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

黑惹子喊:生命的圣火,不歇燃烧的火塘 ——评黑惹子喊诗集《生命的圣火》

作者:沙辉 发布时间:2016-06-1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引言:从盐源文化根脉和“三驾马车”谈起
 
  我们知道,一个地方需要一个地方的文化,人文气息是一个地方的气息和灵魂,文化是使一个地方真正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最主要力量之一;而要传承一个地方的文化根脉、承载一个地方的文化力量,就需要这个地方出现一些文化人物,更是需要出现一些旗帜性、灵魂式的人物。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剥除了文化、剔开了文化人物,那么这个地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经济再繁荣、人们再富余,它也是苍白的、没有灵魂的。
 
  盐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早以前就有各民族的人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史书记载,“昌意降居若水”,时代相传,昌意传颛顼,顼又传鲧,鲧再传禹,“禹兴于西羌”。若水,即今雅砻江,盐源位于雅砻江领域。在商周及战国之时,这里就是西南夷笮人游牧之地。秦及汉初,以笮人首领为长。笮人是一个盘踞在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的盐源盆地的古老部落,他们擅长修桥,并因手艺精湛得名,《元和郡县志》说,“凡言笮者,夷人于大江水上置藤桥,谓之笮”盐源境内沟壑众多,河流纵横,生活在这里的笮人很早就学会了用藤条做桥的技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索桥。2001年考古人员在盐源老龙头遗址发现的笮人墓葬,正为揭开古老“盐源王国”的面纱开辟道路。从这里发现的青铜文化,被考古专家定义为“四川青铜文化中除三星堆和金沙之外的第三大考古发现”。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唐亮推测:“汉代的西南,有着诸多古老的部落,比如笮人、滇人、昆明人、邛人、哀劳人等。汉武帝开发西南,这些部落或战或降,桀骜不驯的笮人,或许因为对自己的武力过于自信,拉起了反抗汉朝军队的大旗,却不料首当其冲遭受了亡国的噩运。”这个部族便在西汉年间消失,东汉以后史册无记载。
 
  盐源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正式置定笮县,隶属越巂郡。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部东沿,雅砻江下游西岸。幅员面积八千多平方公里,人口近三十七万。从新石器时代,许多民族和族群就在这崇山峻岭中奔走迁徙,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藏彝走廊,包括更晚时期形成的茶马古道,都穿越在这山岭之间,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盐源历史上曾以“南方丝绸之路”而兴盛,今又以盐铁之利、山川之胜和泸沽湖摩梭人婚俗而闻名遐迩。原四川省人大主任何郝炬同志曾这样题词盐源:“扼山川之胜,据湖海之览,拥盐铁之利,具林木之长”。清朝举人陈震宇在道光《盐源县志》序中说:“若水实发帝喾之祥,笮山尽衍繁山之脉,灵气磅礴”,说明盐源自古就是灵秀之地。
 
  在这样一块热土上,除了已经“走出去”和曾经活跃过的盐源县当代诗人、作家,如彝族的巴久乌嘎、海讯、诺尔乌萨、罗正华、杨子坡、杨史杰、杨尔呷(已故),汉族作家张孝思、邱礼农、苏洪喜、李兰等,还有一大批活跃于当下的盐源作家诗人,如汉族的谈天、曾玉松、郭庭华、叶砾、张顺武等,彝族的蔡晓明、海来康士、苏文权、吉伍子琪,蒙古族的马宝蓉……还有很多其它一些比较出名的文化人士,比如书法家黄功敏、范明东,彝文书法家卢拉伙,已故摄影家罗正国等等。而当下盐源本土彝族诗歌界,活跃着“三驾马车”:邱志忠、黑惹子喊、沙辉。凭借对当地文化气脉和人文“基因”的传承和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以及自身实力与努力,盐源三驾马车在州内诗歌界表现活跃,并且实力强劲,甚至在省内和全国诗歌界也是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更属于全国彝族诗歌界的活跃分子。他们在《民族文学》《星星》《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四川文学》《作品》《东方文艺》《彝族文学报》《网络诗选》《新大陆》(美国)、《诗与小说》(香港)、《中国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集(彝族卷)》《中国彝族现代诗全集》《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凉山60年诗歌选》《诗与思的风暴——21世纪彝族文明访谈录》等国家、省级刊物和全国性选本发表、入选作品;并且他们不是进行单一的诗歌写作,他们还在文学评论、学术论文、散文等诸多领域有所涉足并且发表文章,也经常受邀参加国家、省州级相关培训和文学、学术活动。特别是因为网络时代的便捷,使盐源这个小地方的诗人们也有了更为广阔的驰骋天地,甚至出现墙内开花墙外红的现象。当然,在墙内开花墙外红,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时,他们也理应积极“融入”本土,为“拉动”本土文化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而这方面,他们也在积极行动,比如,出版自己的作品,比如积极参与本县彝族研究协会等组织和机构的活动,进行文化发掘和“发挥”,参与刊物编辑、编选出版盐源县第一部诗歌合集、书法合集,积极宣传和与外界交流盐源县文化,等等。
 
