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活在当代的“阿诗玛”
云南石林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区,这里因为有阿诗玛的传说更增添了文化内涵。叙事长诗《阿诗玛》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美丽的阿诗玛与勇敢的牧羊人阿黑相爱。有钱有势的热布巴拉之子对阿诗玛垂涎三尺,便派媒人去提亲,在金钱和财富面前,阿诗玛不为所动,在热布巴拉抢婚时与对方坚决抗争。阿黑得知阿诗玛被人抢去,便与热布巴拉斗智斗勇,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最终取得了胜利。回家路上,代表神魔的小蜜蜂诱骗阿黑兄妹到它所居的岩洞休息,不料,崖神把阿诗玛牢牢地粘在崖壁上。阿诗玛从此变成了群山中的“回声”,变成石林丛中的“石峰”,把美丽留在了人间。
《阿诗玛》被彝族撒尼人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在石林,有一位老人因为会唱多种版本与演唱形式的《阿诗玛》而被认为是活在当代的“阿诗玛”,她就是2007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阿诗玛”代表性传承人的王玉芳。
一个飘着小雨的午后,我们来到石林县长湖镇宜政村,王玉芳老人已经早早地在路边等待我们,她手里织着麻,热情地用彝语夹着简单的汉语和我们打着招呼,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勤劳、和蔼的老人。如果她不亮开她那清脆的歌喉,你只觉得面前的老妇人就像自己的奶奶一样亲切。但只要她张口唱上一曲阿诗玛小调,你会觉得如天籁之音,似流水潺潺,一下子流进了心间——几百年前传说中那个美丽的阿诗玛,又来到了你眼前。
“妈妈教会我唱《阿诗玛》”
王玉芳受家人和彝族文化环境的影响,自幼学唱民歌,12岁开始跟随母亲和寨子里的民间歌手学唱“该谜”(情歌)、“喜调”、“骂调”、“库吼调”、“叙事调”、“牧羊调”“犁地调”、“绣花调”、“织麻调”、“月琴调”、“口弦调”、“三弦调”、“婚礼调”、“哄睡调”等各类民间歌谣。在山里放牧时,她经常聆听放羊娃对调并用心学习,学会很多调子,并练就了一副清脆的好嗓子,演唱技艺也得到了提高。后来,她还熟练地掌握了经典民歌《牧羊姑娘》、《圭山彩虹》、《竹叶长青》、《库吼调》、《地名调》等。
“教我唱的老师就是我的母亲,奶奶教给母亲,母亲又教给了我,属于家传。那时候的生活很贫穷,每天晚上母亲都会坐在火塘边织很多的麻,而我就围坐在火塘边帮助母亲织麻。母亲在火塘边织麻的时候牙齿咬着麻线,手里不停地搓麻线,嘴巴里却还能唱出《阿诗玛》。”
在学习中母亲对王玉芳特别严格。“有一次我一边搓麻线一边玩火,心不在焉,母亲就说我精神要集中,边唱歌边搓麻线才能精神集中,麻线才能搓得更好。”在这样的氛围中,王玉芳也有模有样地学着母亲唱,从歌声中王玉芳渐渐地认识了传说中的阿诗玛,对阿诗玛的勤劳、勇敢、善良打心眼里佩服。
王玉芳对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情有独钟,不同版本、不同演唱形式的《阿诗玛》,她都能声情并茂地娴熟演唱。随着《阿诗玛》唱得越来越好,王玉芳有了歌友和歌迷,“以前村里有很多好姐妹都会约着我一起唱。我们彝族撒尼人特别讲究礼仪,我们唱的这些歌都不能在长辈面前唱,我和我的好姐妹只能约到山里、到田间地头唱。凡是遇到高兴的事、伤心的事,大家都唱一唱”。
“我有个好姐妹叫高美兰,她今年已经80多岁了,50多年来每次我唱她都会来听,我俩的感情已经超越了亲情。”
“我的爱情与阿诗玛很像”
王玉芳在不断学习传唱《阿诗玛》中,除了认识到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心中最美丽、善良的姑娘以外,阿诗玛不嫌贫爱富的爱情观也深深感染了王玉芳,对婚姻有着自己的看法。王玉芳与自己的丈夫是自由恋爱,两人朝夕相伴了50年,育有两男两女,现在是三代同堂,老两口至今仍恩爱有加。
“我们的爱情故事跟阿诗玛和阿黑的故事很像。阿诗玛爱上了和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亲相爱的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不管财主热布巴拉怎样威胁利诱,她对聪明勇敢的阿黑哥的感情都没有变。我跟阿诗玛一样喜欢我爱人的聪明勇敢,仗义心肠好。他家有五个儿子,他是最小的,而且很穷,什么都没有,为了爱,我都不在乎。”
