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濮洪地霍”神秘禁地[组图]
|
虽然就在离公路不到500米的地方,但当地人很少涉足,因为这里有很多用石头垒积而成的坟墓,此处还有着不放牧、不烧死人、不准小孩靠近的“潜规则”,人们都对这里敬而远之。在距离石头坟墓不远的地方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岩刻,面积较大,奇形怪状,姿态各异,飞禽走兽、日常用品、实物符号无所不有……
当地村民在怕什么?是什么人刻的岩画?用什么刻画上去的呢?
3月初,怀着好奇和向往,在向导吉布实体和阿培洛哥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来到了距县城 30 公里的“濮洪地霍”。
离开成美公路,经过约 15 分钟的跋涉,在杂草丛生的半山腰上,终于发现了无规则堆积于小松树丛里的石堆。石头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东一堆、西一堆,散落于整个山坡。随着岁月的流逝,石堆变得有些扁平;放羊的老人,赶着羊群从山边绕道而行,矮小的松树在山风的劲吹下,肆意地摇动,带出几分神秘。
“濮洪地霍”位于一个名为斯易阿莫山的尾部山坡上。向下望去,三条河流将三座山隔开,那两条叫做斯易阿莫和葛洪瓦普的河流在这里汇集于美姑河。
吉布实体介绍说,这三座山可了不得,它们分别属于美姑三大山系阿米杜尔、涟渣果峨、黄茅埂。在两河交汇之处冲积出的一大块面积约二三十亩的土地现在一直没人居住。因为当地传说这里是神仙们走过的地方,居住在那里,一不小心就会冒犯神仙。据说以前住过一户人家,结果生一个小孩就死一个小孩,后来他们搬走了,从此再也没住过人。
三大山系在此相聚,水隔山,山望山,看上去像极了凉山彝族家里的“三锅庄”*。我们想美姑是凉山彝族的发源地,彝族家里神圣的“三锅庄”不会是由此而来的吧?
一同前往的阿培洛哥介绍说,峨曲古是四川省民间文化之乡,他在峨曲古工作了近20年,亲自数过这些石堆坟墓,共有72堆。他很想打开这堆石墓看看,但终究没有动手。
至于这些坟墓的来历,有着多种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据阿培洛哥讲,1995年,87岁的吉日阿普(现已去世)告诉过他,听祖祖辈辈说,相传这里很久以前是“濮洪地霍”人的居住地,这种人靠捕猎为生,最大的特点就是都长着两只手,却只长着一只脚。一个人时,坐着起身都很困难。但只要两人在一起,他们跑起来却相当快,甚至能追上野兽。“濮洪地霍”人十分善战,打架十分厉害,往往在部落之间的战斗中能占得上风。岩刻就是当时居住在这里的这些“濮洪地霍”人刻画的。
而同去的吉布实体却为我们讲述了另外一种传说。
当地老百姓中传说,“濮洪地霍”一带在很久以前,至少那时那里还没有彝族,居住着一种叫做“濮素武乌”的人,也称为“濮人”,他们居住在岩洞里,既不会种庄稼,也不会养牲畜,还不懂得两性是怎么回事,更不会保留食物。
他们用半年时间靠捕捉一些小动物来维持生计,另外半年用来睡觉。有一次,一个外地的年轻人骑马到“濮素武乌”人家做客,到了晚上,居住在洞穴里的“濮素武乌”人劝其离开,因为他们自己要睡觉了,一觉要睡半年,为了免受其它野兽的攻击,不得不关上厚重的石门。但年轻人哪里相信世间有睡得这么久的人啊。于是他就留在洞中准备睡上一晚,第二天再离开。待到“濮素武乌”人醒来的时候,那个年轻人和他的马都已变成了一堆白骨。
懒惰的“濮素武乌”人纷纷死去,只剩下一个最聪明的小孩。72 堆坟墓就是“濮素武乌”人留下来的,岩石上刻画的就是这个小孩见自己的族人纷纷死去,为纪念前辈们,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鸟,每天飞来在岩石上刻下所思所感。
岩刻都画在裸露于山体、较为坚硬的青石上,原来有很大一片,由于历史原因和大自然的风化,现在只留下大小不一的四五处了,岩刻总共面积不足 50 平方米。
岩刻刻工不同,刻画的深浅也不尽相同,一般在两三毫米左右。岩刻中有的看上去既像现在当地人所使用的火钳,有的像人们锻炼身体时所用的哑铃,有的像日常用于梳头的梳子,有的既像地图又像是刻画的一些河流,更多的则看不出刻画的内容是什么。
返回之时,一行中再次有人提起要扒开石堆看一下里面到底有什么,但鉴于对古老文化的尊重,还是没能成行。就算为这些神秘保留一些时间吧。
(注:“三锅庄”是彝族人安置在家里的火塘,塘火终年不熄,除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会客的中心。)
专家点评
阿牛史日(著名彝学专家、美姑县档案局局长):
关于“濮洪地霍”之传说,在当地有着多种不同的版本。岩画到底是何时所画?代表什么?年代有多久远?由于还缺乏科学的考古论证,只能从一些历史的记载上做出初步的推断。
――关于单腿“濮洪地霍”人之说,在汉文典籍和彝族经籍的所有记载中,都没有发现,当属民间流传。
――关于“濮素武乌”之说,在《史记·楚世家》和《华阳国志》中均有记载,“始开濮地而有之”、“濮当做?,为夷中最仁,有人道”。另从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相关谱系和彝族民间传说看,濮人是在彝族先民迁入凉山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土著民族,后融入彝民族中。彝族关于濮人的传说很多,且在日常生活言语中保留了大量关于濮人的词语。由此推断,“濮洪地霍”为 “濮素武乌”所刻是有其根据的。此岩刻若是濮人所刻画,那岩刻至少也有3000至4000年的历史。濮人岩刻对研究彝族或早期凉山腹地土人类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另据从事考古研究的四川省科技协会钱玉趾先生研究,“濮洪地霍”岩画是彝族祖先笃莫从云南路经美姑时所刻,年代更为久远。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