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在市场上“活”起来
今年6月10日是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和第七届全国非遗联展同时在大理和昆明举办。两项活动通过非遗传统艺术展演、非遗产品展示、手工艺体验等活动,传播非遗知识,宣传非遗保护、挖掘、传承、弘扬的成果。
目前,我省已经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项,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超过了1000项,还有大量县级非遗项目。但许多非遗项目已经很难生存,发扬就更困难了。 在昆明官渡古镇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非遗联展,汇集了全国各地百多项非遗项目和产品,吸引了数万中外游客参观,但人们大多只是欣赏其美,赞赏者多而购买者少。
怎样才能使非遗项目不沉睡在传承人的手里,而是以鲜活的状态走向市场,走进生活呢?就在官渡古镇创办非遗传承基地,专门展示非遗项目、展演非遗技艺、展销非遗产品的昆明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公司(百工坊)董事长王宝生认为,创新开发是最好的路径,接近现实生活是最好的传承。他说:“只有在产品设计和工艺等方面有所创新和改进,才能使非遗产品走向市场,走进生活。
用古老技艺生产时尚产品
昆明市博物馆原馆长叶铸说,用古老的技艺生产现代时尚的产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解决非遗传承与保护难题的新途径。重新开发,使非遗产品更实用,更有新意,它就能够走进现代生活。这种通过创新使非遗产品走向市场、走进日常生活的例子很多,刺绣、陶制品、斑铜等都是。研发创新生产的非遗产品,不破坏非遗的纯粹性和原真性,是继承和发扬,体现的是非遗传承的与时俱进。
其实,王宝生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他以“百工坊”为平台,建设非遗保护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组织非遗产品创新开发,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对我省一些非遗项目进行了保护和开发。他的公司已被命名为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目前已有24项专利产品,其中有9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已经推向市场,一项创新产品在市场上的年销售额已达100多万元。
在此次全国非遗联展中,“百工坊”推出了20项产品,其中紫陶、黑陶产品销量过万元。 北京淘器信息有限公司十分看好非遗产品的市场,目前正在云南寻找各种非遗的传承人和生产商,准备联合在网络上销售非遗产品。公司片区负责人秦萍说,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似乎只有通过家族继承、师徒传授、手工制作的非遗产品才是纯正的非遗产品。其实文化遗产也需要注入新力量,只有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遗产才会代代相传。
百工坊”将非遗产品推入市场,非遗的市场认可度就高,销量好,这种“以产养遗”的非遗传承路子是一条值得推广的路子。 接近现实生活是最好的传承 “我们保护的并不是产品,而是技艺、手艺。比如这个黑陶茶具,按照土法制作卖都卖不掉,现在经过创新它能卖到600多元一个,且订单不断。”昆明官渡螺蜂村窑制陶传承人周富春说,几年前,螺蜂村的黑陶,技艺无传承人,产品也卖不掉。滇艺公司把“螺蜂村窑制陶技艺”这个非遗项目,研发出具有新功能的陶器,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许多非遗项目,经过创新后,产品“复活”了,技艺也得到发扬了。
“我们不能让非遗项目在象牙塔内孤芳自赏,这样即使有政府支持,也免不了会走向衰败,甚至消失。”王宝生说,让非遗产品进入市场,接近现实生活,最有利于传承。
昆明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公司以“百工坊”为平台,组织和引进较具市场潜力的国家级、省级、州市级非遗项目,通过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的手工技艺,研发新的非遗产品。让一件件非遗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让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接轨,研发成果“紫陶日月壶”“冰水壶”等黑陶系列创新产品都很受收藏家和大众欢迎。正是有了这些创新成果,2016年公司被评为云南省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同年11月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非遗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非遗产业化、规模化很难。因为非遗产品多需要手工制作,单件产品往往耗时久、成本高,很难批量生产。王宝生说,我国大多数非遗传承人往往潜心于技艺的研究,对当代市场需求动态、开发方法等几乎一点都不了解,这时候,就需要有能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来运作。
在他们的合作关系里,非遗传承人只负责出手艺,拓展市场、产品营销等则由基地的团队来做。 非遗不应是静止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保存非遗凝结文化内涵,而要保护就要让它“活”起来,持续发展下去。文化创意为非遗产品打开了一扇窗,让传统的技艺与现代工艺、艺术等相结合,转化为新型工艺品,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摸索实践。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