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自己的生殖器去亲吻别人——彝诗馆访谈系列之黑惹子喊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黑惹子喊和诗人海上在一起
黑惹子喊:男,彝族,汉名:李万智,生于1972年想象疯长的季节。四川凉山盐源人。是毕摩的后代,擅长用彝族的尔比克哲来赛辩斗智,常以彝汉双语进行诗歌创作。2012年开始涉足于诗歌评论写作。诗歌创作上,始终坚持植根于自己民族深厚的土壤,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来壮大艺术的生命之树,伸向四野伸向远空。诗作先后在《盐源百灵山》、《凉山文学》、《彝风》、《当代新人优秀作品选》《世纪星雨》、《新千年的祝福》、《中国彝族现代诗全集》、《中国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集》等刊物和作品选里发表过。
彝诗馆:你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对你的诗歌写作是否有影响?如果有,你是怎样克服的?
黑惹子喊:我想从事于语言文字工作,想成为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但事与愿违,我从事的是基层政府工作。基层政府工作是为老百姓谋福祉和做服务的工作,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之称。工作繁杂没有规律性,工作和写诗,当然有一定的矛盾。特别是灵感来临想写诗又遇上工作忙碌时,很想抽空很想安静,很不想降温诗情打乱诗思。可没办法,写诗只有依从于工作,只有在工作之外业余抒写,也只能和必须这样。
彝诗馆:你进行诗写的初衷是什么?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人高喊“诗歌死了”,对这种悲观态度你怎么看?
黑惹子喊:我童年的故乡是个纯彝族村,因此在我童年的生活中,说汉话是一件羞涩而难以开口的事。童年的故乡很敬重彝族文化和诗化的母语。在我童年的心中,《克哲尔比》就是诗,《玛牧勒俄》就是诗,《妈妈女儿》就是诗,《我的幺表妹》就是诗。特别是“玛牧勒俄” 和“克哲尔比”中的彝语言,就是最让我着迷的历史,就是最能言善辩的智慧,就是最美丽无比的语言。因此我崇拜精通和运用“克哲尔比”和“玛牧勒俄”的智者,因此我也想成为一个令人尊重和羡慕的诗人。后来我接触到了汉语的古诗,汉语的现代诗,汉语的国外诗,彝族的现代汉诗,彝族的现代彝诗。在诗歌阅读中,最美的诗歌总是给我带来美感、启迪、思考、感染和共鸣。写诗给我带来了美好、快乐和充实。诗歌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了我的一种思想、信仰和精神食粮。这就更坚定了我成为一个诗人的梦想。
提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人高喊“诗歌死了”这个问题,我突然想起伊沙写的“饿死诗人”的诗句。这是反映伪诗泛滥时代的声音;使我想起了荷尔德林的《面包和酒》中的“与其孤身独涉,不如安然沉睡。/何苦如此等待,沉默无言,茫然失措。/在贫困的年代,诗人何为?/可是,你却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这是一种神的旨意和诗人苦旅远行的声音;也使我想起了海子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的“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这是在孤独中依然对诗歌信仰和坚定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在彝族的诗歌中,因为吉狄马加诗歌的崛起,燃起了彝诗的激情,彝诗没有降温,反而在燃烧升温。在我的心中永志不忘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诗是文学的灵魂,而悲剧则是‘最高的诗’”。在我的心中诗歌没有死,因为彝族不仅是个诗的民族,更是个具有英雄悲剧色彩和精神的民族。彝语是诗化的语言,彝文史诗还是毕摩宗教经文都是用诗歌的形式存在。我生活在彝文化很浓厚的乡村,那里虽然贫穷,但是生活充满了诗意,在红白喜事和亲朋好友聚集的地方,充满了克哲尔比(彝谚格语)充满了诗化的语言。况且我坚信,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和最古老的音乐和歌声结伴而来。只要人类存在,人类的诗歌不会死亡。因为人类的天性和生活就需要诗歌。至于那些高喊“诗歌死了”的人,我想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肯定有些想法,有些来源,有些理由。但这种悲观的态度和声音,只是被迷蒙的云雾、混浊的荡水、横流的物欲和喧嚣的浮世,一时的遮蔽了眼塞住了耳扰乱了心。现在的诗歌不是在健康的生长着吗?远的不说,多的不谈,就说彝诗吧,能够出版270位彝族诗人作品的《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这就是事实。
彝诗馆:在你的诗写中,什么样的题材最能引起你的兴趣?比如:地域性、民族性,或时代性等。你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诗写倾向?
黑惹子喊:在我的诗写中,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交叉相融的。因为地域、民族和时代是每个诗人都无法离开,无法回避,是必需面对和承认的。像一棵茂盛生长的树,它的根永远离不开深厚的土壤。深厚的土壤就是地域、民族、时代,而诗歌就是茂盛生长的树。诗歌的根不能离开地域、民族、时代的深厚土壤。因为从地域、民族、时代深厚的土壤里,才能汲取到有益的养分。
彝诗馆:你对诗歌创作中“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句话有怎样的看法?
