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毕节市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创新

作者:王纯亮 发布时间:2016-08-02 原出处:毕节日报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彝族风
 
 
↑火把节狂欢
 
  毕节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地区,各民族在开发建设毕节的历史进程中,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优秀文化。近年以来,各县(区)在加强保护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搜集、研讨论证等工作,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丰硕,各具特色。其中,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点纷呈。
 
  《撮泰吉》——国家级“非遗”代表作
 
  《撮泰吉》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84年,一个流传于赫章县珠市乡阿西里西村、威宁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一带的剧目《撮泰吉》被发掘出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
 
  在赫章县珠市乡阿西里西村,因其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享誉四方,其中《撮泰吉》以其独一无二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让人惊叹。
 
  而《撮泰吉》这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58岁的苏万朝,就是这项特色文化艺术的领军人。
 
  近几年来,为保护和传承赫章彝族民族民间文化,苏万朝自发组建了15人的阿西里西韭菜坪天上石林景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表演队。
 
  谈起《撮泰吉》,苏万朝最有发言权:“它反映了一种人们乞求五谷丰登、向往幸福生活的原始状态,它的意景深邃而隽永,表现的形式具备了中国戏剧产生的基本元素,头戴面具、身着黑衣的演员,以粗犷的肢体语言和奇异的发声,表现了祭祀、耕作、喜庆、扫寨等情景。”
 
  在毕节市赫章县和威宁自治县,还有很多苏万朝一样热衷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间艺人,他们凭借着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敬畏之心,为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也有那么一些年轻人愿意和我一起努力,捡拾这濒临消失的非遗‘珍珠’。”苏万朝说。
 
  虽然如此,但说起《撮泰吉》能否更好地传承,苏万朝其实多少还是有点担心。“《撮泰吉》的根脉不能断,所以加强培养接班人刻不容缓。”他说。
 
  2010年来,苏万朝和表演队将《撮泰吉》搬上舞台,并多次获大奖。它不仅是一种神秘的祭祀仪式,更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曹禺先生语)。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大家都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精品,才能把其‘根脉’永久延续下去。”苏万朝说,他目前所做的,也正是《撮泰吉》根脉的延续。
 
  时隔正式发现《撮泰吉》30年后,毕节乌蒙演艺集团将该剧搬上了戏剧舞台,它既保留了原生态演出中的主要内容,又根据舞台表演的要求对剧目进行了合理丰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
 
  不久前,央视戏曲频道《戏曲采风》栏目分上下两集推出了彝族古剧《撮泰吉》,《撮泰吉》还到国外进行展演,都深受观众好评。而今,《撮泰吉》正逐渐被世人所知,也正是有这样一帮坚守在非遗传承道路上的人,将其真正的价值不断地发掘和彰显的结果。
 
  彝族铃铛舞——血性的乌蒙舞蹈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铃铛舞”主要流传在乌蒙山区的彝族聚居区。彝语称“恳合呗”。“恳合”,指祭祀礼仪中唱经的歌,“呗”即跳的意思。合起来就是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之意,是彝族先民在祭祀教化活动时按伦理辈分和长次举行高歌创业公德的骑马战状舞蹈。
 
  鼓点铿锵,铜铃悦耳。随着鼓点与铜铃节奏,舞者翩翩起舞,时而万马奔腾,时而急雨过川——这就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族“铃铛舞”。
 
  随着时代的发展,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也产生变化,从单一的丧礼舞蹈演绎出来,现在,“铃铛舞”的内容主要表现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充满血性。
 
  “铃铛舞”主要体现彝族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翻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斗豺狼虎豹,然后男耕女作,生息繁衍的大迁徙的壮阔画面。
 
  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到今天,彝族铃铛舞历经2800余年而不衰。
 
  彝族“铃铛舞”不仅是彝族民间的舞蹈,更是展现彝族同胞民间习俗及歌舞艺术的历史画卷。
 
  目前,在威宁自治县和赫章县,创新发展的彝族“铃铛舞”不但经常搬上个大舞台,还走入当地的中小学校,被列入部分校园的“大课间操”进行传承,向好发展。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漆器之乡”的骄傲
 
  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大方县成功申报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成功申报两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大定县志》有言曰:“漆树生山间,其汁可髹物,其实可以作蜡,最切于人生日用之需,惟实则每岁皆结,而汁则必间岁而始割,否则,不惟无汁,反于树有损。其臭气甚烈,骤触之令人痛肿,故卫生家宜远避之。”
 
  大方生漆质量佳,人称“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荡起虎斑色,担起钓鱼钩”,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的大方漆器,皆因得天独厚,采用大方生漆为主要原料制作成型而名扬中外。
 
  1949年后,大方漆器从成立生产合作社,到组建国营大方漆器厂,老艺人的技艺得到充分发挥,年轻艺人得到培养和锻炼。
 
  彝族人高光友是县里两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期,高光友到大方漆器厂工作,认识了恩师杨少先。
 
  曾经的大方漆器制作是家族式传承,传男不传女,直到改革开放后,老手艺人才逐渐转变观念,杨少先看中了高光友的勤奋好学肯吃苦,逐渐将自己的一身本领倾囊相授。
 
  高光友多次去扬州、福州考察漆器产品制作加工,在充分调查、对比、思考基础上,他认为重振彝族漆器技艺,必须做到传承保护与开发创新并举。
 
  “就漆器产品而言,它的根基和灵魂是彝族漆器传统技艺以及附着其上的彝族传统文化内涵,但因为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审美需求不同于以往,漆器需要在传承技艺基础上寻求变化。”高光友说。
 
  高光友的儿子高俊说,除了继承传统工艺外,还派人到外地学习先进工艺,使大方漆器工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他热爱的大方漆器不仅与彝族传统文化相关,也与现代生活需求相关,更与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关。
 
  高光友说,中国(贵州)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于今年8月在大方举办,“届时,我与其他漆器手艺人将在家门口为八方来客展示新时代的大方漆器。”
 
  总之,责无旁贷的坚守和努力应对发展的困难,将技艺传承与开发创新并重,毕节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传承与创新转化不断向好,是令人欣慰的。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