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论彝族《宇宙人文论》中的日月食理论...
彝族文献《宇宙人文论》记载了彝族历法中的日月食理论。文章考证和分析表明,彝族的日月食理论抛弃了"虎吃太阳""天狗吃月"等神话说法而运用阴阳宇宙观来解释,是重要的进步,与汉族的日月食理论相当。分析作为日月食成因的"红眼星"和"豹子星"的含义,与来自印度的"罗睺...[ 详情+ ]
作者:杨柳 发布时间:2025-04-03
- 彝族水火崇拜下的阴阳观 [2025-02-08]
- 滇中彝族彩绘艺术在民宿室内装饰设计的应用研究 [2025-02-07]
- 毕摩绘画中的宗教神鬼观与审美特性研究 [2025-02-05]
- 西部省区民委古籍办系统散存民族古籍集中保护研究 [2025-02-04]
- 教育对边疆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以明代以来凉山彝族地区教育发展为例 [2025-02-03]
- 贵州彝族婚礼上酒礼歌的诗学研究 [2025-02-02]
- 新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70年(续) [2025-02-01]
- 新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70年(一) [2025-01-31]
- 非遗保护视野中彝族“梅葛”的活态传承 [2025-01-30]
- 1939—1950年西康省民族调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025-01-29]
- 凉山彝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2025-01-28]
- 彝族传统农耕的森林应用技术及生态观念 [2025-01-27]
- 当代审美语境中的云南彝族题材工笔画创作 [2025-01-26]
- 水西安氏与水东宋氏政治关系史略 [2025-01-23]
- 近三十年彝族宗教崇拜观念研究综述 [2025-01-22]
- 黔西北彝族祭山活动的生态意义——以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小寨彝族祭山活动为例 [2025-01-22]
- 谢孝明:明初水西土官宣慰使霭翠归附明朝时间考辨 [2025-01-21]
- 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基于云南红河源彝族、回族艺术传承的个案调查 [2025-01-20]
- 社会学视野下凉山彝族“毕摩”社会资本的建构 [2025-01-19]
- 神话、仪式与生态:凉山彝族的禳灾表述 [2025-01-18]
- 学校教育场域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云南彝族阿细中学生的个案研究 [2025-01-17]
- 传统生计方式的文化生态适应研究——以黔西北百纳彝族“漆粮并作”的生计方式为例 [2025-01-15]
- 论支嘎阿鲁及其形象的地位与影响——从彝族文艺史及民族认同的视角切入 [2025-01-14]
- 试论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建立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5-01-12]
- 云南汉彝杂居村寨生态文化的构成及演变研究——以石屏县老旭甸村为例 [2025-01-11]
- 现代化进程对凉山彝区人口智力发展情境研究 [2025-01-11]
- 彝族史诗《梅葛》原始共同意识的审美分析 [2025-01-10]
- 廖国强:清代云南少数民族之“汉化”与汉族之“夷化” [2025-01-09]
-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彝族家支头人和家支战争为例 [2025-01-08]
- 李祥林|人、神之间的英雄叙事——从彝族人学思想透视支格阿鲁神话 [2025-01-08]
- 云南少数民族的龙神话传说及其文化渊源 [2025-01-07]
- 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绘画艺术的地理空间分布及特征 [2025-01-06]
- 云南永胜彝族他留人《阿边捋阿术秋》的人类学阐释 [2025-01-05]
- 从《解冤经》看彝族经籍的运用及其仪式生态 [2025-01-04]
- 彝族“天人合一”生命智慧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5-01-02]
- 丘北花灯: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探讨 [2025-01-01]
- 彝族传统崇水民俗及其生态内涵 [2024-12-30]
- 乡村振兴视域下彝族毕摩仪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2024-12-29]
- 段树乔:彝族历史文化视角下的三星堆文化 [2024-12-29]
- 彝族服饰纹样的美学价值及应用 [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