黑惹子喊:是的,有人还提出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我想,看的是什么样的民族的?因为民族的不一定都是世界的。从哲学的思维和角度来说,民族是特殊性的,世界是普遍性的,苹果梨子等之类是特殊性的,水果是普遍性的,如果没有苹果梨子等之类,水果来自于哪里?从这个浅显的道理中就可以得知,先有苹果梨子,然后水果一词从苹果梨子的共性中产生。先有“民族的”,然后“世界的”才从“民族的”共性中产生。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苹果和梨子必须具有水果的特性。同理,民族的必须具有世界的特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特性是什么?我想这个特性就是具有普遍共性的,能和世界人类产生共鸣的特性,这个特性具体表现为人类共同的人性、心理、情感、审美、审丑、人伦、道德等。
彝诗馆:你经常爱看书吗?你书柜里主要著作有那些?其中你爱看的书有那些?对你的写作有影响的诗集有那些?假如让你推荐十部书给诗人们看,你会推荐那些?并说出你的理由。
黑惹子喊:我在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有个习惯,领取工资后,必须逛书店,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在我去过的大城市,新华书店是我很爱去的地方,总是以纪念的方式,至少要买我感兴趣的一两本书。因此在我的书柜里书还是比较多。彝文的汉文的,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艺术的,政治的经济的,理论的读物的,法律的演讲的,逻辑的修辞的,语言学的民族学的,小说的诗歌的,散文的传记的,心理学的教育学的,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总是杂七杂八的。
我爱读的彝文书籍有:《玛牧特依》《勒俄特依》《哈体特依》《妈妈女儿》《甘莫阿妞》《我的幺表妹》《克哲尔比》《支格阿鲁》《海義滇古》《春的脚步》《玛牧惹尔》《虎迹》《鹰魂》等。
我爱看的汉文书籍有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种类繁多很难一一例举。
对我写诗影响比较大的诗集有《普希金诗选》《裴多菲诗选》《惠特曼诗选》《泰戈尔诗选》《艾青诗选》《徐志摩诗选》《海子诗选》《吉狄马加诗选》《俄尼牧莎诗选》等。
如果让我推荐十部书,我推荐《玛牧特依》《勒俄特依》《道德经》《像哲人一样思考》《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金枝》《金蔷薇》《海子研究》《吉狄马加演讲集》《现代诗:语言张力》
推荐的理由是:
《玛牧特依》,从中反映出了彝族教育的经典。
《勒俄特依》,从中反映出了彝族独特的宇宙观,反映出了唯物而独特的生命的起源学说和人类演变的历史。
《道德经》,从中让人了解和知道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简洁而概括的智慧。
《像哲人一样思考》,从中可以迅速地了解西方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学说及著作。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从中你可以借鉴西方语言学,并很好的理解诗歌理论中爱提到的“能指”和“所指”这对必要了解的语言学概念。
《金枝》,是一部民族学的书籍。名家评价,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从中对巫术、祭司、宗教和科学等的产生发展和相互关系有独到的见解。
《金蔷薇》,这是俄国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对自己的创作经验谈,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
《海子研究》,从中不仅涉及中国的诗人诗作,还涉及到了西方诗人和画家对海子的影响,以及对海子诗歌作了深入地研究。对诗歌写作和评论都有一定的启示。
《吉狄马加演讲集》,是吉狄马加在重要文化交流会上的演讲,从中反映出了吉狄马加的文艺思想,特别是对诗歌领域的独到见解。
《现代诗:语言张力》,这是新近对诗歌语言研究上的最新的发现和成果。
彝诗馆:国内诗坛涌现的优秀诗歌和诗人,你是否经常关注?在你关注的诗人或诗歌流派中,哪些最让你感兴趣?或对你的诗写有所启示?请举例说说。
黑惹子喊: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诗写者诗评者,不能不了解诗歌发展的历史,更不能不关心诗歌的动态和信息。自从网络大开通大方便,民刊和民间的诗歌大发展后,诗歌流派林立。我很想关注已在关注。但在关注中我对“地域诗歌”特别的感兴趣。不是说其他流派就不好,主要是因为地域诗写理论符合我的诗写兴趣和特点吧。“地域诗写理论”它注重和强调根系地域,提倡快乐诗写,具有灵活的伸缩性。“地域”好像是个圆圈,在圆圈中,无限地缩小不等于无,无限扩大也不能超过圆圈的周围和空间。大凉山日史普基,发星提出和践行的“地域诗写理论”,通过《独立》、《彝风》一人两刊的平台,以边缘民间诗歌和根系地域特色为主导和亮点,发现、推荐和吸引着国内众多的诗人和诗评家。
彝诗馆:彝族现当代诗人蜂拥而出,你认为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为什么?
黑惹子喊:如果真正的诗人蜂拥而出,这是彝诗之大喜,是一种好现象啊。因为诗是一种纯洁而高贵的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爱诗写诗,是对一种高层次艺术地追求、审美和体验,是一种纯洁、丰富和提升精神的表现。读诗的人肯定是爱诗的人,但写诗的人不一定都能成为真正的诗人。直到现在,我也不敢自称是真正的诗人。因此,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出版诗集。是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只有诗歌名家通过诗歌文本来认可,而不是自己说了算。
彝诗馆:你经常阅读彝族诗人的诗歌著作吗?你认为当代彝族诗歌的优点与不足有那些?你认为当代彝族诗歌代表着彝族文学最优秀的象征吗?彝族诗歌文本中那些意象词语对你有深刻的影响?如果让你推荐当代最优秀的十位彝族诗人?你会推荐那十位?请说出你的理由。
黑惹子喊:我还是经常阅读彝族诗人的诗歌,特别是经常阅读民刊《此岸》的主编阿索拉毅精心组织出版的《中国彝族现代诗全集》。这部《中国彝族现代诗全集》目前来说,不管是从诗人、诗作,还是地域范围,是最多最广最为全面的一部彝族现代诗全集。
彝族诗歌的优点是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体现出了具有民族和时代的思想和精神。特别是出现了像吉狄马加之类的诗人,通过彝人的思维和视觉写出了具有人类和世界眼光的优秀诗作。不足的地方是存在一些浮于表象,不能很好地深入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生活的深处,来抒写具有普世价值的民族的思想和精神。从目前来看,可以说彝族诗歌代表着彝族文学最优秀的象征,因为彝族诗歌目前已经有了群体性的一定的影响力。而彝族的其他文学形式没有诗歌一样具有群体性的影响力。这也许是诗歌来得更直接和迅速的原因。“大凉山彝族汉语现代诗群”能进入21世纪中国十二家重要现代诗群流派就是一个实证。
彝族诗歌文本中的意象有古老的公共意象和现当代的个性意象。这些意象很多,一般说来,对我有深刻印象的有圣火、皑雪、雄鹰、大山、森林、索玛、黄伞、白云、蓝天、太阳、月亮、星星、山川、河流、猎狗、猎人、骏马、骑士、斗牛、勇士,斗羊、牧人、毕摩、苏尼、鬼神、披毡、擦尔瓦、双层毡,百褶裙,土墙,瓦板房等等。
至于当代哪些是最优秀的彝族诗人,我没有做过比较,只有比较才能产生悬殊和差异。
彝诗馆:你与诗人交流的方式主要如何进行?你是否有自己独立的诗歌圈子?你经常参加有关诗歌活动吗?
