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秀:收藏彝绣服装5000余件 曾为一件服装苦等15年
李如秀收藏彝族老服饰始于1988年,“彝族妇女每个人的服装都是唯一的,构图、用色不尽相同。一件衣服丢失或者被陪葬火化,就意味着这个样式或者图案再也不会出现。”为让这些老服饰传承下来,李如秀一家一户的收集,一件件的买回家,至今已经坚持了近30年,收集了5000余件。
赛装节上“寻宝”
和李如秀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永仁直苴的赛装节上。李如秀坐在树下,开幕式上热闹的歌舞并没有引起她多大的兴趣,“我要去转转,找找老服饰。今天必须要买到东西。”站起来,李如秀一溜烟儿地窜进了人潮中。
李如秀一边目光如炬,盯着老人家身上的鸡冠帽、满襟衣、灯笼裤、百纳鞋,还有齐膝的围腰、艳丽的背包,一边询问她们的出售意愿。土阶梯上,她看中了一位八九十岁老奶奶的腰带,“腰带原来就看中了,说了好几次都不卖。”腰带是老奶奶年轻时绣的,一直用到现在,“以后走了也要穿走”。彝族人的传统是老人去世后,她所穿的衣服都要一并烧掉。所以很多时候李如秀都失望而归。临走时,李如秀跟老奶奶说,“等你想通了,不要卖给别人,一定要卖给我。”
李如秀随身背着的挎包里,装着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内页记着人名、地址等信息。上面的人名有的是绣工特别好的绣娘,有的是看中的老服饰的主人家的名字,“她们不愿意卖给我,我要记下名字,以后专门去她们家谈。”这样的本子,李如秀有好几本。
李如秀今天的第一单生意正好也是一条腰带。是从81岁名叫周兰玉嬷的老人手中收集的,腰带是老人20多岁时绣的,墨蓝色,少许破损,有些脱线,成交价是两三百元。“早年我去收的时候阻力很大,好在如今大家都知道我不是收来卖,而是为收集传承,也就愿意卖给我了。”收起腰带,李如秀开始寻找下一件“宝贝”,头巾、布包……她这天的收获还不错,一两个小时就收到了七八件中意的老服饰。兜里,女儿余坤瑶专门从家里带来的几千块钱也被花得干净,“钱是母亲积攒了几个月的工资。有年赛装节,母亲带了一万元,今年家里没那么多钱,就带了几千。”每年赛装节回去,“她都会说,我再也不买了”。结果过段时间有人告诉她哪里有老服饰,李如秀过去一看,就又忍不住。
赛装节结束,我们坐车走的时候,听说李如秀又去借钱了。
每件老服饰都是孤品
见到李如秀的前一天,我们来到了她家,房子是以前单位上的红砖办公用房。进门左手边是厨房,往里走是客厅,右手边是间卧室,家具很简陋,最显眼的是靠墙摆放的一个铁架子,架子有四五层,上面摆放的就是李如秀收集的老服饰。
老服饰被一件件叠整齐、捆绑成一沓一沓的,铁架中间被压得凹陷了下去。李如秀的女儿余坤瑶拿出一沓,铺开在客桌上,上衣、裤子、布包、束腰带、鸡冠帽……种类繁多,上面的图案数花朵最多,也有龙凤花样等。每件老服饰上都缝有一片小方布,方布上标注着号码。服饰后面,除了密匝的针脚,就是缝在服饰上的旧报纸,旧报纸脱落严重,但有些报纸上能清晰地看到日期,如“1997年5月7日”、“4月3日”等等。
直苴刺绣传承千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赛装节,据称是赛装之源。直苴彝族绣品图案丰富,逢边必绣。袖口绣到肘,裤筒绣到膝,领口、衣襟更是满满的,还有坎肩、鸡冠帽、束腰带、绣花鞋、背包,到处是花朵、花边、线条……从头到脚、前前后后哪里都有镶边、有缀花。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山川河流、藤萝花草、飞禽走兽、以及马樱花、山茶花等自然物是绣娘们最大的天然素材库,这些素材被用来进行概括、变形、夸张,采用挑花、扣花、平绣等等手法,“点、线、面、角”相互交融,就艺术化成了一件件艳丽多姿的直苴彝族刺绣,一件直苴彝族绣品就是一个大自然的缩微景致。而且,一千个直苴女人就有一千个大自然,在直苴彝族绣品中,你很难找到两件完全相同的服饰,哪怕是同一个人绣出来的。
“彝族妇女每个人的服饰都是唯一的,很多还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构图、用色都不相同。一件衣服丢失或者被陪葬、火化,就意味着这个样式或者图案再也不会出现。”李如秀说:“我主要是收集,把直苴要失传的,要丢掉的,会被大家遗忘的老服饰全部收集到我这里,让后代了解我们直苴过去老人家做过的那些服饰文化。”李如秀收集的老服饰中,年代久远的有上百年历史,短的也有几十年历史。
