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信仰及祭祀活动

古老彝族神秘的祭山仪式,“毕摩”具有多重身份

作者:​李行沙 图/文 发布时间:2023-02-05 原出处:​六盘水视窗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万物有灵,自然崇拜,是很多古老民族都共同崇信的。各民族先民对某种对象心理上的崇拜引发了他们情感上的求同,由此——带来了表示亲情表示敬意的祭祀。
iK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iK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古时经济、文化、思想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就把一切强大的力量都归属于神灵,并且一代代传承下来。而山神崇拜,是彝族原生宗教中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彝区各地。这一彝族古老而神圣的民族习俗,代表的是民族团结一心,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代表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通过祭山节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把优良的民族传统放在心上,永远珍惜,传承下去。iK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K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春暖花开,又是一年三月三,这个彝族同胞普天同庆,共同祈福的好日子,彝族同胞们在六盘水水城县海坪彝族文化小镇举行了祭山仪式。海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寨,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高寒山区,如果风调雨顺的话,村民们就会有很好的收成,但如果气候稍微有变,庄家收成就会受到影响。在水资源缺乏的条件下,只能依赖大山,大山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因为对大山的依赖,怀着对大山的敬畏,他们平时就养成不乱砍乱伐,保护林木的习惯。所以,彝族人民依赖大山、信奉大山,为大山举行神圣而庄严的祭祀,祭祀神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 “祭山”习俗历史久远,“祭山”期间,任何人不得动土,不得做农活,不得晾晒衣物等。传统的“祭山神”仪式都必须在“毕摩”主持下进行,有的地方彝族村的村长也可以主持仪式。iK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K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具有多重身份,从宗教职能来看他是祭司,是彝族原始宗教礼仪的主持者,是沟通“人与神”的中介。在古代彝族“君、臣、师”的社会结构中,“毕摩”担任着“师”的职责。他们通晓彝族文字,既是彝族知识分子、经史学者,也是彝族文化的代表者、传承者。彝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自己的文字。不过,现在多数彝族人只能说,不会写,能完整使用彝族文字的已经不多了。iK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们走上祭火台一旁的树林边,“毕摩”先是用树枝摆好祭祀阵型,然后再用米盛满一碗,再放一颗鸡蛋于米上,最后点燃两柱香,开始神圣的祭祀大典。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只黑猪,一只鸡,通过用树枝摆的阵型门,便献给了这片养育彝族同胞的大山。随后“毕摩”们颂彝族经,为彝族同胞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iK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文:李行沙;校对:杨洁)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