝族打歌的最大特点。二是芦笙。彝族人打歌吹的芦笙,是由特殊品种的竹子和特殊品种的葫芦,再加上特殊的手艺制作而成的。芦笙是彝族打歌必不可少的器乐,它对整场打歌起到引领作用。三是笛子。笛类乐器最具有广泛性,彝族人喜欢把笛子的活泼音韵用在打歌场上。四是大刀。彝族打歌手舞大刀,古时用来搏斗,现代用来打拍子。彝族打歌英勇慷慨,情绪激昂,很有战斗力,有人形容彝族打歌是“战斗的歌舞”。五是弦子。大三弦是青华弦子歌专用乐器,在整个打歌场上,除了清脆的笛声引奏以外,“三弦铮铮”便指挥整个歌场通宵达旦。综上所述,彝族打歌是一项综合性的民间舞蹈,它以火为中心,伴以芦笙、笛子、大刀、舞步、唱调,还有很多巧妙的姿势构成。
调子是彝族打歌的中心内容。彝族打歌唱调内涵十分丰富,有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和套路,而有的则是触景生情、即兴而成,因对方的唱调内容现编现对,出口成章。彝族打歌调,唱的是彝族古老的民间古歌、古谣、古词,运用的是赋、比、兴的修辞方法。他唱天、唱地、唱宇宙、唱生命万物,寓意深刻。借助优美的音乐旋律,唱着古老的韵律诗赋,使人们的全部心身都尽情于歌舞之中。
彝族祖先十分信仰万物有灵。彝族人认为,万物之中人为灵,灵则动、动则灵,打歌便是越灵越动、越动越灵的物神之间的互动。彝族人要许运什么、寄托什么、信仰什么、崇拜什么,所思所想都以打歌方式予以表达,因而,打歌便成了彝族人劳动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南诏王是彝族最为崇拜的土主,祭祀土主必先打歌;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供奉在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南诏土主庙就成了彝族人必先朝拜的圣地,每年农历二月间先后朝拜十五天。以前的那些年代,前山后山打歌不止,了却人们无法言表的精神寄托。
彝族打歌是盛开在南诏故地的一朵瑰丽奇葩。在浩瀚的民间艺术天地里,它以特有的色彩,装点着生活在这片红土地的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并没有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反而更加光彩夺目,它是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性格展现,是彝族歌舞文化的智慧结晶,是蕴藏在民间的一份珍贵民族文化遗产。
(三)巍山彝族马鞍山打歌
马鞍山打歌,又叫做青云打歌。马鞍山打歌以青云村为代表,整个马鞍山一带和紫金乡的大部分地区都喜欢打这种歌。马鞍山打歌最明显的特点是舞步欢快,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是彝族打歌中的精品,我县无论举办大小庆典,都将马鞍山打歌推向演唱平台对外展示。据有关资料记录,马鞍山青云打歌影响很大。1956年被选送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987年在全省民族民间歌舞汇演中获优秀节目奖;还曾经到日本、韩国海外出演;2006年10月,我县马鞍山打歌应邀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中国舞蹈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登台演出,称之为“最难学的舞步”;2008年6月,被推荐到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为期一周的展播,深受赞誉。民间不失有传人,马鞍山打歌在日常生活中卓有建树,颇为自得,随时是以一道靓丽风景深受人们喜爱。