黑惹子喊:我与诗人交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交流。我没有自己独立的诗歌圈子。对于诗歌活动偶尔参加。
彝诗馆:诗歌有流派或圈子,你是怎样看待“彝族现代诗群”这个圈子的?你是否认为当代很多彝族优秀诗人被遮蔽在时代的边缘?
黑惹子喊:对于“彝族现代诗群”,应该从广义上理解和认可为好。比如从地理上来说应该包括云黔川桂,甚至应该比此更广。身份来说凡是以彝族身份的诗写者。内容上来说不是彝族而诗写彝族生活的诗写者都可以容纳进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应该“圈地运动”“画地为牢”。这个方面,目前我所知道和了解的来说,阿索拉毅更具包容性。
优秀的诗人,特别是年轻的新秀诗人,需要发现,需要推荐,才能让外界更多诗人和诗评家了解和知道。这方面,在我熟悉的民刊中《独立》、《彝风》、《此岸》做得很好。很多新秀就是从这里发现和走出去的。我坚信只要是太阳,乌云长久地遮挡不住。只要是饱满的种子,总是要冒出泥土的时候。只要是自然风景区,总有一天有人会发现。
彝诗馆:彝族当代流行音乐在中国乐坛有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拿彝族现代诗歌与彝族音乐作比较,你会认为那个更优秀?请说出你的理由。
黑惹子喊:从“流行音乐”这个名词来理解,应该包括流行的“器乐曲”和流行的“歌曲”。因此,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大众化,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广泛欣赏,流行一时或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吧。我想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好作强性的比较。因为不同的艺术门类各有各的艺术特点和规律,我想各有各的优秀之处。还是从同一门类中去比为好。彝族的当代流行音乐只有和中国的整个流行音乐上去比,拿彝族现代诗歌去比整个中国的现代诗歌,看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所处的位置和高度在哪里?如果非比不可,我想从数量和生命力两个方面作比较一下:从数量上比,诗人和诗作肯定远远超过流行音乐家和流行音乐作品,诗歌的读者比起流行音乐的观众,肯定音乐的观众比诗歌的读者多,据网上大概的数据显示,吉克隽逸在中国好声音的比赛期间,至少让中国的4亿多人口知道了中国有个民族叫彝族。可通过彝族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诗作,中国4亿多人口能知道中国有个民族叫彝族吗?从生命力上比,特别是流行音乐中的流行歌曲的生命力多数流行一时,往往没有民族歌曲的生命力长,但优秀的诗歌不是流行于一时的。
彝诗馆:你希望评论家对你的诗作,以及对整体的彝族现代诗歌提供怎样的解读,或者希望评论家为诗人们做什么?
黑惹子喊:某个诗人诗作的最先,特别是新人新作,需要有一定知名度的诗歌评论家来评论作导读。比如,19世纪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和荷尔德林来说吧,歌德早已在19世纪就赫赫有名了,但是后来以“天才诗人,诗人中的诗人”著称的荷尔德林的诗呢,直到20世纪差不多整整晚了半个世纪,才通过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地阐释推举,人们才发现他的诗歌中的灿烂光辉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我不是在说诗人为了出名,但诗人的真正价值和意义通过诗作应该让读者阅读、了解和思考。那么哲学家海德梅尔发现了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中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海德格尔看来,荷尔德林是第一个真正意识到人类已经进入世界黑夜贫困时代的诗人。世界黑夜贫困时代有着双重的内涵:一方面,上帝之死、信仰危机、价值缺失、道德沦丧,带来了一个虚无主义的漫漫长夜和精神陨落的贫困时代;另一方面,技术中心、物欲横流、心灵目盲又带来了一个生存异化的沉沉暗夜和诗意消亡的贫困时代。在我们的时代,庸俗的思想麻痹了人们的神经,技术的白昼刺瞎了人类心灵的双目,欲望的追逐使人们迷失了自我,模式化的生活习惯使人们遗忘了本真的存在。这一切使得现代人无法洞察到自身生存的本质和真相,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正生活在一个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荷尔德林的这种诗学价值和意义,直到21世纪的现代生活中仍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我想这种诗学价值和意义不会死亡和消失。为此,我希望评论家对具有真正价值和意义上的彝族现代诗歌作深入细致地评论,但是彝族自己的诗歌评论家很少,可以说屈指可数。对于其他民族的诗歌评论家来评论具有彝族文化浓郁的诗歌,由于民族历史文化的陌生和差异的原因,能够把握总体,但很难深入到语言文字和民族思想精神的深处去解读。我希望评论家以无所顾忌的真正意义上的评论的思想和精神,就是以一种批判的思想和精神来评论彝族诗人们的诗歌。
