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师院彝文古籍数字化:让彝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第一个中国彝族文化数据库和传习馆”“第一个中国彝族文化数据库及其网络平台”。日前,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的2018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上,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李全华向大会展示的该馆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成果,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尽管近年来许多经典古籍著作都得到了数字化保护,但对于少数民族古籍的数字化保护,目前关注还不多。”李全华说。
云南是国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彝族又是云南省内人口最多的民族,约302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据李全华介绍,楚雄师范学院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80%以上的课题都与“彝族”有关;学院图书馆5个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也是以彝族为主。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彝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字沿用至今。”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硕士生导师李仲良说,彝文古籍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记载了彝族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现象,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特别是彝族医药及其典籍,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在楚雄州双柏县雨龙乡发掘出来的彝族医药文献《齐苏书》,其成书年代比《本草纲目》早13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李仲良说。
据研究人员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彝文古籍总量有10万卷以上,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其余大多数散落于民间。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的研究生陈斌佳在云南、贵州的调研中发现,“民间彝文古籍保管的条件十分简陋”。
她看见,“保存条件较好的是放置在专门的木箱或木柜里,再放一些旱烟烟叶来防虫”。而更多的人家则是或用塑料薄膜包裹,随意放在家中的某一高处;或用塑料编织袋装着,吊在房梁或房柱上。而没有任何保护的古籍,则被老鼠咬、被虫蚀、被烟熏黑、被雨淋烂,等拿出来时已经变成一堆堆的书粉。
而收藏古籍的相关单位没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大多数仅用报纸包起来,堆放在书柜或者木柜中。由于古籍长期没有修复,许多毕摩经书出现字迹模糊、彩画褪色、破损、掉页、发黑等情况。
“古籍年代久远,保存条件差,容易受潮、发霉、粘连和虫蛀,大多数古籍都出现严重残损。”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高建辉说,从目前收集到的古籍来看,保存完好的大约占37%,边残的占26%,半残的占19%,全残的占18%。
“对于现存的彝文古籍,急需进行数字化保护。”他说。
2013年7月,李全华和李仲良分别主持的“楚雄彝族优秀作品数据库”“彝文古籍数据库”启动。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列入楚雄州地方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建设经费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补充。
经过3年努力,2016年,“彝文古籍数据库”建成。为了不让数据库成为“死库”,楚雄师范学院在整合“彝族古籍数字化保护及其古籍数据库建设”“彝族口述历史资料及其数据库建设研究”基础上,正在建设“彝族文化数据库”和“彝族文化数字化传习馆”。
目前,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沙马拉毅主持的民族古籍数据库、云南红河学院教授龙倮贵主持的彝族文化相关数据库,也即将建成。这些学术成果,为我国的彝族文化数字化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彝族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立,其终极目标不仅是对彝族文化的保护,更要实现彝族文化的展示、传播与传习。”李全华说,“让彝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文标题:让彝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