马鞍山打歌讲究一定的规矩和套路。凡属家庭办事打歌,主人都要备好以猪头肉、猪肝为主的上等酒席,先祭天祭地祭祖宗,然后指定或选定歌头,用好酒好肉款待打歌客人。打歌时,歌头先吹芦笙入场,其后一人吹笛子、一人舞大刀,舞动几圈后,芦笙和笛子发出邀约的呼唤声,打歌的男男女女们快速入场,围成大圈,手牵着手立正站好,鞠躬姿势齐声喊“唔——喂!”,然后跟着芦笙调子的节拍慢慢跳开舞步,唱开调子。起初走开场程序时所唱的调子,都是有规定内容的程序调,不得乱唱。走完一个程序又走下一个程序,每走完一个小程序,大家听着芦笙调的变换立正站起,再次齐声喊“唔——喂!”。几个场合过去,开场程序才基本走完。尔后才进入欢快的自由式打歌。朝山打歌就不太讲究规矩套路了,显得自由一些。
马鞍山服饰十分素雅,她们基本上不喜欢红红绿绿。青年女子头戴白色或蓝色包头,少女戴鱼尾帽,身穿白底镶蓝或黑花中式大衣襟,系白色或蓝色腰带,绣花镶边垂银饰围腰,股后垂两串黑穗飘须,脚穿素色绣花尖头鞋。男青年着蓝色或白色中式对襟上衣,多门扣,羊皮或麻皮长褂,黑色中裆裤,脚穿黑色剪口鞋。打歌场上,一大圈的男男女女翻转起来,忽蓝忽白,一闪一闪的,风景如画。
青云打歌的阵势比较气派,笛子引头,芦笙压阵,大刀助阵,节奏明快多变,动作粗犷奔放。点燃篝火,歌头领先进入歌场,歌头用芦笙发出呼唤声后,打歌算是开始,打歌人群陆续尽快入场,男女各站一队。然后,笛子引奏开场曲,男女两边,女高男低,各唱一句“啊哩——以苏色”“啊利——义苏色”。随后,笛子、芦笙引入正调,十六步节拍全场舞动,动作有一步一踮、三步一踮、对穿、半翻半转、三翻三转、全翻全转等,男女共唱开场轰动衬词:“巧玩来呀巧玩来,义色!喔啊阿姐巧玩来,义色!尾细苏啦尾细苏,义色!苏呀嗨呀苏呀嗨!”顿时掀起高潮,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短暂来头过后,芦笙、笛子、舞步、唱词全停下来,立正站好,作鞠躬姿势,男女齐声喊唱“唔——喂!”。其后,芦笙吹入正调,笛子伴奏,唱调人一板一拍,男女对唱,进入打歌唱调的正式场面。
马鞍山打歌调的唱法自有特点,它是用彝语七言句子唱调,每个调子唱两个句子,而且很多调子则是连环式调子,即前一个调子的后半句子又过渡为后一个调子的前半句子,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唱完两个句子,再唱两句结尾衬词:“依四咋哪瞧者哪!嗯哩然呢松啊色!”两句正调,两句衬词,十六个拍节一口气唱完。两句一调,这是青云打歌调不同于五印打歌调、东山打歌调的明显区别。
凡彝族打歌唱调的入场人,唱调人都是满肚文章的“调子客”,只要有对手,三天三夜都唱不完的调子。歌调如海,亦如繁星。《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里收录的,仅仅是几个代表性调子,汉译语意为:
阿哥你呀是哪个?阿哥你是哪里人?
阿哥你是哪里人?又该怎样称呼你?
我该怎样称呼你?一会就要分手了!
一会就要分手了,恐怕难得相遇了。
恐怕再也难遇了,总该讲讲心里话!
青云打歌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打歌有段落性,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打下去,唱完前一个段落,全场又再一次立正,鞠躬姿势,齐声喊“唔——喂”,随着芦笙、笛子的变调声,下一个段落重新开始,就这样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去完成。
打歌高潮也是过了一段又再来一次。想再要一个高潮时,其中的男主角会喊“喂,哈!喂,哈!喂哈哈,喂哈!”,听到“喂哈哈”的鼓动声,全场便会在芦竹、笛子的引领下转换步法,用彝语齐声唱到:
甩起来是甩起来,围着转着动起来!
左脚右脚跺起来,荞籽一样炸起来!
两转不得来三转,竹子一样甩起来!
今晚这个歌场上,想不到会这热闹!
主主差哩主主差,塔撒哚利塔撒哚!
义色—义苏色!苏呀嗨呀!苏呀嗨!