  在我看来,这三位盐源县本土彝族诗人各具其性各有特点:邱志忠其人其诗诗意十足、内敛含蓄、儒雅细腻;黑惹子喊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诗歌在镌刻着故土和民族胎记的同时,不无闪耀和弥漫着异域色彩和气息;沙辉兼具磅礴和温婉风格,倾向于在生命和生活的幽深细微处发掘诗意并试图赋予其一定意义。这三者,都为真正的性情中人,具有人文情怀和文化担当、坚持写作的精神。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才是具有丰富性的多样化诗歌生态。其中,出道较早且一致坚持诗歌创作至今的盐源县本土彝族诗人第一人邱志忠,于2012年一次性出版了两部诗集《超越梦想》和《寻找孤独》,沙辉于201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漫游心灵的蓝天》,于2014年推出爱情长诗及短诗集《心的方向》。这些作品,都在州内外甚至全国的诗歌界引起关注与良好反响。现在,深谙彝族文化、同时对外国诗歌有所研究并进行双语写作的黑惹子喊即将推出他的第一部作品《生命的圣火》,在盐源大地上,又多了一份精神的食量,可喜可贺!
 
  下面,让我们一起正式进入黑惹子喊的诗歌疆域,以侧身而入的方式进入属于他的那个思想世界、精神世界。H6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诗其人:典籍性质的诗集,盐源大地上最后一个满腹民族文化经纶的深情诗写者?
 
  黑惹子喊是一个彝学知识丰富的彝族文化学者型诗人。
 
  在他身上主要具有着这么三个“双重性”特征:一手是汉语写作,一手是彝语写作(即进行双语写作);一边进行诗歌写作,一边进行评论(文论)写作;一方面深入实践和研究彝族文化(诗歌),一方面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外国诗歌。如果还要把他身上的其他双重性特点继续“挖”出来,那么我们也发现,他还是个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生活实践,使之相互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是个激情与理性结合于一身的民族诗人。在他的身上,具有三点盐源本土诗人们所不具有的优势和特征:一、他出生于毕摩世家,彝学知识丰富,是一个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文化实践的具有诗人气质的彝族文化人,或者说是一个彝学知识丰富的诗人;二、他对外国诗歌中的名家名作涉足很广,有自己的研究借鉴学习,并有其独到见解,这对于盐源地方上诗人,是欠缺的、有待于进修的;三、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熟悉黑惹子喊的人都知道,他张口闭口谈的都是民族(文化)方面的东西,所以他是“忧民族”胜过“忧”自己。这就是他显而易见的文化个性特点,甚至也可以说是别人无可企及的黑惹子喊的“优势”。
 
