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巴莫阿依​ | 凉山彝语地名初探

作者:巴莫阿依 发布时间:2019-11-2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地名即是地方的一种名称或代号。地名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对那些与自己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了解、命名的结果。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各异因此地名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本文拟对凉山彝语地名的类型即以野生动植物、家畜、农作物、家支姓氏、地理形状、地形的相对位置、物产、矿藏、土壤的颜色、人们的意愿、民间传说、事件、宗教信仰等命名的地名以及其所反映的凉山彝族的社会历史情况加以探讨。
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以野生动物和植物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境内山峦起伏,江河纵横交错,深谷平坝镶嵌其间。古代,这里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再生林,繁殖着多种野生动物和珍禽异兽。栖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彝族先民,将大量的动植物名称纳入了彝语地名之中。这些以野生动植物命名的地名是彝族先民狩猎和采集生活的真实写照。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先民、史称为“夷”。汉字“夷”是一个会意字,以人负弓即是“夷”。可见,夷就是背弓行猎的人了。凉山彝语地名中大量的以野生动物命名的地名就是他们狩猎活动的见证。如西昌市的哈土登,“哈”指锦鸡,“土”指捕捉,“登”指地方,意为捕锦鸡的地方。越西县的俄祖洛,“俄”指熊,“祖”指洞,“洛”指山谷,以此山谷熊窝很多而得名。普格县的期摆洛,“期”指亮子,“摆”指射杀、“洛”指山谷、意为捕获魔子的山谷;拉色井,“拉”意为虎,“色”指杀,意为捕捉虎均山梁。喜德县的克色甘,“克色”指待猎,“甘”指路,猎友常在此地待猎,故名。在凉山用作地名的野生动物,最常见的是璋、宪、熊、野猪、虎、鹿、狐狸、猴、野猫、野兔、野鸡。有些地名还反映了彝族人的狩猎方法。如昭觉县为彬土、意为设弩箭处;拉果,“拉”指虎,“果”指关,意为设木笼猎虎处;史妥井,意为设陷井获猎之地。据嘉庆《马边厅志略》卷六记载:.“夷牲好猎”,“出人多以柒弓相边”。他们为狩猎技术很高,“必侯其可及而后发,发无不中,又每以药水煎煮其漩,中者立毙。”凉山彝族有几十种狩猎用为毒药。如用娱蛤、蜂毒、蛇毒、烟叶、花淑、天南星、落地金钱、辣椒等纪方为软膏涂于箭链,见血即毙。猎物除了食其肉、寝其皮外,还可作药治痛。如霎香,就是很早就见于史书记载为用药之一,“毒蛇咬伤的,赓香食来放。”①涂治蛇仿外,察香功效还很多,彝谚日“药中赓香数第一”。解放前的凉山彝疾地区,兽肉一般不许向外出卖,而皮毛、药用物则已用来交换了。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古彝文文袱中,不仅有彝疾先民茹毛饮血为记载,而且还有“树叶当衣穿,野果当饭吃”②为描进。这一幕幕靠采集野生植物充饥御寒为人类历史,在彝语地台中也留下了痕迹。如西昌市为打祖合辅,“打”指族,“祖”指生长,“合辅”指山,意为生长旅草的山。凉山泽灰常用藏草当粮洪食,也用来烤酒。由于它繁殖很快,在彝文古经中还用来比喻子孙昌盛。如《作斋献药洪牲经》中写道“沮嗣如锦羊,讹裔如旅子,族裔大衍衍蕃”③因而许多也方邹以拔来命名。西昌市均阿结尔、彝语“阿结尔”的汉称“救军粮”(又名赤阳子),意为上交军粮之地。救军粮属蔷薇科植物,其果可充饥,叶能药用,彝族人得火眼病便海其寸捣兰,敷于很皮之上。“救军粮”一词,早见于武侯南征时期。据檀萃《农部琐录》记载:“救军粮,树高及友,叶细如瓜子,白花红子,酸甜可食、山野弥望。武侯南征,军士采食之,故名。”凉山还有许多地方都以之命名的。越西县的母枯库,“母枯”汉语俗称木姜子,“库”为多,意为盛产木姜子之地。彝族用篆根、籽作香料,放人酸菜汤、佗佗肉中,味道十分鲜美。难怪有人称之为“彝胞味精”。布拖县的拖觉,“拖觉”指松林,意为生长松树的地方。宁南县的哈堡左、“哈堡”指山茶树,“左”指生长、因此地生长山茶树故名。盐源县的如波祖等,“如波”指杉树、“祖等”指生长之地,意为生长杉树之地。用植物作地名的还有马桑树、杨柳、竹子、青恺、榕树、漆树、糖梨树、恺木、蜡虫树、灯心草、茅针草、野葱、香菌等等。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借用野生动、植物的名称为某地命名,是凉山早期彝语地名命名的主要方式。它反映了古代彝族先民的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动植物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在狩猎、采集活动中,彝族祖先用某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所出现与生长的动物、植物来给该地命名,便给这一地方打下了明显的烙印,给我们留下了古代人们生产生活的踪迹。