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

撩开神秘面纱的神来之笔——吴玉华与《穿过神话之门》情感反刍

作者:​刘存荣(彝族) 发布时间:2022-09-2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image.png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内存知己,是个美丽的梦;天涯若比邻,是首动情的诗。大漠孤烟,断肠人心寄何处;胡天雪净,游子路悲情谁诉……今天的我们,脚下的路从网络开始,从光纤开始,从‘0’和‘1’开始……”这是吴玉华新近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穿过神话之门》(今日楚雄丛书之一)一书的开篇之笔,清新悠远可触摸可视听的文字,犹如迎面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遥远的五彩神话之梦,同时又为我们送来了一把闪闪发光开启神话之门的金钥匙。
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印象中,瑶族血统从遥远的湖南江华闯荡出来的吴玉华是条敢打敢拼敢作敢为的重情重义的血性汉子,加上多年从事记者职业的经历,造就了他开阔的心胸、开朗的性格和敏捷的思维。先后读过他的《高原潮》、《阳光地带》、《多情的火把花》、《男性高原》等作品,《穿过神话之门》是新近出版的一本描写楚雄信息平台建设的纪实作品。他的作品语言隽永,内涵丰富,其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从跨越时空的历史遂道中挖掘出被人们所遗忘所忽视而又闪闪发光的奇珍异宝,并很巧妙地将其串缀在所写作品的内容中间,同时善于用色彩斑斓韵味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反映出枯燥的内容和数据,让人有一种读之有味,读之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信息的传播、融合和持续发展是人们发明、创造、开拓、进取的基础条件,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力。信息载体的一次次演变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一次次飞跃,信息的普遍性、流通性和共享性以及信息革命的不断升级,必将引导全人类走向和平大同,人类文明正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前进。这就是《穿过神话之门》向我们阐述的主题思想,全面反映了楚雄信息发展的全过程。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众所周知,信息通讯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是现代社会最显著的重要标志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信息通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手机这一高科技产物的发展和运用,拉近了地域与地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于拉近了人类与茫茫宇宙的距离。山高水冷民族众多、交通信息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的楚雄州,由于建立健全并充分运用了较为完善的信息通讯网络体系,使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生活从贫困逐步走向了温饱、富裕、小康,过去与世隔绝的小小彝山,今天已经完全与世界和人类融合成为一个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神话之梦,现实之梦。吴玉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轻松自如地“穿过神话之门”,真实再现了这个美丽的神话之梦到现实之梦艰辛漫长岁月的来龙去脉,同时引导我们展望走进一个更加美妙的未来之梦。这是《穿过神话之门》一书内容取舍上最成功最精彩的一大亮点。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吴玉华原来出版的另一部描写楚雄民族节日的著作叫《多情的火把花》,作家张昆华用一句精僻的话语概括了此书的特点:色彩、情彩、文彩兼而有之!读了《穿过神话之门》一书,我也有同样的印象,同样的感触。在文章开篇有这样一段满含“三彩”的话:“在失去和收获中,人类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在美丽的无奈和执着的花园里,我们取得成功。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一盏盏巍峨的灯塔,他们已经延伸了人类的感官,却还在指引我们的航程。蓦然回首,那一段时空,曾让岁月剥蚀了激情,幼年的人类,从此懂得了珍爱生命……”全书就是在这样悠扬而激越的文字意境中,情真意切地再现了楚雄电信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史天空,再现了昨天电信产业没有硝烟却潮起潮落激情燃烧的那段艰难岁月。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吴玉华的文笔语言简洁精炼。听作者讲,《穿过神话之门》这本书稿,洋洋洒洒写了18万字,后来几次精简删改压缩,最终保留了10万余字,因而可以说这本书的每个字每段话每个章节,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留下来的精华,虽然内容复杂涉及面广,但语言非常简洁精炼,既有纪实、叙事的语言,也有空灵激情的语言,且全书主线鲜明主题突出,鲜活清晰地反映了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一大群彝州电信行业有血有肉的建设者忘我工作、开拓奋进的感人形象,使人读后印象深刻。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书的再一特点是纪实性与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有机融为一体。我们都知道,纪实作品由于受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客观内容的限制,难于象创作纯文学作品一样尽情发挥描写、抒情、想象的文学色彩优势,因而写出来的文字容易显得枯燥乏味。《穿过神话之门》一书从文字语言到段落的安排衔接,都最大限度做到了纪实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这当然得益于吴玉华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他善于将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体裁的某些长处及其创作手法和实践经验运用于纪实文学的创作上,因而使得他的纪实文学作品文彩斐然,同时兼具了文学的情感、色彩、文彩和纪实内容的知识性与历史性,读来既能让人了解历史,获得知识,又能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俗地说,要将“楚雄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这样的纪实内容写成书、写成册,没有一定的文字文学功底,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修养,没有敏捷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写出来的东西最容易流于工作总结那种记流水帐歌功颂德的花花形式,很难写出内容和文彩、情彩兼具,让人读之有味、读之获益的好作品来。在阅读《穿过神话之门》一书的时候,读了开头,我就有一种欲罢不能、想要将其读完也愿意读完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穿过神话之门》一书的成功之处。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尽善尽美完美无缺的东西是没有的,我想吴玉华也如此,我们所有的人也一样。尽管《穿过神话之门》一书写得很大气,很有文彩,写活了彝山人民特别是电信产业战线广大员工光辉的奋斗史,勾画了一幅电信产业气贯长虹的恢宏画卷,但仍然有不尽完善的地方,缺少清晰明确的篇章条目是此书最大的不足之处。因为这是纪实内容,不像纯文学作品一样可以漫无边际的想象,它始终有一定的规律和局限。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信吴玉华会有比《穿过神话之门》更精彩更成功的佳作问世。oi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稿编审:阿索拉毅)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