  童年的生长环境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思想(人生观)基础,奠定他人生里的一些精神情结,这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原乡。黑惹子喊自小生活在民风淳朴的彝族山寨,生活在浓郁的毕摩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对毕摩文化、母族文化是深入骨髓、深入神经末梢地喜欢与热爱,这促使他走进民众中秉承传统地进行口头说唱、赛辩斗智,也在静静独处之时拿起笔进行思考、表达、抒怀和记录。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精神的回归,面对母语在大面积“溃败”和“退场”的社会现实,在黑惹子喊的精神世界里,不免被打上了失望、紧张、忧虑、甚至是彷徨、迷惘的表情符号,这不仅给了作为一个有思考、有社会良知和民族责任感的文化人黑惹子喊以触动灵魂深处和精神原乡的震动与思考,更激发了他的文化担当意识、民族担当思想。——我想,这就是黑惹子喊最初的和最终的写作动机、精神原动力。  
 
  遍观黑惹子喊的诗歌,我们看到,他固然是一个抒情性的“歌手”,我们同时也不难看出,黑惹子喊的诗歌是及物性的写作,“文化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现实性(即社会生活性)”明显,他从不抒发纯粹的个人性情绪。也就是说,他的诗歌从不凌空蹈虚,从来不是自我小情绪的宣泄,也从不与个人的荣辱和成败得失有关,而是与民族性的东西、文化思考性的东西血肉相连;他的诗歌,与现代化都市无关,与灯红酒绿无关,与红男绿女无关。读他的诗歌,我犹如看到一个身着民族(或者也可能是毕摩)服饰之人站立山冈摇旗呐喊、与之鼓与呼的身影。这是黑惹子喊不同于包括“盐源三驾马车”中其他两位的任何其他人的地方,是他的独特之处、卓尔不群之处。
 
  文如其人,作品历来都是一个人的思想载体与反映,黑惹子喊的这部处女作诗集《生命的圣火》,在我看来,是一部关涉于民族文化(知识)方面的典籍性诗集。说这是一部关涉于民族文化和知识的“典籍性质的诗集”,是因为:一、里面的作品几乎件件与民族传说、故事(甚至是新闻、消息)、谚语、格言脱离不了关系;二、彝族诗歌历来就具有“典籍传统”,从《玛姆特依》到《妈妈的女儿》等,就是典籍性的,它们本身就是彝族文学典籍,黑惹子喊的诗歌,虽然绝对没有刻意仿照彝族诗歌典籍的体例和表达方式而写,但它的确具有彝族诗歌典籍的质素和精神内核;三、也是最直观的一点,在与民族的故事传说、谚语格言以及地名人名动物名等彝族传统文化元素“脱不了关系”的写作中,他的诗歌大量运用了彝族传说、谚语和典故等文化知识元素,并附有内容较长的注解,而这些注解就是具有“典籍”的意义,或者说是直接来源于典籍的。基于此,我感受到并且说出这是一部“典籍性质的诗集”,我个人认为是成立的。 
 
  谈到这些冗长的诗歌注释“处理”问题,作者和我认为,删除了怕有碍于外族人和疏离了本民族文化的读者阅读理解;不删除呢,这些注释太繁杂影响于诗歌正常阅读理解,因为诗歌具有跳跃性,它不像小说,阅读时思维不可以中断。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些注解放到诗集的后记前面,集中处理。这样既保留了诗集的“信息量”、文化内涵和底蕴,把作者对于将民族文化的一些“记忆”以诗歌和诗歌注解的方式“诗性地”保存于他这部诗集的意图也得到了保留;然后,读者可进行自主选择的或与诗同步或分开地集中阅读。
 
  虽然我也知道,当下许多本民族年轻一代文化人对民族文化走向边缘与没落感到深深忧虑,而正在进行身体力行地书写,并付诸于与之相应的一些实际行动,但我认为,在盐源这块土地上,在众所周知的时代语境下,难以再找出像黑惹子喊那样,对于彝族文化功底如此深厚又深谙毕摩文化,能够进行双语写作并对民族文化如此痴迷地一(彝)心一(彝)意诗写者,更遑论为此出版专辑性质的诗集。所以我难免悲观(也是感慨)地说,黑惹子喊这个彝子,也许是盐源这块古老大地上最后一个满腹民族文化经纶,又能进行双语写作的深情抒怀和特此出版诗歌专辑者。他听了我这样的赞誉,倒是表示不敢苟同:他很谦虚,也比我乐观多了。
 
