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非遗传承人讲述彝族蓝染的故事
近日,微博上一场名为“人间草木 中国颜色——穿越千年的植物染”的直播吸引了73万多人围观。话题主理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染团队带头人、实验师汪琼,邀请了全国不同地区的植物染方面代表人物、服装设计师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向网友展示了中国植物染的现状、发展以及植物染的无穷魅力。其中,包括凉山彝族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传承人米金红带来的彝族蓝染的故事。
天然染制作技艺是指运用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基源制备成染料,并对纤维材料、纺织成品等进行印染整理的一种传统工艺,俗称“天然染”“植物染”“草木染”,古称“草染”或“石染”,在中国有着三万四千多年的历史,被世人称作“中国术”。直播结合了非遗、科学、国潮、艺术、时尚等多种元素,全面解读植物染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在凉山,彝族利用蓼蓝来染制衣裙已有千百年的历史,这种技艺虽然至今仍存在于部分彝族地区,但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却越来越少。米金红通过几年时间,掌握了从种植蓼蓝到制作染料、染制成品的一系列技艺。她从对蓝染一无所知到如今成为凉山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程,也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米金红在直播后说:“这是第一次,面对70多万人讲我们凉山蓝染的故事,直播前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个话题,让我们看到了植物染的潜在发展空间,我很有信心,未来植物染会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中。”
直播结束后,话题主理人汪琼表示,在直播的前期筹备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观众来了解植物染,把直播话题定义为对普通群众的科普,而不是纯粹的科研分享。
“我跟我的先生徐增莱老师代表的科研工作者、植物染研究的学者,我们从研究方面来谈植物染,而南通艾蓝染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浩然代表的是汉族地区的植物染,米金红代表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设计师行列,我们邀请了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中国香云纱非遗推广大使、德国服装设计师凯瑟琳·冯·瑞星博,她代表了外国设计师对于中国植物染的关注。还有林栖,她是‘生活在左’品牌创始人、汇美集团执行董事,代表的是内地对植物染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以及传承。这样具有代表性的阵容可以让大众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植物染。”汪琼说。
直播结束时的观看人数在73.4万,十多天后,观看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汪琼介绍说,还有人在回看。线上的交流结束了,而线下的交流和学习开始了,米金红表示,直播结束后,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而她作为非遗传承人,将向更多的网友推广凉山植物染。
凉山彝族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传承人米金红:
从染材种植、染料制作及染色工艺三个方面开展开发和推广彝族染色工艺
我们曾多次报道过彝族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传承人米金红的故事,她从2017年开始学习彝族蓝染,到如今已经5年多了。时间不长,但这段路程亦是充满曲折,种植、收获、晾晒、发酵、养护、制靛、染色,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既繁琐又费时费力,是她和那些至今仍在坚持古法蓝染的匠人们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我采访过西昌的很多匠人,对他们的这份匠心尤为敬重,也感叹当下,有无数心怀信仰的年轻人在一点一点拾起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蓝染制品。
彝族蓝染是通过人工种植蓼蓝堆积发酵制作成靛土对羊毛织物进行的染色,整个制作过程历时一年,过去一直流传于金阳、昭觉、布拖三县境内部分彝族地区,而今仅在布拖县还少量留存,并日渐消失。
“此前由凉山州金阳县文化馆以‘彝族泥染’的名称进行非遗申报并于2015年被列为四川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及国家级申报项目,当时申报单位基于对染色工艺的基本形态认识做出的工艺定位,在我后期与业内专家进行交流讨论后决定以更精准的专业名称‘彝族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重新进行申报,同时为了未来便于学术交流和向外推广,我与汪琼、徐增莱、王浩然、罗莹等专家老师研究决定根据其植物的特殊属性选择彝语同音字蒉(kui)作为凉山蓝染的通用代表字,喻义为:珍贵的草,目前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及州级非遗保护申报中。”凉山彝族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传承人米金红介绍。
南通植物染布。受访者提供
彝族天然染制作技艺历史十分久远,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彝族史诗《物始纪略》中记载了“颜色的由来”,形成青、红、白、黑的早期色彩,先人舍够谷发明了染黄。传说中彝族先祖英雄支嘎阿鲁通过“问药”等传说记载了彝族先民的染色,《勒俄特依》中记载了支嘎阿鲁与雷神处问药,用天然蓝染的布帛(彝音:米斯)治愈了部落的瘟疫。传说彝族毕摩祖师阿苏拉则(距今千年)也曾运用青、红、黄、黑的染色织物庇护人类。因近代合成染料侵入彝族地区,使得现中国彝族地区掌握传统彝族染制工艺的人屈指可数。