一个个调子,一声声衬词,把打歌一步一步地推向新的高潮。当进入打歌高潮阶段,手舞大刀的中青年男子们,做着巧妙而又滑稽的动作,以刀把掷地为拍,调子高亢而急促,打歌打得轰轰烈烈。打歌场上,男女欢跳起来,就象是包谷爆花一样。
青云打歌为何能够轰动一时,全在于它具有强烈的震撼性和明显的舞蹈性。热闹的歌堂,欢快的场面,动作奔放,情绪炽热,白底黑褂的衣服在歌场上闪亮,充分显露健美姿态,百般崭露响亮歌喉,男女青年尽情放歌,吐露真情,展示才华。
千百年以来,马鞍山打歌一直在民间流传下来。每年春节以后至二月八期间,马鞍山一带村寨,都兴轮流做东,杀猪宰羊相继打歌,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马鞍山一带村民都要相约或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茶山寺举行打歌盛会,传承着这一千古不灭的彝族传统歌舞文化。
(四)巍山彝族五印打歌
五印打歌代表的范围比较广泛,它以五印、牛街为代表,整个巍山坝子以西的广大彝族地区都习惯于打这种歌。范围包括五印、牛街、青华、巍宝山四个乡和南诏镇、庙街镇的巍山坝子西坡绝大多数彝族村寨,以及巍山坝子以东新村、和平等地区。五印打歌以芦笙调为主旋律,笛子伴奏,十六个节拍。打起歌来,必须是芦笙、笛子、脚步、唱腔四统一。
五印打歌的最大特点是:芦笙领头,笛子伴奏,不用大刀,节律中速稳重,脚步铿锵有力。五印打歌调子没有固定的规矩和套路,男女对唱,即兴发挥。五印打歌调的调子用彝语七言诗句唱调,一个调子有三句正调,最后一句“啊四咋哩咋咋”为衬词。唱腔一般为女高音、男中音,男女联唱均在同一个音准上。一调三句,这又是五印打歌调不同于马鞍山打歌调和东山打歌调的显著特点。
五印打歌除了丧事稍有讲究以外,其他场合都不太讲究规矩,只要严格按照十六步法打跳,其姿势和调子都可以自由发挥。男的一般身穿羊皮大褂,打跳时双脚用力着地,跳出强悍声音,还不时做几个矮蹲动作,吸引全场打出高潮。男的唱调时喜欢用右手捂住右支耳朵,面带笑容,眼望对方,表示全神贯注。男的唱调有时会用“假嗓子”美声唱法,以此唱出尖声尖气。
五印女子服饰十分清秀。女的一般上身穿白底或蓝底姊妹装,外加红色领褂,下身穿浅绿色裤子,头上大白绕子加盖黑蓝色包头,戴金银耳环首饰,胸前挂一串“三须”“五须”针筒首饰,打扮较为标致。女的舞步轻巧,姿势巧妙,千方百计吸引男性眼球。女的多以脚尖为着力点,身姿飘渺,恰似“风吹杨柳”。身子左右闪动,双手自然甩动,时而半转,时而全转,翻转时双手拍打胯部,更加体现出优美舞姿。
打歌场上的大多数芦笙手,具备着熟练的节拍引领技巧。吹芦笙的人只要能够指挥全场舞步欢快,打歌进入活跃气氛时,芦笙手就会做出一些巧妙动作,逗人好笑。比如苍蝇搓脚、惊猴子上树、绕莺晒翅膀、野鸡钻刺棵、黑驴子打滚等等,都是吹芦笙人常用的滑稽动作。
现编现唱、男女对唱是五印打歌调的显著特点。歌场围圆,打歌人绕着大火围成圈子,向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打歌调子则是按逆时针顺序轮唱,不得抢堂。有意对调的打歌人,男女双方描准对象,让自己的位置基本处在对手的对面,双方都处在半圆对视的直径上,恰好把整个圆圈一分两半,你在那边,我在这边。这样的位置角度,一是听得清对方在唱什么,二是轮唱到自己时还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编出一个让对方中意的调子来。唱调基本上为二人一组,自由组合,二人出调有点好说好商量的感觉。也有三人组合的。如果遇上两个老游子对调,二人组合商量有障碍,就干脆唱起独腔,满肚文章独自吐白,男女亦如此。
五印打歌调每一调唱三句,最后加一句“阿四咋哩咋咱”的衬词。五印打歌调常常是两个调子相关联,第一个调子先拟物,第二调子再拟人,先形容山水怎样怎样美丽,再形容阿哥阿妹怎样怎样迷人。五印打歌调有着严格的韵律,但没有严格的套路,都是现编现唱,几天几夜没完没了。调子丰富多彩,尤如高山流水。《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仅仅收录这么几个调子:
(男):咋个想了就咋个,阿妹你又咋个想,阿郎我也就咋个!