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以家畜、农作物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族先民逐渐有了畜牧业和原始的农业。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代的一部分彝族先民过着夏处高山,冬人深谷,“随畜迁徙,毋常处”④的逐水草而居,以畜牧为业的生活。古彝文典籍还记载了“专喂牛羊”、“羊儿满山上”的情景。彝语地名便是对这一畜牧生活的真实记录。彝族用家畜名称作地名主要是羊、马、猪、牛。如西昌市的洛火波惹(又名勒火波惹),“勒”指牛,“火”意为养,“波惹”指山,意为供牧牛的山;尾自拉达,“尾”指猪,“自”指猪用嘴拱地、“拉达”指山谷,意为放猪的山谷。喜德县的有惹果吉,“有惹”指羊,“果”指赶,意为放羊的地方。越西县的莫洛洛(又名莫诺洛),“莫”指马,“诺”是汇集之意,“洛”指山谷,意为宜牧马的山沟。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趣的是,彝语地名中有许多放猪的坝子、山坡等地名。在古代,彝族人一般习惯于放敞猪,不圈养。他们认为放敞猪的肉香、好吃,且专用于制作彝族喜爱的“论佗肉”。这种牧猪的风俗一直保留至今。在彝语地名中,还有以斗牛和赛马作地名的。如普格县的勒格等,“勒”指牛、“格”指斗,“等”指地方;金阳县的勒格觉,“勒”指牛、“格”指斗,“觉”指坝子,均以斗牛之地而得名。斗牛比赛是彝族火把节举行的主要项目,以斗跑对方为胜。优胜的牛挂红戴花,从此以后免其耕地力役,专用于参加斗牛比赛。其饲养员可以得到优厚豹物质奖励。凉山的“德昌水牛”是驰名全国的优良品种。昭觉县的木格觉,“木”指马,“格”指比赛、“觉”指坝子;布拖县足木嘎觉石,“木嘎”意为马道,均以赛马之地而得名。马是凉山彝族解放前唯一的交通工具,赛马是凉山彝族开展得最为普遍就传统竞技活动。赛马一般在家支会议、婚丧、祭祀祖先、火把节、彝族年等场合和节日举行,男女老幼均可参加。优胜的骏马取上名字,排为“此”,即谱系⑤,广为人颂。优胜的骑手被视为英雄。凉山的“建昌马”在历史上颇负盛名,是我国独立起源的马种,可以蒙古马齐名。从汉代起,中央王朝就在凉山建场专门饲养。此外,还有以狗和鸡来命名的地名。如越西县的克洛,彝语意为狗窝,相传过去狩猎时,猎狗聚集此地,故名。盐源县的克启补尔,“克”指狗,“启”指烧,“补尔”指小山,意为火葬狗的小山。普格县的此尺等,“此”⑥指狗,“尺”指烧,“等”指地方,意为火葬狗的地方。凉山彝族在饮食上禁吃狗肉。狗死了,尤其是猎狗死了,要与人一样行火葬。越西县的瓦普莫(应译为瓦阿普莫)“瓦”指鸡,“阿”为否定词不,“普”指翻过,“莫”手指大。因该村地处瓦吉莫山梁下,其山陡峻,连鸡都翻不过去,故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古代彝族畜牧生活的痕迹,还保留在一些风俗中。如披披毡,穿擦尔瓦(羊毛织的披风)、吃佗佗肉、摔跤等。在彝族看来,牲畜的多少就是财富的标志。彝族成语“尔史莫名”指畜妆农耕,将“尔史”即务牧放在前面;“莫名”即务农放在后面,也反映了其以牧为上的思想。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与此同时,彝族先民已进人“耕田、有邑聚”⑦的农业社会。解放前凉山彝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荞子、燕麦、大麦、小麦、圆根和多种豆类。而彝语地名中多出现圆根、燕麦和荞子。如越西县的务七觉莫,“务七”指圆根,“觉莫”指大坝子,意为盛产圆根的坝子。彝谚日:“有圆根不会饿死,有羊子不会冻死”。圆根可作菜,也可充饥。其叶子可做成彝族最爱吃的干酸菜。西昌市的堵几(又名局井)“局”指燕麦,因此地产燕麦而得名。该市的额期祖等、“额期”指甜荞,“祖等”指生长之地,意为盛产甜荞的地方。彝文古籍《西南彝志选•经济志•荞事记》记载:“世间的人们,大量地种荞、天天要勤耕,以荞为主粮。”⑧凉山彝谚曰:“人间母亲为大,庄稼以荞为大。”而苦荞耙和燕麦还是彝族白古相传祀奉祖灵的祭品。检阅凉山各地的彝语地名,很少发现以玉米和马铃薯作地名为,尽管近代以来这两种农作物已成了彝族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根传说玉米在凉山种植有三百年的厉史,而马铃薯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拍来品,玉米和马铃薯在彝语词汇中均为汉语音译借词。它们没有进人彝语地名,就不足为奇了。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最有趣的还是有关稻、棉花、茶的地名。在凉山彝语地名中、有一些是以稻命名的。如越西县板桥乡的田坝,彝语地名为车木各。⑨“车木”指稻田,“各”指地中央或地方,意为盛产稻谷为地方。甘洛县为普昌,“昌”指稻,意为产水稻为地方。越西县的洛哈古、“洛”指秧苗,“哈古”指弯形地,以育秧之地呈弯形状,故名。凉山稻谷的种植一般在彝汉杂居豹河谷、平坝地区。如安宁河河谷一带历来就有“粮仓”之美称。解放前凉山彝族的主要食物非稻谷,而是荞子、燕麦、玉米和马铃薯等。因而有人认为稻谷是由汉族兄弟传给凉山彝族的。其实不然,一般外来的物产,在彝语中总是音译借词,如玉米、马铃薯即是。传入较早的也是半音半意形式的借词。如辣椒、彝语称为“沙则”。