彝诗馆:据说德国推出了一项政策,凡儿童听说读写德语有困难,经鉴定后可单独请家教一对一辅导,费用由政府负担。我的问题是作为彝族诗人,你会说彝语吗?你会使用彝文吗?你是否感觉到彝族文化的没落,以及彝族语言的逐渐消失?你是否为了改变目前的彝族母语危机的现状而努力过?请具体说说。
黑惹子喊:我当然会彝语和彝文,彝族文化和语言文字受到了空前巨大地冲击和挤压,产生了没落和消失的忧虑,这是不争的事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产生忧虑是好的,这是一种觉醒。我在努力我在宣传和影响着我周围的彝人捍卫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文字。我的努力和做法是,首先从我自己做起,在工作和生活中,我遇到彝人用彝语说话,除非我交流的对象,像得了阳萎病一样,已经失去了母语的功能和能力。我在不懂汉语的彝族村民中宣读汉字文件时,我的眼睛看的是汉文,但从我的嘴里吐出来的声音是彝语。在我工作的单位上,读《凉山彝文日报》的唯独只有我一个。但认识彝文的村民反而很爱阅读,所以我阅读后的《凉山彝文日报》,我总是积存保管起来转送给热爱彝文的村民。我和我的孩子交流时尽量地多用母语,让我的孩子会说母语,给孩子灌输彝人必须会说彝语的思想和理念。我有意识的让孩子们观看凉山彝语频道。在网上与会说彝语会写彝文的彝人交流时,有意识的用彝文。我在彝族的红白喜事里,让我即兴演讲时,我有意识地用彝族诗化的母语来感化听众对彝语的美感和魅力。因此,亲戚的红白喜事上爱邀请我去扮演主角,因为他们觉得我比较精通尔比尔几和习俗礼节。作为觉醒和有意识的彝人,不应该把这种事情看成小事和累事,这是彝人的生活和世界中还在重视和需要彝文化的表现,应该有意识地去传承和发扬。我在评论《中国彝族现代诗全集》中的部分优秀青年诗人诗作时,对关于彝族母语的诗作,作了浓墨重彩的评论,提出了我对捍卫母语的看法,应该向吉林盐边的朝鲜族学习,学习他们的母语先行教育。应该向西藏的藏族和新疆的维族学习,学习开设自己的母语大学。
具有深厚底蕴的彝族文化,也不是那么容易没落消亡的。在新中国成立的民改初期,不知是政策的错误,还是政策执行者的偏离,民改工作组荒唐可笑地把毕摩的宗教祭祀活动说成是迷信活动,把彝文字说成是迷信文字。以强制的高压政治手段,没收毕摩文化书籍,焚烧掉了不少的毕摩的经书,不能让毕摩搞宗教祭祀活动。这纯粹是对彝族文化的大破坏和大恶杀。但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毕摩黑色的重要经书,依然在毕摩地珍爱和保护下,像冬眠已久的蜜蜂从岩洞里苏醒出洞,彝族毕摩的经书和宗教祭祀稍活动也从东躲西藏和昼伏夜出中,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的走向了信仰毕摩文化的彝族民众,毕摩雄浑而悠婉的念经声,开始在彝族春天的寨子里振荡回旋。彝族毕摩的宗教祭祀必须要念经文唱彝语。彝族毕摩宗教祭祀,是彝族民众的一种宗教信仰。你对具有某种信仰的一个民族,可以用强制的政治和军事手段去镇压和杀戮,但是这种信仰的思想和精神,再强大的政治和军事都是无法去征服和打败的。彝族的民众信仰毕摩宗教祭祀,信仰万物有灵。彝族毕摩的使命,是用彝语和彝文来念经,为彝族的民众,祈求美好,治病救人,消灾解难,安抚灵魂,安抚思想,安抚精神。信仰中的语言,信仰中的文字,信仰中的思想和信仰中的精神,只要信仰存在,信仰的文化轻易地会没落消亡吗?
彝诗馆:你对彝族母语创作情况了解多少?你对彝族母语写作前途又有怎样的预判?
黑惹子喊:母语创作应该包括文学、音乐、小品、相声等,这些方面大凉山大有人在搞创作,并且见证了成果。阿雷的小说《根与花》,木帕古体的散文诗《鹰魂》已获了奖。阿库乌雾的诗歌《阿鲁招魂》,像动听的音乐一样超越了族界和国界,声情并茂地感动过美国人。大型的彝文刊物《凉山文学》、《凉山日报》、《四川民族》常办不衰,西南民大、西昌学院的校刊,四川省彝文校的《校内校外》,凉山地区各县的《彝学会》刊物,都在注重母语创作的刊登。凉山、攀枝花和云南宁蒗县的母语音乐创作和母语音乐演唱大有人在,彝族民众很欢迎很欣赏。凉山地区的沙玛木乌的相声小品和杳尔木呷的相声小品创作表演很有特色,深受广大彝族的热爱。从这些方面看来,只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只要咬定青山不松口,只要大力的鼓励培养和支持,母语写作的前途还是一片光明,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悲观。
彝诗馆:请你谈谈你心目中优秀的诗歌作品应该表现什么样的精神内容?什么样的写作者才可配称为诗人?
黑惹子喊:在我心目中优秀的诗歌作品应表现燃烧的激情、深刻的思想、纯洁的心灵、真诚的情感、悲悯的情怀、无畏的正义、人道的主义、美好的向往、崇高的思想和博大的精神。是不是诗人,应该用诗歌文本说话,应该看所创作出的诗作的诗形和诗质,是否达到了诗歌所要求的水准。这个诗歌的水准,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水准。
彝诗馆:我知道你对西方哲学有很高的造诣,请你谈谈诗歌与哲学的关系?诗歌与民族的关系?诗歌与宗教的关系?
