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传承于姚安马游不老的“梅葛”

作者:姚安官屯乡 发布时间:2021-03-13 原出处:张翔看见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梅葛的历史渊源

自1959年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调查队将长篇叙事史诗《梅葛》公诸于众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探寻“梅葛”根由的热潮。马游梅葛到底起源于何时,马游地区又是何时有彝族居住?他们的先祖又来自何方?为解答求证这些疑问,让我们还是从马游的地名说起。
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游,位于姚安县西部,属该县今官屯乡的一个彝族聚居村委会。对于这个地名有3种称谓,一曰马游,又称马油,还有一称马游坪。关于马游,传说起源于当时一个法力无边的走马皇帝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转眼间从此一跃而过,因此就被称为马游;而马油之说,则来自该村所存《马油坪义学碑记》,清朝康熙年间[也有说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有个名叫铖珊的山东人,到姚安任知府,看到马游没有一个人识文断字,于是决定兴办义学,每年拨给谷粮20石作为办学经费,可能系油、游同音出现的笔误;最后是马游坪一说,当地彝族老人有种说法是他们祖上是从四川凉山迁徙而来,因凉山大多地名都带一个坪字,为怀念先祖,加马游地势平坦,故取名为马游坪。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么,马游村彝族又是何时在此定居的呢?据《姚州小西界马油坪古册原序》载:“盖闻彝民自、罗、郭三姓,历代谱系,古往今来,原住姚北,宋时,大理段氏子孙不振,国人推高升泰立国,在位二年,准给自、罗、郭三姓等民,招为姚西密林荒山、野箐山场,随地开荒垦食,开挖成田、定麦租九一”。据原姚安博物馆馆长郭开云老先生考证,马游彝族三姓中,自姓来自龙岗香索岭,罗姓来自龙岗骆家湾,郭姓来自龙岗海角落。再者,据史志记载和史学家方国瑜先生考证,早在公元前280年左右,姚安就有彝族史祖爨蛮生息繁衍,但人数很少。直至楚赦王“使将军庄  将兵,  至滇地,以兵威定属楚”,方才有汉人入籍。无论从正史、野史还是传说来看,马游地区彝族都属土著民族。那么,《梅葛》的起源地在姚安,传承于姚安的马游,当可成为定论。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了“梅葛”的起源,就不得不说到祖祖辈辈的传承。首先,“梅葛”作为彝族民间经典文化,绝不仅限于代表作的《梅葛》民间叙事长诗,在由云南省楚雄民族民间文学调查队整理的这部长诗中,仅包含了“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大部分,而广泛流传的娃娃梅葛、青年梅葛、老人梅葛则几乎不曾涉及。作为史诗的《梅葛》只是狭义的,而广义的泛指的“梅葛”,则代表着整个彝族梅葛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梅葛浸透和影响了马游彝族的发展史和文明史,在这里,梅葛的影响无处不在。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马游地区的彝族不要说是成年人,就是刚会走路的小孩也能随口哼上几段娃娃梅葛。有人曾问过当地著名歌手罗学明,到底能唱出多少首梅葛调,回答是无法计算,只要有时间,唱上一个星期可以不重样,就凭这一点,你足可想象梅葛的丰富程度。在整个梅葛传承历史中,作为过去在马游彝族中被奉为最有学问的朵觋,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马游,朵觋的声望要高于歌手。歌手除了能唱,对梅葛的历史渊源,即彝族所说的根谱,是不太清楚的,而朵觋则不同,他们不但有文化,熟知天文地理,更能丰富和升华梅葛的内涵,可算是当地人神合一的智者。在过去的丧葬仪式上,马游地区的彝族没有哪家不请朵觋来为亡灵超度,超度所唱的就是梅葛中的丧葬调。世代生活在马游的彝族人民在各种场合,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内心真情,宣泄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而这歌声,都是源于梅葛的文化血脉。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梅葛的辉煌和荣耀