据有的学者考证,“沙”是夏朝的“夏”的音译,指汉族或汉地,“则”是花椒之意。辣椒传人彝族地区较早。它以半音半意的借词形式,进人了彝语的基本词汇中,并已用作地名。而稻谷,彝语称为“车”,完全是本民族的固有词。在彝语古语中常以“拉车”连用“拉”指茶,“车”指稻)代表五谷。如过彝族的祝愿词中,常这样说:“人人平安,牲畜发展,拉车(五谷)丰、登”。稻在早期的彝文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可见,稻谷很早就进人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据研究、水稻最早起源于云贵高原,以后传人东南亚和印度。⑩彝族先民居住的地区,是我国种植水稻最早的地区。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棉花,彝语称“沙勒”。普格县的沙勒依达,相传此河谷原种植过棉花,故名。但我们从解放前后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发现有种植过绵花的痕迹。彝族过去一般都以羊毛、羊皮为衣。而地名却告诉我们,彝族曾经与棉花有关系。“沙勒”一词不仅与彝语的其它几个方言同源,而且与彝语支的拉枯、哈尼、纳西、傈僳等语言同源。这表明彝语支的各民族在分化前,棉花就曾经是彝族先民的农作物。在古彝文典籍《布此拉俄》中就有“棉花垫鸡窝”、“棉线当牛绳”⑪的记载。据考证,棉花是从国外传入的,传入的途径有三。一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人我国海南岛及两广地区。二是由印度经缅甸传人我国云南地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哀牢夷“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汗。先以覆亡人,然后服之”。⑫三是非洲棉经中亚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再到河西走廊。棉花传入后,长期停留在边疆,唐宋以后才进入中原。非洲棉早已淘汰,而由亚洲棉培养出的中棉,纤维不长,产量不高。自1892年,我国从美国引进良种陆地棉后,老祖先当年引入的“亚洲棉”也已绝迹。⑬彝族来源于西北的古代氏羌族,传说凉山的部分彝族又是从云南迁来的。那么,彝族与棉花的关系,可能与亚洲棉和非洲棉有关。而这两个品种的棉花在我国早已绝迹。彝语地名和词汇中保留“沙勒”一词,正是对古代彝族祖先种植和使用过棉花的记录。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茶,彝语称“拉”。虽然大凉山彝区大部分彝族已无饮茶的习惯,但茶作为一个古老的词留在了彝语地名中。如西昌市的拉波祖,“拉波”指茶树,“祖”指生长,意为生产茶树之地。茶也是彝语支各民族语言的同源词。彝族古代的宗教活动离不开茶水,古彝文典籍《祭龙经》就有“茶与米供奉”⑭的记载。凉山彝族在祭祀祖先时,多用其它树叶的水来代茶水,但嘴里却诵着:“给你献茶水”的祭词。可见,彝族过去是饮茶的、饮茶的历史是很久远的。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据《茶经》记载:“茶之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⑮从发现茶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而茶的人工栽培,却是在西汉时期,首先从云南、四川开始,以后才扩展到秦岭和淮河以南的丘陵地带。⑯从茶叶生长的环境来看,即亚热带温和湿润地区,彝族先民也可能是茶叶种植和使用的发明者之一。后来,因为彝族人迁徙的缘故、或是生态环境的演化,或是生活习俗的变迁,使凉山的大部分彝族放弃了茶叶的种植和使用,其原因就有待考究了。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凉山彝族的农耕方式也反映在地名中。如越西县的哈浓洛,“哈浓”指火烧开荒地,“洛”指山沟,人们曾在此山沟刀耕火种而得名。西昌市的哈尼拉达,“哈尼”指火烧地,“拉达”指山沟、意为烧山垦荒的山谷。越西县的末尔,意为轮歇地,此地长期作轮歇地,故名。这是一种原始的农作制度。这种耕作方式在凉山一直保留到解放前。当然,在低山河谷地带以及与汉族杂居的地区,则早已从原始的刀耕火种阶段进人犁耕阶段了。如越西县的勒莫哈洛,“勒”指牛,“莫”指犁耕,“哈洛”指火烧地,即在火烧地上实现了牛耕而得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关畜牧和农业的彝语地名,为我们展现了彝族祖先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事畜牧、农耕的绚丽画卷。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畜牧业、农业产生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为奴役他人提供了条件。彝族的奴隶制,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巩固和发展起来的。