黑惹子喊:过奖了,不敢承受如此殊荣。但是在我的思想中,我认为哲学是一门寻求智慧的学问,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它对其它各门学科具有指导意义,它和诗歌更有相通和相融的地方,它往往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概括化。比如中国功夫的宣传、实践和总结者李小龙,他就是通过哲学的角度,把复杂的武术简单的概括为“攻”“守”二字。西方的哲学发展从自发世界观到哲学世界观,从唯心到唯物,从意识到存在,从不辩证到辩证。从辩证唯物的科学的哲学世界观谈吧,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包括人同世界的关系。而其它各门科学,研究世界的某一个领域,诗歌也不另外。诗歌与哲学的关系是个别(特殊)和一般(普遍)的关系。因此哲学对诗歌的研究具有指导的意义。诗歌对哲学的思想具有丰富的作用。哲学要求顺应事物自身的自然规律,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诗歌的创作方向就不会偏离轨道。中国的革命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受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文艺的两个标准就是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而艺术标准无条件地服从了政治标准。因此违背了艺术自身的规律,产生了一些违背诗歌艺术规律的诗。比如政治口号诗,就是这种产物。毛泽东是个哲学家,他能继马克思和列宁之后,发展性地写出哲学名篇《矛盾论》和《实践论》,他不应该不懂得艺术自身的规律,可能是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主要考虑到政治和军事的需要,考虑到思想和精神高度统一和一致的需要。唯物哲学有着辩证的思想和观点,从“度”上来谈诗,比如我们中国的诗歌吧,朦胧诗朦胧过了头,就会变成晦涩难懂的诗,口语诗口语过了头,就会变为口水诗。因此,特别是诗歌的新流派,必须把握好度。诗与哲学都是智慧性的概况性的思辨性的相通性的艺术和学问。西方现代浱诗的每次崛起总与某种哲学或社会思潮伴随,喜欢在抽象领域内获得主旨,所以常在诗的背后蛰伏大的哲学。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诗的每次崛起不能和某种哲学伴随,主要是和社会思潮相伴随。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80年代的改革开放的文艺自由思想,都是伴随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改良产生的。
诗歌是燃烧的激情、深刻的思想、纯洁的心灵、真诚的情感、悲悯的情怀、无畏的正义、人道的主义、美好的向往、崇高的思想和博大的精神。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的活水源头,是最古老而年轻的一门文学艺术。它伴随人类而来,也肯定伴随人类而去。因此,诗歌应该和民族结合,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结合,和民族的当代思想结合,和民族的时代精神结合。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诗歌,即使没有文字上的诗歌,也应该有诗歌的语言和诗意的生活。因此海德格尔在阐释荷尔德林的诗时一再强调“诗意的栖居”。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世界人类,需要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就是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宗教集中表现为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以求消除灾祸,得到永久的幸福。消除灾祸寻求幸福,这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宗教的主体是信徒,主要是求真。诗歌的主体是诗人,主要是求新。宗教的思想可以成为诗写的题材,比如但丁的《神曲》。诗歌也可以很好地表现宗教思想,比如彝族毕摩祭祀的“经书”都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宗教需要信徒来信仰和行动,诗歌需要诗人来继承和创新。宗教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诗歌具有无比丰富的想象。神秘的色彩会给诗人丰富的想象带来更加广阔和深远的引力。
彝诗馆:我知道你是一个毕摩后裔,目前你会在家里邀请祭师“毕摩”念经,或法师“苏尼”作巫术吗?并请你谈谈你对彝族宗教文化在彝民族精神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黑惹子喊:是的,我是毕摩的后裔。家人做恶梦,或因亲人凶死,去奔丧回来时,用鸡来驱邪逐鬼的一般性法事,我自己就代替毕摩操办了。用羊和鸡来保平安和断口嘴之事,还是请毕摩。至于洗礼和超度老人的灵牌时必须请毕摩,并且只能请有一定名望和念善经毕善事的毕摩。
在彝族的观念中,不能乱和妖魔斗嘴。意思是无病无痛时不能乱请“苏尼”来撵鬼。我的家里无病无痛,没有请过苏尼。
彝族宗教文化主要体现在“毕摩”的祭祀活动上,毕摩的祭祀活动在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毕摩是百科全书式的祭司,是彝族公认的彝族文化的传播者。传说中彝族通过超度送灵后才有了兴旺发达。因此,凉山的彝人不敢不做超度送灵的祭祀活动。超度送灵成为了父母给儿子欠下的必须偿还的债务。超度父母的亡灵,是毕摩宗教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这是一种孝敬、感念和不忘父母、祖宗及民族的情感和美德,这是借助不死的灵魂回归祖先回归源流的行动和表现。我坚信只要彝族子民信仰祭祀活动,只要毕摩尚存祭祀不断,彝人就会热爱自己热爱祖先热爱民族,热爱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没有了信仰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将会迷茫虚空,将会失去方向。
彝诗馆:你现在还在过彝历年、火把节、虎节、插花节、赛装节之类的彝族传统节日吗?你目前所在之地有没有特殊的彝族传统节日?彝族古老的婚礼仪式、葬礼习俗之类的传统风俗你还在遵守吗?你对彝族与其它民族通婚有怎样的看法?你是否认为彝族传统风俗处在凋零状态?
黑惹子喊:我所在的地方家家户户都在过彝族年和彝族火把节。特别是火把节,家人必须团圆,因为要做辟邪的转头仪式。过火把节要宰鸡杀羊,和彝族混居的其他民族考虑到小孩们嘴馋也过起了火把节。我所在的地方,在过彝族年的第二天小孩子要耍猪前脚,这天大人召集孩子们在野外相聚,在野外让孩子们野炊玩乐的同时,教孩子们把肉屑儿分装在树叶子上,点着野外动物和鸟类的名字让它们也分享美食。这是教育孩子们关爱飞禽走兽,和野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在里面。这种习俗和思想,我觉得很有意义。
我所在的地方,在发展和改进中保留着彝族古老的婚礼仪式和葬礼习俗。对于和其他民族通婚一事不支持也不反对,没有缘分不支持,有了缘分不反对。彝族传统风俗在城市中凋零,在山野里生长。
彝诗馆:一般情况下彝族人的名字是四个字,但是现在很多人为了在外面寻找工作方便,刻意隐瞒自己的彝名,而使用汉名。我的问题是你及你的家庭成员身份证上的名字是彝名还是汉名?如果今天让你再选择一次,你会在你的身份证中选择使用彝名还是汉名?请说出你的理由。
黑惹子喊:是的,一般情况四个字。我和我家女的身份证上的名字是汉姓和汉名。汉姓是无根据无理无由的,是民改初期民改工作组乱姓的杰作和产物,汉名是没有民族意识的小学彝族老师取的。但是我的两个孩子的身份证上的名字是四个字的彝族姓名,是我自己亲自取的。我的侄儿侄女们的身份证上的姓名都被我改成彝姓彝名了。如果准许改,我要把我的身份证上的名字毫不犹豫地改为彝族姓名。因为彝族的历史是悠久的,彝族的文字是古老的,彝族的文化是灿烂的,彝族的性格是乐观的,彝族的心底是善良的,彝族的胸怀是宽广的,彝族的思想是纯朴的,彝族的精神是坚韧的,我为我是彝人而骄傲。
彝诗馆:你对彝族的家支观念有怎样的看法?如果发生不违反刑事犯罪的纠纷(如离婚、死给对方、打架等)你会首先选择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还是选择“德古(民间调解员)”从中调解?