老两口相濡以沫50多年,现在,王玉芳成了名人,有时候会进县城教年轻后辈唱民歌,老伴会在包里揣一小袋冰糖,为的是给唱歌唱累了的王玉芳休息时吃上一颗,润润嗓子。
“文化传承需要环境”
1960年,曾有部队邀请王玉芳到文工团参加工作,但当时家里贫困,妈妈和嫂子极力反对,所以王玉芳没有去成。如今王玉芳却一点都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阿诗玛》的故乡在这里,我的家在这里,我在这里找到了老伴,我舍不得这里,至于出不出名,我没有想过。我喜欢唱《阿诗玛》,我只是想继续唱下去,唱给更多的人听。”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彝族撒尼人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而王玉芳却越来越担心《阿诗玛》会失传。“因为村子里的人大多都外出打工,小孩很多也到城里读书。有的小孩慢慢地连自己本民族语言都不会说,更别说唱了,传唱的人会越来越少。”
“文化传承需要一个环境,我们那个年代是在劳动中唱。现在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唱《阿诗玛》,如果只有几个人唱,没有形成一个氛围,那也不能保证她会永远传承下去。 我有生之年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能多教一些人。”
在各级部门的关心下,在村文化站里留了一间房间,给王玉芳用作《阿诗玛》传唱的传习馆。2012年1月开班教学,学习时间是每周五晚上八点到十一点。“地点先是在家,后来村里给了一间房子,学员自带凳子到教室学唱。我教学主要靠政府给的国家传承人补贴,2007年到2011年是每年8000元,2012年开始每年1万元,学员是不用交费的,教学用的笔书等都是我自己出钱。”
如今,王玉芳的学员共有58个,有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小孩,也有中青年人,甚至还有84岁的老人。会完整唱的有32个。
“其实唱《阿诗玛》并不难,但前提是自己喜欢唱。目前的困难是教学地点过于简陋,教室太小,而且还要自带凳子。随着学员的增多,教室越来越拥挤。希望政府能帮忙解决教室问题。我希望传习馆比较大一点,然后里面放有织布机、纺线机等,让我的学徒一边做活一边学。”
自2007年王玉芳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受邀参加的节庆活动越来越多,接受记者采访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她早已成为了县里的一张文化名片,而王玉芳乐意接受采访,也很注重“包装”自己。“每次参加省、市、县的节庆活动,王玉芳都会把本民族最漂亮的服饰穿在身上,站在最显眼的位置,用最美的歌声唱给观众听,其实她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对《阿诗玛》产生兴趣,去关注和参与《阿诗玛》的传承。”石林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许华说。
看着王玉芳的对本民族文化的喜爱、执着和专注,让人联想起赵本山和宋丹丹在小品中饰演的黑土和白云,白云老太太在一夜之间成名之后,开始包装打造自己,那骨子里散发着人生的“第二春”——用自己的快乐感染身边的人,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实。
采访结束后,我们特意去看了老人的教室,老人倚着教室门的一张照片,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她是多么希望这门技艺得以传承,因为《阿诗玛》已经完全融进王玉芳老人的生命中。
她在歌声中认识了阿诗玛,她的爱情和阿诗玛很像,她喜欢唱《阿诗玛》,想唱给更多的人听,她就是活在当代的“阿诗玛”。
(原载:《今日民族》2013年 第12期,作者:马光逵 王菁 王忠朝)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