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胡.阿莎《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连载十一
六、完美生活
你们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惟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
1、家在剑桥
1994年3月,由于我的推荐,凯文顺利进入瑞士UBS银行在伦敦的总部工作,事实证明我这个“伯乐”的眼光不错,他在事业上勇往直前,因为他需要在伦敦工作,我也要到剑桥学习英语和英国文学,所以我们决定把今后生活的重心从巴黎搬向英国。
一开始到英国,我只是做出了“一般”的评价。这不同于我到巴黎的感觉,那个城市真的只能用“美”来形容。那样全城统一的风格,却包含着花店、面包店这样的生活气息,当然更少不了无数适合于情侣约会、老友相聚的咖啡小店,就好像现在的北京,大街小巷繁华的建设还是挡不住人情味的流溢。
至今还记得巴黎圣母院的旁边有一家小店,那里的煎牛肝非常的特别,来一点黄油,再来点蒜泥,香味已经让人不能自已,虽然我一如既往地要求百分百的熟透,但仍能感受到牛肝的嫩滑,不能再说了,口水都快出来了。
在法国,法兰西人的热情扑面而来,“小姐你好”、“你好漂亮”……的问候不绝于耳,你就觉得他们的开心也感染到了自己。到了咖啡馆一坐,要是你嘴里叼上一只烟,“啪”的一声,服务员帅小伙们就已经把打着的打火机伸了过来,你就觉得自己处处都得到了别人的热情。
不过,在法国久了,你就会感到法国人特别的颓废,就好像那些小孩,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抽烟是普遍的现象,不抽烟的好像就是“傻读书”的家伙,而且大学里充斥着大麻,也许他们看来这只是生活的调节,但对于我这种“刑警出身”的人来说,他们和犯罪分子就有联系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法国会有这么多闲人,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干什么:早上十点左右出门,在咖啡馆悠闲坐下,要一两个羊角面包,还在那儿打着呵欠,跟人抱怨:“真累啊!”也不知道累什么。他们最喜欢谈自己的度假,这边刚聊了自己的度假经历,那边接着就转入了下个度假计划。
边喝咖啡,边叫葡萄酒也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早上,他们就开始喝酒,到了中午就已经红着鼻子眼睛,情绪高昂地离开,以至于我怀疑这个民族的激情是不是用酒精催发出来的?
浪漫的法国人当然少不了“派对”,有派对就不会缺少鲜花,花店也是巴黎的一大特色。尤其当我住在塞纳河边的时候,天空那么美的云彩,游人如此多,鲜花点缀其间,让一个身在异国的人绝对能感受到自己身处浪漫之中。不过话说回来,当你在这样的城市中安居下来以后,积极的气质也会被甜蜜的感觉消磨掉了。
前面说过,我住在拉丁区,那里很多小街上有我喜欢的首饰、服装店还有精致的水果摊,可我万万没想到在那样平静的温馨路道旁居然也有间类似于夜总会的“club”——那可不像国内这样红绿灯的嚣张。我一直以为这样的地方只是喝一杯的小憩场所,而且出入的人物一看就知道是白领人士。
一天兴致所致,我也试着问门外的侍者:“我可以进去么?”他礼貌地回答我:“你是单身的吧,夫妻和单身女士可以进去。”我正奇怪为什么单身男士不可以,却在俱乐部里发现原来这是所谓的“换妻俱乐部”,我一下子懵了,吓得夺门而逃。这样的东西对我的耳朵来说并不陌生,可我一直以为这样的风华场所不可能在我所居住的街道中存在,要知道,这片街道有着“高老头”的居所,有着大文学家们的艺术梦想,而我一直以这条能拥有海明威、胡志明、马克思等人光临过的咖啡馆而感到一丝自豪,只是,我实在不知道这里还能用隐藏着如此不堪的地方。
在这样的气氛中生活的太久,我感觉自己的意志力都会衰退。法国人的战斗力当然很强,因为浪漫,所以他们能一呼百应,砍下国王的头颅、接连而三推翻自己的政府;不过浪漫过分也就失去了纪律。这一点和英国就有很大的区别,即使在英国出现革命,皇族的血统也不容易改变,这样的表现象征着英国人的信誉,所以现在很多俄罗斯、阿拉伯的王子富豪们喜欢把钱存在伦敦我不会奇怪,这也是英国虽然再也不是“日不落帝国”,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能在世界上领先的重要原因吧。
法国好像一个年轻的帅哥,在街上一遇到漂亮女孩,就会发出由衷的口哨,但这种热情莫名而来,转瞬即逝,而我看他也就是第一眼非常赏心悦目,毕竟不能长看;英国则像人到中年的绅士,虽然不会那么突如其来的热情,可一旦赢得了他的友谊,就会是一辈子值得信赖的朋友,这样的人更耐看。
相对来讲,英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比如你过英国海关,不管是富是贫、是黑是白,英国工作人员关注的唯一焦点就是你的护照,只要你是通过合法渠道进入英国的,受到的待遇就是一样的。法国人则不太一样,表面上谁都可以去法国旅行,但你必须要把身份证带在身上,因为法国警察只要一看到你与本地人不一样,就会随意地对你盘查。而在英国,海关放行以后,你的人权就收到了法制的保护——为什么许多人身在欧洲,还要偷渡英伦——你在街上,如果警察随便检查你的证件就会受到起诉,除非你正进行犯罪。英伦虽小,但她的胸怀却如岛国周围的大海一样,小小的土地散发出令人震惊的能量。
但同时,英国又是一个十分尊重传统的国度,勋爵、城堡、庄园,这些保留下来的东西重新带你走进过去的时代,看到小说、历史中的原景。尤其对喜欢18、19世纪风情的我来说,英国乡村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正因为喜欢田园式的生活,在搬家时,我们最先把目标锁定在离伦敦不远的两座举世闻名的大学城上。经过实地考察,我发现当时的牛津已经有了很多工业化痕迹,而剑桥还保持着田园牧歌式的风格。古老的建筑神秘威严,剑河优美宁静,牛羊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青春活力和历史的厚重交织在一起,有种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我被深深地吸引。
漫步其中,我常去我喜欢的诗人拜伦喝下午茶的露天茶馆,想想徐志摩在哪座桥上徘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那些文学人物仿佛就生活在周围,擦身而过的时候会微笑地对你说一声“Hello”,真是一种让人心醉的体验。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