黑惹子喊:彝族曾经靠家支观念来防灾抗饥御敌。从彝人的尔比“牛的力气在颈部,马的力气在腰上,人的力量靠家支”可想而知家支的重要作用。但现在作为一个现代彝族人,特别是彝族知识分子,不应该过于地拘泥于家支的小范围,应该要从彝族的整体和大局上考虑和出发。我调解过婚姻、通奸、拐妻、打架、经济、土地、盗窃、车祸、林木、故意杀人等等纠纷案件。从我的实践和感受中,如果不是违反刑事犯罪的纠纷,我肯定首选“德古”调解。因为“德古”调解来得迅速和直接一些,没有诉讼的麻烦程序。现代彝族“德古”会兼顾彝族的传统习惯法和国家现行法律。“德古”调解,更值得可取的一点是把事情摆平过后,还劝输理的一方给有理的一方打酒宰羊赔礼道歉。有理的一方也不会得理不绕人,会对输理的一方礼让安抚。在相互敬酒和交流中能够缓解和消除以后的怀恨和隐患。从这些方面看来,法律的判决是理性的冰冷的强制性的一刀两断,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以后的后遗和隐患。而“德古”的调解是感性的温暖的征求式的自愿接受,兼顾以后的后遗和隐患。在大凉山的各县人民法院和各乡镇人民法庭,聘请农村中优秀的民间“德古”作陪审员,这就是彝族地区对民间“德古”的认可和重视的表现。
彝诗馆:你对彝族人有纠纷的时候,喜欢死给对方这件事,有怎样的看法和评价?你是否认为彝人是一个有着英雄悲剧色彩的民族?
黑惹子喊:在纠纷中死给对方,我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不应该不值得。没有跨不过的河,没有翻不过的山。一根木头被河水冲走,最后要么停留在此岸,要么停留在彼岸,总是有停留的时候。一桩纠纷也如此,总有解决的方案和办法。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何必对父母所给予的宝贵生命作如此的践踏和轻生呢!另一方面是有气质和有个性。因为在纠纷中,对方肯定无赖不讲理,或不肯赔偿不肯出钱,那么我就死给你看,人命关天,彝族的纠纷中死人是最为头等的大案,让你伤脑筋,让你痛苦,让你倾家荡产,让你来赔个够,让你受到社会良心的谴责。
还有一种在纠纷之外死给对方的。因语言或行为超过了一定限度的伤害和污辱,羞愧难当,无颜活命,怒不可遏,以死给对方,以痛快的方式来结束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亚理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说道:“没有苦难事件发生,不能产生悲剧的效果,优秀的悲剧史诗最能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有个俄国的探险家名叫顾彼得,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深入大凉山腹地时,看到彝人的形象和性格时,他说彝人具有天生的武士形象和性格。在马学良等编著的《彝族文化史》中,有的学者还推测彝族是个战败英雄民族。彝人的历史本身就是个充满了苦难和血泪的历史,能不具有英雄悲剧色彩吗?
彝诗馆:我从部分关注“彝族题材”的画家笔下和摄影家的摄影作品中总是把“彝人喝酒”作为一个题材,并且彝族民间在给发生纠纷、走亲访友、婚礼喜事、赶丧奔葬等都把酒作为一种表达各种喜乐哀愁的主题。我的问题是:你是否认可彝民族是一个拥有酒神精神之光的民族?
黑惹子喊:酒文化是个历史的文化,是属于多民族的文化。藏族说“酒能打开智慧的大门”。汉族说“烟搭桥酒引路”、“无酒不成席”。彝族说“一个人值一匹马,一匹马值一坛酒”。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酒对人的思维、交际和价值的意义是重大的。在我生活的区域中,和其他民族比起来,彝族对酒有特别的地方。比如用酒来化解纠纷和矛盾。“苏尼”和“毕摩”开展祭祀活动时离不开酒。告知噩耗时先给死者的亲人喝上一口酒才能告知。过去的女性在街上遇上男性亲戚时买酒敬献是一种礼貌。从这些方面看来,对生,对死,对神,对鬼,对灵,对人还是对事,彝人都离不开酒。从这些方面看来,彝族是一个具有酒神精神之光的民族。
彝诗馆:你对大凉山部分彝区地区毒品泛滥、艾滋病漫延、贫困滋生有怎样的看法?你认为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负面情况的发生?如果让你提一个可行的良策,你会怎样来处理?