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以家支姓氏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关研究表明,西汉中期彝族先民社会中兹(最高统治者)、莫(调解人、管事),叹(祭司、巫师)、革(工匠)、节(奴)五个不同社会等级的形成,便是彝族先民社会奴隶占有制形成的重要标志。⑰而凉山彝族的奴隶制一直保留到解放前。这种奴隶制是以原始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家支为特点的。家支,彝语称为“此伟”或“伍尼”,意为同一祖先的后裔。彝族的家支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的血亲集团。每个家支都以一个共同的男性祖先的名字为自己家支的姓氏。每一家支的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举行分支的仪式。以家支的姓氏来代表该家支居住、活动的地域的名称,充分反映了家支以父系血缘聚居的特点。彝谚曰:“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粮食,离不得的是家支。”“猴子靠树林,彝人靠家支。”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家支姓氏命名的地名,在结构上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直接以家支姓氏作地名。如普格县瓦洛乡的洛尔、惹子、阿恩,就是以家支姓氏直接作地名的。二是用家支姓氏加表示地理类别的通名构成。如普格县的阿更乃坚、“阿更”为姓氏,“乃坚”指哑口,意为阿更家住的娅口。美姑县的洛俄依甘,“洛俄”为姓氏,“依甘”指河滩,即洛俄家住的河滩。会东县的阿尼卡,“阿尼”为姓氏,“卡”指村子,意为阿尼家住的村子。三是用家支名加一表示此地特征的专名,再加类别通名构成。如越西县的巴莫达尼洛,“巴莫”为姓氏,达尼(专名)指蔽草、洛(通名)指山谷,意为巴莫家住的旅草沟。四是以家支姓氏加曾发生的事件命名。如越西县的阿木波古,“阿木”为姓氏,“波古”指水沟,以阿木家最早在此开沟灌田而得名;阿威具哈,“阿威”为姓氏,“具”指燕麦,“哈”指耕种过的地方,以阿威家在此种燕麦而得名。以家支姓氏作地名在凉山彝语地名中占的比例很大。如喜德县两河口乡红星大队的四个地名,有三个是以家支姓氏命名的。普格县采乃乡木尔青大队的六个自然村,有四个以家支姓氏命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传说和古彝文文献的记载,凉山一部分彝族是“古侯”和“曲涅”两个部落分化繁衍而来的,均为黑彝家支,共有10多个。如果我们将以家支姓氏命名的全部地名,标在其所在位置的凉山地图上,便可以看到古侯部主要分布在凉山东部的雪波、美姑、甘洛及娥边、马边。而曲涅部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越西、昭觉、喜德、冕宁、盐源、西昌。通过家支姓氏地名的分布,还可以了解到两大部落中分化的各大支、小支居住以及交叉居住的情况。如罗洪家除多分布在盐源、冕宁、西昌,还散布在德昌、木里,有的在九龙、盐边、宁菠、华坪、永胜等县。据调查,白彝家支近20。个。但从地名上可以看出,`虽然白彝家支一也以血缘聚居为特点,形成小聚落居住。但在地域上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布特征,同一家支的成员往往分散隶属于几个黑彝家支管辖。这一也反映了凉山奴隶制是以黑彝奴隶主占支配、统治地位的社会。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黑彝家支的居住地,往往以河流、森林、山等为界。奴隶主为了财产、土地、奴隶而经常进行械斗。这种械斗具有血族复仇的特点,常常造成世代为仇、交战不止的局面。这种情况也反映在地名中。如金阳县的大山撒马莫豁波,“撒马”为姓氏,“莫豁”指驻扎兵营,“波”指山,以撒马家在此山驻兵扎营而得名。雷波县的罗诺采补,意为冤家械斗的地方;九口,地势险要,难以攻下之意。普格县的米尔,意为战前械斗者集中开会的地方。美姑县的地洛、地尔两个地名,彝语都是互相争夺的地方的意思。该县的切摸洛波,意为大坪台上的掩护体。传说以前奴隶主进行冤家械斗时,曾在这里挖筑过许多掩护体。昭觉县的因底,意为互相争夺之地。相传此地是阿尔家和甘多家互相争夺的地方。冤家械斗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受到阻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家支聚居的形成和保留,一方面有助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同家支的成员间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联系,协同对外作战、抵御侵略,以及维系其血缘的纯洁和等级地位,维护自身的团结与巩固;另一方面,确使各家支相对的独立,形成一种鸡蛋一般大、黑彝脑壳一般大”的家支林立、占山为王、自给自足的状态,使家支具有狭隘和排它的特征。同时,由于凉山有许多大山的天然屏障,交通不便,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封闭的社会。解放前,国外学者就称之为独立罗罗IndePendent LoLo)。这对于生产的发展,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阻碍作用。