为了把这项传统手工艺和彝族传统文化保留下来传承下去,米金红开始学习染制,她把凉山还保存蓝染工艺的地区走了个遍,深入匠人们的生活,去了解学习制作过程。也曾到南通、上海、云南、贵州等多地考察学习其他地区的蓝染工艺。“彝族天然染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天然染制作技艺虽无浩瀚完备的文献记载,但其制作工艺的独特性、原真性,使其在中国天然染色制作技艺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其中尤以圆叶蓼蓝制成名为“ꈌ”(音:kui蒉)的靛土及染色工艺是中国天然蓝染的‘活化石’,与日本德岛所产的蒅(すくも)为世界仅存的两处靛土工艺流派。”
近几年来,米金红与业内人士一直保持着交流,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慕名前来凉山考察,彝族蓝染制作技艺逐渐成为了国际天然染领域研究的新热点,针对“彝族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中具有绝对的原创性和创新性,这奠定了建设彝族天然染传习基地的重要性。因此2018年,米金红在西昌市东河乡成立东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保护性种植彝族传统染料并开始建设传习基地,从染材种植、染料制作及染色工艺三个方面开发和推广彝族染色工艺。建设传习基地开发彝族天然染,将成为彝族地区发展非常重要的农业和非物质文化双结合遗产项目。
“当然,要做好这项工作,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我也期待着能得到政府各级部门的支持,把我们彝族传统工艺和文化代代相传,我相信,彝族天然染在未来的生活中会融入到更多的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前提是我们现在好好地保护它,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时下一个热门话题,我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努力让我们这项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染团队带头人、高级实验师汪琼:
植物染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未来的“植物染大地艺术节”能在凉山举办
2019年汪琼来到凉山,这次她和她的团队是为了彝族植物染而来,是和王浩然等非遗人对大凉山进行的联合考察。早在前一年,南通水色染坊王浩然、深圳大学罗莹、攀枝花学院苏晓燕、郑州轻工业大学李玲等学者在大凉山发现,大山深处的彝族,保留着堆积发酵染料的传统蓝染技艺。7月,恰是彝族蓝染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在布拖县,汪琼终于见到了一直在大凉山深处,彝族人数千年来种植于房前屋后,相伴相随彝人蓝色百褶裙的圆叶蓼蓝。
这次考察,让她最终确认,世界上目前已知的仍在大量使用的天然靛土,一直以为只有日本的蒅,其实还有凉山彝族的“蒉”,一直默默地数千年存在大凉山地区。
联合团队原本计划再进凉山对这项技艺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但因为疫情一再耽搁。
此次,汪琼作为话题主理人,在新浪微博直播间,首次进行的植物染主题的“人间草木中国颜色——穿越千年的植物染”,在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植物染中,选择了凉山蒉染,邀请彝族非遗传承人米金红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只因中国彝族地区独有的这种传统天然蓝靛染料蒉的特别和独特。
2021年,汪琼团队以及中国生活方式研究院、深圳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乡村志愿者协会等多家团队联合策划了“第一届植物染大地艺术节”,在福建省光泽县举行,反响热烈,受到各界的关注。
除此以外,汪琼以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植物染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无限的发展空间。
植物染不只是一种传统染织,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于色彩的认识、追求,和应用。李晓超 摄
记者:汪琼老师你好,我们知道在中国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植物染,也都有特色,为什么你在此次直播中选择了凉山彝族的蒉染技艺呢?
汪琼:少数民族地区的植物染非常丰富多彩、富有特色,苗族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蜡染、扎染、灰缬……但凉山彝族的植物染非常有特点。
凉山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所以它有很多传统技艺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我们之前考察过的蒉染,它是中国地区目前唯一发现的用堆积发酵染料的方法技艺。在凉山蒉染发现之前,在全世界的认知里,包括我们学术圈内一直认为,中国的蓝染都是用的打靛的这种方式,没有日本、欧洲的那种堆积发酵的靛土方式。日本的植物染色技艺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国看不到靛土这种方式了,而日本一直使用。当我们发现凉山蒉染之后,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彝族人这项技艺千百年来都一直被使用着,从而证明了过去中日之间的交流,传过去的不仅是植物,还有这项制作工艺。
2019年,我们去凉山看到了当地独有的蓼蓝,很特别,圆叶形的,它的茎直立高度有50到80厘米,甚至到100厘米以上。
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植物志》里面所记载原始的样子,我们园子里收集了很多不同来源的蓼蓝,包括日本的,它们都和原始的记载有所不同。
我们推广凉山蒉染,是希望有更多人认识这项技艺,了解彝族植染文化。有一个纪录片《彝彩》,记录了彝族的植物染,但没有记录得很清楚,把蒉染归类为泥染。实际上没有讲清楚彝族蓝染原料圆叶蓼蓝这种植物以及它的应用。然后我们现在把蒉染挖掘出来,把它和泥染区分开,同时把凉山蒉染定义为中国蓝染的一块活化石,是中国蓝染发酵靛土的孤本。
记者:很多人说植物染是一个小众的领域,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这项工艺又是如何吸引大家来关注它呢?
