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非遗中心“2013暑期民乐传习班”免费开班在即
(《凉山非遗报》记者 邓莉霞 苏维维 2013年7月10日讯)记者近日从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由该中心主办的 “2013暑期民歌、器乐传习班”即将于本月15日在凉山州民干校内开班,免费传习、开放办学、民间姿态,成为这个班的几大亮点。
记者为此走访了凉山州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晓夫,请他介绍基本情况。
晓夫介绍,凉山是一片充满神奇的地方,14个世居民族共同创造了蔚为壮观、丰富多彩的文化,为世界所注目。在凉山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非遗工作者的多年努力,全州目前已拥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6项省级名录、116项州级名录、1209项县级名录,国家级名录和省级名录数量合计居全省首位。凉山同时还拥有1项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彝族毕摩文献)和1项省级生产性保护项目(彝族传统服饰),拥有各级非遗传承人98人。为了充分利用我州非遗传承人这一宝贵资源,鼓励传承人的传习活动,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保护彝族民间音乐,培养优秀的民族器乐演奏人才,积极开拓演艺市场,提高广大市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性,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中心特别开设“2013署期民歌、器乐培训班”,并且承诺不取分文,纯公益性质。由中心承担传承人来往车费、在昌食宿和传习补助。
晓夫介绍,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机构。开设这样的传习班,即是非遗保护中心的职责所在,也是一项小小的文化惠民工程,中心热忱欢迎中小学学生和社会各界喜欢彝族民歌、器乐的爱好者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来,中心今后还将陆续举办各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习班。
晓夫着重介绍了“2013暑期民歌、器乐班”的民间姿态。晓夫说,沙玛乌芝、吉觉补惹、阿鲁斯斯、吉子阿布、沙嘎拉合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民乐大师的慧根在民间得到勃发,并且在八百里大小凉山成长为一代宗师。与学院派的这“家”那“家”相比,民间大师的随意挥撒的神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难怪舒曼会说,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大小凉山深处,有我们真正的好导师,他们与群山等高,也与青草等同;与春花同形,与秋虫和鸣。他们把人生的阅历和感悟融汇在每个音符和每段旋律中。这样的音乐尽可使老人垂颈,使青年叹息。在黑夜中闪烁着微光,在寂静处响着心声。聆听,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幸福!
中心这次特别聘请彝族民歌、器乐专职培训师阿铁说日和凉山各地各级(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著名非遗传承人来西昌开办民歌、器乐等传习班(月琴、口弦、马布、竖笛、彝族民歌)等。学员按基础分段实施。
阿铁说日,彝族,民歌、器乐专职培训师。先后就读于凉山民族师范学校,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曾到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现为彝族月琴和民歌专职培训师。彝族毕摩组合主要演唱演奏手,中央吉吉音乐公司音乐制作和月琴演奏手,巴普乐队演奏组合演奏手,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月琴制作设计顾问。
阿铁说日对彝族民间月琴进行了多项改进。首先将民间以二弦为主的月琴改良为四弦月琴,将民间无调式月琴改为多调式器乐。经他改良后的彝族月琴,既传承、保留了彝族民间器乐的特点,又增添了现代器乐的演奏功能,不但能单独进行演奏,还可以与任何乐队进行合作伴奏。
阿铁说日曾先后在台湾、德国、法国及非洲喀麦隆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培训时间:7月15日8月15日
地点:凉山州民干校(四川省彝文学校)
报名时间: 2013年7月13日-14日
报名地址:下顺城街78号,凉山州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局二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联系电话:(0834)3205576、3205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