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我们对以家支姓氏命名的彝族地名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参证各家支的谱系材料、送魂路线和彝汉文献材料,便可以梳理出凉山彝族各大小家支的分化、迁徙、发展的路线和历史,这无疑对彝族社会历史的研究是有价值的。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其他类型的彝语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以地理形状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越西县的黑机拉达,“黑机”指铁锅、“拉达”指山谷,意为似锅形的山谷。普格县的勒飞波俄,“勒飞”指牛肚子,“波俄”指山头,意为似牛肚子的山头。西昌市的木瓦都乃,“木瓦”指马鞍,“都乃”形容凹形,以山梁形状似马鞍而得名。西昌市的嘎尔所马祖等,“嘎尔”指锅桩,“所马”指三个,“祖等”指所立的地方。以三峰分峙、形如锅桩而得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以地形的相对位置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雷波县的瓦窝、“瓦”指岩,“窝”指下,意为岩下;瓦拖,“瓦”指岩,“拖”指上,意为岩上。越西县的且拖,“且”指坎,“拖”指上,意为坎上。甘洛县的依乌里克,“依鸟”为水头,“里克”指地方,意为水源头。西昌市的补里八甘,“补”指太阳,“里”指晒,“八甘”指寨子,意为地势向阳的寨子。喜德县的布森巴嘎,“布”指太阳,“森”指背,“巴嘎”指寨子,意为地势背阳的寨子。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以物产、矿藏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喜德县之“喜德”,意为制造恺甲之地。该县的力合拉达,“力合”指扣子,“拉达”指山沟,以此山沟制造银扣子而得名。昭觉县的竹核,“竹”指矿泉,“核”指温泉,以该地有矿泉温泉而得名。宁南县的子堵老拉,“子”指铜,“堵”指出产,“老拉”指深谷,此地出产铜矿,故名。普格县的土土拉达(又名土堵拉达),“土”指银子,“堵”指出产,“拉达”指山谷,意为有银矿的山谷。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以土壤颜色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越西县的瓦里觉、“瓦”指岩,“里觉”指红色,因此地是一片紫红色的岩石,故名。西昌市的火施木乃坚,“火施木”指火红色,“乃坚”指哑口,意为火红色的哑口。普格县的博史俄子,“博史”指黄色,“俄子”指山包,意为黄土山包。雷波县的瓦曲波,“瓦”指岩,“曲”指白色,“波”指山,意为白岩山。喜德县的瓦洛(又名瓦诺),“瓦”指岩,“诺”指黑,意为黑岩。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以人们的意愿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越西县的苏嘎,意为富裕。而此地土地贫痔,产量低,人们反其意取名,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昭觉县的觉撒,意为幸福愉快的地方。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以民间传说、事件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普格县的布机俄枯,“布机”指答箕,“俄枯”指枕头。相传曾有人路过此地时,用宵箕做枕头,故名。昭觉县的齿可波西,意为山羊所站的山的山脚下。相传远古洪水泛滥时,此山山顶上只剩能站一只山羊的地方。美姑县之“美姑”,意为亲热。据传说,历史上彝族的两大部落古侯、曲涅自云南分道来凉山时,在此地汇合。为纪念这一事件,命此地为“美姑”(又名莫古)。自元、明以来,美姑属林木利利土司管辖,故又称林木美姑。⑱。解放后,恢复原名称“美姑”。昭觉县的好谷,“好”指山,“谷”指中心。据传说,古代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向四方射箭,箭都落到了此地、故称好谷,意为地之中心。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以原始宗教信仰、仪式命名的地名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盐源县的补洋吉得,“补洋”指山神庙,“吉得”指所在之地、意为有山神庙的地方。西昌市的思日合铺(又名思惹合普),“思惹”指神,“合普”指山,意为神山。越西县的尔赛依达,“尔”指龙,“赛”指神,“依达”指河沟,传说此沟曾出现过龙神而得名。雷波县的米西洛(原名溜此洛)“溜此”指鬼,“洛”指山沟,此地为阿竹家送鬼之地。昭觉县的马哈土得,“马哈”指雨,“土”指咒,“得”指地方,此地是咒雨防洪灾之地。该县的比莫石斗,“比莫”(又译为叹髦)是彝族的祭司,意为叹髦的住地。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只是从大量的凉山彝语地名户撷取一二加以初步分析、探研,还远远不能够揭示彝语地名的丰富内容。