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烟盒舞传承人李海明:弹响烟盒的民间舞者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清凉的晚风轻拂大地,忙碌了一天的城里人,匆匆吃过晚饭后就开始了一天中最休闲娱乐的幸福时光。公园、广场等环境宜人的地方成了人们聚集之处。地处建水老城区北正街的中心地段,绿树成荫、建水孔子文化广场透着一股浓郁文化气息:市民有的在乐器的伴奏下深情高歌,一展歌喉;有的甩开臂膀抽打鞭陀,强身健体;有的围着广场悠闲散步,怡然自乐;有的青年男女则选择在光线暗淡的花前月下亲密相拥,窃窃私语;有的随着音乐欢快的节拍翩翩起舞,风彩照人……在广场的一角,有一群跳烟盒舞的特别引人注目:在一个中年男子的带领下,一群男女老少随着音乐欢快的节奏,手弹烟盒,动作舒展,跳得十分投入,常引得周围的人驻足观看,忙着拍照的、心里痒痒跃跃欲试的、跟着学跳的不乏其人。教跳烟盒舞的中年男子,名叫李海明(小名:六有),五十开外的年纪,中等个子,身体偏瘦,看上去其貌不扬,但脸上的笑容很灿烂,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活力。
顶住压力拜师学艺
李海明1964年6月出生在建水县曲江镇观音庙村委会一个叫甸头的村子。这里曾经是一个纤陌纵横,山青水秀的彝族寨子。虽然地处偏僻,经济落后,但这里的村民乐观豁达、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当时代的脚步在日月轮回中不断向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甸头村的农民们思想观念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向村外娶亲嫁女结亲家的多了,挣到钱回来发家致富的也多了,村容村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今天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族和谐的彝汉杂居的新农村。每逢节日,这个寨子的村民都喜欢以欢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增添其热烈喜庆的气氛。其中,烟盒舞表演最为喜闻乐见,深受人们的推崇与喜欢。
烟盒舞
李海明虽然只是个小学文化的农民,但他对烟盒舞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却让我自愧不如。通过和他深入交谈,使我对烟盒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跳乐",是云南彝族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追根溯源,烟盒舞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具体是何人何时何地所创已无从查考,但烟盒舞在元明时代就有人舞之,到了清末民初广为流传,是有史料佐证的。据说,彝族人民在辛勤劳动了一天之后,正值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之时,常寻一块空旷之地,架上柴,烧上火堆,围圈而舞,享受着彝家人特有的快乐。刚开始跳没有烟盒,只是徒手跳或拍掌而舞,总觉得有些单调和冷清,节拍也容易产生混乱。后来,当人们发现彝家人装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击其底部,能发出清脆悦耳之声,既可以统一舞蹈节奏,又能增添热烈欢快的气氛,于是弹起烟盒跳起舞作为彝族人民娱乐的主要传统方式一直沿袭了下来。烟盒舞流传区域很广,爱跳烟盒舞的地方很多,但在我们红河州主要流传于石屏、建水等地的彝族聚居地。彝族烟盒舞从种类上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部分,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先跳正弦,后跳杂弦。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参加人数没有具体的限制,人多人少都可以。常见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正弦中又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等十多套组合动作。每套烟盒舞的组合动作又大多根据动作来命名,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命名。每套组合动作又以晃跳步、盖掖步等基本动作为基础,再加上一些表现一定内容的动作组合而成。烟盒舞大多取材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是彝族人民生活情景的缩影和再现。其中表现彝族人民劳动生活场景的有:“戽细鱼”、“摸螺蛳”、“赶瘦马”、“哑巴砍柴”等。摹仿各种动物动作的舞姿也是层出不穷,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秧鸡过埂”、“鹭鸶拿鱼”、“猴子扳包谷”、“老牛擦背”、“斗蹄壳”、“狮子滚绣球”、“蚂蚁搬家”、“鸽子度食”、“雄鹰展翅”、“长虫扭腰”等。