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彝族戏剧“撮泰吉”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说起贵州威宁,众人最先想到的恐怕是“浪漫草海,百鸟之都,阳光威宁”,孰不知除了草海,威宁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威宁是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四周低,中间高,是贵州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省直管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各民族在百草坪“赶花街”,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火把节”,都可以领略汉、彝、回、苗等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在此期间,通常会穿插上演原始粗犷的古彝戏“撮泰吉”。
“撮泰吉”是威宁板底乡彝语的音译,现在见到的文字音译名有“撮衬姐”、“撮寸几”、“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等十余种。其中,“撮屯姐”比较接近彝语的译音,而“撮泰吉”是借吉利的谐音汉字做译名,故而将流传于板底乡裸戛村的古彝戏也叫“撮泰吉”。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掘后,被中外专学者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彝语里,“撮”为人,“泰”为变化,“吉”为游戏、玩耍,“撮泰吉”就是“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简称“变人戏”。也有学者认为,“撮泰吉”反映的是变成鬼神的祖先当初迁徙、垦荒的艰难场面,并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因此,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戏”或“人变鬼神的戏”更为妥当。
“撮泰吉”通常于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驱灾除邪,迎祥纳福。话说,远古洪荒时代,人们面临天干粮绝的灾难,四个寨民冒险进入山洞,请求半人半神的山林老人救灾救难。山林老人通过巫术让四人成为鬼魂附体的“撮泰”,帮助人们渡过灾难,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从此,人们凡遇到年景不好或天灾人祸,便会去山洞里面取出面具,扮成“撮泰”,重现这个传说中的故事。
非常幸运,我于今夏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造访威宁。新城布局整洁有序,老城生活气息浓郁,街道两边种满银杏树,看起来倒也养眼。当日到南方畜牧基地百草坪,参加了彝族一年一度的“祭祀山神”仪式,亲眼观看了“撮泰吉”的演出。
其实,完整的“撮泰吉”演出分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部分,扫寨也叫“扫火星”,仅限正月十五举行。演出都在夜晚,朦胧神秘、幽深恐怖的气氛,以及火把、灯笼交相辉映,看起来十分壮观。不过,“撮泰吉”现已搬上舞台,或者在节日喜庆时分段演出。全部剧目共13名角色,6名人物,系老祖宗的化身,3头狮子,2只牛,余2人敲锣打钹。
首先祭祀。戴鸡蛋壳眼镜的山神惹戛阿布登场,彝族老人阿布摩带领麻洪摩、嘿布及妻子阿达姆紧随其后;他们拄着棍子,头戴尖顶帽,身穿黑衣黑裤,用白布条把胸、腰、腿扎紧,象征裸体;用罗圈腿跳跃走路,表示古人类进化之初。一行四人从森林中艰难地走出来,发出猿啸般的叫声,来到长满青草的旷野上,阿布摩放下手中的竹棍,向天地四方及神灵祈祷。
其次农耕。通过惹戛阿布与阿布摩的对话,反映彝族祖先们迁徙、繁衍的历史,他们背着粮种走过许多地方,最后在裸戛院子安顿下来,开荒种地,直到丰收。这部分是全戏的核心。以舞蹈动作再现古先民在农耕生产中训牛、犁地、耙土、撒肥、播种、收获等劳动过程。
接着喜庆。阿布摩将收成装满粮仓,阿布将酒洒于地上,向天地神灵和祖先及粮食祈祷,然后舞狮以庆丰收。
最后扫寨。又叫“扫火星”,彝语读作“咪朵秋”,山神惹戛阿布带领彝族老人阿布摩走村串户,扫除灾难、疾病,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百草坪只演出祭祀部分,我到的时候,“撮泰吉”演出已近尾声,戴着面具拄着棍子的演员们站在祭坛前,有年轻人,也有头发斑白的老人,但装束动作都一丝不苟。因为百草坪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山神,所以这会儿,大家都安静地听聆听布摩带领大家念经。“布摩”也译为“毕摩”,具多重身份,宗教职能相当于祭司,是彝族原始宗教礼仪的主持者,沟通“人与神”的中介。
最后,人们将牛头、猪头、羊头和白母鸡抬上祭坛,献给山神,祭祀活动就算结束。
第二天,我还参加了在威宁小海镇朱嘎村朱嘎迪举行的支嘎阿鲁诞生地标识碑落成仪式。支嘎阿鲁是彝族创世史诗中的一位英雄人物,据说很可能是远古时期比较贤能的王,经过历史的演化,最终成为彝族人共同尊崇的祖先。
在朱嘎迪的一棵古树下,“布摩”面对支嘎阿鲁诞生地标识碑,点香燃烛,行礼念经,礼炮、唢呐、鼓声齐鸣,周围山坡上看热闹的乡民随即欢呼起来。同时,“撮泰吉”演员们再次出场,以粗犷豪迈的舞蹈,反复告诉世人:“人可为神,神即是人。”
说实话,对这个“支嘎阿鲁诞生地”,我倒不以为然,还不如去“浪漫草海”里畅游。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