字丛句林: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侧身进入《生命的圣火》
 
  聂鲁达曾说:“一个诗人,如果他不是现实主义者就会毁灭,可是,一个诗人,如果仅仅是现实主义者也会毁灭。”我觉得这也是黑子喊诗歌的写照,他是一个激情混合着理性的写作者。他的激情,缘自他对自己民族和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深沉的爱;他的理性,也许更多缘自他的秉性,以及他对自己民族和生活的认知、体悟和思考。因此,他的思想、谈吐和写作都莫不与生养自己又深深热爱着的民族和那片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在《招魂草》这样说:“为了回忆和纪念/一个久远的日子/为了记住和理解/一段历史与生命的意义/为了招回失落的灵魂/振作麻木疲软的精神/我的花盆里从此有了一棵/四季常绿的招魂草”。在《鹰语长空》里他写道:“那位美丽而多情的少女/成了支格阿龙的母亲/她的名字叫蒲莫尼依/那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他是人鹰神孕的儿子/他的名字叫支格阿龙/那位多情而冲动的彝人/他是远古夷人鹰的后裔/他的名字叫黑惹子喊”,还有像《祖先是大地》这样的诗歌,展现出黑惹子喊精神世界里的宽广博大之爱。这些诗句就是黑惹子喊自我精神的象征、自我塑像,是对自我的精神画像。这样的句子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但是,这种抒情是深沉的、是与一个民族(自己的母体)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最为深情的吟唱与抒情,是他激情的一面。《大凉山,你是我的心脏》一首,就能够充分让我们感知黑惹子喊作为诗人的激情:
 
 
  朝圣者
 
  以身体为尺度
 
  一步一跪拜
 
  丈量向心中的圣地
 
 
  太阳神
 
  在每个人的天空
 
  离谁最远
 
  离谁最近
 
  可我的左手离我的心脏最近
 
 
  我的心脏在哪里
 
  语言和文字的河流
 
  是我春冬不枯的左手
 
  大凉山
 
  你是我的心脏
 
  ……
 
  这是一个彝人的婴儿
 
  用自己的母语
 
  开始对母亲的最初的认识
 
 
  大凉山
 
  你是我的心脏
 
  语言和文字的河流
 
  是我春冬不枯的左手
 
 
  黑惹子喊的诗歌,是及物的,接地气,接民族的地气,是对他所观察到的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抒情性书写,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进一步挖掘,不与小资情调小情绪之类的“小我”发生关系。重庆女诗人金铃子说:“只有土地才能给人真正的宁静”,她“无法相信一个久居城市的诗人的审美情绪”。黑惹子喊的诗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他也说:“真正的诗人首先应该是民族的诗人,因此,诗人的诗歌应该留有生养他的故土和民族的胎记。”他在他的诗歌里不仅写到了民族的民情风物,写到了典故,写到了典故里和生活中的一些地方(兹兹朴窝、德布洛莫、大凉山等)、人物(支格阿鲁、甘嫫阿妞、德顾等)、动物(瓦布多几、鹰、独而兵兵等),写到了草(招魂草)、石(分母石)、雪(母雪)、木屋、火把、母语等,还写到比如千层羊毛披毡、尔虞我诈等之类别人不会入诗的关涉现实生活的事物。这些都“透露”出了他的精神世界,足见他的所思所想和所感,都足以说明他对自我民族和自我民族文化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喜爱,同时也是他并非像别人以风花雪月和“胡思乱想”般情绪写作的证明。他所面对的是自己的民族和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这是他具有理性特征的一面。
 
  黑惹子喊最擅长在民俗风物和典籍故事里引发灵感、以此入诗,如《望月思彝文》,他在彝文字“”和月亮中找到了某种“必然”的联系,在诗歌中糅合进彝学知识,很有学术价值,使诗歌在某种意义上起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诗的普及彝学知识的意义:
 
 
  农历廿四
 
  清晨的远山
 
  锁定在窗的镜头
 
  大西南的高空
 
  倒挂着一幅画
 
  蓝色的画布上
 
  半轮乳白色的月亮
 
  让我静静地仰望
 
 
  那不是月亮
 
  它是一个字
 
  一个象形彝文字
 
  ——“
 
  它的读音叫“依”
 