黑惹子喊:毒品、艾滋病不是大凉山的发明和土特产,在当今也不是大凉山的唯独。但是,如今吸食海洛因的和艾滋病感染者,特别是艾滋病感染者,在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来说,看来大凉山是最出名了,它比被炒作出的“东方情人节”还更出名,出名得外界听来已经相当的恐怖。是战争,是瘟疫。好像是成为了荞麦是大凉山的主产一样艾滋病成了大凉山的主产。
说毒品的原因吧,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发财吧,想一夜间成为暴发户。卡尔·马克思说:“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人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人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人们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人们连砍头都不怕了。”看来海洛因的利润太高了。看到一些人通过贩毒一夜之间暴发了,没贩毒的开始眼红了,眼红了来睡不着觉,连做梦都梦见贩毒去了。你学我,我学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贩毒者的毒品是买来做啥的?除了卖给别人,除了去害别人,其它还有什么用途呢?贩毒的人不吸毒,就不能辨别毒品的真假,为了鉴别毒品的真假,不知不觉中有了毒瘾。有了毒瘾的人,为了吸毒,又需要用钱来买毒品,钱哪里来?只有拉一批人进来吸毒,先无偿的给他们吸,等他们有毒瘾后,自然的就会到他跟前来买毒品了。你教我,我教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又无穷。
说说艾滋病的原因吧,大凉山在改革开放以前是块圣洁美好而无污染的净土,只听说有个叫非洲的地方的人由于寻找刺激,和大猩猩搞了那种见不得人的事,染上了一种传染而属于不治之症的病,这种病叫艾滋病。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不到几十年,这种非洲发明和出产的艾滋病,就在大凉山像洪水猛兽般的泛滥成灾了呢?原因还是多方面。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彝人的母亲没有艾滋病。可以排除母婴传播;彝人和非洲人没发生过战争,没有流过血,血液不可能相互有染。彝人也没有在非洲住过院,也不可能共用过注射器。从这里也可以排除血液传播;最后,只剩下和生殖器紧密联系的这个犟的“性”字了。彝人也没有和非洲人开亲,彝人也没有到非洲去旅游,怎么会和非洲人发生性关系呢?!艾滋病没有长翅膀,怎么会以惊人的速度达到大凉山了?可能是彝族的某个性欲超强的男人和其他民族带有艾滋病的女人翻天覆地了。也有可能有个具有改革开放思想的彝族美女和其他民族带有艾滋病的男人开放了。为了几分钟的快乐和满足,留下的是好大的后遗症和隐患哟?!留下的是多么可怕的痛苦、忧伤和灾难!
吸食了海洛因,得了艾滋病,不贫困往哪里去!有千金万银的富翁也自然地会成为穷光蛋。艾滋病在潜伏中一显露,再强壮的身体将会骨瘦如柴有气无力全身腐烂,就会痛苦难耐惨不忍睹,就会不死心的离开这片神奇的故土,离开这些思念的亲人!大凉山啊,艾滋病,海洛因,再加上贫穷。真是雪上加霜,霜上结冰。怎么办?
对于毒品,能控制毒源就不是完了吗?以前一致以为,海洛因这根毒蛇,是从金三角、越南、缅甸等周边邻国,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坐摩托,最后越来越精明和坚强,以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以步行的方式抵达了大凉山。最近几年才知道,神州大地啊,你也隐藏着无数的“毒品制造堡垒村”!吸毒是自杀,贩毒是杀人,造毒是杀德。我敢肯定地说,大凉山的彝族制造不来海洛因,制造不来****。肯定是那些聪明透顶想钱想疯了的失去了良心和人道的人干的。只要有人在杀德,只要有人在制造毒品,就会产生有人在贩毒,就会产生有人在吸毒。新闻媒体和网络世界上,也在曝光歌星影星吸毒的事。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吸毒不只与贫困和落后有关。政府官员和警察们最清楚,人赃俱获的铁证能抓得住多少毒枭?能抓得完吗!好像是鹰永远抓不完林中的鸟儿,猫永远捉不尽洞里的耗子。已经有了毒瘾的全部通知到戒毒所去戒毒吧!还没有吸毒的只有通过政府家族家人去加强教育毒品的危害性和可怕性吧。
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彻底能够治疗的药物和方法。只有同情、关心和安抚好带有艾滋病病毒的病人不要使坏心。只有在还没有感染者的身上宣传教育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措施。注意艾滋病感染者的针头、血液和精液。有了伤口不能轻易地去接触别人的血液,除了夫妻和健康恋人外,不要拿自己的生殖器去亲吻别人。
更那堪,外出的打工人员。户籍所在地的政府家属和亲人无法监管教育。
其它还有什么好办法呢?!具有悲悯和人道情怀的人,共同来关心,共同来出谋策划,共同来献计献策吧。吸毒和得艾滋病的人,其实都是受害者。
彝诗馆:最近几年大凉山彝族童工在沿海地区打工的情况不间断在媒体曝光披露,你是否觉得这是九年义务制教育在凉山的失败,或是家庭贫困的原因所导致,或是彝族本性就不爱读书,或者是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你是否感觉到人人都在抛弃乡村,并深刻地担心未来乡村社会只剩下老人与狗?
黑惹子喊:这方面不能代表大凉山的整个和全部。我是大凉山的,但是在我所在的地方,彝族对教育的热情空前的高涨。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教育质量,从小学甚至从学前教育开始抓起。通过亲戚朋友熟人,想方设法总是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城市里最好的学校去读书。我就是为这个事头痛,一到新的一学年学前班和小学生报名,农村上的亲戚就来找我,帮他们把他们的孩子说到县城里读书。一到新的一学年小学生报名,认识和熟悉的县城小学校长就不敢开机,很难联系到。我所在的地方,山上的彝族为了孩子,他们到城里打工、租房,照顾管理孩子。我还听说,一些汉族校长还对不重视教育的汉生家长说:你们不要小看到城市坝区租房打工照顾孩子读书的这些彝族,再过十几年后,很有可能超过你们。因为他们开始在重视教育。我所在的地方的农村,这几年开始大量对水、路、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很多因水路电不通而已搬迁的农户回转来了,准备搬迁的也不想搬了。至于外出打工,只要打工人员,勤劳节俭,也是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渠道。至于在外出打工中吸毒的人员就另当别论了。因此,我所在的地方,不担心未来乡村社会只剩下老人与狗。从人为污染这个角度上来说,空气还是食品,以后乡村永远是令城市人向往的地方。
彝诗馆:你相信人人生而平等吗?你认为现在彝族地区还在讲究黑彝、白彝、奴隶锅庄娃子之类的民族内部间的不平等吗?如有,你会有怎样的看法?
黑惹子喊: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可人间现实中生来是不平等的,只有死后才能平等。
对于族内的等级歧视还是存在,不在于其他,主要体现在婚姻上,只是比起以前不是那么严重了。一种观念的形成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改变一种观念也如此,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得了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这种族内的等级婚姻歧视,我相信有一天会自然消失的。因为自认高贵的人,他们的祖宗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被认为低贱的人,他们的祖宗不是从地下钻出来的。我始终相信经济基础是划分阶级的标准。在学生报名时,不是不再寻问成份二字吗?