华国锋,一个与我们国家和个人命运转折有关的名字。现今20岁以下的年轻人,如果不是从有关书籍或父辈口中听到,恐怕认识其人者的极少。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可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作为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国家最高领导,岂是一般人所能见到。可就有这么一个普通人,他不但让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自己的演唱,拿了金奖,还接受了华国锋等的亲自接见。他就是被称为梅葛歌王的罗学明,这种先例在马游不说空前绝后,也可算绝无仅有了。他靠什么,靠一口好嗓门,靠一首好歌《美上加美》,好歌那里来,好歌出自马游、出自滋养他的土地,滋养他好歌嗓的梅葛。梅葛飞到北京去,不仅最高领导心欢喜,马游地区的彝族人民更是欢喜个了不得。这可是继《梅葛》史诗出版发行后又一件特大喜事。两件大喜事,不仅乐坏了马游人民,更使梅葛在外界的影响推到了极致。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后不久,一位神秘人物来到马游,这位名叫马克.本德尔的高鼻子老外,着实让马游人开了一回眼。是他,不仅将《梅葛》翻译到了国外出版,还写了不少推介文章,引来了日本、香港、台湾及一批批国内外学者、记者,纷纷向外报道了梅葛文化这一旷世奇珍。就连2003年大姚“7.21”地震时,湖南卫视的记者在采访完后,非得到马游补上一组地震后马游老歌手演唱天灾人祸、祈求平安的梅葛调镜头。报道播出后,姚安县长在废墟上带泪讲述和梅葛歌手如泣如诉的演唱,震撼了无数人的心。而另一位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土星田宏野紧步马克的后尘,也来到马游采风,他的研究报道吸引了无数日本国民。1991年,在日本国邀请下,楚雄州组织了梅葛艺术团到该国演出,每到一地,盛况空前。一行人中,担任主唱的歌手自开喜、罗登荣、罗斌、骆庆兰全部来自马游,他们中的罗斌,就是曾到北京演唱归来的罗学明之长子。梅葛从她诞生那天起,虽然在彝族民间传唱千百年,却从来没有受到如此殊荣和追捧。在改革开放20多年间,算是发挥到了极致。围绕梅葛文化,无数致力于这项事业的人潜心研究,多种形式的论文、新闻和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一大批仁者智者为梅葛推波助势,使马游梅葛成了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去省外和国外,马游梅葛仅在州内演唱活动就不下千余场次,从马游村到乡、县、州,每年大型活动,必有马游文艺演出队参加,在这大大小小的演出中,演出场次最多,参加时间最久,并且至今仍在坚持演出的当数罗学明之女罗英。这个流着典型彝族传统血脉的女子,尽管命运坎坷,但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歌舞灵性却始终留在了她的生命里。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罗学明梅葛艺术高峰时期,有文艺演出队,想请他谱曲,请者不知究竟,只得请他女儿罗英想办法,因当时罗英也参加了文艺演出队,经不住女儿反复央求,他答应谱曲但不参加演出。听说他好喝酒,文艺队就不时打上两斤烧酒让罗英提回去,每晚拿一首曲谱出来。耳濡目染,罗英不仅对其父亲的演唱技能了熟于心,回来参与指导排练,后来这台演出大获成功,拿下了参加演出的所有头奖。一步一步,罗英的演唱艺术日臻成熟,成了演出队的台柱,并且至今仍在担任马游梅葛演出队队长,她是马游梅葛世家中最有成就的女歌手之一。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众多马游梅葛世家中,罗学明一家可算是典型的代表。长期担任马游梅葛文艺演出队队长的自开喜和罗学明属姻亲兄弟,在他们这个家族中,涵盖了马游梅葛艺术传承中的所有领军人物。梅葛之所以长盛不衰,全都因为有了罗学明、郭友珍、自开喜、罗灯荣、罗英这些歌手,歌王们如醉如痴的执着和热爱,方能使其若明珠拂去尘埃,如彩锦续添新花,常开常盛永不凋零。为了梅葛,他们倾尽心血,为了梅葛他们甘愿受苦受累,为了梅葛他们终其一生。在几乎所有梅葛艺人中,没有一个的家庭是富裕的,他们甚至供子女上学,连维持生计都难。但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们有歌有舞,有童话般的美好灵性。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历数梅葛的辉煌和荣耀,除让人知晓她的珍贵和价值外,更重要的是记住那些普通人,那些在梅葛传承中作出非凡贡献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梅葛,没有他们祖祖辈辈的传承接力,或许我们今天早已不知道什么叫梅葛了。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梅葛的危机和希望

