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说与口承文学

彝族克智:即兴的论辩艺术

作者:莫然 发布时间:2018-03-23 原出处:四川经济日报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火把节”为外界所熟知,作为一个有语言和文字的民族,彝族文化的底蕴异常丰厚,彝族“克智”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民间最普及的语言说唱艺术,彝族“克智”形式上有点像壮族的“对山歌”,只不过彝族人以说辩为主。由于其语言具有诗一般的韵律,在音韵和节奏上都讲究协调和谐,讲究语气轻重缓急,“克智”高手表演起来具有说唱的韵味,极富感染力。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一种诗体口承的文学形式和“最有魅力的民间文化”,“克智”论辩(或说唱)历史十分悠久,至少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在凉山州的彝族“克智”区域分布中,以美姑、昭觉、喜德等地为代表,彝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凉山腹心地美姑是其核心传承区,被公认为“克智之乡”。认识和研究彝族“克智”艺术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2008年“彝族克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智的魅力:困众人之辩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在婚礼、丧葬、节庆等集会时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那就是主客双方论辩手临场演述“克智”。彝族人民好酒,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酒为彝族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必不可少之物,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此时,主客围坐火塘,喝着包谷酒, “克智”高手就可以开始围绕论辩话题,以口头诗歌的形式进行论辩。而听众则聚精会神,屏息静听,说到精彩处,满堂喝彩。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彝族民间最普及的语言说唱艺术,“克智”辩手们诗意的语言互相争锋,形式上有点像壮族的“对山歌”,只不过彝族人以说为主。由于其语言具有诗一般的韵律,在音韵和节奏上都讲究协调和谐,讲究语气轻重缓急,“克智”高手表演起来具有说唱的韵味,极富感染力,因此“克智”也被称为彝族人的说唱艺术。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一种诗体口承的文学形式和“最有魅力的民间文化”,“克智”论辩历史十分悠久,至少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在凉山州的彝族“克智”区域分布中,以美姑、昭觉、喜德等地为代表,彝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凉山腹心地美姑是其核心传承区,被公认为“克智之乡”。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一直流传有“克智”的经典手抄本,它们是前辈“克智”高手智慧的结晶,其中很多内容被广大彝族人民学习和熟知,基本上人人都能说。但仅靠这些内容,实力相当的辩手在具体的场合不一定能获胜,于是“克智”高手在实际的论辩过程中,为了争胜往往会即兴发挥,引古论今,引经据典,颂唱史诗,以达“穷百家之词,困众人之辩”的效果,这也正是“克智”作为说唱艺术的精彩动人之处。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智”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如甲乙两方各代表宾主,甲说完一段后,乙则根据甲所说的内容进行回应,论辩(或说唱)的每个回合多则五十行少则二三十行。甲乙双方对话的内容是有机联系的,可视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不能所问非所答。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甲说:我是山上的大树,能经受寒风的吹刮;我是金沙江畔的礁石,能经受浪涛的冲打。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么乙则会这样回答:我是天空的雷公,专劈山上的大树;我是打石的石工,专打江边的礁石……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此针锋相对,一方词穷即落败,辩论结束。说“克智”争胜意味最浓的当属娶亲,嫁娶双方都会选聘“克智”高手出场,特别是男方,如果在论辩中落败,虽然不至于让婚事告吹,但必然要受到泼水、抹花脸的待遇。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接亲时的“克智”论辩多在女方火塘边进行,以火塘为中心,客在上方、主在下方,对坐饮酒表演。听众围坐在四周,其中有主人和客人,都密切注视希望自己的代表获胜。在“克智”进行过程中,双方针锋相对,有时进攻,有时防守,有时冲锋,有时退却,有时波翻浪涌,有时风平浪静。有的从晚上一直争执到天明也难分胜负,最后由老人拿酒劝止,往往说:“停下来吧,姑娘还多着呢,你们的克智留着以后别的姑娘婚礼上再说吧。”这样握手言和,双方皆大欢喜。由此可见,“克智”在彝族民间生活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这也使其成为了彝族民间流传最广,运用场合最多的口头文学之一。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智的特色:穷百家之词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智”是彝语的音译。“克”是“口”、“嘴巴”的意思,“智”是移动、搬迁和退让的意思。“克智”具有口头性、机动性的艺术特征。“克智”也称之为“克史哈举”,“克史”即夸张,“哈举”是舌头灵便,巧语盘词。这一名称是以“克智”的创作特征命名的;“克智”也称为“克格哈查”,“克格”即嘴里说着玩,有开玩笑之意。这又是从“克智”的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上来界定的;“克智”还有称为“克波哈险”的,即辩论交锋的意思。其语义特征上的广泛充分说明了它作为说唱艺术的丰富性。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智”论辩内容广泛,内容包罗万象,文化底蕴厚重,涵盖了彝族历史社会生活、天文地理、民风民俗、道德教育、知识传播,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等方方面面,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领域。可传述历史知识,可反映生产生活,也反映出彝族的审美情趣等,凡是能想到的都可纳入“克智”论辩。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孩子们喜欢听“克智”论辩 (阿牛史日 摄)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们习惯上把“克智”分为“嘎哈”(“路上方”)和“嘎几”(“路下方”)两大部分。其论辩有相应的规则,论辩双方必须赛完“路下方”内容,方能进入“路上方”部分的论辩。“路下方”部分,主要包括克吾(开场白)、克斯(论说)和卡冉(雄辩)、博葩(述源)、略嗬(考问)等基本部分。“嘎哈”,即“路上方”部分,主要包括勒俄帕葩(史诗述源)、勒俄(史诗演述)、布茨(叙谱)、阿丝丝格(猜谜)等。