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宁蒗60年县庆专题:走进宁蒗——县情概览

作者:县庆指挥部 发布时间:2016-11-13 10:44:27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aS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宁蒗彝族自治县】 俗称小凉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处,东北与四川省盐边、盐源、木里三县毗连,西与丽江古城区隔江相望,南与永胜、华坪两县为邻。县境在东径100°22′~101°16′,北纬26°35′~27°37′之间,东西距90千米,南北距250千米,幅员面积6025平方千米,县城海拔2240米。境内最高点白岩子主峰海拔4513.3米,最低点金沙江畔子补河口海拔1350米。县城距昆明交通距离590千米,距丽江129千米。年平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平均日照2298小时,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无霜期190天。属低纬度高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显著,拥有丰富多样的资源。

  宁蒗一名,系民国6年(1917年)设分县时,名取永宁和蒗蕖两地一字合并而成(永宁、蒗蕖两州元朝时成立)。宁蒗历史悠久,据发掘遗址考证,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宁蒗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不一致,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解放前夕,金沙江边的傈僳族保留着刀耕火种,游牧游耕的原始共耕制,凉山彝族保留着完整的奴隶制,坝区和半山区的摩梭人、普米族、汉族等,则处于封建领主制。宁蒗各民族的宗教礼仪、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至今尚不同程度地带有原始社会的遗风和特点。

  宁蒗于1950年1月和平解放,根据中央“慎重稳进”和云南省委“团结、生产、进步”的工作方针,把宁蒗作为一个特殊的民族地区,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特殊的政策措施,1956年9月20日成立彝族自治县。1956年至1958年,在宁蒗开展了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实现了宁蒗向社会主义跨越式过渡的深刻社会变革。1984年,中共云南省委指出:“争取尽快地改变我省类似小凉山这类特困地区(约四百万人口)的面貌,使这类地区的人民尽快富裕起来,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增强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巩固祖国边防的重大政治问题。”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治理的272个贫困县之一;199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八大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之一;2001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县有14个乡1个镇,84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1152个村民小组,有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壮、白、藏、苗、傣、回等12种民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县有66064户,258869人,按新脱贫标准建档立卡的尚有1.3万户贫困人口,其中4.4万人处于绝对贫困境地,占总人口的6.2%,是一个典型的山、少、边、穷县。aS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引自由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研究室 所编纂出版的《宁蒗大事记》,由宁蒗60周年县庆指挥部授权提供给本站发布使用,特此致谢)
aS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所属专题:

宁蒗60年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