前些年,遇到当地梅葛歌手中现存最负盛名的郭友珍老人。问起现在的年轻人学唱梅葛的还多不多时,老人连说不多了、不多了。一个村还找不出几个呢。特别是小娃娃当中,几乎没有一个再学了。谈到动情时,老人涕泪横流。村里会唱梅葛的老人去世的去世,尚未离世的都年迈古稀。“再不教会年轻人,我们老的都死了,梅葛也就死了”。这话让人感到格外沉重。曾参加楚雄州组织的梅葛表演艺术团到过日本演出的歌手罗登荣曾长期从事乡村组织的梅葛演出,但都属临时性的,而且报酬很低,没有固定收入,后因除从事表演外无其他特长,只好到民族风情餐饮娱乐场所打工。过了几年,人家嫌他年纪大不要,只好回村种田。从事梅葛演唱艺术近30年,如今连老婆都未娶上。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已从过去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他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该村,最富的就是那些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的人家,眼瞅着别人贩卖一个季度的松茸、牛肝菌就换回一辆摩托车、大彩电,甚至一座装饰豪华的小洋楼,谁还能安心去演唱梅葛。又唱又跳一天下来,开个十元二十元工钱,自己却要劳神费力,买衣服化妆,一年却又赶不上几天。在保持传统和走向市场之间,梅葛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生存与艺术之间,多数梅葛后人选择了前者。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试想,当初大理国王高升泰准予马游彝族先民到此屯垦开荒时,定是高山密林遮布,四处草木繁茂。在马游坪这块坝子中,野花野草任由风儿抚摸,花鸟虫鱼齐唱共和,静静的马游河水穿越其间,鱼虾们在波光见底的河里觅食畅游,一幅人间胜境,若凡若仙的美艳之地。不然,怎会诞生这美仑美奂的梅葛呢?但你再看今日马游,周边山上全都成了和尚头。山风吹过,呜咽声活像山鬼在哭。山是光的,没有些许诗意;水是细的,显不出一丝灵动。怎么看怎么想,也看不出想不透和梅葛有什么联系。再看一排排民居,什么草楼、垛木房早已不见踪迹,参差立起的全是跟汉族无异的瓦房。唯有从彝族老人们的头帕,宽大的黑布摆裆裤上,依稀或可辨别出一点点过去的影子。诚如老人们在梅葛中唱的:大鱼翻身了/树木草棵吃掉了/没有花/没有树/只剩梅葛了。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不是隐喻梅葛文化的生存危机,但似乎也有某些关联。马游,曾经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过去如此,现今未到过但听说过梅葛的人们也如此。但只要身临其地,恐怕能留下的印象,除了梅葛还是梅葛。心中的失望和失落是在所难免的。这些年来,姚安县乡村各级都在想方设法,从设立梅葛文化基地到成立梅葛文化站再到举办梅葛文化节,努力从未间断,但终因整体策划不足收效并不十分理想。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梅葛文化的传承保护上,历来持有两种观点:一是加大投入,由政府出资养人搞保护。这显然行不通,一种民族文化,单纯由政府行为包养,这既不符合规律也不现实。即使真这样做了,梅葛也就变味了;另一种观点则是既是民族民间文化,就任由其自生自灭,用不着大动干戈,去搞什么保护传承,这更是谬误之极。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梅葛之根在民间,就要把根扎在民间的土壤里,扎在马游彝族人民之中。梅葛传人青黄不接,这已不是一年两年才出现的问题。随着时空的推移,梅葛生存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浩如烟海的梅葛曲调,至今整理成文字的仅一部《梅葛》史诗,以及少量的录像资料。若干年后,没有说唱曲谱的文字,后人根本不懂如何传唱。因此,在没有形成市场化运作时,对那些资深梅葛老艺人和歌手,应由政府给予适当补助,让其能发挥专长,保持演唱活动不间断,通过努力,争取推向市场。把马游梅葛文化节提升档次,改村委会主办为县一级主办,通过办节扩大影响。在梅葛文化节的形式上,不能只拘泥于梅葛演唱,可考虑将经贸交流,各种民族风情展演联为一体,形式多样,在节会期间,恢复串姑娘房、羊皮鼓舞、做相伙等传统活动,扩大交流和影响。在梅葛传唱最集中的马游大村、小村建立梅葛文化生态保护村。对有贡献的梅葛歌手要给予重奖,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梅葛文化的传承保护,让梅葛永远保持她独特的活力和魅力。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各级各界重视,保护力度的加大,梅葛文化的生存危机有了明显缓解。在姚安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名录中,马游梅葛名列保护区之首。全县5名被省文化厅命名的全省民族民间艺人中,马游就占了3位。他们是民族民间音乐(梅葛演唱)艺人郭有珍,民族民间音乐(芦笙制作)艺人郭自林,民族民间美术(彝族服饰制作)罗玉芳。社会的公认,政府的命名,无疑大大提升了梅葛文化的影响力,从而使其传承保护有了广泛的现实和社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梅葛文化势必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在各方有利条件催生下,恒久散发出她迷人的光彩。梅葛不老,梅葛永远年轻,不应当只是一种奢望。mr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