  左边的半圆是月
 
  右边的一竖是天
 
  天把月遮挡住了
 
  意思是“月黑夜”
 
 
  再如《一个彝人的声音》中的一节:“我烧的柴,是往上直立生长的树/我喝的水,是往下奔流而去的河/我走的路,是人间坦荡中正的路”,熟悉毕摩文化或者是彝族“扫鸡”(彝语“瓦喜”,是彝族一种宗教信仰活动,以一些类似于咒语和反咒语的祭辞连同杀一只鸡来起到辟邪去凶的目的)的人都知道,这是“扫鸡”活动中会讲到的一些语句。又如在一首《彩虹》里,他把一个彝族民间的“说法”引入了他的诗歌:“……我在奔跑/我在欢呼/我用指头指望//可是妈妈/我的手指/为何没变弯呢//傻孩子/迷人的彩虹/是天空的神灵/一切美的神灵/不应该/也不能去指点”
 
  上文已经讲到,黑惹子喊是一个内外兼修(即对外国诗歌和彝族传统文化都有研究)的彝族诗人。限于篇幅,我们仅用《分母石》中的一节进行一番例证、感受和领略:
 
 
  不知为什么不只是一次
 
  想起了日史博肯的彝人分母石
 
  也就想起了犹太人的
 
  耶路撒冷残破的石头墙
 
  想起了耶路撒冷犹太人的石头墙
 
  也就想起了彝人的
 
  日史普基的日史博肯的分母石
 
 
  学习借鉴外国诗歌的同时,作为一个同时进行评论文写作者,他擅长于从诗歌的结构、语言学、修辞学、张力学等方面进行剖析和评论诗歌,在具体实践中创作诗歌。
 
  我曾经在和《此岸》主编、彝族民间诗歌资料馆创办人阿索拉毅谈到,彝族诗歌抒写民族情怀固然很好,但是其中的一些比如鹰啦虎啦索玛花啦的意象,毫无新意地被彝族年轻诗人所翻来覆去地描写,实在乏味。阿索拉毅表示认同,并且在之后细心搜集罗列出了系列化的彝族诗人常用意象,我觉得他这番举动是很有意义的。作为同一个地方的同行,我也当然曾经和黑惹子喊讨论到这些。在他的诗集,我们可喜地看到,他虽然作为一个十足的民族诗人,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写到例如鹰之类的意象,但我觉得他赋予了彝族诗人爱写到的这些意象以新的内涵和意义(这些意象并不是不能写,而是需要“翻新”,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他曾经在和我一起去参加一个文学培训会的车上给我讲到一首诗:《五谷的王者》。我说这诗题好,不仅能够写出彝人生活中一直以来的食量——荞麦在彝族人生活中所占有的重要意义,也很大气、有味。还有一次,他给我讲到《魂归源流》这样一首诗,光听这个题目,就很使人“受用”,它同样不仅写出了彝族人死魂归祖界的文化信仰,也很诗意,让人思绪纷飞。比如“远游中的鲑鱼/寿命早已测算出了它的归期”这样的句子,不仅让我想到鲑鱼最后要回到产卵的水域去死亡,和彝族人的人死魂归祖界的信仰——就是所谓的魂归源流了,还让我联系到在当下这样的生存环境中“鲑鱼”知道自己的命运的精神隐喻:
 
  远游中的鲑鱼
 
  寿命在已测算出了它的归期
 
  越鸟南枝,狐死守丘
 
  鸟还是兽,生还是死
 
  固执地回头和守望着爱的方向
 
  成了永不迷失的指针和名典
 
 
  更为让人欣喜的是,黑惹子喊在他的诗歌中,写出了很多我们不曾见到有人写过的很有意思、具有彝族元素的“新的意象”,例如他写到一种在彝语里叫“独而兵兵”的小鸟,题目是《独而兵兵下山来了》,这样的题目既新鲜又让人记忆深刻。他说:“在童年的故乡,生活着一种灵巧好群,因叫声而取名为‘独而兵兵’的绿鸟,总是在铺天盖地的大雪里,成群成群的下山来。”再如《风生长在树的骨头里》,就是极具诗意的意象(“只有背风的树,才能撕瓦板,因为风口上的树是扭的——题记”):
 