彝诗馆:你认为彝族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你认为彝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你有没有自觉的族群文化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黑惹子喊:彝族文化的核心和彝族精神的核心,这两个问题人们爱提出,但是我没有看到和听到过有人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回答。让我探索和研究性的说出我的一点看法吧。
核心文化中的“核心”二字应该从文化的体系中反映。文化的体系是多方面的。从时间的角度,有历史的,有现实的。从文化的领域,有宗教、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医学等。在彝族的历史文化体系中,毕摩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毕摩掌握着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毕摩是人和神的交流和沟通的神职人员或说使者,毕摩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因此,毕摩文化代表和体现着彝族的重要文化。那么,毕摩的文化核心又是什么呢?“文化核心”应该高度概括和体现着“文化体系”。毕摩的祭祀活动高度地概括和体现着彝族文化体系的各方面。因此,彝族文化的核心应该是“毕摩文化”。毕摩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又是什么呢?老子以“道”字来阐释他的思想;孔子以“仁”字来阐释他的思想;我想用一个“灵”字来阐释一下毕摩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彝族在古诗古语中自称为“灵”。比如,“彝汉两家”说成“灵览华宁布”;现在西南民大的彝学院翻译成“灵尔”学院。至于汉族对彝族的称谓“夷”或“彝”,只是对彝音“灵”的借音和变音。在凉山彝族的生活和观念中,有着超度父母的亡灵,让父母的灵魂皈依祖先,子孙后代才能兴旺发达的思想和习俗。因此,超度父母的亡灵是必须完成的一件大事。当作是父母给儿女欠下的必须偿还的债务。在彝族毕摩的宗教祭祀活动中,规模最大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就是超度父母的亡灵。彝语称为“灵木”,是超度亡灵的意思。超度送灵后,把装放父母竹灵牌的大山岩洞称作“装灵山”。总的祭祀活动都统称为“灵木歪倮”。在彝族祭祀和生活中的彝语“灵”和汉语中的“灵”,仅同音又同义。基本语义是“灵魂”或“神灵”的意思。由于彝族的生活中注重和崇拜灵魂和神灵,生活中充满了灵气灵味灵声灵影。因此在彝人的世界和观念中,自然万物都有灵魂,自然万物都有生命,所以崇拜自然。这一思想不和任何宗教相抵触,这一思想能让人们尊重自然,这一思想能引导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我愿意把“万物有灵”作为彝文化的核心价值。
像彝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一样,彝族精神也应该从彝族的精神体系中体现出来。彝族的精神也是多方面的:猎狗无畏的精神,斗牛挑战的精神,骏马苦旅的精神,雄鹰扑击的精神,石头坚硬的精神,大山巍峨的精神,河流长远的精神,勤劳勇敢的精神,无私无畏的精神,敢于献身的精神等等。但说出一个彝族精神的核心,我想彝族和其他民族精神不同而比较独特的是“永不低头下跪”。在凉山地区彝族对自然、神灵和祖先怀有崇敬之心和崇敬的行动,但谁看见过凉山彝人在神灵、祖先、权贵、困难和挫折面前低头下跪的?这是一种坚忍、不屈、勇敢、无畏和献身的精神。
我工作在基层我生活在族群中,彝族文化的精髓在民间,我浸泡在族群的文化里,像鱼儿畅游在水里,像鸟儿欢唱在林中,像雄鹰自由在蓝天。我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化如同熟悉我母亲的面容和声音。我归属自己民族的文化,如同我经常回到我温暖的家。大象无形,大声无音,大爱无疆。
彝诗馆: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你是愿意生活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你在生活中是否因为你的民族属性,而受到过歧视吗?如有,你是怎么处理的。
黑惹子喊:我本身就生长于农村工作于农村,不存在从城市到农村的选择。我在生活中没有因民族属性而受到过歧视,反而受到尊重。
彝诗馆:面对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你是否有灵魂里的迷茫与彷徨?
黑惹子喊:面对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总是爱把本末倒置。本来应该看重的东西反而看轻了,本来应该看轻的东西反而看重了。但是我的灵魂里从来不迷茫与彷徨。因为我把权力,利益和名誉看得很淡,因为在彝人的世界里,最后的灵魂都穿着火焰的衣裳,踏着青烟的天路,平等的进入天界,进入祖先等待着和生活着的地方——石姆恩哈。
彝诗馆:生为彝族,你怎样评价自己的民族?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家人的?
黑惹子喊:生为彝族,我的民族在我的心中,自豪而悲哀,骄傲而遗憾,快乐而忧愁,幸福而痛苦,希望而失落。从诗学的角度说,他是具有张力的一个民族;从戏剧的角度说,他是具有英雄悲剧色彩的一个民族;从哲学的角度说,他是矛盾中前进和发展的一个民族;从思想的角度说,他是善良而快乐的一个民族;从精神的角度说,他是从不低头屈膝的一个民族;
对待家人充满爱心,理解宽容,和睦相处,这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彝诗馆:谈完了这么多问题,你对彝族的诗歌写作理想是否有了新的想法?你以后是否会加强自已对彝族历史文化的修养?
黑惹子喊:事物的发展规律,新的总是代替旧的。从古今、彝汉、还是中外的诗歌发展史上看,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审美欲望的需求,诗歌总是在不停地发展创新,这是人类对诗歌永恒地追求,也是人类对诗歌永恒的理想。至于加强修养,不管是对思想、道德、文化和艺术等各方面的修养,都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锤炼和提高,彝族文化的修养亦然。刀磨不锈,加油车快,水流不腐,物腐生虫,穷思则变。遗忘历史意味着背叛,不加强修养意味着腐朽退化。
最后感谢“彝诗馆”地信任,给予了那么一次说话的机会和丰富多彩的采访内容。从中使我重温和思考了很多问题。在采访的回答内容中存在欠缺、肤浅和不妥的地方,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谢!
(201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