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守住阿细传统文化 传承阿细文化精髓

作者:罗宏伟 发布时间:2019-07-16 原出处:红河日报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人物小档案:梅志宏,1959年10月出生,彝族,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法雨哨村人。1989年参加工作,现任弥勒市西三镇文化站站长。1977年至2017年,他带领阿细跳月文艺队连续5次参加红河州10年一次的大型州庆文艺演出。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8年11月,被授予“云南省民族体育先进个人”称号。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7年8月,被命名为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4年9月,被命名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编排的阿细跳月曲舞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民间广场舞蹈” 比赛优秀奖、中华博览会“西南土风舞” 表演显著奖、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民族风情歌舞展演表演奖。1999年,他担任昆明世博会阿细跳月迎宾总指挥。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3261848513864.jpg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60岁的梅志宏,怀着对彝族支系阿细文化的痴爱,自1989年走上弥勒市西三镇文化站工作岗位至今,把自编自导的阿细跳月曲舞传播到祖国各地,欢快喜庆的乐曲、充满激情的舞蹈已成为省、州乃至全国大型文艺活动中独具特色的节目。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是阿细人,从小就受到阿细文化的熏陶。”1977年,梅志宏高中毕业后,闲暇时就与村民一起跳舞,还学会了制作大小三弦的手艺。因优秀的表演天赋,他被招聘到西三镇文化站工作。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梅志宏发现,阿细跳月节奏较慢,舞蹈跳得也不够激昂。(下转2版)(上接1版)为此,他反复研究谱写成了至今让大家都非常喜爱的阿细跳月节拍,令听者振奋、跳者酣畅。“我没有学过谱曲,但我对阿细跳月的乐调有较深的乐调基础。”1993年,担任文化站站长后,梅志宏先后谱写了汉语歌伴舞《阿细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阿细人民永远歌唱共产党》,彝族阿细语《月光之恋》。近年来,目睹了精准扶贫热火朝天的场景后,他再次谱写了汉语歌伴舞《村村寨寨晒村规》等。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激情的曲调、酣畅的舞姿、充满阿细人特色的艳丽服装,让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名声大振。1999年,昆明世博会期间,由梅志宏担任总指挥,精心策划并编排的阿细跳月在开幕式上大放异彩,尤其是迎宾曲深受观众好评。自此,满载阿细文化的阿细跳月歌舞开始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展演。2003年,被央视邀请到北京,现场录制了阿细跳月《寻源》节目;2005年春节,再次被央视邀请参加了七频道举办的文艺晚会。2017年,弥勒市举办民族文化节,其中,万人阿细跳月最引人注目。“如果大家细心观看,就会发现阿细跳月在不同舞台所产生的曲、舞变化,这就是提前策划、编排与创作出的硕果。”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传承好阿细文化,每周,梅志宏都会组织文艺骨干到西三镇中心校为学生上一节以阿细跳月为主的音乐、舞蹈课。而他编排的阿细跳月课间操早已成为中心校学生们每天必上演的“节目”。“我希望让阿细跳月歌舞进入更多的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并传承好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踌躇满志的梅志宏决心退休后也要致力于培养阿细跳月文艺骨干,从中选拔更多更优秀的接班人,把彝族支系阿细人以阿细跳月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光大。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红河日报2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