(女):咋个想来咋个唱,咋个唱就咋个成,妹的声嗓自生着!
(男):我们伙子当去处,说说笑笑怪好玩,唱唱跳跳怪开心!
(女):不开心来做什么,爱说爱笑年轻时,也就这么几年了!
(男):岩巴头上花花树,花开香飘千万里,蜜蜂都爱去采她!
(女):岩巴头上花花树,五枝头来十枝头,枝枝头上开好花!
五印打歌具有广泛的娱乐性,每逢喜忧二事,逢场必打。在彝族人看来,什么人有骨气,什么人有志气,什么是人才,什么人有肚才口才,打歌场上都能略见分晓。五印打歌以赋比兴歌词,唱天唱地唱宇宙万物,唱人生过去现在将来,唱五行八字你我他,一切都在这里尽兴。难怪打歌老游子们,几天不打一场歌却不过瘾。
五印打歌唯有丧事稍有讲究。每当60岁以上的老人离世,吊祭办客这天不急于出殡,必须停丧一夜打一场歌,这场打歌就是主丧和姑娘家的份。打歌开场,必先由主丧吹芦笙领头,其他孝子每人点一柱香,点头弯腰作鞠躬姿势,双手持香举过头顶,在主丧的带领下绕棺三圈,唱着追念亡灵最为痛心的经典打歌调致哀。三圈以后,院子里早已烧好了篝火,在主丧的带领下,快速打到院子里围成圈子,一下子就进入打歌高潮。打歌进入高潮,主丧的责任基本完成。全场打歌能否通宵达旦,剩下的就看姑娘家的了。姑娘家整夜传烟上酒,烟酒不断,磕头频频,让人欲止而不忍。打歌打到太阳冒山,出殡起棺还在唱调,一路唱着打歌调给老人送终。老人离世打歌送葬,千年不断的根源习俗,何忧何乐,百思不得其解,让人悬念。
五印打歌除了办婚丧喜事有礼有节地打歌以外,还有很多朝山庙会相聚打歌,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瓦妈伍村的山神庙,正月初九牛街爱国茶房寺、五印白池灵宝山、青华新山娘娘会,正月十四小鸡足山,正月十五五印山,正月十六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前新村祭祖,二月初一五印金山寺,二月初八牛街阿备举,二月十五牛街笔架山,三月十五牛街爱民老黑棚、直捷瓦葫芦等,这些都是朝山庙会最热闹的地方,都是五印打法。特别是牛街的茶房寺,打歌场景十分壮观,背靠青山悬崖,面临碧绿江水,一棵高高大大的大榕树下是一块平平整整的打歌场,全场打歌在这里舞动,再现古时“松下踏歌”的热闹场面,蕴含着彝族打歌的传统历史文化韵味。
(五)巍山彝族东山打歌
东山,指的是巍山坝子以东,即永建镇的永安、大仓镇的新胜、大小三家、庙街镇的草场、南诏镇自由村委会的多雨村等这一带。东山打歌,就是流行于巍山坝子以东的彝族打歌。
东山打歌以芦笙引领、大刀压阵,不吹笛子。东山打歌以十六步为节拍,舞步缓慢且铿锵有力。东山打歌的芦笙调和打歌调都有严格的规矩和套路,上半夜都不能乱吹乱唱,只有唱完彝族创世歌、与火为生、天文地理哲学篇章以后,到下半夜才能适当自己发挥。大刀是东山打歌必不可少的舞具,舞刀人以刀把掷地为节拍,指挥全场的节奏,刀把声和脚步声同时着地,其声悲壮,气势雄壮。
东山彝族每村每寨都有一个歌头,每个歌头都有一把祖传的大刀。这把大刀被奉为圣物,祖上每打一把大刀都要杀牛祭祀,未经祭祀不入神威。大刀神乎其神,平时装放在祖堂上位,不得随便取之,只有打歌的时候才能使用。现在年轻人如果需要自己打一把新大刀,也是同样的规矩,杀牛祭祀,祷告天地,告慰先祖,证明自己已经拥有其刀。