 
  我担心风与树的秘密
 
  随着瓦板房的消失
 
  也会像世界边缘
 
  那些动听的语言和美丽的文字
 
  随着夜幕降临的****
 
  急速地悄悄地沉沉地永远地睡去
 
 
  因此啊,我用灵活的指头
 
  在电脑的键盘上固执地
 
  将风与树不死的灵魂
 
  赋于时代的色彩和精神
 
  不停地打印成记忆的诗行
 
 
  再如他在一首叫《斗牛角根的虫子》的诗,用彝族人因为认为斗牛的角根有虫子才促使斗牛“骁勇善战”的“说法”,一反表现“斗牛精神”的惯常写法,彝悲悯情怀,引申出诗人的遐想:
 
……
 
  可是啊,角根里的虫子
 
  你知道吗
 
  你挑起的这场战争
 
  不知滴落了多少淋漓的鲜血
 
  不知留下了多少累累的伤痕
 
  不知留下了多少永恒的阴影
 
  都是为了什么
 
 
  虫子啊,角根里的虫子
 
  你可能只是想蠕动身子
 
  可是被你鼓动的
 
  人类的欲望人类的野心
 
  声音斑驳,色彩迷离
 
  ……
 
 
  总的来说,黑惹子喊的诗歌具有这么三个大的主题:有关民俗、风物等的民族文化方面和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的;有关故交、朋友以及爱以及情谊方面的;有关对于平时生活和现实中的感悟和哲思的。
 
  燎原在一篇叫《未被读完的海子》里说:“所谓的艺术,就是艺术家在对天地万物信息的感应中,收拢于内心的一道思想闪电。”把这里的“艺术”一词换成“诗歌”也是成立的。我真切希望黑惹子喊在“地域性”“民族性”诗歌的创作道路上,多挖掘和创作出这样既新鲜新颖又颇有时代意义的华彩篇章。
 
 
结语:生命的圣火,不歇燃烧
 
  艺术是生活的,它源于生活;艺术更是情感的,情感是艺术的母胎,没有情感便没了艺术。生活是艺术的土壤,艺术是生活的“冲动”,失去情感,艺术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场域。诗歌亦然。林莽先生说:“诗歌是源于人的生命体验、领悟与感知的语言的艺术。文本所体现的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的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呈现,决定着一个诗人的成色。” 盐源县彝族诗人黑惹子喊,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深沉的民族之情、故土之情的深情抒怀者。他的作品,字字落到实处,句句落于真情。在别人都故作聪明的闭口不谈现实的年代,黑惹子喊却勇敢的面向了现实、揭示了现实、批判了现实、抒怀了现实。他的作品,是“源于人的生命体验、领悟与感知的语言的艺术”,是“决定着一个诗人的成色”的“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的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呈现”。
 
  解读黑惹子喊和黑惹子喊诗歌,是一个惬意的过程、舒畅的过程,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的过程(里面牵扯到许多民族的东西),我认为,解读黑惹子喊和黑惹子喊诗歌,是在走进一个民族、走进一处地域,是在解读那个民族和那片地域的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和文化。
 
  一天,我在洗头时偶然抬头间看到自己的皱纹似乎又变深了一点,我脑子里突然窜出这么一个句子:“岁月恩赐给了我那么重的礼物——如此深的皱纹,我又恩赐了它什么,给它刻下了如此深的皱纹没呢?”而今天,通过这么一部典籍性质和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诗集,我想,黑惹子喊是给了自己的岁月一份厚礼给它刻下一道足够深的“皱纹”了的。
 
  在我的眼里,生命是由“火”构成的——生命的那口气,燃而成火;气亡火熄,气不亡而火灭,虽生犹死也。而彝族人家历来家家缺不了火,如今虽然城市化中不一定家家有火塘了,但是,我们的精神火塘,永远不能丢失,也丢失不了!
 
  黑惹子喊:生命的圣火,彝家不歇燃烧的火塘!
H6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