汪琼:植物染,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一个圈子,但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和群体的关注。本次直播,原定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分享,延长到3小时45分结束,73.4万人观看! 古老的植物染,时尚的国潮再创新,科研的系统研究,这场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对话,异常火爆。
植物染产业,目前基本还停留在手工非遗以及小批量半自动化生产阶段,还没有走完从手工业向工业化转化的过程,但植物染的未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它已经有广泛的粉丝群体和市场的接受度,技术的提升、创新,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关注。
植物染不仅只是一种传统染织,我更把它认为是一种“色”,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于色彩的认识、追求,和应用。
所有的物体除了它本身的颜色以外的上色的过程,可称之为染。那么植物染这个天然色,我更把它看作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一种色彩的新型材料,它的应用不仅仅是染织物,还可应用在各个领域,如美妆的口红、腮红、眼影,另外还有漆器、皮革、家具这些用品上现在都有植物染的呈现。我认识的一位上海的青年艺术家,她还尝试植物染料和青铜器结合来进行创作……植物染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吸引了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不同领域的产业人来创新。新型色彩材料的创新应用魅力,我认为这就是它吸引这么多人关注的一个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潮。国潮是中国人重新来认知自己的文化,特别年轻人。过去的年代,更多的注意力在生存、生活上,而现在经济发展了,年轻人可以去追求他们所要的东西,重新审视、关注、发现自己民族的传统的东西。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的技艺很多和植物染相关,丝绸、漆器到很多古建筑上,都有植物染料的应用。国潮文化背后是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是中国情怀和中国自信的彰显。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环保的日益关注,也使得低碳、绿色的植物染成为新的时尚。
植物染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通艾蓝染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浩然:
凉山蒉染具有独特性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王浩然,南通艾蓝染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植物染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首批生态纺织品天然染专家委员、“吴蓝回家”染料植物保护公益项目的发起者、水色染坊主理人,多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染织工艺研究和实践,主要参与编写植物染类书籍《恋恋植物染》(2016年度诚品书店设计类图书榜首)并示范了书中所有染色方法。从2010年开始投入天然染制作技艺的实践,从种植染料、炮制萃取到练染印整,从传统古法实践到天然染色创作都是亲自参与,成功恢复和推动了中国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的传承与活化。2015年编写的《恋恋植物染》成为这一领域的入门级教材,该团队的技艺和作品在众多国际会议和展览中,代表中国这一领域的国际水准。王浩然曾组织了2018年、2019年两次走进凉山,考察凉山蒉染制作技艺。在微博直播结束后,王浩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对凉山蒉染的发展提出了他的建议。
记者:王老师是植物染方面的守护者、实践者,有着十多年的经验,你能谈一下,凉山和南通的植物染有些什么样的区别吗?
王浩然:我们汉族地区的植物染,从染料和技法都和凉山不太一样。主要看具体的染料,因为不同的染料它的制备方法和染色技法也不太一样,所以汉族地区制作工艺上,分工更明确更细致一些。相对而言,彝族地区的植物染多了一份仪式感,我们去凉山了解到的,他们在染制的过程中,会请毕摩来算日子、祈福,祈求染制成功。这些仪式可能在汉族地区已经不太容易呈现出来了,所以说,凉山彝族的蒉染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面来说,它的完整度更高。从名称上来说,我们这边的非遗项目的名称叫植物染制作技艺,米金红的叫作彝族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我认为,凉山蒉染的这个工艺,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具有独特性的,蒉染背后的历史文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再组织考察团进入凉山,所以我们就邀请了米金红到南通、到上海参加一些全国性的活动,我们也在想办法推介凉山蒉染。
记者:能不能结合你的经验,为凉山植物染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呢?
王浩然:我个人觉得凉山植物染的第一步还不是市场化,第一步应该还是保存保护这个工艺。在现代工业制品的冲击下,这项工艺面临走向濒危或消逝,因为这个工艺目前的现状还是以家庭作坊或者个人作坊为主,国内外对其研究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要实现市场化有一定的难度。希望当地政府能够投入更多一些的人力、财力,更好地保护它推广它,因为现在凉山的其他非遗项目还是比较有名气的,比如漆器啊银饰啊,但蒉染这个技艺很多人都不知道。要实现市场化,得先有一套完整的工艺调研,再结合染色的产品,再去考虑商业设计。另外,涉及到后期的产品设计,更希望还是邀请本地的设计师更好,我们也把凉山的蓝染推荐给外界的一些设计师,但是并不是说未来的产品是由外面设计好了,由凉山来代加工,这就失去意义了,而且也没办法长久运营,这种失败的例子我们之前在贵州、云南就看到过。所以让本土的设计师来设计,因为他更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设计出来的东西会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更具有生命力。而且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让外面的人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件产品,还有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具有彝族文化的凉山礼物。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作者:文/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超 图/受访者提供。来源:凉山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