东山女子服饰十分亮丽。全身大红大绿,绿底衣裳上绣满了牡丹、荷花、山茶花等花样,前胸挂一串银饰五须,后腰背面从左右双肩下挂一个圆形毡毛裹背。帽子紧裹发辫,大花围布帽头上插几束鲜花,前面帽头正中央缀一个银饰蜘蛛图案。下身穿绿色大裆裤,裤脚加绕几圈花边,脚穿船形绣花鞋。东山彝族女子服饰彰显华丽,鲜艳夺目,富丽堂皇,颇有讲究。打歌时女子手甩两条绣花长毛巾,舞步庄重典雅,起步时以腰为轴,上下身段自然形成“弓”字形,显得多么规矩礼貌。
男子穿的基本上都是传统服装。男的大多穿蓝色对襟衣服,外加羊皮大褂或麻布领褂,下身穿大裆裤,脚穿黑色布底剪子口布鞋或狗牙瓣花边凉鞋,全身体现出传统色彩。打歌时,队列双行,多数男子跟女的交差在一起,围成圈子,去唱着古老的经典调子。几个舞刀男子歌头,双双对舞,刀法多变,回合分明,套路完整。
东山打歌十分讲究规矩。打歌都有具体的场合和时间,一般不许随意打歌。唱词的套路也十分严格,一般不允许乱唱,喜事唱喜调,忧事唱哀曲,场内不得嬉嬉哈哈,若有不守规矩者,轻则警告,重则驱逐出场。东山打歌两队一列排成长队,两人平排向逆时针方向步步递进。队列整体移动的速度比较慢,向着逆时针方向循环一圈也需要很长时间。
东山打歌调用彝语唱调,句子意思长短不一,依照十六步韵律,多用哼调将句子扯平。东山打歌调一个调子只表达一个句子,其余三腔都是衬词。先用“个也嘛克然赤”一个衬句打头,其意思是“远方的阿哥(或阿妹)你笑口常开”,然后进入第二句正调,第三句、第四句又是衬词:“以四咱哩瞧着,嗯然嗯然!”,这样周而复始地唱下去,环环相扣,节奏优美动听。每调只唱一个实质性句子,这是东山打歌调不同于马鞍山打歌调和五印打歌调最明显的区别。
东山彝族打歌调内容十分丰富,调子分古典打歌调和欢乐打歌调。上半场,唱的是古典打歌调,他们唱天地生万物,唱火神度众生,唱远古创世吉,唱祖上积德深。比如:歌中唱道“天廓未有时,地形未初时,上界没有天,下界没有地,是谁造的天,是谁造的地,造天的是父,造地的是母”等,博古通今,唱完才行。下半场,老人们逐步退场,让年轻人尽情发挥,唱的都是欢乐打歌调,他们唱“堂亲”“婚嫁”“情歌”等情赋调子。年轻人一般试以这样的调子打头:“没有火光么看不见,一见火光么又害羞”。
欢乐的调子也很多,《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里有几句这样唱道:
(男):远方的阿妹你笑口常开,看你的脸蛋象是个红石榴。
远方的阿妹你笑口常开,看你象是个桂花球。
(女):远方的阿哥你笑口常开,你看我我也在看你。
远方的阿哥你笑口常开,我很想拉住你的手。
(男):远方的阿妹你笑口常开,你心灵手巧本领大。
远方的阿妹你笑口常开,你栽下的谷子早已开花。
(女):远方的阿哥你笑口常开,要你骑鞍压马来接我。
远方的阿哥你笑口常开,我的嫁妆花鞋早已缝好。
总的来看,东山打歌节奏缓慢,庄重典雅,步伐稳重,套路完整,音乐和谐,韵味浓厚,曲调古老而朴实,古风尚存,富有浓浓的历史韵味。
