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姑娘房”传统,延续至今的彝族婚恋习俗
彝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位于中国四川攀枝花市的盐边县彝族人民们更是至今保留着祖祖辈辈的优良传统,并把它们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其中最具特色,也是最能代表彝族人民对于爱情观念的,便是那一幢幢姑娘房。它们象征着彝族人民对恋爱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纯洁情感的监督。
彝族少女到十七八岁便要接受成人洗礼。母亲和女性长辈,择定良辰吉日,焚香挑水,将姑娘的身子洗得干干净净。之后在一旁早已等候的女伴们,开始为她换下孩童时穿的白裙子,穿上标志成年女子的黑裙子。然后将她送到专门为她搭建的姑娘房里居住,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纺线、绣花等。正所谓“两情相悦,又岂只朝朝暮暮”。
姑娘房大小不一,大的可以住十余人,小的可以住三五人,一般都建在村头或村尾,一是方便小伙子与姑娘幽会,二是避免影响村寨中的父母和长辈。多么的通情达理呀,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彝族人认为在家中谈情说爱是不礼貌的,必须在姑娘房进行。在姑娘房里,姑娘可以留宿前来与自己相会的小伙子,二人还可以同床而睡。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不会见怪,也无拘束。然而,彝族青年男女婚前可以同床而睡,但不可有越轨之性事。稍有越轨,就会群起而攻之。这才是真正纯洁的爱情! 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不道德,还会被家族耻笑,甚至按族规处置。正所谓“两情相悦,又岂只朝朝暮暮”。这是彝族人传承了多年的习俗,是对少男少女最纯真的考验,也是一种传统美德!
按照盐边当地风俗,适龄女子参加歌会必须领个小伙子回家,才算有本事。同样,适龄男子参加歌会也以被姑娘约走为荣。姑娘房中来往的小伙子越多、越热闹,说明姑娘的人缘越好好,喜欢姑娘的人也越多,而做父母的面子也就越有光彩。彝族女人就是用这种特定的地点来选择自己的爱情,而姑娘房就是她们浪漫爱情故事的见证。
姑娘房的优良传统之所以得以延续至今,离不开盐边县当地彝族人民对于自己民族文化习俗的自豪情感与传承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文化的渐渐普及,保留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内涵变得格外重要。事实上,盐边县汇聚了三十个少数民族的居民,他们各有各的风情与文化特点,却也得以和谐共存。这样的民族多样性为盐边县增加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象征着中国对于多民族的兼收并蓄,包容并举。
(原文标题:探索盐边县“姑娘房”,深究彝族爱情观)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所属专题:
彝族传统婚俗/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禄劝彝族家支制度
- 2 凉山彝族婚俗--婚前礼仪
- 3 没有新郎的婚礼
- 4 彝族特殊风俗小辑
- 5 彝族阿细支系传统美德侧记
- 6 昭觉彝族以酒为贵的酒文化
- 7 彝族撒尼人喊魂仪式
- 8 布拖彝族生死观
- 9 彝族“丧歌”
- 10 大小凉山彝族少女换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