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克智”诗体语言通俗易懂,艺术性强,诵之朗朗上口,易于铭记。从它的创作主线上看,诗文一般都有清晰的线索,大胆的幻想,神奇的构思,飞扬的色彩,大大加强了文辞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克智”内容会大量引用彝族的格言诗“尔比”。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比”是千百年来彝族人民流传下来的经典格言,形式短小、语言精炼、形象生动、音韵和谐,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和实践性,受到彝族人民的尊崇。民间有“彝族人说三句话,必有一句是‘尔比’”之说,“克智”中引用“尔比”,无疑会增加权威性和说服力。故有学者认为“克智”和“尔比”具有融合性。正所谓“前辈不赛说,后人无雄辩”,作为“语言中的盐巴,文艺中的花朵”的克智说辩艺术,千百年来,老传少继,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并历久不衰。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大多世居在大山或丛林中,交通不便,普通彝族家庭通过“克智”认识了传统的彝族文化,这是克智厚实的社会土壤。“克智”一直在彝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无处不在:结婚嫁女要赛说“克智”,出征打仗要说鼓舞人心的“克智”,调解纠纷要以形象生动的“克智尔比”进行调和,逢年过节要说唱“克智”,盖房或乔迁新居要咏诵吉利的“克智”,祭祀祖先要说文雅的“克智”,青年嬉戏要唱动听的“克智”,客人来访要说精彩的“克智”。特别是盛大的节日彝族人都喜欢说风趣幽默的“克智”,为喜庆添彩增色。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保护与传承:老中青结合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智”在历史上一直是以口头语言传播和创作,口传心授是其主要传承方式。事实上每进行一次现实场景中的“克智”表演,就要产生很多新的内容,但并不是每一段内容都会被记录,自生自灭的不少,被人们经常应用的只不过是一些容易记忆和上口的精华。新中国成立以后,彝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克智”的“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彝族人民继承和发展了“克智”的优秀遗产,并进行了新的创作,创作手法也层出不穷,并推陈出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新的内容。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智”论辩除毕摩世家子弟有相联的传承外,一般民众则根据喜好自发地相承,没有固定的师授传承,也没有代代相承的谱系。目前,美姑县“克智” 论辩主要有海来热几、曲比拉合、曲木依诺等。海来热几老师是彝族“克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49岁的海来热几出生在美姑县子威乡,他自幼喜欢彝族口头论辩传统,幼时即随父和叔父学习“克智”,为学”克智”常出入于婚礼、丧葬等场所,向“克智”能手学习口头论辩。成年后常被人邀请到各种婚礼场所表演“克智”,能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口惹悬河地演述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史知识,受听众欢迎。海来热几迄今已参加过数百场婚礼场所的“克智”论辩,几乎无对手,在凉山彝区有广泛的影响,曾参加西昌、喜德、美姑等地举办的“克智”表演比赛并多次获奖,其表演彝族“克智”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为推广和传承彝族“克智”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克智传承人海来热几(图片由凉山州非遗办提供)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采访中他介绍说,美姑县彝族“克智”的省级传承人还有八、九人,高龄的已经有80多岁,也有50多岁的,现在也有一批十多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学习“克智”文化,传承人的基础虽然还很薄弱,但基本上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梯队。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克智”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它的表演不需要什么舞台和众多的演员,很适合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等。它有许多其它文学艺术所起不到的作用,就地取材,富有民族特色,在丰富和活跃彝族农村文艺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外来文化对彝族“克智”文化的巨大冲击,彝族传统口承文化的生存焦虑和文化危机也凸显出来。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民间流传的“克智”经典手抄本逐渐失传,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克智”的口头继承观念逐渐淡薄,许多与彝族有关的口头文学(如克智尔比、民歌等)、礼仪风俗、祭祀活动等都仅存在于高龄老人的记忆之中,随着身怀“克哲、尔比”绝技的老人的老去或离世,其技艺后继无人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此,大力开展彝族“克智”的赛说活动,加强收集、整理与翻译势必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彝族“克智”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以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已经出版了《彝族克智》《说唱克智》《彝族克哲》《彝族克智精粹》《彝族尔比克智释读》《彝族克智译注》等系列成果,不过由彝语演述的“克智”翻译成现代汉语后难免词不达意。同时,专家们还认为,对于彝族“克智”的保护来说,仅仅形成文献典籍是不够的,如果失去了“克智”赛说存在的民间土壤,只存在于“象牙塔”中的克智艺术很难长续永存。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来热几(右)与曲比拉合在论辩前相互敬酒 (阿牛史日 摄)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学者认为,彝族“克智”文化的传承,当注重家庭传承和社会传承互为依托,相互影响。如果彝族举行婚丧嫁娶仪式、大型超度仪式时都能把“克智”赛说作为重要环节,那么“克智”文化必然会在彝族民间延续和传承下去。也正鉴于此,地方上在一些文化艺术节举办了“克智”说唱比赛,并推出一批优秀的彝语“克智”作品,推动了“克智”的传播和对外交流,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这些普及型的“克智”推广比赛活动中,把彝族质朴的民族气质与诗一般的语言融为一体,使彝族“克智”逐渐走向了全国,民间和社会的关注度也大幅度地提高。彝族“克智”说辩(唱)艺术,也成为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张独特的旅游文化名片,在新的历史时期长续永传。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莫然 四川经济日报)2P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