东山彝族打歌,民间一直流传得很完整。每当居家办客,都要例行打歌。除了传家的古风习俗以外,东山一带每当大年初二以后,一村一寨还兴轮流做东,杀猪宰羊招待邻里轮番打歌。东山一带也有很多朝山庙会,比如:大仓镇新胜村委会啄木郎杨家村凹家村每年正月十三、毕家村正月十九的观音庙会,大小三家的正月十五观音庙会,百草地农历正月十六的娘娘庙会,梧岗山农历二月十九娘娘庙会等朝山庙会上,打的都是这种传统风味十足的东山彝族打歌。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巍山彝族最大的节日,小三家闭家村等东山彝族多数村子在这天祭密枯神。这天,东山彝族总要杀猪宰羊,白天,把宰了的羊挂在树上,用树枝把出入村子的路口全堵塞起来,谓之“栅大路”,一般不对外开放,安安静静地祭自己的密枯神。傍晚,掀开栅路树枝,可以欢迎客人进村入堂围坐酒席。席毕,全村老少打歌起舞,饮酒狂欢,通霄达旦。打歌打到天亮,家家户户还兴“抢”客人,真心实意邀请客人进自家门户,酒肉款待之。认为谁先抢到客人,谁家就会有更多福气。古往今来,宾客为上,歌场遗风是也!
(六)巍山彝族青华弦子歌
青华地区的弦子打歌,主要流行于巍山县南部的青华乡中窑村一带,当地也称南山歌,全县为这一地区独有。青华弦子歌,它以弦子仿效芦笙旋律,用山歌仿效彝族打歌调,是用汉语唱调的一种独特的打歌方式,用汉语两句式男女对唱,别有情趣。
青华弦子歌只用笛子和大三弦,不吹芦笙,篝火可有可无。打歌时男人抱一大三弦,弦杆长一米多,弦盘由一节特殊木质材料掏空而成,蒙上一层薄木板,那三弦声哐哐作响,笛子声跌宕起伏。大三弦是青华弦子歌的主要音乐旋律。
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等正式场合,青华弦子歌别有一番规矩。打歌前,打歌场正中央摆设一张“高八星”桌子,桌上摆放栗食升斗、猪头三牲、香灯纸火和祭祀供品,请一个老人向天、向地、向祖师爷鞠躬、叩首,虔诚祭祀。祭毕开始打歌,以清脆婉转的笛音开场,三弦跟上,男女围作一个圈子,远听笛子声脆,近闻三弦铮铮。女子手拍羊皮,步伐稳健,男子前后大弧度摆动,动作朴实大方,脚步铿锵有力,让人看了十分震憾。
青华中窑一带,有少量汉族,但还是以彝族为主体。这一带的妇女打扮十分素雅。打歌场上,女的多穿蓝底黑褂紧袖姊妹装,下穿深蓝色或黑色裆裤。女人虽然爱漂亮,但她们不爱穿红红绿绿服装,穿的都是白底蓝褂或蓝底黑褂。额头围两寸宽、若干层厚的黑布勒子,后边插三五朵缨花,摆成扇子形。也有人穿由两种色块拼成的阴阳服,腰系短围裙,脚穿毛边绣花布底鞋。女人即便穿一身漂亮衣服,歌场上仍然要披短羊皮褂。男的多穿白底蓝边对襟衣裳,穿长羊皮褂,头缠白毛巾,下身穿黑色或蓝色中裆筒裤。他们虽然多为汉族,说的是汉语,但从着装不难看出,无论男女,都喜欢把羊皮褂穿在身上,一眼看去就是标准的彝族服装,他们是深山空谷的砍柴人,唱的是原始森林里的彝家味道,这些都是彝族先民原始生活的真实写照。
青华弦子歌不吹芦笙,以笛子引奏,大三弦作拍。打歌开始时在身上拍羊皮,打歌打到高潮时,无论男女,干脆把羊皮脱下身来,叠成一团,左手掌心托羊皮,右手使劲拍打羊皮,尤如在战场上敲锣打鼓,发出与三弦合拍的鼓掌声,让所有场内场外人兴奋不已,气势十分震撼。
青华弦子歌的男主角们,既要弹弦子,又要唱调子,又唱又跳,自弹自唱,情趣乐观。他们动作轻盈灵巧,姿势多变,身子时而向前弯曲,时而向后仰翻,围绕十六步为总体步骤,有时会打出六步直歌、十二步翻歌,偶尔还会打出十八步攒歌,让生学者无法模仿。随着打歌高潮的到来,男女插成双队,跳得十分投入。打歌常常上百人,有时手拉手、肩擦肩,歌至半夜,男女相依,情投意合,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