彝族分布在云、贵、川、广西四个省区,彝语地名数以万计,还有古彝文文献中保留的丰富的地名资料。如果我们在彝语地名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承马学良先生指教,谨在此深表谢意)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释: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①②《勒俄特依》,冯元蔚译,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91、35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③马学良:《课文作祭献药洪牲经泽注》,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厉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本,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550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④《史记》卷一百一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91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⑤连名的形式是按其参加比赛获胜而出了名的先后顺序排列。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⑥“克”和“此”是土语上的差别,均系指狗。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⑦《史记•西南夷列传》卷一百一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91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⑧《西南彝志选》,贵州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9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⑨从语源上看,凉山地名有三种形式。一以一种民族语言命名的单语地名。二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语言命名的双语地名。如“田坝”为汉语地名,“车木各”为彝语地名,都指称同一个地方。三为混合语地名。即一个地名,其语词构成包含两种民族的语言。如盐源县的呷呷河,呷呷为藏语,河为汉语,意为叫呷呷的人家住的河边。该县的毛家力可,“毛家”为汉语,“力可,为彝语,意为毛家村旁。该县的卧罗村,“卧罗”为蒙语,“村”为汉语,意为山沟中的村子。从语源上来分析地名,可以使我们了解各民族的居住情况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⑩柳子明:么中国栽培水稻的起源和发展》,载《遗传学报》19了5年第二期。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⑪伍文珍译注,1985年中央民族学院油印本第65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⑫《后汉书》卷八十六,中华书局19了3年版,第2849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⑬详见袁庭栋:《棉花是怎样在我国传播开的》,载《古代礼制风俗漫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一106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⑭马学良、罗国义等.《增订奚文丛刻》,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上册第324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⑮(唐)陆羽编著,(清)张海鹏辑人《学津讨原》。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⑯详见张远广.《世界茶叶地理》,载《世界地理集刊》1982年第三集,节47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⑰胡庆均:《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5年版,第21一22页。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⑱在历史上凡属林木利利家管糟的地区都在原地名前加林木二字,如昭觉县的竹核,过去也称林木竹核。dg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所属专题: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