彝族烟盒舞还有技巧高超、惟妙惟肖的特点,常见的经典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三角支锣锅”、“倒挂金钩”、“叠罗汉”“猴子荡秋千”等。由于彝族的烟盒舞,节奏明快,动作舒展大方,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性,极富艺术感染力,爱跳的人很多,无论城里,还是乡下皆可常见。特别是在彝家山寨,男女老少都爱跳,从“听见烟盒响,脚杆就发痒”这句口头禅就可见一斑。彝族烟盒舞套路多达二百余套,目前经文化工作者精心搜集整理仅一百余套。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越来越被重视,烟盒舞在全民健身中一枝独秀,大放异彩,已经占领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常言道:“环境造就人。”由于长期深受寨子里浓郁的烟盒舞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从小活泼好动的李海明对烟盒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二三岁就跟着村里的长者学跳烟盒舞。刚开始,见村里的阿叔阿娘在跳,他就在旁边偷偷地学,一板一拍,学得很投入、很认真。但万事开头难,刚初学,动作僵硬别扭,节奏踩不准,常引得旁人哄堂大笑,更有好事之人冷嘲热讽:李海明学跳烟盒舞,就像猪拱土;跳烟盒舞是娘们的事,李海明要学大姨娘;男人整天唱唱跳跳成何体统……听着这些伤人自尊的话,他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打算放弃,免得别人说闲话。就在他萎靡不振,举棋不定的时候,村里的二叔鼓励他说:“别人的嘴你捂不住,脚长在自己的身上你把得住,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说三道四,只要有决心和恒心,没有干不好的事情。”二叔一番鼓励的话语在他心灵迷茫的黑夜里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于是,倔强不服输的他,鼓起了勇气,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并且把烟盒舞跳好,用实际行动,出色的表现,堵住嘲笑人的嘴。为了学好烟盒舞,只要听说哪里哪个人烟盒舞跳得好,就要亲自去登门拜访,虚心请教。他经常上通海下曲江,去龙朋到建水,四处拜师学艺。拜师回来后,不论在家里,还是在田间地头,他都会留心观察,摹仿勤练人们劳动时的情景和各种动物的不同动作,有时甚至到了置身其中,忘乎所以的痴迷程度。
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他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之下,他的烟盒舞的基本功越来越扎实,动作越来越优美,套路越来越娴熟,特别是摹仿的“猴子扳包谷”、“踩谷种”、“戽细鱼”、“老牛擦背”、“雄鹰展翅”、“长虫扭腰”等经典动作栩栩如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再加上多年实践表演的经验,他很快成为了十里八乡烟盒舞表演者中鹤立鸡群的佼佼者。
倾囊相授分文不取
通过多次登台亮相,李海明跳的烟盒舞以动作舒展大方,舞姿优美动人,摹仿惟妙惟肖,技巧动作高超,原生态味道浓郁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他也成了跳烟盒舞远近闻名的“草根明星”。凡是有节日庆典的文艺表演,都常邀请他去表演助兴。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热心的他总是有求必应,欣然前往。由于他激情投入,动作大方,舞姿潇洒,特别是他编排的“叠罗汉”、“仙人搭桥”、“猴子扳包谷”等经典技巧动作,常常赢得观众们掌声雷动,照相的闪光灯眼花缭乱,叫好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能把文艺表演推上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当李海明的烟盒舞跳出名后,来向他学习烟盒舞的人络绎不绝。在家栽田种地的日子,他每天天不亮下地干活,为家庭生计头顶炎炎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到了日落西山,月上树梢才带着一身的疲惫返回家中。每当这个时候,只要有人来找他学跳烟盒舞,他总是不顾疲劳,耐心教授,毫不保留。因此,在他那简陋且并不宽敞的家里经常是音乐响起,烟盒声声,舞姿翩翩,成了村里最热闹、最快乐的地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他三十九岁那年,儿子年仅七岁,爱妻患了重病,他不惜倾家荡产带着妻子四处医治,但债台高筑还是未能挽救妻子的命,妻子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他和儿子。妻子的病逝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很长一段时间,他终日以泪洗面,生活在痛苦之中难以自拔。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最好的良药。为了解决家里的困境,尽快从爱妻病逝的痛苦中走出来,他带着年幼的儿子辗转各地打工挣钱还债,成了一个四处漂泊,名副其实的农民工。