为一件老服饰等待十余年
1989年,也是在赛装节的头一天,李如秀在一个亲戚家看到件衣服,衣服是一位没有结婚的老奶奶的,“老奶奶本身也很爱美,身上穿的衣服做工相当精美。”李如秀很想要,但被老奶奶一口拒绝,李如秀甚至请姨妈去做思想工作,终没得偿所愿。“你到底想干什么?想把我亲手做的心血转手卖了赚钱吗?”李如秀在一次次责骂、误解声中,不停地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反复解释,给老人家做思想工作。2003年,老人家年纪慢慢大了,终于开口同意。李如秀用600元买下了这件衣服。“这件衣服相当古老,有人推测是清朝的,但是没有考证过。”结果这件老服饰被买回来不久,那位老奶奶就去世了。
李如秀收藏的第一件老服饰,是一条裤子,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我想买,但对方说是传家宝,第一次没买到。”后来又回直苴多次,慢慢沟通、说服,甚至还跟人家同吃同住,李如秀才最终得偿所愿,而这件老服饰花掉了李如秀一年有余的工资。
自1988年开始,李如秀就是这样一家一户收集、一件一件买回家,至今已经收集了5000余件老服饰。几乎所有的老服饰都是李如秀自己发现的,“通常是去人家家看,要先买点东西给她们,然后慢慢走近她们。”时间长了,十里八寨都知道李如秀收集老服饰,且从不售卖,只为传承,她的收集之旅也因此走得越来越顺畅。
早年,李如秀是位话剧演员,舞蹈编导,当年“是县上穿得最好看的、最会穿衣服的”。余坤瑶拿出了几本厚厚的相册。照片中,李如秀化着淡妆,烫发、荷叶领白色上衣、喇叭裤,打扮时尚。有了这个爱好后,“她穿的就不是以前那样了。我的心里一直都接受不了这个落差,当年我妈穿的特别潮。出去逛街,很多人甚至会追到家里问我妈妈的衣服是从哪里买的,怎么买适合自己的。忽然间,我妈穿的就不是以前那样了。我就有点崩溃。”30多年来,李如秀将家庭的主要收入都用于收集散落在彝乡民间的独特服饰。女儿余坤瑶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手头拮据的李如秀还是收回了一套服饰。至今,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这上面花了多少钱,但“没后悔过”。
“我们家的屋子和里面的家具,基本在我7岁后就没变过。”余坤瑶偶尔会有小情绪,“为什么别人家可以住大房子,我们家就不行。以前年纪小,想不通,现在觉得也没多大的事。相反,她有时会在坎儿上过不来,但是看到老服饰就还是会忍不住。”
继承母业的女儿
李如秀有时候感慨,她自己在同龄人眼里就已经“不正常”了,现在女儿也“不正常”了。余坤瑶大学学的是美声,毕业后,从小跟着母亲耳濡目染的她,还是拿起了针线。“我5岁就拿起绣针,早就被她的精神感染了。”
见到余坤瑶的时候,她正忙着给一家银行设计小礼品,主题是“猴”。已经成型的纯手工缝制“小猴”,融入了余坤瑶自己的理念,色彩丰富,不失清新。她缝制的吊坠、饰品等,更多的是对传统元素进行改造、提炼和运用,融入一些当地生活理念及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生活元素,设计出民族与时尚相互融合的作品。母亲收集的老服饰成了余坤瑶的灵感来源,“没有想法的时候,就会拿出母亲收集的老服饰,从中受到一些启发,然后加入自己的想法。”
彝绣方法众多,光是永仁的彝绣就有包边、扣花、锁边、平针、贴布等等。“在线与线的结合中,彝族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是彝绣和苏绣最不同的地方,没有固定的框架,很随性。而现在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花样基本都千篇一律,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在不断衰减。”余坤瑶的梦想是将日渐式微的民族刺绣通过再设计重新挖掘出亮点推向世界,让彝绣更好地传承下去。(文:张琳 来源:楚雄微旅游)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