青华弦子歌用汉语七言对偶句唱调。由于打歌时用汉语唱打歌调,通常又称之为“汉人歌”,其实它是由彝族打歌演变而来,在彝汉杂居地区流行而已。打歌唱汉调,这是青华弦子歌不同于马鞍山打歌、五印打歌、东山打歌的显著特点。
青华弦子歌的调子唱两句正调和两句衬词,开腔先把两句正调唱完,再后缀一句或两句衬词。青华弦子歌的声调有两种唱法,一种是高音尖腔唱法,一种是中音平腔唱法。高音尖腔唱法唱完两句正调后,只缀一句衬词“阿苏咋呢么唉着!”,剩下的四拍静听铮铮弦音。中音平腔唱法唱完两句正调后,缀两句衬词:“苏咋吗呢瞧着,阿苏些又唉着!”。
青华弦子歌,它是新式打歌,调子没有古典,都是现编现唱,彻夜未了。调子很多,收入《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的仅有几调。
上半部分,唱高音尖腔调子。打歌开场祭祀礼毕,全场打歌人正是心血来潮的时候,情绪高昂,激情澎湃,笛子吹得干净利索,三弦弹得铮铮有力,弹三弦人一只脚脚尖落地,却把另一只脚悬空飞转,身子前俯后仰,全场打出六步直歌或十二步翻歌,动作十分诱人。此时唱调人为了相互增强吸引力,于是就唱高音尖腔调子。调子唱道:
(男):郎弹弦子妹来唱,自弹自唱自宽心。
(女):弦子只是桂花树,咋会弹得那伤心。
(男):一路路呢采花去,一路路呢桂花香。
(女):桂花别在腰杆上,人又标致花又香。
(男):郎是金鸡朝前去,妹是凤凰接后来。
(女):金鸡走着凤凰路,金鸡凤凰一路人。
持续很长时间的开场高潮,弹三弦的人渐渐冷静了下来,两只脚或前或后,拖动着自己的脚步,全场打出十八步攒歌,动作十分平缓。笛子也慢慢由尖声变成低音慢速,过度声拖得冗长。这时的唱调子人也慢慢压低了声嗓,唱起中音平腔调子。调子唱道:
(男):想你就象亲子妹,挂你就象一娘生。
(女):想我咋会不来遇,挂我咋会不来挨。
(男):想你想成伤寒病,挂你挂成寒冲心。
(女):想你只在半条命,挂你只剩两股筋。
青华弦子歌,无论男女又唱又跳,男的边弹弦子边唱调,女的忙着唱调又忙拍打羊皮褂,动作极其轻巧灵活,节拍极具舞蹈性,调子也极具戏剧性。青华弦子歌流行的范围不广,却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青华灵应山老君殿庙会上,打着这种彝汉相谐的弦子歌,铮铮弦声在这小小山头上飘荡,一个个调子在这山谷间回响。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所属专题:
大理彝学/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朴喇鼓舞
- 2 玉溪彝剧简介
- 3 彝族月琴
- 4 神秘的哀牢山彝族三笙
- 5 鹤庆吹吹腔
- 6 彝族传统民间乐器 之一 “ 克西菊...
- 7 左脚舞
- 8 彝族四弦弹唱
- 9 情趣盎然的烟盒舞
- 10 彝族妇女(花腰)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