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外出打工的日子,他干过很多工种,吃过很多苦,但无论日子多艰难,他都没有丢下他所挚爱的烟盒舞,更没有忘记要把烟盒舞传承下去的初衷。也是在快乐的烟盒舞声中,他才从爱妻病逝的阴影中慢慢地走了出来,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现在他辗转到了建水县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打工。白天忙着上班,晚上则在建水孔子文化广场免费教跳烟盒舞。由于他性格谦和,耐心认真,跟他学跳烟盒舞的人越来越多。每天晚上,他带着教跳烟盒舞成了广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旁观者云集,常围得水泄不通。有的爱好者甚至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就为了一睹他跳烟盒舞的风采。家住临安镇东坝马军村的农民王云昌,年近六十了,只要家里没有特殊的事情,每天晚上都要骑车远道而来跟他学跳烟盒舞。老王常讲,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李海明看得开、心胸宽、人品好、不拿气、不保守,跟他学跳烟盒舞是件很开心的事。也常有私企老板与他联系,想出高薪聘请他去教跳烟盒舞,但他却说,我学跳烟盒舞时,师傅们没有收我的学费,今天能为烟盒舞的传承做点事情是应该的,去教可以,但分文不取。对慕名远道而来拜师学艺的,他除了分文不收,还经常热情招待。跟他学跳烟盒舞的人群中,无论男女老少,资质天赋高低,他都毫无偏见,一视同仁,总是认真耐心地讲解要领,反复示范动作,不厌其烦地纠正细节问题。这些年来,跟他学过烟盒舞的人不计其数,绝大多数人对他高尚的品质、和蔼可亲的性格、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都竖起大姆指称赞有加。在他的悉心教导下,福建到建水打工的丘建鑫、绿春平和乡的李发斗、建水坡头的白朝田、楚雄的赵寿才等一大批农民工烟盒舞技艺提高很快,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追逐梦想矢志不渝
坐井观天只能眼界狭隘,比赛交流才能不断进步。为了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烟盒舞表演的技艺,打工之余,他带领自己组织的名为“舞动建水”农民工烟盒舞文艺队走南闯北,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为自己的烟盒舞梦想奋力打拼,仅近两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6年9月在建水第一届“和源杯“比赛中荣获第三名;2016年10月在建水“恒业惠府”广场舞比赛中荣获第一名;2017年1月,他编排主演的《西厢坝子一窝雀》在中国文化交流促进会、昆明市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舞动华夏大型公益歌舞交流巡演活动建水专场中荣获金奖;2017年3月,在建水县庆祝红河州建州60周年文化系列活动——朱家花园烟盒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第二名);2017年8月26日在首届“活力蒙自一一中北杯”全民才艺大赛中,参赛队伍多达200多支,经过大浪淘沙式的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最终技压群芳,荣获团体组冠军;2018年3月在建水县“灵果杯”三八节全民舞蹈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2018年3月在建水县朱家花园第二届烟盒舞大赛中荣获第一名;2018年8月在红河州电视台主办的“东盟义乌.逐梦红河”文艺比赛中,全州13个县市经过大范围层层海选,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决赛中技高一筹,勇摘桂冠。由于这些年,他在烟盒舞的传承中成绩突出,被相关部门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的传承人。
获奖证书
成绩和辉煌属于过去,烟盒舞的传承却任重道远。当笔者问他今后在传承烟盒方面有什么打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虽然我只是一个干苦力的平凡的农民工,靠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所有的比赛都是自掏腰包,但我决心为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的传承尽心竭力,无怨无悔。我的目标是用小小的烟盒能舞动建水,逐梦红河,使彝家的烟盒舞不断发扬光大,使之能走出省内外,走向全国更高的舞台,成为全民健身中的一朵耀眼的奇葩!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文字来源:人文红河;通讯员:夏金国(彝族);图片来源:建水文化馆、美篇-山鹰 等网络平台,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更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